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金三峰山之战,拖雷以三万对十五万,为何能团灭十余万金军?

蒙金三峰山之战,拖雷以三万对十五万,为何能团灭十余万金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的百态 访问量:4129 更新时间:2024/2/25 23:53:34

窝阔台即位称汗后大举出兵伐金

公元1127,蒙古军围兴庆府(今银川),西夏国主李晛(拓跋氏)献国投降。同年7月,成吉思汗病死在六盘山军营中。

1229年,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即大汗位。因成吉思汗曾遗言灭夏后即兴师伐金,同时新即位称汗的窝阔台亦急于树立威望,遂决意南下伐金。

金正大7年(1230)7月,窝阔台汗亲率大军南征,兵锋直指陕西,拉开了蒙古军正面伐金的序幕。

蒙军攻取凤翔府后,金军竟轻易放弃京兆(西安),使陕西门户洞开

1231年正月,蒙古军围困凤翔府已两个多月,金朝最精锐的两省军(京兆、平凉两行省所属军队)却长期屯驻于潼关以东的阌乡、渑池一线,拒不增援危在旦夕的战略要地凤翔府。

不久,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凤翔府被蒙军攻克。金参知政事移剌蒲阿、完颜合达、左副元帅纥石烈牙吾塔不仅畏敌如虎,不思抵抗, 还轻易放弃京兆( 今西安),将当地居民强行迁往河南, 令将军完颜庆山奴率少量部队留守。放弃京兆,使陕西门户洞开。

拖雷

窝阔台根据成吉思汗遗策制定了三路伐金的作战方案

1231年5月,蒙古军北返避暑。窝阔台汗在官山(今内蒙乌兰察布卓资县)大会诸王,根据成吉思汗遗命,制定了伐金的具体方案:兵分三路进攻,中军由窝阔台亲率,自碗子城南下渡过黄河,经洛阳东进;左路军由斡陈那颜(成吉思汗内弟)统率,由济南往南推进;右路军由拖雷(成吉思汗幼子)率领,自凤翔府渡过渭河 ,再经过南宋辖境,沿汉水而下绕道入金,再由唐州、邓州(今河南唐河、邓州)一带北进,三路大军均剑指汴京(今开封),并约期于次年春天会师于汴京城下。

窝阔台汗

蒙古伐金大军势如破竹,迭克名城,金军士气低迷,一触即溃......

9月,窝阔台亲率蒙古中路军围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 ),拖雷率右军亦誓师出发。12月8日,河中府被蒙古军攻陷,金守将草火讹力战而死,副将板子讹可率残兵3000突围逃往阌乡(今河南灵宝)。攻破河中府后,蒙古中路大军长驱直入,往东而去,次年(1232)正月由河清县(今河南孟津)渡过黄河,沿途金军守备皆望风而逃,避而不战。13日,一举攻克邓州,金守将马伯坚率残部投降。

在此之前,摄政监国的"也可那颜(大官人之意)"拖雷率领的右路军,于金正大8年(1231) 9月攻破大散关(陕西宝鸡市以南、秦岭北麓之古关,素有“川陕咽喉”之称)后辗转进入南宋境内,11月,入饶峰关,经金州(陕西安康)东下,连克房州、均州(今湖北房县、均县),欲渡汉水以攻取金国的邓州,进而北攻汴京。

蒙军大举入侵,南宋携怨毁盟翻脸,金只得孤军奋战,独抗蒙军

11月,蒙军分路来袭的消息传到汴京,金哀宗完颜守绪决意迎战。他下诏命完颜合达、移剌蒲阿率精锐的两省军移屯于邓州。元帅、左监军杨沃衍率兵8000、恒山公武仙率万余兵马,也来到邓州协守。同时,派提控(武职,提辖控制之意)刘天山前往南宋襄阳制置司,要求调拨宋军与金军共御蒙古,宋对金恨之入骨,见蒙古大举攻金,已不愿对金称臣,宋襄阳制置使陈该一口拒绝了刘天山之邀,还恶语相向,羞辱金使。

