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重臣们压制,亲妈偏心幼弟铁穆耳,甘麻剌痛失帝位(2)

重臣们压制,亲妈偏心幼弟铁穆耳,甘麻剌痛失帝位(2)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3048 更新时间:2024/1/18 19:49:02

说完第二代的三兄弟了,继续说大元第三代有机会问鼎宝座的三兄弟。

至元二十二年【1285】十二月,世祖忽必烈四十三岁的嫡次子明孝太子真金(裕宗)早死,留下三个儿子,长子甘麻拉(1263-1302显宗,晋宗之父。),次子答拉麻八剌【1264-1292顺宗,武宗仁宗之父】,老三铁穆耳【1265-1307成宗】

甘麻拉,中统四年【1263】出生,卒于大德六年【1302】,终年四十岁。

甘麻拉做为真金太子的嫡长子,忽必烈的嫡长孙,从小就养育在祖母昭睿顺圣皇后察必身边,从这里看,也是他老娘阔阔真偏爱幼子的导火索之一,母子感情薄弱啊!平日里侍奉祖父忽必烈很少离开左右,也深受祖母影响,为人谨慎,不喜欢妄言,颇得祖父重用。

至元中,少年甘麻拉就开始出镇北边,他爹真金太子死的时候,甘麻拉还在北边,至元二十六年【1289】才入朝。

为了表彰大孙子守边辛苦,忽必烈特命大孙子去柳林【忽必烈的专用斡耳朵之一,让甘麻拉去柳林斡耳朵是一种恩宠】狩猎,放松放松。就算去休闲娱乐,严于律己的甘麻拉还告诫部属不准扰民,狩猎后北还漠北时临走去和祖父告别,忽必烈还为不扰民事夸奖他。

第二年冬天【1290】,镇守北部的甘麻拉又被封为梁王,授金印,出镇云南,率众南行,一路未尝敲诈侵扰各地民众安安静静的就去赴任了。【甘麻拉说我就是帝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扔啊,从小远离爹妈,爹不疼娘不爱啊】

云南本来是忽必烈庶子忽哥赤一系的封地,由于云南远离中央,种族众多,局势很复杂,敌视中央的势力也不少。

至元七年【1270】,云南王忽哥赤就是被宣慰都元帅宝合丁毒死,儿子也先帖木儿在至元十七年【1280】才袭封云南王。

忽必烈认为需要对云南加强管理力度,于是把镇守北边的嫡长孙甘麻拉调到云南。

甘麻拉只在云南三年,至元二十九年【1292】四叔北安王那木罕病死,无子,三十岁的甘麻拉又是以嫡长孙的身份被调往漠北,封晋王,赐兽纽金印,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及军马、达达国土。

次年的至元三十年【1293】七月,甘麻拉的庶长子松山做为皇曾孙被封为梁王,出镇云南,忽必烈把赐给大孙子的梁王兽纽金印转赐给曾孙松山。【松山在武宗朝郁郁而终,其子王禅直到英宗继位才获封云南王,继任父职,所以,做为泰定帝的亲侄子,必然在两都之争中站在堂弟阿速吉八一边。】

太祖四大斡耳朵及其属民可是成吉思汗留给老儿子拖雷的遗产,直接属于睿宗系的。现在甘麻拉以皇帝嫡长孙的身份继承守护太祖斡耳朵以及在太子真金系居嫡居长的双重尊贵身份,自然成为大家默认的漠北诸王之长,兼领漠北诸军。

因为甘麻拉镇守的是太祖创业肇基之地,中书省臣就奏请忽必烈提高晋王王傅的规格,请置内史。

世祖“从之,遂以北安王傅秃归、梁王傅木八剌沙、云南行省平章赛阳并为内史。”并置内史府,于是北安王府合并到了晋王王府。【也就是说除了安西王王相府、北安王王傅府,就是晋王内史府了】

介绍完老大再来说老二。

答拉麻八剌,太子真金的嫡次子,至元元年【1264】出生,至元二十九年【1292】卒,终年二十九岁。

对答拉麻八剌的资料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元史和新元史对他的描写实在太过于简单,元史不足三百字,新元史不足百五十字。【我真数数了啊】

据蔡巴.贡噶多吉的《红史》记载,答剌麻八剌天生失聪,《红史》云“答剌麻八剌,他是哑巴。”达仓宗巴.班觉桑布的《汉藏史集》也记载答拉麻八剌是个哑巴。

再找不到其他资料来佐证这个说法。只能从有限史料来揣测一下真伪。个人认为,答拉麻八剌的身体的确有问题,红史并不是空穴来风。

其一,在答拉麻八剌短暂的人生中政治活动几乎为零,老大甘麻拉少年时代就开始出镇漠北,南来北往马不停蹄。就算是老三铁穆耳在二十二岁的时候也出征叛王合丹【窝阔台第六子】了。

