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大金最后的名将,以四百兵对八千兵力,打败蒙古名将赤老温!

他是大金最后的名将,以四百兵对八千兵力,打败蒙古名将赤老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洪都烟客 访问量:1045 更新时间:2024/1/25 9:04:58

金哀宗继位本想大有作为去整治朝政,但此时金朝在蒙古的打击,已经岌岌可危,基本只剩河南这一块国土了。然后金哀宗处罚奸党,对抗蒙战争中捐躯的将领设精忠庙祭祀,表彰抗蒙战争中有功人员,对归降蒙古的金国将领,只要弃暗投明就既往不咎。

金哀宗专门成立了一支著名的武装力量叫忠孝军,人数不多,战斗力很强。忠孝军在金朝后期抗蒙战争中充当灭火队的角色,哪儿有危难忠孝军就冲到哪里去。金哀宗已无力恢复疆土,还得收缩兵力,力保河南。只要是守住潼关保住河南就可以了。金国这个时候疆土设置4个行省征募20万军队死保河南,成吉思汗当年就是想让金宣宗称河南王。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时候留下遗嘱,他的遗嘱就是日后灭金的策略。成吉思汗就告诉自己的接班人,跟宋朝借道绕过潼关,直接攻击金国首都开封,所以窝阔台牢记住成吉思汗的嘱托。蒙古军一路借宋道进攻开封,另一路仍然是从甘肃陕西猛扑进攻潼关,夹击河南当中,蒙古军在今天的甘肃遭遇了一场败仗。

金哀宗力图振作用卓越的官员将领抗击蒙古,在这些力挽狂澜的将领中,有一位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名将,叫完颜陈和尚本名完颜彝字良佐。父亲本是皇族出身,金国军官,章宗泰和年间与宋的战争当中战死。所以完颜陈和尚深受他父亲的影响,完颜陈和尚家在丰州,在20多岁的时候,被蒙古军俘虏,他的母亲,仍然在丰州。

当时蒙古大帅很喜欢他,完颜陈和尚说想回家看看自己母亲,蒙古大帅允许他回去。但是又对他不是很放心,就派了一个军卒监视陈和尚,俩人一上路,就把监视他的蒙古军卒就杀掉了。后来南下投金被蒙古人发现了,蒙古骑兵就追,所以他只能舍大路走小路,母亲年事已高行走困难。他和族兄俩人弄辆独轮车推着母亲翻山越岭躲避追兵靠着两条腿,渡过黄河回到金国占领区。

当时的宣宗皇帝一看兄弟俩带着老母不远千里从蒙古占领区回归金国,宣宗皇帝非常高兴。他族兄斜烈本来就是世爵,所以授都统,让完颜陈和尚做了禁卫军官,宣宗皇帝在今天的江苏设立元帅府。让斜烈做元帅府元帅,斜烈礼贤下士跟儒生关系特别好,特别有一位大儒,经常教导完颜陈和尚读书习字,所以完颜陈和尚虽然一介武将,但是受过良好的儒家文化的熏陶。以忠孝节义自勉,满脑子的忠君报国,后来族兄斜烈病重,皇上知道完颜陈和尚有才,就让他代领族兄的职务。

这时得到重用的完颜陈和尚却发生了一场牢狱之灾,陈和尚手下有一个将领,因为这个人比较跋扈,跟别的将领不合屡有争斗。甚至发展到动武的地步,陈和尚问明原因,秉公而断就处罚了那个跋扈的将领。因为这个人太跋扈了,平时没有人敢指责他,没想到,被陈和尚揍了一顿,就想不开气死了。临死的时候,留下遗言给自己的娘子,说自己是被陈和尚气死的。

