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人生最后一幅神作,写尽荣辱浮沉

赵孟頫人生最后一幅神作,写尽荣辱浮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艺天下 访问量:727 更新时间:2023/12/22 18:42:44

写完这幅书法,

赵孟頫传奇的书法生涯才算完美谢幕。

《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

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

去世前的书法名帖,

为送当时隆教寺的高僧主持祖瑛和尚。

赵氏特书此疏。

兹审石室书记瑛公住持昌国州隆教禅寺,凡我与交,因词劝□

此卷书于至治元年12月,赵氏时年68岁。

写完这幅作品后的第二年6月,

一代书画大家,在经历了矛盾复杂,

而荣华尴尬的一生后怅然离世。

处西湖之上,居多志同道合之朋;歌白石之章,遂有室迩。

此幅作品为赵孟頫,

难得一见的大字行书精品。

在赵近60年的书画生涯中非同一般,

占据重要的地位。

故此卷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人远之叹。第恐大瀛之小刹,难淹名世之俊流。

此卷虽为行书,

但无论是整体观之,还是单字拆开欣赏,

都会发现其中蕴含了舒放而不轻浮一种法度

运笔婉转停匀,字形遒丽妍润,

既见圆融如意的成熟技法,

又具美妙多姿的书卷意趣。

极富温雅清朗的审美意蕴,

由此可见晚年赵氏书法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堪称书法生涯的完美的谢幕!

石室长老禅师,学识古今,心忘物我.江湖风雨,饱饮

纵观赵孟頫一生经历:

他是位博学睿智、才华横溢,

书画超逸、诗文清丽的艺术家。

生活在铁马金戈、血雨腥风,

也充满着悲剧意味的年代。

作为前代王孙的他,

眼睁睁地看着改朝换代、人事更替,

兴衰相交的剧幕正上演。

诸方五味禅;捧喝雷霆,显扬圣谛第一义。扫石门文

面对国破家衰,人事巨变的现实,

当朝统治者给了他三条路:

一条是归顺朝廷,一生荣华富贵,一条是拒绝合作,

要么被流放之地,要么被砍头。

面对生与死,荣与辱的抉择

他艰难地选前者,出山入仕,步入官场…

字之业,传潜子书记之灯。鈯斧既已承当,办香须要

从五品官阶荣升至一品荣禄大夫,

他身上一袭元朝官袍,

华丽而沉重,给了他荣耀与地位。

也让他经受了,世人对自己投来的,

大节不忠、降志辱身的评判。

在痛苦无奈之中,他只能,

把所有的迷惘失落凝聚于笔纸之间,

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墨迹。

著落。望洋向若,不难浮尊者之杯;推波助澜,所当鼓

再观赵孟頫一生的书法历程及其风格的变化,

元末明初的大文学家宋濂就在,

跋赵书《浮山远公传》中表示:

赵氏早年学“妙悟八法”的宋高宗赵构书法

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

熏徒之帜。即腾阔步,少慰交情,开法筵演海潮音,龙

但宋濂的这句话只是对赵氏书法发展大概轨迹的描述,

说得简要却又过于笼统。

赵孟頫一生创作生涯长达近60年,

艺术修养全面高深,艺术成就杰出伟大,

他的书法风格的形成与演变,

应是一个相当复杂、长期的过程。

赵氏自己所述的学书心得,

和自己的艺术作品,才是其书法的最好写照!

神拱听,向帝阙祝华封寿,象教常隆

赵孟頫竭尽一生,

将所有的才华倾注于书画之间,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

他性格里散发着的独有的温润与平和。

至治元年十二月日疏。松雪道人书。山村逸民仇远、北村老人汤炳龙

也正是在这种深沉儒雅的气质与风格之中,

我们也似乎窥见了一代大家在经历生命荣辱后,

依旧怀揣着、支撑着,

一整个坚韧顽强的内心世界。

标签: 赵孟頫书法书画行书钟繇

更多文章

  • 赵孟頫酒后乱书,笔法秘密一览无余!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王世贞,董其昌,王羲之,陈继儒,书法作品

    提起赵孟頫,我们都知道赵孟頫下笔神韵直逼王羲之,二王笔法在赵孟頫笔下简直熟透了!熟只是一方面,赵孟頫对于二王笔法的汲取才是关键所在。我们很需要一件生动细腻的高清作品,去观摩赵孟頫笔法的细节。首推《太湖石赞》,作为赵孟頫酒后佳作,兴之所至,笔下全是自家功夫。尤其此帖墨色微淡,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赵氏笔法