反观答拉麻八剌,直到二十八岁【高龄啊】才出镇怀州【河南沁阳】,结果还没到怀州呢,就因病返京了,第二年就病死掉。

在他二十九年的人生中就露面那么一次,我们看新闻联播都知道,谁谁经常露面,谁谁好久某露面了,要么是失势了要么是身体出状况了。而答拉麻八剌就在新闻联播出现一次,是失势了么?非也,元史说他备受祖父钟爱,怎么会失势?那就只有身体原因了。

其二,甘麻拉做为老大自幼养在祖母身边,老三铁穆耳养在老妈身边,只有答拉麻八剌养在父亲真金太子身边。

真金太子不管出去巡守还是参加朝会都不让二儿子离开自己左右。我儿子五六岁的时候除了管我要钱才出现下平时我都见不到他的,真金得多爱答拉麻八剌啊才不让都一二十岁的儿子离开自己视线?难道他父子有基情?【这当然是说笑了】除了他身体有问题。

其三,忽必烈那么多子孙,没见赏赐侍女给谁过,却赏赐侍女郭氏给二孙子答拉麻八剌。

如果说是教导人事的大宫女,还真没必要去记载,谁见哪个亲王宗王传记中还记载教导他人事的宫女姓氏?

史书中猛不丁记载这么一句,就显得奇怪了,如果我们这样想,忽必烈因为怜爱这个先天不足身体不佳的孙子,特赐侍女来照料他,这样是否解释的通?

综上所述,答拉麻八剌的身体的确有问题。【以上三点纯属个人揣测哈,特此注明下。】

答拉麻八剌在他短暂的人生中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没有政绩没有封王,出镇还未遂,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以他不健全的身体生了两个身体健全聪明能干的好儿子,正是这一点使最早出局的答拉麻八剌却成为真正最后的赢家。

老三铁穆耳,即元成宗,铁穆耳首次亮相是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平定叛王乃颜【铁木哥斡赤斤-只不干-塔察儿-失儿不海-乃颜】的余孽诸王合丹之乱。

至元三十年【1293】铁穆耳受命去北边接替伯颜抚军,镇守在蒙古国的旧都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额尔德尼召北】,他大哥甘麻拉就在距离他三四百公里的东边的太祖大斡耳朵怯绿连河【蒙古乌兰巴托市东南】。

忽必烈派宠臣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去辅佐铁穆耳做他的助手。

玉昔帖木儿是开国四杰之一的广平武忠王博尔术的孙子,广平忠定王孛栾台的儿子。忽必烈很宠信玉昔帖木儿,赐号月吕鲁那颜。

玉昔帖木儿辅佐铁穆耳去北边抚军,他向忽必烈提出请求把真金太子的皇太子宝授给皇孙铁穆耳,而忽必烈竟然也同意了,同年六月,铁穆耳受皇太子宝。【多数论者都据此认为铁穆耳就是忽必烈属意的继承人。反对者则认为没有那个意思,在这里只是把皇太子宝当天子剑使用了】

三位选手的情况已经介绍完毕,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至元三十一年【1294】吧,这年初的正月二十二,在位三十五年八十岁的元世祖忽必烈崩于大都紫檀殿。接受顾命的是玉昔帖木儿、伯颜、康里人不忽木

月吕鲁那颜玉昔帖木儿前面介绍过;伯颜,大家都知道,就是灭宋那位才从漠北调回来的巴邻伯颜;

不忽木,不是蒙古人,却以近侍兼平章政事深得忽必烈宠信,忽必烈生病期间,不忽木突破“非国人勋旧不得入卧内”的旧制,以其谨厚受信任得日视医药不离左右。

【不忽木接受顾命还遭到上司丞相完泽的妒忌,完泽因此质问伯颜,我的年龄和地位都在不忽木之上,为何没有资格接受顾命?伯颜哪里鸟他,随口回答,假如丞相大人有不忽木的远见卓识,我们又何必如此辛劳呢?完泽尴尬无语。】