他一死他娘子到汴京告御状,说完颜陈和尚把他丈夫给害死了,朝廷就要调查,朝廷调查需要时间。国家处在动荡的情况下,危机四伏,调查不可能非常仔细,调查官员就想当然觉得陈和尚是禁卫军出身天子近臣。因此他这个人肯定跋扈,肯定是报复把将领活活气死了。于是法司定罪陈和尚蒙冤下狱,但是说完颜陈和尚滥杀无辜总得有证据,人家是元帅府的元帅,不能随意杀掉,因为证据不足,案子就被拖了十八个月。

整整一年半陈和尚呆在监狱,一般人蒙冤肯定受不了,但是完颜陈和尚正常作息。十八个月以后,金哀宗继位,此事因证据不足,完颜陈和尚被释放了,让他做了忠孝军的统领。忠孝军是外族勇士,个个骁勇善战,难免难以控制。完颜陈和尚当上统帅后治理有方,大大增强了忠孝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只等待一个舒展抱负的机会,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

蒙古军打甘肃庆阳,是成吉思汗开国四杰之一的赤老温率蒙古骑兵8000人打过来了。金军统帅就问谁敢去挡赤老温的兵峰,完颜陈和尚说我去,而且以400人对抗蒙古名将赤老温的8000人马。金军统帅知道这仗没法打,谁去都是送死。既然多少人都去送死,那就少一点吧,给了400人去迎战。

陈和尚回到军营写好遗书,告诉忠孝军今天有死无生,有进无退。众军士看到统帅都做好必死的准备了,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而且面对蒙古人的亡国破家之仇,国仇家恨此时全都想起来了,400勇士就冲进了8000蒙古骑兵当中,以少胜多,大败赤老温。

这是自蒙古进攻金国以来,金国人打了第一个大胜仗,兵力悬殊,增强了金国抗蒙的信心。但只是一个局部的胜利,总共兵力不到一万人,也挽救大金国最后的命运。

更多文章

  • 蒙古帝国成吉思汗的五大谋士之-郭宝玉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郭宝玉,成吉思汗,金国,木华黎,太祖

    我是小树,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分享精品历史故事与真实历史事件揭秘干货。郭宝玉,字玉臣,生年不详卒于1226年,华州郑县人,唐代名将中书令郭子仪的后裔。少年勤学文武双全,通晓天文历法、韬略兵法、十分善于骑射之术。金国末年,郭宝玉官至为猛安(据《金史·兵志》记女真初起时,"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

  • 合答安为何要拒绝侧妃而选择一生做奴婢,死后成为尊贵的可敦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侧妃,可敦,皇后,合答安,小说家,成吉思汗

    “可敦”古回鹘音,现代东部裕固语和蒙古语读作“哈腾”,是裕固族的先民即古代回鹘人和现代蒙古语对其皇后娘娘的称呼。合答安皇后,蒙古帝国人物。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第四斡儿朵可敦(皇后)。蒙古泰赤乌部速勒逊都氏锁儿罕失剌之女,赤老温之妹。她心地善良,铁木真为泰赤乌人塔里忽台所获,逃走到合答安家。合答安把铁

  • 女奴皇后合答安,她才是成吉思汗心中难以割舍的那片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成吉思汗,女奴,答安,部众

    金朝承安三年,面对漠北部族的蠢蠢欲动,金章宗完颜璟调集精锐金军挥兵北上,对漠北的翁吉刺、山只昆等几个强大的部族进行突袭,强悍的金军如同狂风扫落叶一般,迅速击溃了漠北诸部。 而随着这些昔日强大的部族们纷纷倒下崩散,草原诸部之间的势力开始剧烈地变化起来,正在迅速崛起的铁木真,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

  • 40岁的奴隶合答安,外貌平庸,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何要娶她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成吉思汗,塔塔尔,蒙古,答安,首领

    在亚洲,有一个四面环陆的独立国家,相比起邻国,它的历史文化并不算深厚,但却曾东征西战,其扩张战争范围之广,涵盖有欧洲东部,亚洲东部及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当今世界八大中立国之一的蒙古国,现于我国处于全面性战略伙伴关系的蒙古国,其实有着一波三折的国家历史。蒙古国最先由各地部落的散落状态,到

