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将种是花荣:小李广花荣到底是哪里的将种,他的背景有多强大

将种是花荣:小李广花荣到底是哪里的将种,他的背景有多强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4410 更新时间:2024/3/31 23:46:32

1、花荣的将种背景忽大忽小

花荣刚出场的时候,施耐庵就把花荣的背景,一览无余的给暴露出来了:

“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花荣是个将种,那就意味着他来自于将门世家,是个将二代、将三代,或者将四代。

一般来说出身于将门世家的人,在朝廷或者地方上,都是混的风生水起。

举个例子:

开国功臣之后的呼延灼,出场就是天罡封官的巅峰——汝宁郡都统制,正经的地方实力派。

但是从花荣出场后的处境来看,花荣又不像是将门世家走出来的,在青州到处受气。

相比于祖父是军官,但是在青州当兵马统制官的秦明,花荣是一个低到不能再低的知寨官。

当清风寨的知寨也就算了,官小还能再往上升嘛,毕竟花荣还年轻,要多在下层历练。

但是花荣是个武知寨,也是个副知寨,上头还有一个文知寨,也是正知寨的刘高。

花荣被刘高拿捏的死死的:“小弟是个武官副知寨,每每被这厮怄气,恨不得杀了这滥污贼禽兽。”

面对刘高的狗仗人势,花荣只能咬牙切齿的过过嘴瘾,背后骂两句出出气,其实奈何不了刘高。

由此看来,花荣的将种背景,到底还是不够硬,才能被官大一级的刘高给压死。

但是你要说他背景不够硬吧,花荣还敢叫嚣说去朝廷打官司,明摆着是朝廷里有人。

花荣被黄信用鸿门宴生擒之后,花荣当然是不服气了,所以黄信又押出了宋江。

说宋江是清风山强盗,而花荣是勾连清风山强盗,“背反朝廷,当得何罪”?

照理说这样已经坐实花荣罪名,但是花荣还是不怂,反而是对黄信威胁说:

“不妨,不妨,这是我的亲眷。他自是郓城县人,你要强扭他做贼,到上司自有分辩处。”

花荣很自信,就算是告到慕容知府那里,花荣也不怵谁,他觉得慕容知府会替自己做主。

这倒不是说慕容知府公正廉明,而是花荣觉得,慕容知府会看在自己背景的面子上,放自己一马。

因为花荣觉得自己的背景足够强大,能够震慑住慕容知府,他在朝廷上是有人站台的:

“都监赚我来,虽然捉了我,便到朝廷,和他还有分辩。”

花荣敢吵着说到朝廷上讲道理,那肯定不是狗急跳墙,随便大放厥词,想着能忽悠住黄信。

因为他根本忽悠不住黄信,黄信是他的顶头上司,花荣是什么背景,黄信心里肯定有数。

所以等花荣放出这句话后,黄信的态度就软了下来,花荣提出的要求,黄信全部满足。

黄信此举是有点退避三舍的,对于花荣的背景是有点忌惮的,花荣肯定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放眼整部《水浒传》,敢叫嚣着去朝廷上讲道理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花荣,一个是柴进

柴进在高唐州救助柴皇城的时候,也叫嚣过要去开封告状:

“我家放着有护持圣旨,这里和他理论不得,须是京师也有大似他的,放着明明的条例,和他打官司。”

柴进敢去朝廷讲道理,是因为他有丹书铁券护身,花荣敢这么叫嚣,凭借的是什么呢?

2.功臣之后的尴尬

花荣反上清风山的时候,慕容知府受到了不小的震动,赶紧调派秦明前去镇压。

在秦明与花荣交手之前,秦明曾试图劝降花荣,劝降词里有这么一句:

“花荣,你祖代是将门之子,朝廷命官,教你做个知寨,掌握一境地方,食禄于国,有何亏你处?”

花荣的祖上确实是将门,而且代代都是朝廷命官,所以花荣在朝廷上有人,赶去朝廷打官司。

但是朝廷有人的花荣,怎么起点就这么低呢?沦落到清风镇当副知寨了呢?

而且看秦明的意思,花荣能当上知寨官,完全是靠祖上的恩荫,但这恩荫是不是太小了?