12月17日,侦悉蒙军渡江,金军连夜赶往,到邓州西南60里的禹山,准备据险坚守。22日,金军占据两山山隘间的制高点,步卒在前,骑兵屯于山后,静待蒙军到来。

23日清晨,蒙古军陆续开至,到山前后又止步不前。《金史》记载,完颜合达传令诸将:“观今日之事,不当战,且待之”。彼时蒙古军发起突然进攻,金军不得不迎战,两军搅在一起,短兵相接。大战3合 ,蒙古军稍稍退却。蒙军退去后,金军在阵前观望,忽然扎阵西边的移剌蒲阿背后遭到蒙古兵的突袭,大将蒲察定住率军拼命反击,击退了蒙古人的偷袭。完颜合达这才明白蒙古军是正面佯攻,另出奇兵迂回到山后发起偷袭。这时,高英部的背后也遭到蒙古军的攻击,将士惊慌失措,高英督军力战,方才击退了蒙军。蒙军又转攻樊泽部,军阵骚动,士卒皆欲弃阵而逃,完颜合达见势不妙,立斩一率先逃走的千夫长,这才稳住阵脚,部下才转过头去与敌殊死搏斗 ,奋力击退了蒙军。 

拖雷见金军势大,改变了作战策略 :不与金军正面交锋,分兵牵制金军主力,再分散大军多路出击,切断金军的粮草供给......  

蒙古军屡屡失利,遂从来路退回。金史载,有人向移剌蒲阿建议:“彼军虽号三万,而辎重占三分之一。又相持二三日不得食,乘其退却,应发动攻势冲击”。移剌蒲阿却说:“江路已绝,黄河不冰,彼入重地,将安归乎?何必速战速决”?不肯采纳这个正确的建议。

24日,蒙军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金军哨骑亦不知其去向,他们猜测蒙古军知难而退,已经南渡黄河而归。于是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二相立即上奏汴京,号称金军大获全胜。金哀宗和百官闻报,大喜过望,弹冠相庆。 

28日,金军巡逻骑兵突然在光化(禹山以东约20里)对岸的树林里发现了蒙古兵的踪迹,他们白天烧火烤肉作炊,夜晚不下马, 距离50步即听不到任何声响。这时拖雷已决定不与金军正面硬刚,分出部分兵力牵制金军主力,另一方面将大军分成小股,分散进入邓州腹地,不断偷袭金军的粮道,以截断其粮草供给。

29日,金军由禹山返回邓州,经过枣林时,遭蒙古军百骑突袭,猝不及防下,被蒙古军夺去数十辆载满粮草的辎重车 。1232年正月初一,金军大兵云集,列阵耀兵于邓州城下,欲引诱蒙古军出战,蒙军不予理睬,坚守不战。

两天后,移剌蒲阿、完颜合达求战不成,又侦知拖雷分兵北上,害怕汴京有失,于是领骑兵两万,步兵13万离开邓州往汴京方向开去。蒙军以3000骁骑尾随追击,沿途不断袭击骚扰。12日,金军主力即将抵达钧州(今河南禹县),在沙河一带与5000蒙军遭遇,金军抢先占据木桥,过桥攻击蒙军,蒙古军并不接战,反而南渡沙河。傍晚,金军扎营,蒙军又渡河来攻击,致使金军无法进食,亦无法休息。金军只得拔营而去,且战且走,到距离钧州只有20里处时,因天降大雪,不能前行,只得就地扎营 。

几乎与此同时,窝阔台汗的中路军已经先后攻取郑州、新郑。金哀宗催促两省军速速驰援汴京。移剌蒲阿随即下令,大军即刻程,向钧州进发。

三峰山之战,拖雷率3万蒙军团灭10余万金朝主力两省军,取得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

金军前锋进至竹林,该地距离钧州只有十几里了。蒙古军已往三峰山方向退去 ,继续阻抗实力占优的金军。移剌蒲阿命武仙、高英率部猛攻三峰山西南、杨沃衍、樊泽部冲击东北。金将张惠、按得木登山而望,只见蒙古军漫山遍野,叠叠层层,绵延达20余里,遂率骑兵向下俯冲蒙军前部,蒙军受到冲击后稍退。

