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倪瓒

倪瓒——"元代四大家"之一

倪瓒

倪瓒的资料

中文名:倪瓒 

别 名: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沧浪漫士、曲全叟、海岳居士 

国 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无锡人

出生日期:1301年 

逝世日期:1374年 

职 业:画家、诗人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元代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品:《松林亭子图》《渔庄秋霁图》《怪石丛篁图》《容膝斋图》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倪瓒的介绍

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

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有关“倪瓒”的历史故事

  • 元四家为哪四家呢?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元四家主要指元代擅长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但他们的观点并不十分确定。明代王士禛的《艺苑middot》:附录指赵孟頫、真武、黄、王蒙;明代董其昌《台湾集·画旨指的是黄、王蒙、倪瓒、真武,但大多以黄、王蒙、倪瓒、真武为主,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真武简介吴镇孤傲,但学识渊博。平时隐居在村里,主要

  • (元四家是指哪四位家)元四家为哪四家呢?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元四家主要指元代擅长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但他们的观点并不十分确定。明代王士禛的《艺苑middot》:附录指赵孟頫、真武、黄、王蒙;明代董其昌《台湾集·画旨指的是黄、王蒙、倪瓒、真武,但大多以黄、王蒙、倪瓒、真武为主,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真武简介吴镇孤傲,但学识渊博。平时隐居在村里,主要

  • 倪瓒

    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

  • 古代名人的洁癖趣事!仆人挑来两桶水倪瓒只用前面的!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名人的洁癖趣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历史上有洁癖的著名人物很多,并由此演绎出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的诸多趣事。(王维)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大诗人王维。据说王维平生特爱干净。隐居在辋川的时候,专门请了几个仆人打扫庭院,容不得家里有一丝尘埃,“地不容微尘”。为此还又雇请

  • 龚贤积墨法特点 龚贤与倪瓒什么关系

    龚贤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13岁开始学习绘画,师从董其昌,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除了擅长绘画,他还工诗文、尤擅行草,自成一体。龚贤积墨法龚贤作品多写金陵山水,长于用墨。龚贤用墨,以层层积墨见长,虽不用泼墨,实具有泼墨烟润淋漓的效果,颇有宋人的用墨特点。其画山石树木中锋用笔,苍劲古厚,并用积墨

  • 王原祁生平简介 王原祁倪瓒

    王原祁王原祁是清朝时期的官员、画家,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又有“清六家”的称呼。他师从董其昌及王时敏,山水格局面目对后世影响颇大,形成了娄东派,著有《雨窗漫笔》《万寿盛典图》等代表作品。王原祁生平简介王原祁,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生,字

  • 《容膝斋图》: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倪瓒的“绝笔”之作

    倪瓒,字泰宇,号云林,自幼家境殷实,聪慧好学,江苏无锡人,大约在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左右,倪瓒散尽家财,浪迹于太湖附近。倪瓒擅长山水画,师承董源,受益于赵孟等名家。被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晚年画风大变,崇尚平淡古拙,笔简意远,甚至达到惜墨如金

  • 元朝才子倪瓒,一晚上让青楼女洗了四次澡。他到底有多爱干净

    倪瓒时元代水墨山水画的元老级人物,被称为元代四大家。多才多艺的倪瓒却洁癖满身,他喜欢种花草,可却厌恶蚊虫,便让仆人每时每刻的用清水浇灌周围。遇到落花残草,很怕这些被路过的人踩到,弄脏地板,可倪瓒也不用手去拾,而是用长竹竿粘起来扔掉。这样既不粘手又不脏路,一举两得。在倪瓒的书房外面齐齐整整的排列着12

  • 倪瓒王蒙等元代名迹亮相,台北“笔歌墨舞”换展

    澎湃新闻获悉,3月30日起,传为宋代法常的《写生》卷、元代倪瓒的《枫落吴江图》、王蒙的《秋山草堂图》轴等传世书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对外展出。这一名为“笔歌墨舞——台北故宫绘画导赏”的展览共选取从五代南唐至清代的二十余件书画作品,涵盖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展期持续至6月25日。传为宋代法常《写生》卷为

  • 倪瓒书法,意境高古亦有奇趣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倪瓒博学好古,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阁集》,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今人热衷于调侃倪瓒的洁癖,其实,他的小楷,尤其是画作题跋上的小楷,用

