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滔滔,影响北宋历史走向的一个女人

高滔滔,影响北宋历史走向的一个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尔东话史 访问量:3892 更新时间:2023/12/7 7:56:06

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在历史上,宋仁宗赵祯虽然有几个皇子,但是最后都早早夭折,后宫佳丽也没有一人再为他生出一个儿子,令他十分苦恼,只好在嘉佑七年,无奈册立养子赵宗实为太子,也就是后来改名为赵曙的宋英宗。只可惜,宋英宗仅仅担任了四年皇帝,36岁就仓促病逝,在历史上也没有掀起什么浪花。但是他的皇后高滔滔可就不一般了,她是曹皇后的侄女,也是名门出身,是电视剧《知否》中沈皇后的原型,更被人称为“女中舜”,她对北宋的历史影响深远,可比她姨母曹皇后厉害多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平乐》剧照

(一)深宫养成,与赵曙纯纯的恋爱

高滔滔大名叫高正仪,是亳州人,但她在亳州生活的时间并不多,姨母曹皇后无儿无女,就格外喜欢她这个小侄女,于是早早的便接进宫中去,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待。无独有偶,年少的赵曙在四岁时,也被赵祯宣召进了宫内收为养子,两个小可爱年龄一样大,天天在一块玩耍,赵祯就开玩笑的说,以后一定要把高滔滔许配给赵曙。

郎有情妾有意,竹马绕青梅,当两人十六岁大的时候,曹皇后做媒,把高滔滔嫁给了赵曙,当时宫中有“皇后嫁女,天子娶媳”的佳话(皇后嫁女儿,天子得儿媳)。

《知否》剧照

若只是这般夫妇二人修成正果,倒也称不上多稀奇,可是纵阅历史,赵曙身为皇帝,居然没有再去晋封其他妃嫔的记载,也就是说,赵曙只有这一个老婆高滔滔。宋仁宗赵祯死后,赵曙继位,曹皇后升级成了曹太后,高滔滔成了高皇后,两个人就在一块联络感情,曹太后就说:“滔滔啊,官家都继位好长时间了,跟原来不一样了,现在身体也恢复了一些了(宋英宗曾患重病,也为以后英年早逝留下病根),你怎么不让他多纳几个妃子呢?”高皇后一听这就不高兴了,也不管姨母的心情,回复说:“我嫁的是十三团练(结婚时赵曙担任团练使),又不是官家。”可见,在高滔滔眼里,赵曙始终是那个陪她一起长大的赵曙,是她的夫君,皇上的身份只是次要的。

关键的是赵曙也争气,一生只爱高滔滔一个,自己也没提过纳妃子的想法。在宋仁宗没去世之前,虽然已被确立为太子,但是赵曙心中始终有疙瘩,只要宋仁宗一生出了儿子,他的太子地位就不保了,宋仁宗也确实干出过这事,当时有个皇子出生,赵曙立马就被送回去了,可惜的是后来皇子又死了。也就是说,宋仁宗没死之前,他的皇位都是没保障的,而且,万一宋仁宗后继有人,他又会被怎样对待呢?他四岁入宫三十岁才登上皇位,在这期间,高滔滔对他不离不弃,还给他生了好几个子女,赵曙自然也就不会辜负她了。

如果电视剧《清平乐》中曹丹姝看到自己的侄女高滔滔的爱情人生如此美满,再想到自己和冤家赵祯,会不会哭晕在厕所呢?

(二)廉洁自奉,不为家族谋私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按理说,高滔滔当上了皇后乃至于太后,为自己的家族谋取利益这是人之常情,从古至今这种事并不少见,皇帝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高滔滔偏不。他弟弟高士林在朝廷上班,只是个普通级别干部,负责在内殿值班,英宗想给小舅子升个官,就去问高滔滔意见,结果高滔滔说:“士林能够当个官儿已经不错了,以他的智商来说都是过分的恩赏了,怎么好意思按照前朝推恩后族的惯例呢?”真是亲姐啊,这简直就是在告诉赵曙说,咱这个弟弟“才不配位”啊,一句话就把弟弟摁在原位不动了。

高滔滔画像

高滔滔长子宋神宗继位后,因为小时候受到过外公外婆的照顾,也传承了赵曙的孝道,一心想要给高氏家族封官、赏赐豪宅,提了好几次,都让他妈高滔滔给拒绝了,最后神宗都无奈了,只好就赐了一块地给高氏家族,然后高滔滔自己出钱,修建了房屋,没用国库一分钱。