  • 赵孟頫《游何将军山林》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赵孟頫,游何将军山林,行书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赵孟頫行书杜甫诗《游何将军山林》,收于《赵文敏公书白雪斋诗》,落款为大德二年书(1298年),时年赵氏45岁。该帖用笔圆活遒媚,结体疏展灵秀,气韵飘逸舒展。

  • 赵孟頫用书法表达屈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书法,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章草

    赵孟頫被誉为元代书坛盟主,书法成就直追“二王”。赵孟頫传世墨迹书帖中,哪一幅作品,被誉为赵孟頫第一帖呢?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嵇康,曾官至魏中散大夫,世人也称其为“嵇中散”,因性格耿直,后遭人构陷,被司马昭处死。山涛,字巨源,为司马昭的重臣。嵇康与山涛是好友,两人均名列“竹林七贤”。山涛后来职位得到升迁,

  • 韵致遒劲|赵孟頫临《圣教序》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圣教序,书法,草书,行书,颜平原

    赵孟頫书法承袭二王,圆润秀媚,浑厚潇洒,神采熠熠。风格也多变,或舒展放松,或端庄肃穆,抑或雄茫苍健。今天给大家分享赵孟頫临摹《圣教序》,不仅有圣教序的劲势与韵致,也不失本人的圆润遒劲,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临帖参考。值得分享。咱们一边欣赏临摹作品,一边和大家讲讲赵孟頫的生活经历。其实,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

  • 赵孟頫第一楷书《胆巴碑》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胆巴碑,楷书,行书,书法,杨岘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为赵孟頫奉元仁宗之命记述帝师胆巴生平事迹而写的碑文,书法点画顾盼有致,用笔遒美峻拔,被称为“古劲绝伦,品属第一”。《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为中国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碑书墨迹。赵孟頫(1254~1

  • 足本超清,赵孟頫 精作 《真草千字文》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赵孟頫,真草千字文,书法,楷书,行书,草书,真书,书法作品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赵孟頫为頫宗室后裔,入元后,亦身居高位。赵孟頫在“复古”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北宋的蔡、苏、黄、米都以行书著名,沿及南宋,成为时尚,都不太注重楷书。宋亡时他已二十多岁,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元代。在这样的环境里,眼看晋唐以来的书法传统日趋

  • 写完这幅字不久,赵孟頫离开了人世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行书,书画,钟繇,赵孟頫,书法作品

    写完这幅书法,赵孟頫传奇的书法生涯才算完美谢幕。《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去世前的书法名帖,为送当时隆教寺的高僧主持祖瑛和尚。赵氏特书此疏。兹审石室书记瑛公住持昌国州隆教禅寺,凡我与交,因词劝□此卷书于至治元年12月,赵氏时年68岁。写完这幅作品后的6月,一代书画大家,在经历了内

  • 赵孟頫真会玩!楷书行书“雨夹雪”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书法作品,楷书,书法家,行书,赵孟頫

    赵孟頫《昔寻李愿诗卷》赵孟頫《昔寻李愿诗卷》,纸本,行书,纵30cm,横9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末款属“子昂”。钤“趙子昂氏”、“松雪齋”印二方。有清乾隆、嘉庆诸玺,又孙煜峰藏印。清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此作是赵孟頫书写的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古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诗,此

  • 绝美!赵孟頫《续千字文》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书法,行书,屈原,赵孟頫,续千字文

    赵孟頫书法《续千字文》 赵孟頫优美的行书《千字文》大家可能都见过,而《续千字文》恐怕见过的不多。 赵孟頫书法《续千字文》 《续千字文》是宋人侍其玮模仿《千字文》行文方式撰写的一篇四言韵文,全文采用了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而这1000个字,又未曾被《千字文》使用过,其创作难度之高,犹在《千字文》之上

  • 赵孟頫第一楷书《胆巴碑》,这样的书法叫神品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楷书,行书,赵孟頫,胆巴碑,书法作品

    碑帖简介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为赵孟頫奉元仁宗之命记述帝师胆巴生平事迹而写的碑文,书法点画顾盼有致,用笔遒美峻拔,被称为“古劲绝伦,品属第一”。《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为中国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碑书墨迹。赵孟頫(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