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赵孟頫入室弟子,却又是一个“反赵派”!

他是赵孟頫入室弟子,却又是一个“反赵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生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4/1/7 3:32:05

扫描图中二维码,一键抢购

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茅山派道士张雨(1283~1350),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钱塘(浙江杭州)人。

据资料记载,“张雨其书初学赵孟頫,入松雪之室。”赵指导他学李邕《云麾将军碑》,得上疏汉密字形,笔法遂趋猛峭劲利,所书《台仙阁记卷》可见其踪迹。他去掉了赵书的雍容、平和,添之以神骏、清遒,其《九锁山诗楷书卷》便有六朝人的宽舒高古、清癯出尘气息。

《台仙阁记卷》局部

《九锁山诗楷书卷》局部

其后游历识见增多,六十岁后脱去道袍,还其儒身,隐居于杭州,与黄公望倪瓒、俞和等一批隐士过从,尤与杨维桢往来甚密后,他的思想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耽溺酒色,寻欢作乐,贪图“一刻春无价”,书法上他又私淑于米芾,书风遂变为放纵、恣肆,其代表作《登南峰绝顶诗草书轴》,以方瘦长曳、虚实变化之笔,在行气、章法上用对比度特别大的疏密聚散和激越跳荡,作品呈现出一种隐逸文人孤傲不群颇为偏激的表现主义风格。故明人周之士《游鹤堂墨薮》评曰:“张伯雨健而近佻。”这种审美立场自然还停留在赵孟頫审美中庸观的范畴之内。

《登南峰绝顶七言律诗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登南峰绝顶诗草书轴》高108.4厘米、宽42.6厘米的立轴书,乃元代书法作品所罕见。查《中国书法全集》元代编计7卷80位书家近300件作品中,只有7件立轴作品,其中杨维桢2件,张雨4件,倪瓒一件。可以说,张雨和杨维桢是中国书法从翰札、卷、册转向立轴书的开拓者。

四件立轴书有两件高度均在三尺以内,比起明代中期以后动辄逾丈的高堂大轴来说尚属小件,但这种转变引起了书法创作与审美摸式的巨大变化。如果说张旭怀素黄庭坚的大量草书卷从文字内容上已完全脱离实用进入纯艺术创作状态的话,那么张雨等的立轴作品则进而从审美形式摆脱了实用功能,可以说这种立轴书是从创作到审美均进入了纯艺术。张雨在立轴书法创作的开拓之功。

《题画二诗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他在复古主义大潮之下,口头上和赵孟頫一样讲回归魏晋,而在创作实践上仍与北宋苏、黄、米为旗帜的尚意书法观一脉相承,其本质上是赵孟頫书法的反对派。

经典用笔

| 山松 |

仿宋代诸葛笔制式狼毫笔

更多文章

  • 赵孟頫的这幅楷书,有大唐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楷书,赵孟頫,王羲之,兰亭序,书法作品

    《崑山州淮云院记》为赵孟頫代表作之一。此帖是赵书成熟时期的大楷书代表作。书法风格以“唐楷”为主,同时也吸收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某些成分。变大德时期的扁阔厚重为清朗疏宕,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更为圆润精致,富有弹性。中国的楷书艺术,在唐代达到鼎盛后,逐渐失去在书坛的主流位置,直到赵孟頫出现后,楷书才得以复

  • 刘进法 当代著名书法家 当代赵孟頫

    历史解密编辑:艺禾标签:赵孟頫,书法,刘进法,艺术,王羲之,书法作品

    个人简介:刘进法,男,山东曹县鲁豫皖地区名家 ,被菏泽地区誉为当代赵孟頫 。书法作品在“红三村 ”一字难求 。被杨得志将军及部将多次收藏。王羲之书社理事,清池书画社会员,北京字典范书法特骋艺术顾问。新境界艺术培训中心导师。作品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从作品中,如读一本沉稳明快和谐厚重的书,那灵活的笔触

  • 赵孟頫30篇题跋,全都是精彩书论!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行书,楷书,小楷,赵孟頫,王羲之,书法作品