这三位顾命,玉昔帖木儿和铁穆耳有战友搭档情义,不用说是偏向铁穆耳的。

伯颜呢,他和铁穆耳有前后任关系,特别是铁穆耳对伯颜那个尊敬啊,两人交接完毕铁穆耳为伯颜践行,铁穆耳举酒说:公去,将何以教我?伯颜也不客气,举起酒杯说:可慎者,惟此与女色耳,军中固当严纪律,而恩德不可偏废。冬夏营驻,循旧未便。铁穆耳惟命是从。看看这对话,看看铁穆耳对老臣伯颜的恭谨,伯颜的态度不言而喻了吧。

只有不忽木没有和铁穆耳有过交集,但也和甘麻拉没有交集啊,他忠诚为国,是坚定的帝党,从不站队。

三顾命派使臣北上去给两位皇孙告哀,咱不揣测过程只说结果,四月壬午,铁穆耳就赶到上都,和他差不多距离的甘麻拉却晚了好几天才到上都,几天时间足够安排一切了。

就在忽必烈死前的正月初二,失踪很久的前朝的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的传国玉玺竟然诡异的出现,据说是木华黎的后人硕德的妻子脱脱真拿给御史台通事阔阔术一块玉石印章,让他代为出售。

阔阔术不认识玉石印章上面的字,就报给上司御史中丞崔彧。崔彧看看印章,上面有八个篆字,他也不认识,就请精通篆文的监察御史杨桓来鉴定下,杨桓说那八个字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断定这个玉石印章是前朝传说的传国玉玺。

在忽必烈驾崩后八日,崔彧偕同杨桓、阔阔术去东宫把玉玺献给真金太子的太子妃伯蓝也怯赤阔阔真【即徽仁裕圣皇后】,阔阔真下令赏赐收藏玉玺的硕德家属宝钞二千五百贯,崔彧杨桓阔阔术三人也因辨别和进献玉玺而获得赏赐。

从资料看,玉玺出自札剌亦儿·木华黎家族是没错的,硕德、世德、拾得应为一人,在木华黎的列传中没有查到世德、拾得,只查到硕德,是木华黎的玄孙【鲁忠武国王木华黎-鲁忠定国王孛鲁-东平武宣郡王速浑察-鲁郡公乃燕-鲁忠敏郡公硕德-鲁国公别里哥帖木儿-朵尔直班】硕德官至同知通政院事,曾从征乃颜有功劳,早卒。

对于一个能够觐见天颜还立有功勋死后追封郡公的勋贵子弟,他的家怎么会在五六年之间败落如此,需要靠出卖珍藏的宝物来养家糊口?真当木华黎其他后代都是死人都是不顾及家族情分的么?反正我对玉玺的诡异出现表示怀疑。

言归正传,不提玉玺的真假,当权者说他是真的他就是真的,更不提玉玺出现的时候忽必烈还没死呢,臣子们却都当他死了哦,隐藏玉玺直到他真死了才献给太子妃?【或者说这段时间是人家正在鉴定玉玺的真假呢?】

不管怎么样,玉玺是到了太子妃阔阔真手中,我不知道阔阔真看到玉玺是怎么想的,这个被公爹看重的聪慧女子,做为一个母亲面对两子相争又是怎么想的,心中可曾摇摆不定过?还是偏爱幼子占了上风?还是就真没想过让大儿子继位根本就某摇摆不定过?

反正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阔阔真火速派遣中书右丞兼东宫詹事丞张九思、詹事院判臣仆散寿送玉玺给在上都的老儿子铁穆耳,从这个举动中我们已经知道,可怜滴老大,你在你妈心中已经出局了,你可能真是充话费送的啊!的确有论者认为阔阔真不是甘麻拉的生母哦。

现在我们看看甘麻拉和铁穆耳双方的优势和劣势,

甘麻拉少年出镇,后来还一直是漠北宗王之长,在宗王中、军中都很有威信,又占嫡长大义,这是他的优势;劣势呢,朝中无人,和顾命大臣的关系一般,在老娘心中的地位没有小弟重。

铁穆耳呢,和三位顾命大臣中两位都关系不错,还有母亲的偏爱,有祖父赐的皇太子宝,还有母亲交与的传国玉玺;劣势恰好和大哥相反,他是与宗王的关系比较生疏,在军中威信不如大哥。

综合一下,铁穆耳的实力不如甘麻拉,但有时候拥有实力却功亏一篑的也不是没有啊,甘麻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四月中,宗王们齐聚上都,召开忽里勒台,玉昔帖木儿对甘麻拉说:宫车晏驾都三个月了,神器不可久虚,国家不能无主,皇孙铁穆耳有先帝所赐储君之宝,是先帝默认的储君,王是宗室之长,怎么不说话呢?【《太师广平贞献王碑》】

