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翰文、海瑞、王用汲三人是怎么躲过朝廷改稻为桑这场惊天阴谋的

高翰文、海瑞、王用汲三人是怎么躲过朝廷改稻为桑这场惊天阴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4967 更新时间:2023/12/20 0:16:11

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里,开篇就围绕着“改稻为桑”这件事来。改稻为桑的背景是啥呢。

危机四伏的朝廷财政

嘉靖年间朝廷腐败,财政亏空,以严嵩为首的严党开始为国库搞钱,他们想了个法子,制订了个“改稻为桑”的国策,于是想着在浙江这个地方实行。

改稻为桑是个啥子事,就是要让农民把稻田改为桑田,然后由朝廷收购桑丝,由江南制造局造成丝绸卖到西洋去,也就是搞外贸出口嘛,政府挣点外汇弥补国库的亏空,当然就是硬通货金银。

想法听起来似乎没啥问题,但执行起来就很难,严党们搞了两个很坏的事情,一个是纵马踏苗,这不就是黑社会干的事吗?想把农民吓跑改种桑田,要不就毁你的田,看你改不改桑田。这也就流氓二傻子干的事,这帮严党骨干也就真敢干,不过让戚继光、胡宗宪等人制止了。另一个是毁堤淹田,想利用天灾,搞点人祸出来,把农田给毁了,逼老百姓改桑田。这就是遭报应的事。仍然让谭纶、胡宗宪给搅和黄了,但也造成了损失。

几个替罪羊杭州知府马宁远、淳安知县常伯熙、建德知县张知良,河道监管李玄等给咔嚓了。

这时候朝廷犯了难,改稻为桑的国策执行不下去,执行者都被拿下了,严党拉拢了胡宗宪仅仅以“河道失修”这个理由就把“毁堤淹田”这个事给搪塞过去了,嘉靖帝也默许了这个理由,无疑是给了严党天大的面子,让他们继续给他搞钱。胡宗宪之后也辞去了政务,专心管军事去了,浙江的政务都交给了郑必昌、何茂才这两个蠢货,不,其实他俩就是严党的工具人而已。

严党和清流的战争

由于毁堤淹田,浙江遭了灾,这个时候呢朝廷要赈灾,还要赶紧种桑,交付五十万匹丝绸,怎么办,朝廷急得很,可严党和清流照打不误,他们都派出了代言人(替罪羊)。

严党这边正好找到了多喝了二两的翰林院学士高翰文,为啥呢,因为高翰林提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点子,叫“以改兼赈,两难自解”,听着是朗朗上口啊,啥意思呢,就是朝廷用粮食买灾民的田,然后雇农民去种桑苗,产出来的桑丝在做成丝绸卖给西洋,这个经济链多么完美啊,严党正好缺一个人去推改稻为桑的国策,改成了,是他们的功劳,失败了,就推给高翰文,反正主意是他出的。

严世蕃赠送给高翰文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犀牛角笔杆,全身通红的黄鼠狼鼠尾做的笔毫,宋朝米南宫款的墨、宋朝黄庭坚款的砚、宋朝李清照燕子笺的纸,极力鼓励和拉拢他,让高翰文铁了心要搞成“改稻为桑”。

然而清流党这边呢,也没有真正想着救济灾民,他们也在拖,赈济粮就按着不发,但是裕王的面子还是要的,形象工程还是要做的,他们也派了人去,那就是海瑞王用汲,海瑞是清官啊,敢于为民请命,敢于扛上,所以海瑞去就是保民生,保裕王的面子。海瑞去肯定是知道改稻为桑的利害,对老百姓不利的他肯定不会去做,让海瑞去和严党争一争,成功了正好,海瑞若是给整死了,清流党们也正好解题发挥,攻击严党。

破局者的出现

这个破局者就是胡宗宪,胡宗宪是个高明的人,他给高翰文提了个醒,让高翰文意识到“改稻为桑”不是个机会,而是一个坑,一个深渊大坑在等着他。

要是官府和大户都能守规矩,老老实实的买田收丝,那不用说,可现实是官府可能连半价买田都做不到,沈一石他们可能只能出两成的价买田,收丝呢,只有官府和大户收,定价权也在他们手里,他们再来个低价收丝。到时候老百姓肯定活不下去了,流民就会出现,朝廷还是会砍了他这个杭州知府的脑袋。

所以高翰文一下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第二个破局者 海瑞

高翰文是幸运的,虽然在深渊里,他还是遇见了救星,还遇上了俩,这次他跟海瑞、王用汲达成了共识并且报了团,郑必昌、何茂才让他们执行严党的政策,他们就坚持三十石一亩田的收购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好人,而且是因为他们也要保命。