正在相持时,突然暴风雪大作,大雪铺天盖地,雾气遮天,几乎对面不见人影。大雪连下3天,而双方交战之处大都是苎麻田,均深耕过好几次,经雨雪浸润犹如泥潭,人马所至,泥淖吸住小腿,难以挣脱。金军将士皆身穿厚重的甲胄,僵立在风雪中,加上后勤早被蒙军切断,大多数人好几天粒米未进,个个饿得面无人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而蒙古中路军宗王口温不花已经奉窝阔台汗的命令,率万余精兵昼夜疾驰,增援拖雷的右军,两军汇集后,将金军团团包围起来。蒙古兵都是习惯于在冰天雪地中放牧狩猎、骑马作战的北方汉子,此时穿着温暖的皮裘,又砍柴生火,炙烤牛羊肉,轮番休息,轮流出战。部将们劝拖雷等待窝阔台率中路军主力赶到后再发起总攻,拖雷不以为然,说:“机不可失,倘若使金军脱走入城,则不易攻破。何况大敌当前,怎能留给君父” ?于是他指挥蒙军,将通往钧州的道路放开,网开一面,故意让士气低落的金军将士逃生,然后在道路两侧埋下伏兵,准备猛烈夹击溃逃的金军。

史载,三峰山之战打响后,蒙古军旌旗猎猎,漫天蔽野,喊杀声震天,曾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杀过来。金军一触即溃,犹如闪崩。金兵丢盔撩甲,抛弃武器,纷纷抱头鼠窜。恰在此时,本来风雪弥漫的糟糕天气突然豁然开朗,雪住雾散,太阳出来了,显得天青日朗。蒙古铁骑乘势追杀,三峰山一带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辎重器杖扔得满道都是,数十里间都是被金军抛弃的资杖。 蒙古军大获全胜,掳获无数。

据记载,三峰山一役,15万金朝最精锐的主力——京兆、平凉两省军全军覆没。大将张惠、高英、樊泽战死。移剌蒲阿被蒙军俘虏。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率数百残兵败将突出重围冲进钧州城,不久蒙军破城,完颜合达被擒杀,完颜陈和尚被俘,不屈而死,杨沃衍自缢殉国。从此,金朝大势已去,再也没有力量与蒙古大军对垒抗衡了。

【插图源自网络】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拖雷

    历史解密编辑:烽火长河标签:拖雷,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忽必烈,元朝

    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生有4个儿子5个女儿: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拖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大蒙古国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父亲。拖雷打仗是非常厉害的,异常凶猛少有对手,为了从精神上摧毁敌人,常常夺下城池后屠城。公元1213年,拖雷攻占金国德兴府(今河北省涿鹿县),

  • 三峰山之战拖雷所率迂回部队人数不多,金国因不断失误而败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拖雷,金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金军,蒙古军

    在蒙古和金国的战争中,腐朽没落的金国不是新生蒙古政权的对手。在天才的统帅成吉思汗的统领下,蒙古大军屡次打败金国军队,使得金国的国土日渐缩小。到了成吉思汗驾崩的时候,金国只剩下陕西至山东的一块国土。金国将国都迁至开封,北以黄河为屏障,西以潼关为依托,负隅顽抗。随着战事的不断持续,大金从最初的不适应、恐

  • 「蒙古大乱斗」拖雷“意外”之死:蒙古帝国分裂的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拖雷,孛儿只斤·窝阔台,蒙哥,成吉思汗,蒙古,贵由

    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大蒙古国”。他和他的子孙们,几乎征服了十三世纪人口最为稠密的诸文明世界。细密画中的成吉思汗与诸子就像美国历史学家杰克·威泽弗德所说的,“(数十年间)蒙古军队征服的土地和人民,比罗马人花费四百年征服的还要多。”但是,这个如日中天的庞大帝国,如昙花一

  • 三峰山之战,拖雷的三万大军如果被围歼,金国有没有机会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拖雷,孛儿只斤·窝阔台,宋军,成吉思汗,金朝,金国