言下之意就是胁迫甘麻拉拥戴铁穆耳。其实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明确知道,忽必烈临死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如果明确指定继承人,玉昔帖木儿等人不会如此迂回,当然,也不可能是指定甘麻拉,如果是甘麻拉,帝党不忽木会坚决执行的。

甘麻拉又不是吓大的,自然不会一吓就怂了,《元史·伯颜传》上有这么一句:“亲王有违言”,这个有违言的亲王自然就是甘麻拉,也只有甘麻拉有这个实力出言反对。

面对甘麻拉的不驯服,伯颜出马了,持剑立于殿前阶下,胁迫诸王。“成宗即位于上都之大安阁,亲王有违言,伯颜握剑立殿陛,陈祖宗宝训,宣扬顾命,述所以立成宗之意,辞色俱厉,诸王股栗,趋殿下拜。”【元史列传十四伯颜传】

面对军功重臣伯颜的压制恐怕不是令甘麻拉最绝望的,压倒甘麻拉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亲妈太子妃阔阔真,

这个偏爱幼子的聪慧女子提出让两兄弟背诵成吉思汗的必里克【就是生前的各种名言】来一决胜负,而所有人都知道甘麻拉一着急就有点口吃,相反铁穆耳是口齿伶俐。

比赛的结果不言而喻,在顾命大臣和母妃的联手打压下,甘麻剌被迫表示:“昔皇祖命我镇抚北方,以卫社稷,久历边事,愿服厥职。母弟铁木耳仁孝,宜嗣大统。”至此,尘埃落定,大元第三代之间的皇位之争以老三铁穆耳胜出而暂告一段落。

小结本阶段,其实三兄弟中如果论能力自然是老大甘麻拉,他宽厚仁慈,谨言慎行,政治经验丰富,了解底层疾苦,做皇帝的话会是个不错的守成之君。

当然,他也有缺点,就是热衷佛教以及道教,没少在佛爷道爷面前做散财童子,这个缺点被他的嫡长子也孙铁木儿很好的继承了。

老二答拉麻八剌因为身体的原因在政治上毫无作为,当然也因此必然不能做继承人的,谁家也不会选一个身体有缺陷的做首领。

但他胜在娶了一个善于投机对政治很敏感的老婆答己,还有两个好儿子,最早死去的答拉麻八剌竟然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元代后期皇帝都是他的后代。

老三铁穆耳因为老妈的偏心,玉昔帖木儿的战友情才能荣登大宝,但却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嗜酒是他身体不好的致命伤,也毫无政治做为,只有靠大肆赏赐来拉拢诸王,实在是守成之君中的下等。

回顾蒙元历史上新汗继位,基本都是通过忽里勒台大会的承认,虽然忽里勒台是被人为操控的,但之前都是被诸王操控。

成宗铁穆耳继位是第一次打破诸王操控忽里勒台,改由大臣控制,铁穆耳也是蒙元第一个被大臣们合力送上汗位的,这在之前是没有先例的,也预示了以后大臣们的作用日益显得比诸王重要。

后面的历史会验证,大臣们的支持【中土方】和依靠军队的支持【草原方】两种候选人在以后的三十多年中开反复的交替上台模式。

就是这样。

参考资料:

张岱玉 元史诸王表补正及部分诸王研究

程嘉静 蒙元时代的斡耳朵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宋濂 元史

柯邵忞 新元史

更多文章

  • 元成宗铁穆耳:大元王朝的好皇帝并不多,但铁穆耳必须算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铁穆耳,皇帝,元成宗,忽必烈,元朝,皇位

    至元二年,九月。元朝大都。早朝时分,几位大臣联名上书世祖忽必烈,内容大致是劝谏皇帝年事已高,应该提前禅位给太子真金。表面上像是劝谏,但实际上更像是逼宫。皇帝当然很生气,表示我这还没死呢,你们就惦记上皇位啦?这帮大臣自知失言,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一言不发。他们当然不是太子派来的说客,抑或是太子的势力,

  • 博尔术世家:最受成吉思汗信任,传承六世八王,始终抗拒汉化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伯颜,英宗,帖木儿,木华黎,忽必烈,广平王,小说家,成吉思汗,博尔术世家

    蒙古四杰中和成吉思汗关系最亲密的人,不是功劳最卓著的木华黎,也不是大舅子赤老温,更不是养弟博尔忽,而是与成吉思汗同宗同源、13岁就路见不平协助成吉思汗追回盗马的博尔术。当然,博尔术最受成吉思汗的信任,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同族近亲,而是因为博尔术是在成吉思汗穷困潦倒之际、第一个来到他身边做伴当的缘故。本文

