一年深秋,郓城的县太爷即将离任,那些当地有名的乡绅名流都来送行。酒宴之上,县官看着这些送行的心里很高兴,他以为自己在郓城两袖清风,堪称“大青天”。但他又想到这几年来几次去请吴用,都碰了一鼻子灰,不仅又觉得气恼起来。心想:这个吴学究有啥了不起啊!正在这时,衙役来报:吴用门外求见。
县官一听吴用来了,顿时有了精神,急忙吩咐人去请,话刚出口,吴用已经到了门口。吴用见到县官说道:“本人是布衣平民,眼见大人要离任,一无备办厚礼,二无美酒佳肴为县太爷送行,我看太爷坐上这么多文人骚客,做了几句哑谜,不知大人愿意猜否?”县官听了这话,满脸都是笑,急忙说道:“那真是求之不得,先生请说吧。”吴用却说:“别忙。咱们有言在先,先立个规矩,如果猜对了。太爷桌上酒肉,尽管吃喝,如果猜错了,那可怎么办呢?”县官说:“请先生做主吧。”
“好!嘴是两张皮,反正都是里。我看,如果猜错了就打嘴巴。行吧?”县官想见识一下被称为“智多星”的文采,只见吴用稍一思索,就打起手势来。他上一指,下一指,左一指,右一指,然后向前迈了一步。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县官看了吴用这番手势,怎么也猜不出个头绪来。用手一指身边的文人说:“你猜!”文人急忙站起身,提了提神,摇头晃脑猜了起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左通古,右通今,前笔后砚,本人是一位举人,人前一站,问心无愧!”说完,故意瞧了一眼吴用。哪知道,吴用连连摆手,说:“没猜对!”县官只好叫衙役打了举人。一个耳光一巴掌拍下去,打恼了举人身边的兄弟武举人。武举人一看,哥哥挨揍,想要替哥哥出气。就起身说道:“上打雪花盖顶,下打古树盘根,左枪右剑,前弓后箭。本人是一方武举人,人前一站,从不吃亏。”他想用几句大话把吴用下住。哪知道吴用却说:“也没猜对!”武举人本想出口气,却又白白挨了一耳光。
县官一见两个人都没猜对。忙对吴用说:“先生,他们都是无能之辈,请先生说出来吧。”这时,吴用不紧不慢地对县官说:“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左不如大人扣门,又不如大人奸诈,您前名后利,今朝离任而去,却良心丧尽!”说完大步朝门外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