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一些错误,王伦对杨志和林冲态度迥异主要是时机不同。
首先,我们谈一谈他为什么不愿留下林冲
无论是在读者眼里,还是一些好汉眼里,王伦都应该留下林冲。当时王伦的心腹杜迁、宋万二人也极力主张留下林冲,但是王伦就是不肯,在百般无奈之下才勉强同意,但是还得让林冲交纳一份投名状。
那么为什么王伦不愿意留下林冲呢?
是因为林冲是得罪了高俅的罪犯吗?还是不知林冲的底细,认为他武功低下呢?
不是,不是因为走投无路谁会选择落草呢?梁山好汉们谁不是走投无路之际才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
林冲之所以难容于王伦不是因为他武艺不行,恰恰是他武艺高超才引起了王伦的忌惮。
“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
王伦的这段思考,道出了他的忧虑。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斤两,他怕被林冲识破。将来自己梁山之主的地位不保,这是他不自信的地方,更是他内心深处的隐忧。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应该如何去开疆扩土、光大山门,而是只想抱残守缺,恰恰是这种思想最终断送了他辛辛苦苦创立的山寨。
梁山的第三任寨主同他一样也是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却能带领梁山做大做强,他手下的人都比他武艺高强,但是却都服从他的领导,这是宋江强过王伦的地方。
知己导致宋江开放,却导致王伦狭隘,这就使得他不容林冲落草。
其次,他愿意留下杨志还是因为林冲
在看到林冲和杨志在山下的恶斗后,王伦的脑袋就开始飞快的运转起来,这个长相丑陋的青面大汉,手段还是可以的,能与林冲匹敌。
“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
这是王伦的想法,他的目的很单纯,杨志与林冲武艺不相上下,若是留下他,那么就不怕林冲日后反水了,若是林冲有了别的举动,那么肯定要过杨志这一关。
说得再明确一些就是像让杨志制衡林冲,王伦到底是读书人,从书本上学到了制衡这样的帝王术。
王伦出于制衡林冲的目的才向其抛出的橄榄枝,如果没有林冲的存在恐怕王伦也是不会这么做的。但是可惜的是对于这个橄榄枝杨志表现出的兴趣并不是很大,只是在山上喝酒吃肉,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了。
最后,即便杨志留下了王伦的算盘恐怕也会落空
杨志这个人不是一个肯久居人下的主,看他对待宝珠寺的郑龙的态度就能略知一二。当他从曹正的口中得知宝珠寺的信息后,他并没有打算投奔而是说了这样一番话:
既有这个去处,何不去夺来安身立命
杨志听到这样的地方首先想到的是“夺来”而不是入伙。若是当年杨志真的上了梁山,恐怕在看透了王伦的本质后,不用林冲动手,杨志恐怕早已磨刀霍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