    三峰山之战,拖雷的三万大军如果被围歼,金国有没有机会翻盘?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三峰山之战是金国和蒙古的最后决战。这一仗,金国投入了它最后的精锐,包括完颜陈和尚的忠孝军再打两万重甲骑兵,十一万步兵。但是,金军最终失败,金军几乎全军覆没,大部分将帅都死在了这一役。战后,蒙古军晓谕金朝

  • 铁木真共有四个嫡子,窝阔台仅是嫡三子,为何铁木真会传位窝阔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拖雷,术赤,蒙古帝国

    1225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在征讨西夏时受伤病危,留下三条遗嘱,其中一条是传位嫡三子窝阔台。这是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因为在铁木真四个嫡子当中,嫡长子术赤最强大,嫡四子拖雷最受宠,嫡三子窝阔台最平庸,所以铁木真传位窝阔台就令人费解了。尤其是,铁木真建立庞大的蒙古帝国,在他临终之前已经出现分裂苗头,他在世

  • 识时务的灭里大王:窝阔台汗庶子,紧抱拖雷系大腿,传承直到元末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忽必烈,蒙哥,蒙哥汗,阔端

    蒙古帝国的嫡庶特别分明,汗位传承一直在嫡系内部争夺,庶出的都自觉靠边站,要想混得好,必须去抱嫡系的大腿,在蒙古帝国诸多宗王中,就有这样一位庶子,因为站队正确,在本支受打击时,做到独善其身,传承一直延续到元朝末年,这位庶出宗王,就是窝阔台汗的幼子灭里大王。孛儿只斤·灭里(生卒不详),是元太宗窝阔台汗的

  • 库滕汗阔端太子:横扫蜀川,平定吐蕃,窝阔台汗最出色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吐蕃,太宗,帖木儿,忽必烈,小说家,窝阔台汗,蒙古骑兵,库滕汗阔端太子,孛儿只斤·窝阔台

    元太宗窝阔台汗的七个儿子中,表现得最为出色的就是排行老二的阔端太子,他不但在南征宋朝时横扫蜀川,还是蒙藏关系中很重要的沟通者。但对历史如此有贡献的阔端太子,在《元史》中却没有他的传记,即便后来修撰的《新元史》、《蒙兀儿史记》等,对他的介绍也不完整。01,阔端兀鲁思汗阔端太子(1206-1251),是

  • 明明接班人是窝阔台,却要先让拖雷监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拖雷,成吉思汗,监国,蒙古,幼子

    成吉思汗指定的接班人是窝阔台,可是在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并没有马上接班。而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儿子拖雷却监国两年。要知道拖雷实力不俗,在成吉思汗诸子中军事能力是最强的,他的威望也很高,万一他到时候不让位的话,就很危险了。那么明明接班人是窝阔台,为何要让拖雷先监国呢?要说起来,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长子术赤、

  • 窝阔台继任成吉思汗, 为何不吞并拖雷的军队和财富

    历史解密编辑:弘扬讲体育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拖雷,成吉思汗,忽必烈

    提及拖雷大家想必就想起郭靖,想起《射雕英雄传》。但实际上与一切都与郭靖没有关系。在真实的历史上,窝阔台是铁木真死后的第二代成吉思汗。而在之前拖雷是监国,没有上帝系,拖雷是成吉思汗四子(幼子)。在铁木真死后,由于大汗之位没有选出,而当时唯一在铁木真身边的只有拖雷,所以暂时由其监国,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

  • 让弟媳妇嫁给儿子,窝阔台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却被拔都破坏了

    历史解密编辑:金中心在海边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拔都,拖雷,贵由,成吉思汗,术赤,蒙哥,窝阔台,如意算盘,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1235年,年仅40岁的拖雷在哥哥窝阔台的金帐中饮酒去世,窝阔台便和拖雷的妻子商量,让她嫁给自己的大儿子贵由,条件是保全弟弟拖雷的封地。拖雷的妻子是王罕的侄女唆鲁禾帖尼,这是一个睿智的女人。她以儿子旭烈兀、忽必烈没有长大为由,断然拒绝了窝阔台的“好意”,由此引发出一个即将改变全世界格局的决策。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