高滔滔做的远不止此。宋神宗在位18年逝世,高滔滔五十多岁成为太后,孙子宋哲宗上台。宋哲宗也想给高氏家族的人升官,而且这时高太后有两个侄子高公绘、高公纪自己争气,本来就该升观察使的职位了,高太后还是不允许,经过多番考察,原来确实是人家自己的努力,这才让宋哲宗给他们官升一级。高公绘后来写了个奏章,写的要点分明有理有据才华横溢,高滔滔当时垂帘听政,看到了这个奏章,就把这个侄子叫过来说:“你的本事我很清楚,说吧,谁给你代写的奏章?”高公绘郁闷极了,只好把写手给供了出来,高滔滔不仅没有通过奏章,还处罚了侄子,并且把写手给逐出了朝廷。

(三)元祐更化,看不顺眼王安石

宋神宗用王安石,推行“熙宁变法”,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后来列宁给王安石评价说“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可是在当时的人们并不清楚啊,而且王安石变法确实有利有弊,改革本身就更加艰难了。就连宋朝历史上另一批名臣文人都激烈反对,包括司马光、苏辙、苏轼等等,王安石又是个性格不怎么好的“拗相公”,高滔滔也就在反对派之列了,她和当时尚且在世的姨母曹太后一样,都看王安石不顺眼。

高滔滔

虽然反对王安石,但是宋神宗在前期一意推行,她和那些反对派的大臣们一样,只好看着变法实施,后来王安石变法果然在地方上受到极大抵制无法继续,宋神宗两度罢免王安石,将新法改头换面,只继续实施了一部分。但是宋神宗和他父亲英宗一样,因为宋军西夏战败一事过度伤心早早的去世。高太后更是认为,一心图谋变法的神宗受到了王安石的影响,才不能接受变法后军队还是失败的结果,而事实上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与神宗的英年早逝确实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宋哲宗年幼,高太后便秉政,刚一执掌朝政,就把王安石推行的变法全部废除,召回了因反对变法被贬谪的司马光、文彦博等人,大批守旧派回到朝堂,而支持变法的朝臣都被清算,此事被称为“元祐更化”。

(四)秉政专权,祖孙间隙

高滔滔掌权后,其精明能干的执政才能便凸显出来了,她先是恢复仁宗时期的旧法,消除了一些变法带来的消极影响,因为变法触及了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的权利,高滔滔这样做稳固了地方上的利益集团,得到了守旧派的支持。当恢复旧制的消息传到辽国,辽国国主立马规劝手下的人在边境之上收敛起来,不要再起争端(可能也与耶律延禧的胸无大志有关),高滔滔临政九年,宋辽安然无事,华夏安宁。

小皇帝

虽然高滔滔一再表示本性好静,是迫于无奈才垂帘听政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作为“女强人”的控制欲便强了起来。哲宗很崇拜他的父亲神宗,但是高太后却把神宗的新法基本上都废除,这让哲宗心里很不舒服,再加上高太后一直把他当成小孩子,在朝堂之上从来不询问他的意见,这让祖孙二人之见慢慢就产生了间隙。

在宋哲宗年幼的这段时间里,大臣们对高太后毕恭毕敬,奏章处理都是直接询问高滔滔,而在朝堂上,高滔滔听政的位置与宋哲宗相对,群臣直接站在高太后的面前,反而留给宋哲宗一个个背影,所以宋哲宗连带着高太后和她欣赏的大臣们一起都恨了起来。宋哲宗十几岁时,情窦初开,向高太后索要几位年轻的侍女来陪伴自己,但是高太后却觉得小皇帝这是失德贪色,就安排了一些老妇人前去服侍哲宗,这让哲宗感到更加屈辱。直到高滔滔去世后,18岁的宋哲宗终于亲政,出于发泄被高太后专权多年的愤懑,他打出了继承神宗事业的旗号,但又不是真心于变法,只是以这个名义把高太后宠信的大臣都给赶出了京城,无论活着的还是死去的,要么免除官职,要么把有关的人一窝蜂全给贬到偏僻荒远的地方去,蔡京就曾经列出一份“元祐党人”的名单,名单上的人无一幸免,其中就有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大文豪苏轼。

总结:高滔滔生前临政勤勤恳恳,励精图治,勤勉克己,九年以来北宋政治清明,国家重现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短暂的安宁,史上有“元祐盛治”之称,深深地影响着北宋历史的发展,她的政治才能丝毫不亚于武则天,怪不得被称为“女中尧舜”。

高滔滔剧照

更多文章

  • 赵曙与高滔滔:一生一世一双人,原来青梅竹马的爱情才是最好磕的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赵曙,高滔滔,曹皇后,宋仁宗,宋英宗,妃嫔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北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曹皇后将自己年仅3岁的外甥女高滔滔接入宫中亲自抚养,与此同时 ,仁宗因多年无子,也在宫中抚养了濮王第十三子赵宗实(后改名为赵曙),并将他交与曹皇后照看。于是乎,两个年幼的孩子,两颗稚嫩的心灵,在北宋的后宫慢慢相遇。在这期间,高滔滔与赵曙都得