  • 倪瓒:仿北宋十则图册

    倪瓒(1301-1374),字元稹,自号云林子、风月主人等,无锡(今属江苏)梅里镇人,元代杰出画家。倪瓒的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代四大家"。画法疏简,构图多取平远之景,景物极简。在元四家中,倪瓒在士大夫的心目中享誉极高。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数百年画坛有很大

  • 谙熟倪瓒画境的孙逸,山水看似生机繁茂,却隐藏着与生俱来的寂静

    导语:孙逸山水得黄公望法,画风受李永昌影响较深,淡而神旺,简而意足。有“文待诏后身”之称,工花卉,亦擅行草。入清后寓居芜湖,与萧云从齐名,同为姑熟画派之盟主。“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如用这句话来理解孙逸的静淡超逸画风在适合不过了。孙逸山水清静淡远,虽有倪瓒的幽静深远,

  • 倪瓒:哪有什么酷,只是不想流俗!

    倪瓒,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元代画家。倪瓒的祖父,富甲一方。父早丧,兄弟三人,长兄倪昭奎,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二哥为倪子瑛。在元代,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倪瓒少时得到长兄抚养,生活优裕,并为他请来同乡“真人”王仁辅为师。倪瓒受到这样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养成了他不同

  • “居然水中间”:AI还原倪瓒山水,畅游水边江南

    澎湃新闻获悉,“居然水中间——近代以来的江南景观美术作品展”这些天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出,展览汇集了黄宾虹、贺天健、朱屺瞻、吴湖帆、赵无极等近现代艺术大家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持续关注江南景观的当代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共140余件。据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陈翔介绍,此次展览上还可以看AI

  • 倪瓒笔下的秋天

    倪瓒《秋林野兴图》上图为倪瓒存世最早的一幅画作——《秋林野兴图》。这幅画创作于1339年,倪瓒时年38岁,一时兴起,画了这幅画,在画上的题跋中,他叙述了创作的灵感来源,这段话大意是:我为小山画《秋林野兴图》后,九月中旬他携画而来,请我题词。今年自春天起,至今无一日有好兴致,恰巧上月十五,看见经鉏斋前

  • 倪瓒的世界

    倪瓒 虞山林壑图中国历史上名画家多矣,但像云林这样的画家十分罕见,李日华感叹道:“此君真绘事中仙品也。”这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影响了六百余年来中国画乃至中国艺术的进程。探讨云林艺术的规律,必须别具只眼。云林绘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形式,其虽出于晚唐五代以来大家之脉(如荆浩、关仝、李成),但终究

  • 倪瓒山水画中的生命之力

    倪瓒 容膝斋图在倪瓒的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他对生命的看法。倪瓒的画作十分淡然,不懂得欣赏的过客匆匆一瞥,随后将其忘却,而了解门道的人却对此久久不能释怀。山水还是山水的样子,云飘在空中也并未变化,但是看画的人却从中收益良多。倪瓒对生命的态度如同我们在写作中常常用到的一种手法——反衬。潭水也是死一般

  • 历史|格局小了!倪瓒他不止有洁癖

    全天下都知道倪瓒有洁癖,但除了洁癖,还有什么呢?其实也说不大清楚。他是高士,是修道者,是隐居者,是诗人,是黄公望的小友,是沈周的偶像……接近他越多,越是无法描述他。他是倪瓒,不该只有洁癖为世人所知。还是从大家熟知的《容膝斋图》开始吧。01自35岁的《秋林野兴图》之后,他从来不画人多年漂泊,倪瓒有些厌

  • 倪瓒山水画的空疏美

    画里空疏处,个中尽是诗。倪瓒山水,画面空疏,故其所作,向有“疏体”之 称。他与同时代的王蒙“密体”山水形成强烈的对照。倪瓒的画空,空中有灵气;倪瓒的画疏,疏的有秀气。他的这种空疏景色,是象外之美。画家於象外写之,观者于象外得之。绘画上的这种空疏,如抚琴者得弦外之音,吟诗者得言外之境,因为艺术的审美

  • 倪瓒的山水:画里空疏处,个中尽是诗

    画里空疏处,个中尽是诗。倪瓒山水,画面空疏,故其所作,向有“疏体”之 称。他与同时代的王蒙“密体”山水形成强烈的对照。倪瓒的画空,空中有灵气;倪瓒的画疏,疏的有秀气。他的这种空疏景色,是象外之美。画家於象外写之,观者于象外得之。绘画上的这种空疏,如抚琴者得弦外之音,吟诗者得言外之境,因为艺术的审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