  • 最美诗词 |《天净沙·湖上送别》张可久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张可久,天净沙·湖上送别,诗词,断桥,元曲,白堤

    《天tiān净jìnɡ沙shā·湖hú上shànɡ送sònɡ别bié张zhānɡ可kě久jiǔ〔元yuán代dài〕红hónɡ蕉jiāo隐yǐn隐yǐn窗chuānɡ纱shā,朱zhū帘lián小xiǎo小xiǎo人rén家jiā,绿lǜ柳liǔ匆cōnɡ匆cōnɡ去qù马mǎ。断duàn桥qiáo

  • 张可久《双调·青江引》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钢笔爱好者标签:打卡,辉辉,编剧,诗人,钢笔字,张可久,剧作家,曲作家,双调·青江引

    上一期练字打卡的题目是算是一个四联诗吧,元代张可久的《双调·青江引》双调・青江引(四首)/元・张可久 《幽居》 红尘是非不到我,茅屋秋风破。山村小过活,老砚闲工览。疏篱外玉梅三四朵。 《山居春枕》门前好山云占了,尽日无人到。松风响翠涛 ,槲叶烧丹灶。先生醉眠春自老。 《春晚》离愁困人帘未卷,上下双飞

  • 兀良合台:从征伐地域范围看,成吉思汗、拔都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成吉思汗,蒙哥,拔都,忽必烈,孛儿只斤·窝阔台,兀良

    从征伐地域范围的广阔角度看,成吉思汗、窝阔台、拔都、蒙哥、忽必烈、旭烈兀等,都远远不如兀良合台。若非窝阔台突然驾崩,兀良合台估计要越过英吉利海峡,横扫英伦。兀良合台,他没有主持过一场经典战役,却不影响他成为名将。欧洲、中亚、西亚、越南、朝鲜、南宋,蒙古铁骑所到之处,都有他的身影。经典战役,是评价名将

  • 重臣们压制,亲妈偏心幼弟铁穆耳,甘麻剌痛失帝位(2)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伯颜,皇帝,成宗,帝位,铁穆耳,忽必烈,帖木儿,甘麻剌

    说完第二代的三兄弟了,继续说大元第三代有机会问鼎宝座的三兄弟。至元二十二年【1285】十二月,世祖忽必烈四十三岁的嫡次子明孝太子真金(裕宗)早死,留下三个儿子,长子甘麻拉(1263-1302显宗,晋宗之父。),次子答拉麻八剌【1264-1292顺宗,武宗仁宗之父】,老三铁穆耳【1265-1307成宗

  • 元成宗铁穆耳:大元王朝的好皇帝并不多,但铁穆耳必须算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铁穆耳,皇帝,元成宗,忽必烈,元朝,皇位

    至元二年,九月。元朝大都。早朝时分,几位大臣联名上书世祖忽必烈,内容大致是劝谏皇帝年事已高,应该提前禅位给太子真金。表面上像是劝谏,但实际上更像是逼宫。皇帝当然很生气,表示我这还没死呢,你们就惦记上皇位啦?这帮大臣自知失言,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一言不发。他们当然不是太子派来的说客,抑或是太子的势力,

  • 博尔术世家:最受成吉思汗信任,传承六世八王,始终抗拒汉化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伯颜,英宗,帖木儿,木华黎,忽必烈,广平王,小说家,成吉思汗,博尔术世家

    蒙古四杰中和成吉思汗关系最亲密的人,不是功劳最卓著的木华黎,也不是大舅子赤老温,更不是养弟博尔忽,而是与成吉思汗同宗同源、13岁就路见不平协助成吉思汗追回盗马的博尔术。当然,博尔术最受成吉思汗的信任,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同族近亲,而是因为博尔术是在成吉思汗穷困潦倒之际、第一个来到他身边做伴当的缘故。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