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传》神行太保戴宗的悲哀:井底之蛙的见识,撒不出合格的谎

《水浒传》神行太保戴宗的悲哀:井底之蛙的见识,撒不出合格的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红居士 访问量:2894 更新时间:2023/12/6 17:20:05

《水浒传》的现世意义,就是通过一个个故事,带给读者一定的示意义,情节虽是虚构,道理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位列第二十位的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他就用自己尴尬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开阔眼界”的重要性。

原著第三十九回,宋江浔阳楼题反诗,被押下狱,戴宗与梁山泊众好汉商议,决定采用“狸猫换太子”的手段——让“圣手书生”箫让模仿蔡京的笔迹回一封信,将宋江押解进京,梁山众人则埋伏在半路,把宋江劫走。

为了实施这个计策,吴用用计将“圣手书生”箫让、“玉臂匠”金大坚都骗来了梁山,仿效蔡京的笔迹,还刻了蔡京的印章,让戴宗送去给蔡九知府。

戴宗前脚刚走,吴用后脚就发现了漏洞,原来是金大坚所刻的印章出现了问题——蔡京是蔡九知府的父亲,哪有父亲给儿子写家书,还专门用官方印章的?

吴用的分析当然不错,而事实上,他的思虑也并不严谨,他只考虑到父亲给儿子写家书,不应该用印章,却忽略了其他细节性的问题。

比如金大坚仿制印章,是根据民间蔡太师的书缄和文章上的图章来设计的,刻的是玉箸篆文“翰林蔡京”四字。

人的身份是会变的,当年的蔡京是个翰林,如今早已升了太师丞相,即便要盖印章,也应该盖的是现在官职的印章,怎么会把以前当翰林时候的印章又拿出来用?

所以,当蔡九知府将家书送给黄文炳阅览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金大坚只知道原模原样地刻画印章,却忘记了这一层,就闹出一场“刻舟求剑”的可笑戏码。

但家书上的细节纰漏,并不足以确定这封书信就是假的:万一蔡太师真的一时兴起,拿翰林印章盖上,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在这种悬而难决的情况下,送信人的口供就成了判冤决狱的主导因素。

若是戴宗能巧言令色,把黑的说成白的,将蔡九、黄文炳统统骗过,那这件事就还有希望,可戴宗不过是个小小的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他从没有去过东京这样的大城市,更没有进过蔡太师的府邸,于是他的回答漏洞百出。

蔡九问了戴宗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次前往东京,是从哪个门进的京?

戴宗的回答是:小人到东京时,那日天色已晚,不知唤做甚么门。金圣叹评曰:东京帝都,人山人海,如何日晚,门都不知,写得好笑。

第二个问题:蔡府是谁人接待的你,让你住在什么地方?

戴宗的回答是:小人到府前,寻见一个门子,接了书入去。少刻,门子出来,交收了信笼,著小人自去寻客店里歇了。次日早五更去府门前伺候时,只见那门子回书出来。小人怕误了日期,那里敢再问备细,慌忙一径来了。

金圣叹又评:寻见二字好笑,写得如市之门,可张雀网。少刻又好笑,写得潭潭之府,跬步即尽。相府中门房亦无一间,好笑。

第三个问题:蔡府的门子是多少年纪?是黑瘦,还是白胖?长大也是矮小?有须还是无须?

戴宗的回答是:小人到府里时,天色黑了,次早回时,又是五更时候,天色昏暗,不十分看得仔细,只觉不恁么长,中等身材。敢是有些髭须。

戴宗的所有回答,都没有明确的指向性答案,尤其是对胡须问题的回答,竟成了商量口吻。

戴宗没去过大城市,也没见过太师府是什么模样,他的阅历限制了他的想象,撒的谎极其拙劣。

在戴宗的社交工作圈子里,他接触到的最高领导恐怕就是蔡九知府,对赫赫太师府的想象,止于县衙门的装修风格和传事流程。

所以在戴宗口中,他到了太师府,还需要专门寻人传话,太师府的门子接了书信,没几分钟就跑出来,让自己去找客店歇息,这分明是给小县衙传话,岂不知偌大的太师府,有专门的传事人员,也有固定的一套待客流程,对送信之人,不仅以礼相待,往往还有打赏可拿,绝不是戴宗口中所说的那样简单。

