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档:朱武、吕方、孙立,樊瑞、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单廷珪,魏定国、凌振、时迁,安道全。
第一档的梁山地煞,除了吕方、樊瑞之外,都是宋廷武将出身,他们都是上过战场的硬汉。
去了梁山之后,这些地煞大多的职位都是梁山五虎将、梁山八骠骑的副将。
能力与其名号,地位大抵相符。
其中吕方、樊瑞、孙立三人的战斗力很强 ,朱武则足智多谋,善于排兵布阵。
征讨方腊时,吕方能跟石宝这样的五虎级猛将单挑五十回合以上。
朱武跟孙立排在七十二地煞里,其实有点屈才。
朱武完全能够代替吴用的位置,而孙立也能代替穆弘的位置。
樊瑞算是公孙胜的徒弟,跟公孙胜学到了很多厉害的法术。
如果真打,除了公孙胜,梁山无人是樊瑞的对手。
凌振是个典型的技术人才,他是火炮威力很强,可惜宋大哥不重视。
如果征讨方腊时,宋大哥能够重用凌振,那么梁山好汉也不会折损那么多。
如果时迁长得帅一点,那他就是盗帅楚留香;如果时迁长得不咋地,那他也是司空摘星的级别。
时迁多次为梁山立下大功,深入敌后潜伏,然后找机会放火,掏老窝。
以时迁的综合表现来看,把他排进梁山三十六天罡也不为过。
安道全的实力有多强,不用我多说,你说三十六天罡有解珍解宝这俩套兔子的,居然没有安道全。
第二档:黄信,郭盛,项充,李衮,鲍旭,焦挺,扈三娘、李云。
这些梁山地煞,综合能力一般,但各有所长。
郭盛出场时跟吕方的武艺在伯仲之间,可惜后来吕方的武艺不断提高,郭盛却停滞不前。
郭盛自己的本领虽然不高,但他有个名气很大的后辈,那就是大侠郭靖。
项充、李衮是暗器高手,一个用飞刀,一个用标枪,能够远程伤敌。
后期梁山好汉征讨各路强敌时,项充、李衮变成了李逵的副将,组成了铁三角。
焦挺虽然戏份不多,很多读者也不认识这个人,但他能够摔服李逵这样的猛将。
而鲍旭和李逵搭档,经常作为梁山先锋,冲锋陷阵,斩将颇多。
黄信是霹雳火秦明的徒弟,也算是正规宋廷武将出身的高手,教训一般的山贼,没有压力。
至于扈三娘更不用说了,一点不比第一阶层差,曾生擒彭玘,还得到呼延赞的称赞。
而她排在第二档是因为毕竟是女流之辈,力量不够,又不是科班出身。
第三档:欧鹏,邓飞,马麟,王英,燕顺,郑天寿,杨林,穆春,顾大嫂,孙二娘,孙新,孟康,侯健,汤隆。
第三档的梁山地煞,摩云金翅欧鹏、火眼狻猊邓飞,以及锦豹子杨林、鼓上蚤时迁是佼佼者。
欧鹏大战扈三娘,虽然没赢但也没输,输给栾廷玉是被其暗器所伤。
征方腊时,欧鹏居然还能伸手接住庞万春的箭,但第二箭就接不住了,一命呜呼。
邓飞和欧鹏的实力差不多,整体表现在伯仲之间。
杨林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梁山好汉三败高俅时,有两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来征讨梁山。
一个是丘岳,一个是周昂。
周昂跟卢俊义大战20回合不分胜败,而且丘岳,被杨林一刀秒了。
马麟的战绩不多,和扈三娘单挑,没输没赢,后面去了大的战场,马麟表现的机会就更少了。
王英、燕顺、郑天寿合称“清风山三废”,但其实也不废,他们三个实力弱,得看跟谁比。
如果你拿他们仨跟武松、鲁智深、杨志比,那肯定是“三废”。
如果你拿他们仨跟白胜、朱富、王定六比,那他们仨简直就是“清风山三雄”。
孟康,侯健,汤隆都属于专业人才,而且对梁山很有用。
孟康是造船的,侯建是裁缝,能锻造盔甲,汤隆是铁匠,能打造兵器。
这三位对梁山的作用很大,他们的本领不体现在战斗力上,而且体现在专业技能上。
第四档:陈达,杨春,金大坚,萧让,裴宣,皇甫瑞,乐和,陶宗旺、郁保四,薛永,邹润,邹渊、童威,童猛。
陈达,杨春,是《水浒传》原著里很早出场是梁山好汉,他俩起码破过阵,斩过将,算是见过大阵仗的人。
金大坚、萧让,裴宣,皇甫瑞,乐和,陶宗旺也都属于专业技术人才,各有本领。
陶宗旺的专业技能是种地,梁山好汉吃的的粮食,有一部分是抢来的,其余的是陶宗旺带着小喽啰们种的。
郁保四是给梁山好汉扛大旗的,天生神力,在七级大风里,能够稳稳扶住梁山的大旗。
第五档:王定六,杜兴,李立,曹正,朱贵,李忠,宋万,杜迁,丁得孙,龚旺,孔明,孔亮,张青,朱富,宋清,蔡福,蔡庆,周通,施恩,石勇,白胜,段景柱。
这些梁山地煞,真真正正是打酱油的,用来凑数。
基本没啥功绩,放眼全书,你也说不出他们有什么特殊本领。
孔明、孔亮是宋大哥的徒弟,他们俩没有跟随宋大哥学仗义疏财,学的是武功。
那么,孔亮、孔明的实力,就可想而知了。
段景住、白胜、王定六的实力,应该比普通小喽啰强不了太多。
宋万跟杜迁虽然是梁山元老,但没有什么本事,林冲火并王伦时,他俩一句话都不敢说。
宋清也没有本事,但他有个好大哥。
宋清在梁山负责安排各种酒席,既安全,又有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