  • 最美诗词 |《折桂令·春情》徐再思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徐再思,折桂令·春情,诗词,相思,散曲,春情

    折桂令·春情【元】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朗诵↓注释身似浮云:形容身体虚弱,走路晕晕乎乎,摇摇晃晃,像飘浮的云一样。余香:指情人留下的定情物。盼千金游子何之:殷勤盼望的情侣到哪里去

  • 生日快乐!乔吉奥·基耶利尼,欧洲足坛顶级中卫

    历史解密编辑:壮志在我心plus标签:乔吉奥·基耶利尼,基耶利尼,尤文图斯队,意甲,佛罗伦萨

    基耶利尼乔吉奥·基耶利尼,尤文功勋和意大利传奇后卫!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家境优越的小基耶利尼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但父母无条件的支持他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最终他选择走上了足球运动员的道路。佛罗伦萨时期的基耶利尼2000年16岁的基耶利尼在意丙的利沃诺队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4年时间,帮助球队升到了意甲。因为

  • 平菇圆了乔吉科的致富梦

    历史解密编辑:青海新闻网标签:平菇,种植,油菜,拱棚,乔吉科,致富梦

    牧民乔吉科成功种植平菇。李春/摄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达玉村老菇房家庭农场的温室大棚,清新的菇香味扑鼻而来,平菇种植户乔吉科正忙着采摘平菇。“我们种植的平菇肉质厚、品相好、口感佳、绿色无公害,今年的批发价格相较去年有所增长,这也坚定了我继续种好平菇的信心。”乔吉

  • 〔双调水仙子〕风雨起尘沙(步韵乔吉)等组词四首●文/晓言

    历史解密编辑:申浩标签:乔吉,晓言,蟾宫,步韵,元朝,古典乐,曲作家,双调水仙子,风雨起尘沙,中国传统音乐

    〔双调?水仙子〕风雨起尘沙(步韵乔吉)●文/晓言狂风骤雨起尘沙,淋湿新开李树花。彩虹水后山头下,鹤莺飞寻旧家,吓惊田埂丛草青蛙。高地低洼藏甃,平池亭中盖瓦,园内特烦华。〔中吕?山坡羊〕雄心志(步韵乔吉 )●文/晓言全年季四,一天都是,闲心不误今生事。少询私,上攀枝,无钱也可雄心志。书法绘图诗词用纸。

  • 老有所为 老有所学——洪江区关工委委员朱世杰

    历史解密编辑:怀化新闻网标签:关工委,朱世杰,科协,教育,宣讲团

    朱世杰,男,现年81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原任洪江区职业中专、二中校长兼书记,现任区关工委委员、区“五老”宣讲团长、区五老红色故事工作室室长。该同志真心真情投入关工委工作,用情用力做好关心下一代事业,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为我区创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作出了巨大贡献。1996年3月他被评为怀化市关心

  • 胡明 我们的好团长朱世杰

    历史解密编辑:家的小柒标签:团长,排长,入伍,胡明,军训,朱世杰,38军,数学家,军事同盟

    我1967年12月入伍,一直到1984年转业,主要在38军114师340团服役。在这17年的部队服役中经历过多任团长,其中一位叫朱世杰的团长对我印象极为深刻,他的军人气质,工作作风、敬业精神,至今叫我难以忘怀。朱团长1961年3月从山东省日照市入伍 ,他高高的个子,不胖不瘦,腰杆笔直,军容风纪随时保

  • 萨都剌:一位被忽视的少数民族诗人,为什么被世人称为雁门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诗人,诗作,江南,少数民族,元好问,萨都,萨都剌,雁门关,长城,声乐,中国世界遗产

    萨都剌:积雨千峰霁,溪流两岸平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俗话说,唐诗宋词元曲,这诗一过

  • 徐达攻破大都,元惠宗仓皇北遁,看到皇帝的作品,朱元璋大发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徐达,朱元璋,惠宗,伯颜,元朝,皇帝

    曾经的大蒙古帝国横扫亚欧大陆,蒙古铁骑所到之处无不令人生畏。作为这个帝国的“旗舰店”,元朝的统治时间却短的可伶,甚至与其他四个汗国“连锁店”相比都相形见绌。究其原因,似乎主要是由蒙古人在中原“玩不转”导致的。然而,自忽必烈时期,蒙古人就有意识地推行“汉法”,首都搬到北京,不仅学习汉语汉文化还学习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