花荣家的这个将门,到底是什么水平线,实在是让人费解。

好在慕容知府做了个补充:“花荣是个功臣之子。”

既然功臣之子,那这就好说了,花荣的背景忽大忽小,就能妥善的解决了。

花荣的爹出身于将门世家,后来在某次作战中立下大功,成为朝廷的功臣,花荣因此受到恩荫。

但是功臣这号人物,又容易受到朝廷猜忌,所以在没有战事之后,花荣的爹就被朝廷设防了。

表面上在朝廷养尊处优,实际上被解除了兵权,然后各种穿小鞋,最后就壮年早逝了。

为什么说花荣爹壮年早逝呢?

因为花荣出场的时候,花小妹跟着花荣一起生活,明显是没有爹妈照顾了。

花荣老爹一死,花家几代将门积累的权势,也算是轰然倒塌了,树倒猢狲散嘛。

如果他爹不是功臣,花荣按部就班凭借将门光环,在朝廷好歹也能混个京官当当。

但是他爹是功臣,所以朝廷自然会猜忌,毕竟功高震主,所以他爹死后,花荣没能接班。

而是被发配到了青州,恩荫成了一个小小的知寨官,官职给的小还不算,关键是处处受制于人。

花荣心里能爽的了吗?凭什么秦明的将门出身不如自己,反而成了自己的当头上司?

“秦明,你这厮原来不识好人饶让。我念你是个上司官,你道俺真个怕你!”

喊你一声上司,那是给你脸了,其实论起能力和背景,花荣是看不上这个妹夫的。

所以花荣在青州其实是被圈禁了,跟坐牢没啥区别,稍微有个风吹草动,慕容知府就要灭了他。

尽管树倒猢狲散,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啊,花荣祖上在朝廷混了那么久,还能没几个门路吗?

他家是将门,他爹是功臣,总得有几个心腹下属吧,总得有几个抬举他的吧。

所以花荣敢叫嚣去朝廷讲道理,他朝廷上确实有人,但花荣本身是很忌讳说这些的。

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容乐观,但是他那时候都是案板上的肉了,咬牙不说也不行。

死马就当活马医,我朝廷上确实有人,你黄信敢扒我的衣服试试,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最后推测下花荣的爹,到底是个什么下场,小猹觉得大概率是被朝廷给下黑手了。

花荣要给宋江殉葬的时候,对着吴用表露自己的内心,您看他是怎么说的?

“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无及。”

花荣非常懂兔死狗烹的道理,梁山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早晚是要被朝廷清算的。

与其等着朝廷来找事弄死你,还不如干脆自我了断,省的抓起来拷打受罪,还要玷污名声。

花荣年纪轻轻怎么就看得这么透彻?怎么就把前途看得这么悲观绝望?他是悟到这些的呢?

因为他现在也是功臣了,他那个功臣老爹是怎么死的,花荣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不想走他老爹的路子,干脆不等朝廷下手,我自己结束我自己,省的你费心安插罪名了。

3、说说花荣的原型:将种花炜

花荣既然是将种,那历史上有没有将种的原型呢?反正宋朝没几个姓花的功臣。

那我们把视线放到作者所在的背景明代,看看明代有没有姓花的将种,还真有。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有一员猛将叫做花云,他跟朱元璋是凤阳老乡,而且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花云很早就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在1360年的时候,花云驻守太平城,跟陈友谅大战数日。

后来陈友谅的大军,趁着涨潮时候乘大船攻城,才把太平城攻陷,花云遭到俘虏。

可能捆绑他的绳子不结实,导致花云突然挣开绳索,抢到一把刀后,接连砍翻五六个敌军。

最后头部受到撞击后被擒获,被敌军绑在战舰的桅杆上,用乱箭射死,死相极其惨烈。

朱元璋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祭祀,花云在《明史》里的评价也很高。

但是事情还没有完,花云的儿子在破城时才三岁,他媳妇哭着把儿子交给仆人说:

“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

太平城破之后,我老公肯定是战死,绝不可能活着投降,他既然死了,我也不能苟且存活。

但是不能让老花家没有后人啊,你赶紧把我儿子带出城去好好抚养,千万不能让我老公断后。

然后就跳水自尽了。

仆人孙氏抱着花云的儿子逃出城后,狼狈而行,一度困在江水里无处可去,就趴在木板上漂流。

后来凭借孙氏采的莲子,才勉强让花云儿子有口吃的,最后侥幸逃得性命,带去见朱元璋了。

朱元璋知道以后,抱着花云的儿子痛哭流涕,这将门父子也太多灾多难了:

“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

朱元璋把小孩放到自己膝盖上,说了一句:“这娃娃是个将种(将军的后代)啊。”

然后给这小孩起名叫做花炜,姓花,功臣之子,还是一个将种,那您说花炜是不是花荣的原型?