  • 高滔滔:嫁痴情皇帝连生8子,一生专宠,62岁去世堪称人生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高滔滔,皇帝,宋仁宗,宋英宗,曹皇后,宋神宗

    要说历史上恩爱的夫妻真是不少,但是一生只爱一人的皇帝就少之又少了,隋文帝杨坚爱了独孤伽罗一辈子,发誓无一生之子,但两人成婚后22年,杨坚还是对尉迟炯夫人孙女一见倾心,于是背着独孤伽罗将人宠幸了,乾隆一生爱着富察皇后,但皇后去世后他也还是照样雨露均沾。但是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痴情皇帝,他与皇后自幼相识,真

  • 除卢俊义之外,梁山还有哪些好汉的武艺不输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武艺,卢俊义,五虎将,鲁智深,林冲,杨志

    108位梁山好汉大聚义之后,他们的排名跟位次就成了问题。谁排在前,谁排在后,是个大问题。于是,宋大哥跟吴老二一商量,搞了一块从天而降的大石头。这个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谁都不认识的古篆!宋大哥看到之后,一拍脑门,惊喜道:“我老家有个道士,他专门研究古篆!”这个道士来到梁山一看,他果然认识这些古篆!

  • 战斗力最强的16位梁山好汉,武松挤进前三,卢俊义难争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卢俊义,梁山好汉,关胜,鲁智深,秦明

    16、急先锋索超索超在梁山八骠骑中的存在感不高,但他的武艺却是八骠骑中上游水平。索超性格跟秦明类似,火爆脾气,他曾经20回合打平秦明,50回合打平杨志,这两场硬战足矣说明他的武艺。只是索超在对阵关胜时,被关胜十回合秒败,成为他无法抹去的污点。15、九纹龙史进史进,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是八十

  • 水浒传中除了一百单八将,还有4人加入梁山,其中一人战平卢俊义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卢俊义,公孙胜,鲁智深,古装片,历史片,梁山好汉,小说改编片,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水浒传》是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了108条梁山好汉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里,梁山上的大小头领也就是108位梁山好汉,剩下的全是小喽啰,再没有其他高手了。其实不然,在120回版本的《水浒传》中,增加了宋江带领一百单八将征讨田虎和王庆的情节。在梁山好汉们征讨田虎的过程中,他们又招降了四位敌方阵

  • 梁山108好汉中,除去卢俊义和燕青,还有谁能打得过武松呢

    历史解密编辑:羿天蓉趣闻标签:燕青,杨志,史进,石秀,武松,卢俊义,鲁智深,好汉中,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导语:行者武松,在《水浒》中可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出场就非常的与众不同,一口气喝了十八碗白酒,然后到景阳冈上徒手打死一只吃人的猛虎,这看似不可能的操作居然在他酒醉半酣的状态下完成了。之后打死西门庆这个小白脸暂且不说,光是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的事件,就足以说明武松的武艺绝非常人可比

  • 这位高手战力超过卢俊义,他一走,武松被打成重伤,4位好汉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卢俊义,公孙胜,鲁智深,梁山好汉,好汉

    《水浒传》一书,褒贬不一。它确实是一部鸿篇巨制,但有一部分读者认为它不应该位列“四大名著”。在我看来,《水浒传》位列古典“四大名著”可谓“实至名归”,它对人性、人心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如果你仔细读过《水浒传》原著,你就能惊讶地发现,全书几乎没有一个好人。梁山一百单八将不过是自号“好汉”,他们里面哪有

  • 林冲若挑战玉麒麟卢俊义,战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卢俊义,史文恭,王庆,林冲

    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惯使一条棍棒,护龙绝技无伦。京城内家清白,积祖富豪门。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这卢俊义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不但为富一方,而且武功高强,棍枪刀三绝,天下无敌,

  • 八十万禁军副教头,战力不输卢俊义,林冲遇上他,能走多少回合?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林冲,禁军,张清,高俅,卢俊义,史文恭,艺术家,梁山好汉

    《水浒传》里面,豹子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一,人们也称呼他为“林教头”。注意“之一”两个字,八十万禁军教头有很多,林冲的同行也有很多。乍一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号确实唬人,但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禁军教头”的职位,类似于武术教练,属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换句话说,林冲根本没有资格统兵作

  • 水浒传中的十大马战高手,第十位连斩5个梁山好汉,卢俊义仅排第2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林冲,宋江,关胜,卢俊义,史文恭,古装片,历史片,梁山好汉,小说改编片,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10、石宝(连斩五位梁山好汉)石宝是方腊麾下的一员马战高手,只要一有机会,石宝就会像恶狼一般狠狠咬下梁山阵营的一块肉来。石宝在跟宋江的大战中,他先声夺人,还未出场就用伏兵让梁山好汉们损兵折将。在后来的两方混战中,石宝一人一骑,接连斩杀了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等5位梁山好汉。石宝的巅峰之战是单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