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北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曹皇后将自己年仅3岁的外甥女高滔滔接入宫中亲自抚养,与此同时 ,仁宗因多年无子,也在宫中抚养了濮王第十三子赵宗实(后改名为赵曙),并将他交与曹皇后照看。于是乎,两个年幼的孩子,两颗稚嫩的心灵,在北宋的后宫慢慢相遇。
在这期间,高滔滔与赵曙都得到了仁宗与曹皇后的悉心培养,一人学习琴棋书画,另一人则学习治国之道,两人因都在曹皇后身边长大,便常常相约一同玩耍,感情十分亲密,当时后宫中的众人都将他们称为“皇后女”与“官家儿”。
一、“天子娶妇,皇后嫁女”
转眼到了庆历七年(1047年),赵曙已长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而高滔滔也出落得亭亭玉立。不知是否是仁宗与曹皇后看出了他俩的小心思,同年,在仁宗与皇后曹氏的赐婚下,这两个已经相识多年的少男少女终于结为了夫妇。
两个由皇帝皇后一手培养出来的孩子的婚姻,成为了当时北宋皇室的一桩美谈,众人还给其冠以了一个特别的说辞:“天子娶妇,皇后嫁女。”
两人婚后恩爱异常,仅一年,高滔滔便为赵曙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此后,赵曙一生中仅有的四子四女都为高滔滔一人所生,即使到他后来成为皇帝后,也从无宠幸过其他女人,一度除了高滔滔外,“左右无一侍御者”。
就连重病后所纳的三位妃嫔,也是在曹太后的建议下,由高滔滔亲自挑选用来为他冲喜的,但根据当时赵曙的身体情况来看,他也并未宠幸过这三位妃子。
治平四年(1067年)的正月,赵曙因病驾崩于福宁殿,从他4岁与高滔滔相识,到35岁离去,可以说,在赵曙短暂的一生中,几乎所有的日子都是与高滔滔一起度过的,他是真真正正的爱了高滔滔一生啊!
二、为何赵曙独爱高滔滔?
宋英宗赵曙,本名为赵宗实,他是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养子,其亲生父亲为濮王赵允让,而赵曙则是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
宋仁宗在位期间,治国有道,使得北宋的经济、文化、科技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其统治时期被后世称为:“仁宗盛治”。就连《宋史》也曾称赞他到:“为人君,止于仁。”
可惜的是,尽管宋仁宗在治国方面颇有作为,但他却一直膝下无子,眼看年纪一天天老去,为避免大宋江山后继无人,景祐二年(1035年),他将堂兄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后改名为赵曙)接入皇宫,将其作为自己的养子与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来培养,并将赵曙交由皇后曹氏亲自照看。
这位曹皇后也可堪称北宋著名的贤后,她不仅悉心培养赵曙,还专门为此培养了他未来的皇后高氏。
也就是待在曹皇后身边的这段时间,赵曙与年纪相仿的高滔滔逐渐熟悉,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家待在陌生的皇宫中,特别是赵曙,不仅每日有学不完的功课,还面临着随时被仁宗“抛弃”的风险,幼小的他将全部情感都寄托到了这个与他命运相似的小姑娘身上。
而自1047年他们成亲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赵曙也并没有被仁宗钦定为皇位继承人,未来道路一片迷茫,但高滔滔却始终默默的陪伴在赵曙的身边,在王府中过着他们两人的小日子。
三、一朝称帝,皇后唯你一人
宝元二年(1039年),仁宗苗妃为其生下一个儿子赵昕,7岁的赵曙便被仁宗送出了宫。
但可惜的是,这个备受仁宗珍爱的孩子,还是逃不过早夭的命运。本就身体不好的仁宗,在接连失去三个孩子后,身体状况更加糟糕,朝中大臣眼看江山社稷后继无人,纷纷劝诫仁宗尽快立储,终于 ,在嘉祐七年(1062年)的八月,仁宗正式将这个他从小培养的孩子——赵宗实立为了皇子,赐名曙。
次年二月,仁宗便一病不起,三月于东京福宁殿驾崩,同年赵曙登基为帝,史称宋英宗。
在赵曙登基后的第一时间,他便将自己的妻子——高滔滔立为了皇后,而在当上皇帝后的几年中,赵曙的后宫中,除高滔滔外,再无他人。
作为一手将这对北宋新任皇帝皇后培养起来的人,曹太后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建议赵曙广纳后宫,他都不予理会。最后,曹太后只得命人将这话带给了自己的侄女高滔滔,希望她能多多劝谏英宗,可这话却被硬气的高滔滔给直接怼了回去:“奏知娘娘,新妇始得嫁‘十三团练’耳,即不曾嫁他官家。”高滔滔能如此有底气地与曹太后说话,可见赵曙对她的宠爱之深。
治平三年(1066年)底,赵曙大病,为了给他冲喜,无奈之下,高滔滔听从曹太后的建议,擅作主张为自己的丈夫挑选了三位妃嫔,赵曙得知此事后,既没有责怪高滔滔,也没有宠幸妃嫔,他对她的爱,掺不得任何杂质。
治平四年(1067年)的正月,深受病痛折磨的赵曙还是离开了,留下他心爱的皇后高滔滔一人在这世间,我想,如果不是为了赵曙的大宋江山,或许高滔滔也会毅然随他而去吧。
小结
在赵曙去世后的多年中,高滔滔垂帘听政,辅佐了一位又一位的新皇,在她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替赵曙守好这大宋江山!
而她也确实做到了,她以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将大宋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发展空前繁荣,甚至被后世称之为 “女中尧舜”,终于,在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62岁的太后高滔滔去世了。
她去世后,葬入了宋英宗赵曙所在的永厚陵,“生同衾,死同穴”,赵曙与高滔滔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也成为了千古以来为人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