朱元璋给花炜的待遇还不错,十五年后花炜长大成人,被委任为太平知府。

跟花荣一样是功臣之后,但同样是安排的不是很到位,也没捞到个什么好官职。

照理说花炜在明朝,也不是什么起眼的人物,没什么亮眼的故事,连他爹花云,都很少有人提起。

那花炜有没有可能进入《水浒传》呢?有没有可能成为花荣的人物原型呢?还真有。

时间来到明世宗嘉靖年间,花云的五世孙,也就是花炜的四世孙上书了:

希望朝廷能够追封花云的媳妇,也就是花炜的母亲,嘉靖帝同意了,将其追封为贞烈夫人。

毕竟花炜的老妈死之前,就是希望花炜好好活着,给花云家传宗接代,所以自然会提到花炜的事。

而在同时期,嘉靖朝还有一位功臣之后,名字叫做郭勋,是开国功臣武定侯郭英的后代。

郭勋虽然世袭了武定侯,也在朝廷中任职,但其实这货是个文学发烧友,没事还喜欢编书。

在嘉靖十八年,这货还编撰了一本《英烈传》,吹捧其先祖郭英射死陈友谅的功劳。

直接影响了嘉靖帝,争得了让郭英与徐达、常遇春等六王,并列配享朱元璋太庙的殊荣。

而在《英烈传》的第二十九回,回目就叫做《太平城花云死节》,把花云渲染的很是壮烈。

关键在里面还提到了花炜逃难的事,那您说花云的后代,是不是也借着这股东风请求追封呢?

这还不算,郭英这货还编撰过《水浒传》,袁无涯本百二十回《水浒传》中提到:

“郭武定本,即旧本,移置阎婆事甚善, 其于寇中去王、田而加辽国, 犹是小家照应之法。”

郭勋版的《水浒传》,照理说应该是百回本的祖本,在简本的基础上,删去田、王二十回。

然后转移了阎婆嫁女的顺序,使得百回本更加的尽善尽美,但是很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郭勋在组织人手编撰《水浒传》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借鉴花炜的故事,设定成花荣的原型呢?

毕竟有学术界考证,郭勋本的《水浒传》,里面有不少原创人物和删改,比如公孙胜

据说公孙胜在最早的版本中,就是个龙套角色,但是因为嘉靖帝崇信道教,所以就提升了公孙胜的地位。

那把花炜设定成花荣的原型,也不是没有可能啊,反正小说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

标签: 花荣秦明宋江公孙胜黄信柴进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此人防御力最高,关胜、花荣、张清三人联手才将其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关胜,花荣,李逵,防御力,梁山好汉,射箭运动员,张清(唐朝),水浒传(1972年电影)

    《水浒传》是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笔者非常喜爱的一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武功高手有很多,比如“枪棒无双”玉麒麟卢俊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绝境无敌的行者武松。但《水浒传》的武功体系非常复杂,有马战、步战、水战、法术、弓弩、暗器等,因此书中有不少“奇葩高手”。说起《水浒传》中的奇葩高手,笔者

  • 柴进和宋江一样,仗义疏财结交豪杰,为何宋江当领袖柴进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柴进,李逵,梁山好汉,宋江

    我们先来看看柴进是怎么从柴大官人到落魄梁山的。柴进是后周皇帝柴荣后裔,梁山好汉中唯一的皇族,手握皇帝所赐的“丹书铁券”(免死牌)。在梁山108位好汉中排名第10,掌管全山寨钱粮,居后军寨中第一位。柴进的绰号为什么叫“小旋风”呢?(小旋风柴进)据说柴进拜了一位武艺高强之人为师,此人飞檐走壁,如履平地。

  • 《水浒传》中的诨号隐喻:柴进为何被称为“小旋风”?