    赵孟頫一生题跋甚多,以行书为主,多为书法珍品!在这些题跋中,其实也或隐藏或坦诚了赵氏的书法观点和态度。我们细读这些题跋的时候,既要用心学习书法,也应该留意其中的书法态度。行书《跋定武兰亭》跋兰亭序跋怀素《论书帖》跋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跋钱选《来禽栀子图卷》跋苏轼《治平帖》跋王羲之《时雪快晴帖》跋杨凝

  • 赵孟頫临摹王羲之,达到了“如灯取影”的境界,这字能以假乱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名家,晋朝,赵孟頫,王羲之,书法家,如灯取影,书法作品

    对于学习书法的朋友而言,临帖是提升书法水平的第一要义。书法当中所有的技法体系以及名家名品所持的气格,都能够在一些经典作品当中得到呈现。而在学习书法的人群当中,在临帖方面,真正能够学到古人精髓的人则极少,其原因就是临帖方法的问题。一般来讲,临帖基本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第一是形状类似,能够将原作当中的

  • 赵孟頫这幅书法,笔圆墨韵美,尽展飒爽之极!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行书,拓本,白文,书法,赵孟頫,陈继儒

    赵孟頫书《蜀山图歌》(清末拓本),纸本,原藏于清代那彦成家,并被刻石于保定莲池书院墙壁,广传于世。此卷后有明代陈继儒、李流芳等名家题跋。其书迹原件已轶,但就拓本全篇看,笔圆墨韵美,字里行间展露飒爽之风。该拓本后即有四则跋文:(一)松雪翁此等抖擞生平碑版之笔,直从大令发脉,梦珠宗示山中路以归。陈继儒题

  • 赵孟頫《静心帖/经率帖》高清附释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赵孟頫,静心帖/经率帖,行书,行草书,柳公权

    赵孟頫《静心帖》,又称《经率帖》,行草书,被台湾陈氏收藏。该帖是赵氏写给吴森(字君茂,号静心,吴兴人,好古画)的信札,应书于赵氏在江浙任职时。《昔寻李愿诗卷》赵孟頫 /行书【1】孟頫顿首再拜,静心相干心契足下,孟頫经率有白,令遣小计去,望【2】收留之,切告,勿令此间觉可也,专此数字,唯加察。不宣。孟

  • “技法之神”赵孟頫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赵孟頫,行书,杜甫秋兴八首,楷书,书法,名家

    [清] 禹之鼎 摹赵孟頫像很多人谈论某名家作品时,往往认为写得越认真越精彩,越是晚期、比如某书法家生命最后几年的书法,往往会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实不然。至少在赵孟頫身上不是。▲赵孟頫《杜甫秋兴八首》局部赵孟頫是技法之神,我们看他二十多岁时的作品,已经具有大家气象,比如行书《杜甫秋兴八首》。他

  • 赵孟頫《汉汲黯传》高清附释文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丞相,小楷,赵孟頫,公孙弘,汉汲黯传

    赵孟頫《汉汲黯传》,宋淡黄藏经纸本,小楷册页,共10页,每页纵17.6cm,横17.4cm,乌丝栏界,每页12行,行字数16至18不等,凡119行,计1946字,第6页12行197字,为文征明补书。现藏于日本东京·永青文库。《汲黯传》被认为是传世赵孟頫的小楷名篇。不过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俞和仿赵之作。俞

  • 赵孟頫的“终极之作”,这字饱含“忠心”,成为文征明儿子的“毕生追求”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书法作品,诗人,香草,米芾,书法家,王羲之,茶,行书,文征明,赵孟頫

    历史上有句谚语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书法界,人们多爱追随王羲之,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充分领悟王羲之的笔法。历史上继承王羲之书法最好的除了米芾,就是赵孟頫了,赵孟頫,宋末元初书法家,书法初学宋人,中年体会到晋唐之妙,开始“师法古人”。特别欣赏王羲之书法,曾称赞其字:“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

  • 赵孟頫行书《泥金孝经序》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泥金孝经序,行书,赵体,书法

    翰林沈粲卷首题字:赵松雪金书此乃唐玄宗所书的《孝经序》,是对于两汉时期的《孝经》做了一番注解,这部《孝经序》也被历代皇家封为圭臬,这也是为什么皇帝敕书赵子昂书写此卷的原因。这件《泥金孝经序》是赵孟頫生平书法最高水平的一个体现,因为此卷乃是皇家敕书之作,也就是说这件作品是皇帝下令让他抄写的,所以赵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