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宋江把扈三娘的全家杀了,然后又逼迫扈三娘嫁给了王英,这是在是把缺德放在车上——忒缺德了。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不耻,但是宋江的这种行为在书中仍然被视为义举。
当然,扈三娘是不会觉得宋江的这种行为很仁义的,即便扈三娘再怎么麻木不仁也不会大刀这种程度,书中并没有描写扈三娘的态度,但是恐怕也没有办法描写,毕竟扈三娘若是真的心甘情愿,那就太不符合人性了。
夸赞宋公明仁德的恐怕就两类人:一个是受益人王英本人;另一类就是其他好汉了。
受益人王英觉得宋江当初在清风山上的许诺不是嘴炮,而是实打实的言必信,行必果。
而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一方面看到了宋江的言出必行(宋江许诺这件事有很多的知情者),江湖上这些好汉们最讲究的就是一个信子,宋江信守了诺言,就是好样的。
另一方面,正如宋江当初劝解王英时所说的:但凡好汉犯了‘溜骨髓’三个字的,好生惹人耻笑。在众人都猜测宋江会把该女子收为己有的时候,宋江却把她送给了王英,这说明宋江对于女色一块并不怎么在乎,是一个响当当的好汉。
宋江在战后处理扈三娘这个棘手的问题上,表现地非常老辣。即向众人展示出了自己的优良品格,又把手下摆弄地服服帖帖,宋江还是有当老大的潜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