    历史解密编辑:不红居士标签:柴进,李逵,王伦,宋江,小旋风,历史片,古装片,梁山好汉,小说改编片,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柴进是梁山泊众多好汉里的贵族,他本是大周柴世宗子孙,属于是皇家后代。柴进的外号很奇特,叫作“小旋风”,梁山泊还有一个人的外号里,也有“旋风”二字,便是“黑旋风”李逵。一个是皇家出身的贵族,一个是视人命如草芥的莽汉,外号中却都用了“旋风”二字。金圣叹评价“旋风”的内在含义:旋风者,恶风也。其势盘旋,自

  • 手握“誓书铁券”的柴进,为何会被高唐州知府高廉轻易扳倒?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柴进,宋江,高俅,林冲,武松,高廉,高唐州,中国古文献

    店主人道:“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与他誓书铁券在家中,谁敢欺负他?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常常嘱付我们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我如今卖酒肉与你,吃

  • 水浒传中,柴进养了武松一年,武松和柴进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差?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柴进,武松,宋江

    说到水浒传,大家都会想起梁山泊,然而在一开局,梁山泊上只有四个好汉:宋万,杜迁,王伦,朱贵。这四位好汉之所以能够在梁山泊立住脚,很大原因是柴进柴大官人在背后暗中支持。水浒传中的柴进,江湖人称小旋风,以好结交各路英雄好汉而闻名于世。当年林冲火烧草场,风雪山神庙后走投无路,投靠的是柴进,宋江杀了阎婆惜被

  • 趣谈水浒:柴进为何上梁山?将他和叔叔柴皇城的名字连起来读一读

    历史解密编辑:木子君的小屋标签:柴进,李逵,高俅,宋江,柴皇城,古装片,历史片,梁山好汉,小说改编片,水浒(电视剧)

    看《水浒》了解人性。这一次我们要讲的人是“小旋风”柴进,他出身富贵,是柴周皇室嫡孙,妥妥的王孙子弟,他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上梁山呢?柴进上梁山,表面上是因为奸臣的陷害。柴进有一个叔叔叫柴皇城,他有一个花园建设得十分奢华,后来被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舅殷天赐看到,就想要抢走,甚至将柴皇城打了一顿。此时的

  • 柴进:凝视深渊久了,也就成了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柴进,燕青,方腊,李逵,宋江,梁山好汉

    作者:刘樱姝柴进是《水浒传》中第一蛋疼闲人。他乃天生“富贵闲人”,出生就在罗马,可他偏偏要走向梁山。吃祖业不瞎折腾,可保福气绵绵。然而,未经历坎坷世事的柴进这种一眼望到头的富贵生活太乏味,喜欢追求大起大落的刺激,于是指平淡的富人生活中挖掘出了个奇葩爱好:包庇嫌犯,“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

  • 水浒传中,此人先斩秦明,再斗梁山四天罡,最后却被柴进打翻在地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柴进,花荣,关胜,历史片,梁山好汉,生物学家,小说改编片,秦明(法医),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水浒传》是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笔者非常喜爱的一部古典武侠小说。读《水浒传》时,前半部分让人心驰神往,尤其是武松大闹飞云浦、林冲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故事让我热血沸腾。但读到《水浒传》后半部分时,梁山好汉接二连三的凋零,让人大感心痛。在征讨方腊之前,宋江和梁山好汉们可以说是无往不利,

  • 此人在雷部三十六将中排名第三,战平两位五虎将,生擒美髯公朱仝

    历史解密编辑:阔儿看世界标签:朱仝,宋江,张叔夜,公孙胜,关羽

    前文中介绍了《荡寇志》张叔夜团队中的一员猛将辛从忠,本文中要介绍的这位人物也属于该团队。也是该团队中的一员猛将,他与辛从忠的关系非同一般,从二人使用的兵器来看,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就是雷部三十六将排名第三位、太皇雷府开元司化雷公将军降生的邓宗弼。邓宗弼跟辛从忠二人之间,是一种焦不离孟、秤不离

  • 瀚大黎众|吉林版《水浒》人物故事连环画《朱仝雷横》吕世荣绘画

    历史解密编辑:瀚大黎众连环画标签:吕世荣,朱仝雷横,绘画,连环画

    连环画《朱仝 雷横》吕世荣绘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定价:0.17元,印数:1—16580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