蔡九知府本来只是将信将疑,听完戴宗的话,牛头不对马嘴,当即明白这封书信是假的,立刻着人将他拿下。

这就是眼界不够开阔的弊端,撒谎都撒不出水平来,一戳就破。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脂砚斋大赞曹雪芹写贵族生活,并讲了个反面笑话:

  • 近闻一俗笑语云:一庄农人进京回家,众人问曰:“你进京可见些个世面否?”庄人曰:“连皇帝老爷都见了。”众罕然问曰:“皇帝如何景况?”庄人曰:“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宝,右手拿一银元宝,马上稍着一口袋人参,行动人参不离口。一时要屙屎了,连擦屁股都用的是鹅黄缎子,所以京中掏茅厕的人都富贵无比。

将红楼和水浒合而观之,戴宗不就是笑话中的农人吗?

《水浒传》里有气质、有见识的人,非柴进燕青莫属,故而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负责进京打探消息的就是此二人。

柴进乃是皇族后裔,气度不凡,燕青是卢俊义的贴身奴仆,相貌英俊,举止不俗,吹拉弹唱无所不晓,进京后直奔酒肆茶楼,找到个班直官就上来唱喏,三言两语就套上了近乎,让对方相信彼此之前是相识的。

进而将其灌醉,柴进穿了班值的衣裳,竟轻轻松松混进了禁院,柴进临行前还叮嘱燕青如何应对别人的询问,燕青却回了一句:不必吩咐,自有道理支吾。燕青这是何等的自信啊。

对比戴宗和柴进、燕青的区别,核心原因就是眼界的差别,柴进这样的皇族后裔不消多说,燕青是“河北玉麒麟”卢大员外的贴身奴仆,从小见惯了大场面,能应付各种三六九等的闲人,连京都名妓李师师都为之心动,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莫说戴宗,即便是宋江,见过李师师后,酒行数巡,便开始口滑,把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来,还是柴进从旁劝解打圆场——这就是出身和阅历带来的社会气质,很难改变,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修行。

本文乃“不红居士”首发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水浒传》金圣叹批评本,图片来源于戴敦邦《水浒传》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更多文章

  • 天异星·赤发鬼·刘唐

    历史解密编辑:芯芯from标签:刘唐,除魔,道术,土匪,水浒传,天异星,赤发鬼

    赤发鬼刘唐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人物,他的个性和行为方式都比较独特。刘唐原是被逼无奈而成为土匪的,后来因为自己被冤枉而落草为寇。他因为长相凶神恶煞、泼辣果敢、步法灵巧,非常擅于行刺,所以更被人称为“赤发鬼”。据《水浒传》记载,刘唐性情躁烈,不讲论理,有时甚至在与自己的同伙争斗中杀死他们。他为

  • 故事:民间故事:刘唐捉“妖”

    历史解密编辑:吴七辅食日记标签:刘唐,蔡京,高俅,王剑,大仙,好汉

    话说大宋年间,东潞州城南三十里有个刘家庄,刘家庄有个赤发鬼刘唐。为何给刘唐送这么一个绰号?只因他面黑,鬓边有一赤砂记。他家境贫寒,父母早亡,孤苦伶仃,小小年纪无依无靠,还常常受人白眼,遭到有钱有势家孩子欺辱,从小养成对为富不仁者的恨。刘唐认为只有习武,才能出人头地,一怒之下,外出拜师学艺,在五台山一

  • 评选梁山五大悍将,为何李逵董平难入选?鲁智深武松能排第几名?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李逵,董平,武松,鲁智深,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梁山一百单八将,除了变节投降的朝廷军官和被宋江坑上梁山的无辜者,有一多半是亡命之徒,他们根本就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打起仗来好像也强悍不要命。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我们要评选梁山五大悍将,可能大家熟知的李逵董平都难以入选,至于鲁智深武松能排在第几位,咱们还是到原著中去找答案。因为角度问题,小人董平和

