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学书法有多拼?

赵孟頫学书法有多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之海 访问量:1708 更新时间:2024/1/19 23:47:39

赵孟頫日书万字而精气不衰,“下笔神速如风雨”。因临摹各帖,故对章法、用笔的驾驭能力极强,书写技术熟练,基本功扎实。

柳贯在《跋赵敏帖》里云:“予问其何以能然,文敏日:‘亦熟之而已’。”

在临摹师古过程中,赵孟頫集各家之长。楷书承传古韵,避繁就简,顿挫分明,在圆润饱满的点画中暗藏着筋骨的劲道,布白均匀严谨,结体端秀方正,以行入楷,字的笔画间有连贯性,显得流畅生动。

下面这两幅长卷即是例证。《光福重建塔记》和《闲居赋》是赵孟頫最经典的两幅行楷书法长卷,洋洋洒洒数百字,都是我们学习赵氏求“熟”的典范。

《闲居赋》

《闲居赋》一贴,具有“赵体”的鲜明特点,结体严谨而富于变化,行楷字丰腴秀整,遒丽典雅,行草字俊逸洒脱,轻盈流动;笔法精致秀美,起笔多以尖锋直入,出笔则或轻按或回锋,笔画骨肉均匀,细不露筋,肥不臃肿。点画顾具呼应,寓变化于平淡之中。而且字字风骨风含,神采外溢。前人形容赵书之美是“花舞风中,云生眼底”、“仪凤冲霄、详云捧日”,最为雅俗共赏。

欣赏一下赵孟頫的题跋书法!

行书《跋赵光辅番礼佛图》

小楷《采神图跋》

行书《跋兰亭序》

行书《跋定武兰亭》

行书《题陆柬之文赋卷》

释文: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大德二年十二月六日,吴兴赵孟頫跋。

行书《题钱舜举画虎跋》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更多文章

  • 赵孟頫行书放大,被震撼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行书,书法,真迹

    赵孟頫书《洛神赋》100倍高清微距欣赏对于学书法的人来说,没有比近距离接触真迹更能触动内心的了。现在的技术已经让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做一种近距离接触,虽然“下真迹一等”但着实让人也感受到了很多便捷与宽阔,书法网分享一件高清晰的《洛神赋》希望对大家有益。 『楚王山书画院 』搜集整理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

  • 这件楷书,写出了赵孟頫的温雅遒丽!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楷书,明月,苏轼,赵孟頫,赤壁赋

    先看一下这件楷书《赤壁赋》,是不是感觉像赵孟頫的大作。然并非,那么作者是谁呢?先欣赏作品,最后揭晓答案! 汪道全,婺源大畈人,以能书名郡中,明中期著名书法家,深得赵雪松之妙。有“今日赵孟頫”之誉,时徽州碑刻多出其手。 其书法崇尚平和静穆,运笔周正。追求不激不历、温润娴雅的晋代书风。结字俊美灵秀,采用

  • 绝世小楷《曹娥诔辞卷》,赵孟頫赞为“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赵孟頫,小楷,王羲之,曹娥诔辞卷,曹娥碑,柯九思

    《曹娥诔辞》绢本,纵32.3厘米,横54.3厘米,是自东晋流传迄今的楷书墨迹,因卷后署有“升平二年”年款,又名《升平帖》,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卷墨迹是传世小楷书早期杰作。款署东晋昇平二年(公元358年)作,故又名《昇平帖》,书者名字已佚,但就作品本身风貌及有关文献记载,可以确认为唐以前的作品。关于书

  • 赵孟頫行书《王羲之轶事帖》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王羲之,王羲之轶事帖,章草,行书

    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又名《右军四事帖》、《王羲之书事卷》等,书于元代大德年间,是赵孟頫传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纸本,行书,帖芯24.4×117cm,全卷含题跋26.5×851.2cm,原为美国顾洛阜旧藏,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王羲之轶事帖》写了四则王的轶事:第一则是说王羲之一开始字还不如好友庾

  • 典雅流美|赵孟頫《真草千字文》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真草千字文,朱文,千字文,书法,智永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流布很广的一种启蒙读物,梁代周兴嗣作。作品文辞通俗优美,典故运用丰富。历代书法家书写《千字文》者很多,其中年代最早、最著名者是陈、隋间的智永和尚。据记载,其在永欣寺时,曾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给浙东一带的寺院。这些写本(或刻本)后来也就成为入门学习书法的范本。赵孟頫是继

  • 赵孟頫楷书功力,在这幅作品中彻底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赵孟頫《止斋记》,纸本,纵达四十七点五厘米,横三百五十六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这卷行楷墨迹,主要以楷法呈现,或疏密或开张,或揖让或顾盼,纵横雄逸,墨色沉着,潇洒逸兴。卷后虽无题跋,但亦是赵书传世墨迹极为珍贵的一卷。此作系书家于至大元年,即公元1308年书写,书家时年五十五岁。此卷系清代大学者俞樾篆书

  • 高清经典 | 赵孟頫 行书《临定武兰亭序卷》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赵孟頫,临定武兰亭序卷,兰亭序,行书,王文治,王羲之

    赵孟頫 行书《临定武兰亭序卷》纸本 手卷 墨书 27.4x10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最为推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对其书法《兰亭序》曾反复临写、题跋。赵氏希望借重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以学王为号召来尊古求源,重新树立渊雅从容的艺苑典范,扭转宋末纵肆狂放的书风。此幅临本字字规模《兰亭序》“定武本”

  • 高清经典 | 赵孟頫 行书《道场何山诗帖册页》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赵孟頫,道场何山诗帖册页,行书,三希堂法帖,书法,苏轼,道场何山,诗帖,书法作品

    赵孟頫 行书《道场何山诗帖册页》纸本 册页 墨书 29.7x61.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页是赵孟頫为其长兄孟頔之孙所书的苏轼诗作。道场山、何山都是赵氏故乡湖州的名胜,为历代文人所称颂。书法风格爽利自然,遒劲清逸,墨迹笔画略显扁薄。帖心左侧原有乾隆皇帝诸玺印与“瓣香二王,神明规矩”八字题识,后被刮去。幸

  • 赵孟頫临《兰亭序》,果然名不虚传!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兰亭序,王羲之,颜平原,陶渊明,书法作品,兰亭十三跋

    赵孟頫越唐入晋,一生在心追手摹王羲之。他不仅聪慧灵敏,而且用功极苦,终得王羲之的圆转劲道。千年以降,得右军之笔法者,唯赵松雪一人耳。如果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赵孟頫最爱抄写的文章,那么,王羲之《兰亭序》应该是赵孟頫临摹最多的作品。而且,可以称得上“天下第十一行书”的《兰亭十三跋》,这篇作品虽火烧残

  • 外观圆润,筋骨内含,赵孟頫《静心帖》书法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艾米丽爱音乐标签:赵孟頫,静心帖,赵子昂,宋太祖,书法欣赏

    静心帖 | 赵孟頫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出身宋朝宗室,为宋太祖十一世孙,后经程钜夫推荐出仕元朝,官至翰林院承旨。赵子昂《静心帖》书法欣赏赵孟頫在笔法上极其熟练,使转圆活流畅,线条流动、准确到位。弧线形的大圆圈、大转、小转在不断地运动中起承、错开、勾连,化尖锐方折为圆转,使通篇尽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