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梁山在王伦的领导下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虽然占据了梁山水泊这么一个险要之地,但是却并没有利用好这个优势,彼时的梁山好汉更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才会轻而易举地就被林冲等人拿下。直到后来晁盖、吴用等人主导梁山后,梁山的声势才逐渐得以壮大。不过,梁山真正的发展壮大,还是在第三任寨主宋江手中。
宋江在梁山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更是被认为是忠义二字的化身。梁山上的其他好汉基本上都只有一个绰号,而宋江的绰号却有好几个,比如“呼保义”、“及时雨”等等,这些绰号无一不彰显着宋江的高尚品德。而宋江一直以来的形象,也确实是那种慷慨豪侠的侠义之士,在绿林好汉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关于宋江的人物形象和性格,有许许多多的矛盾之处,表面上看起来宋江是一个正派人物,可读完《水浒传》却感觉不对味。虽然宋江身上有着诸多光环,可是他上了梁山之后的所做作为,完全不像一个光明磊落的侠义之士,反倒像是一个虚伪阴险的无耻小人。特别是他拉人上梁山所采取的手段,更是与他一直以来的形象极不相符。
自从宋江主导梁山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梁山的势力,他采取了许多手段拉人上山,其中不少手段简直是下三滥的手段,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拉卢俊义、秦明和朱仝这三人上山。宋江为了将这三人拉上梁山,采取的一系列手段都比较卑鄙,简直可以说是为了壮大梁山不择手段了。
卢俊义、秦明和朱仝这三人个个都是人才,每一个都本领非凡,卢俊义和秦明武功高强,朱仝更是曾经救过晁盖和宋江的性命。那么,宋江又是怎么对待这三人的呢?向来以义气著称的宋江,在拉这三人上梁山的过程中,可丝毫看不出“义气”二字的存在。
卢俊义原本是河北大名府的大财主,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最后却被宋江等人用计骗上梁山。宋江此举实在是不太地道,不但让卢俊义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更是也从逍遥财主变成了梁山贼寇。更令人唏嘘的是,宋江千方百计把卢俊义逼上梁山之后,表面上让卢俊义当上了二把手,实际上梁山上的一切还是由宋江说的算。宋江把卢俊义害得那么惨,无非就是想用卢俊义的江湖威名来壮大梁山的声势。而宋江拖秦明下水的手段,就更加为人所不齿了。
宋江如果想让秦明上梁山,如果真心把秦明当兄弟看的话,最起码也要开诚布公地跟秦明谈一谈,上不山上又人家自己决定。可宋江倒好,直接让人穿着秦明的服饰去行凶,不但连累了许多无辜百姓,更是害得秦明一家老小被慕容知府处决。后来被秦明得知真相后,宋江为了给秦明赔罪,又把花荣之妹嫁给了秦明。宋江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使秦明死心塌地效忠梁山,只不过他这种手段委实下三滥了一些。
相对于卢俊义和秦明来说,朱仝虽然也是被宋江逼上梁山的,不过好歹家人没受到什么牵连。朱仝在被发配到沧州之后,受到了沧州知府的赏识,不但没有因为他是戴罪之人而小瞧他,反而将自己的幼子交给他照看。可是宋江与吴用等人为了拉朱仝上山,竟然让李逵杀害了小衙内。此举虽然成功将朱仝逼上梁山,但是宋江却没有想过,他做的如此过分,将朱仝又置于何地?
宋江为了发展壮大梁山,可以说是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连是非黑白都不分了。那么,宋江为何要这样做呢?这主要还是因为宋江本身的原因,他这样做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他自己的前途。
宋江出身于朝廷小吏,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忠君爱国,可是却在阴差阳错之下落草为寇。以宋江的心气,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自己梁山贼寇的身份,所以最后只有向朝廷招安这一条路可以走。
其实,从宋江被逼上梁山之后,招安的念头就已经存在于宋江的脑海中了。只不过,宋江心里明白,如果手中没有筹码,那肯定无法引起朝廷的注意。而且,只有尽可能地将梁山发展壮大,才会在将来向朝廷招安时获得更多的好处。那么,如何壮大梁山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往山上拉人,这就是宋江为何不择手段拉人上梁山的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