  • 民间故事:李逵巧做主,员外归正路……

    历史解密编辑:讲故事的沙滩哥标签:李逵,功名,好汉,村长,石碣村,民间故事

    这天李逵闲来无事,往石碣村走去,在路上遇到了一辆牛车,车上坐着一位年轻女子,赶车的是个老汉。那女子呜呜啼啼的哭着,老汉也老泪横流。李逵感到奇怪,惹起了他好管闲事的脾气,他问:“我可以蹭一段车吗?”老汉同意了。李逵说到:“我是梁山的李逵,你们有啥难事?给我说,我能给你们办。”老汉听说是梁山的李逵,知道

  • 按忠孝仁义评选梁山四大恶人:宋江居首李逵第四,第二第三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宋江,李逵,董平,宋朝,呼延灼,大恶人,梁山好汉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人之八端,忘了这八个字,就会被人称为“忘八”,这称呼一开始还真跟乌龟甲鱼无关。八字全忘的人是坏人中的极品,八个字都能完美做到,那可能就是圣人了——文圣人孔丘和武圣人关羽,好像也不能把这八个字完全做到,至于他们欠缺了哪几个字,笔者不敢妄言,读者诸君心中自然有杆秤。咱

  • 民间故事:婆婆栽赃儿媳妇,李逵巧断冤枉案……

    历史解密编辑:讲故事的沙滩哥标签:李逵,奸夫,婆婆,县官,民间故事

    李逵在梁山把守黑风口,没事儿的时候就山前山后游玩。有一回,他趁阮小二外出打鱼时,跟随他离开水泊梁山。一个人翻过山到东阿县城去玩耍,水泊梁山周围的几个县都和梁山有来往,相安无事。这天,李逵来到东阿县城,看见县衙门口围了好多人,走进一问,才知道县官正在断案。李逵就大步地走上前。原告是个五十多岁的婆婆,被

  • 如果不招安,宋江将会有五种死法,其中有两种是死于李逵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李逵,吴用,宋江,宋朝,卢俊义,鲁智深,梁山好汉

    宋江从一上梁山的时候就想招安,最后如愿以偿,带着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的乌纱帽死掉了,因为是暗杀,所以是要按照高级官员的规格,风光大葬的。从正常情况下永远不可能为官,到成为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封疆大吏,宋江家的祖坟也算冒青烟了。如果不招安,以宋江的能力和心胸,肯定折腾不成啥正经事儿,到死也是

  • 宋江吴用李逵等梁山好汉被凌迟处死,鲁智深武松为何能逃过此劫?

    历史解密编辑:荣一尘讲谈标签:李逵,吴用,武松,鲁智深,荡寇志,宋江吴,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按照常理,鲁智深这位连什么是“圆寂”都不知道的梁山第一大侠,是不可能听到钱塘江潮信之声就知道自己生命已到尽头的。同样道理,有“有万夫难敌之威风千丈凌云之志气”的行者武松,是不会甘于在六和寺独对青灯古佛寂寞终老的。在另一本描写梁山好汉事迹的清代小说中,鲁智深没有坐化,武松也没有出家,当然也没有像宋江吴

  • 梁山十位步战高手,有几位能像鲁智深武松一样三拳两脚打哭李逵?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逵,雷横,刘唐,武松,鲁智深,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武二郎两脚踢翻蒋门神,这二位好汉武艺高强神力惊人,在梁山十位步军头领中位列第一第二当之无愧,但梁山步军十头领却不知按武功排序,比如一对一单挑,排名第五的黑旋风李逵就肯定打不过排名第六的浪子燕青,也可能打不过排名第八的拼命三郎石秀。李逵的武功在步军十头领中也就是中下游水平,就连步

  • 梁山排名不合理:李逵排22,比他厉害的3人却分别排在30、36和98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李逵,燕青,张顺,宋江,卢俊义,梁山好汉

    梁山108好汉,整体是按照每个人的实力排名的,但是也有例外。其中有几个人的排名便很不合理,李逵排在第22位,但是比他厉害的3个人却都排在李逵后面,分别排在第30、36和98,这究竟是为什么?第一个:排在第30位的张顺张顺,和他的兄长张横在浔阳江是一霸,将客人摆渡到江中心时杀人越货。在上梁山后,张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