因为严党和清流的高层们都在后面看他们斗,等着把锅甩给他们。“改稻为桑”如果成了,百姓必然会乱,淳安建德两个县先乱,他们这几个人就会被咔嚓了,如同前任杭州知府马宁远一样,然而“改稻为桑”搞不成,高翰文他们也会被问罪,毕竟就是让他们来执行这个事的。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就来个不干,高翰文不肯签字,海瑞和王用汲又极力反对,那么郑泌昌和何茂才就没办法把这个锅往下面甩。而且他们不肯执行,上面干压也白搭,关键是他们还不能就地免了这三个人的职务。因为他们一个是小阁老的人,两个是裕王的人,如果此时干掉他们,背后的老板们就没有面子了。毕竟是背后的人要下棋,你把棋子都拿走了,他们下个鬼啊。

所以高翰文、海瑞、王用汲三人联手,最后不仅把郑必昌、何茂才斗成了替死鬼,最后三人还都全身而退,躲过了这场惊天大阴谋。

标签: 王用汲王用高翰文海瑞胡宗宪严党

更多文章

  • 泉州明朝尚书王用汲墓被毁坏14年,已不具备重建条件!此前遭网友痛斥!

    历史解密编辑:泉州热门标签:王用,明朝,石虎,王用汲,泉州,文物

    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年前遭破坏,王用汲墓已不具备重建条件!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市级保护文物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墓早年间被损毁一事,原墓园石雕墓穴或被损,或被盗,部分文物流散民间。请问文保单位有无采取相关措施追讨流失文物?该墓园有无重建计划?据2022年8月25日回复:据泉州市丰泽区

  • 成吉思汗的子女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成吉思汗,拖雷,术赤,孛儿只斤·窝阔台,蒙古帝国,阿剌海

    在人类的冷兵器时代中,蒙古帝国的疆域是空前绝后的。超过四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两倍于苏联,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以区区几十万蒙古人就征服了大半个人类世界,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可是,常言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王朝的更迭,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当初成吉思汗创造的那个灿烂辉煌的蒙古帝国,也湮灭在

  • 马克龙访蒙,中国元素霸屏!有人会问,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宝姐王碧子标签:中国,银行家,小说家,成吉思汗,阿塞拜疆,经济学家,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马克龙访蒙,中国元素霸屏!有人会问,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先普及一个常识大家自行判断吧!蒙古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不是蒙古国;塔吉克族最多的国家是阿富汗,不是塔吉克斯坦; 普什图人最多的国家是巴基斯坦,不是阿富汗; 阿塞拜疆人最多的国家是伊朗,不是阿塞拜疆; 马来人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不是马来西亚;

  • 成吉思汗与秦始皇做比较,为何有人说成吉思汗更厉害?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嬴政,成吉思汗,刘彻,皇帝,刘邦,匈奴,秦始皇,小说家,先秦,周朝

    成吉思汗与秦始皇做比较,为何有人说成吉思汗更厉害?原因很简单大家好,继续讲历史,秦始皇最伟大的成就便是统一了当时的华夏,而他的统一和周朝时期的统一是不一样的,他的统一是各个领域上的统一,而周朝的统一等同于现在的联合国,国与国之间有着利益瓜葛,但是如果牵扯到利益,那么最后必定是要土崩瓦解的,而周朝似乎

  • 没有争议!成吉思汗之孙蒙哥葬身广安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蒙哥,可汗,元朝,忽必烈,钓鱼城,元宪宗,广安市,小说家,成吉思汗

    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古第四代可汗,史称“元宪宗”,不幸死于入蜀伐宋的激烈征战中——没有争议!成吉思汗之孙蒙哥葬身广安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便知道蒙哥是谁。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古第四代可汗,史称“元宪宗”。蒙哥称汗时,蒙古帝国达到极盛时期,其西征的铁蹄已跨入了地中海。蒙哥画像(资料图片)元宪宗八年

  • 成吉思汗算是哪国人呢?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阔儿看世界标签:成吉思汗,李白,元朝,蒙古国,蒙古

    最近关于文化战争各国之间闹得不可开交,由一开始的节日之争,到现在的名人之争。娘说娘的理,婆说婆的理。哪一方都感觉自己十分有充分的理由,就比如说关于中国的李白,这些伟大的名人。中国与韩国就开始争执,韩国人认为李白是他们国家的,中国人认为李白就是我们国家的,怎么可能属于我们国家几千的人物,就因为他们的几

  • 马克龙对蒙古进行访问时,成吉思汗的画像在两人中间

    历史解密编辑:宝姐王碧子标签:蒙古,法国,银行家,小说家,成吉思汗,经济学家,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蒙古进行访问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在两人的中间有一张非常明显的成吉思汗画像!对于蒙古人来说,成吉思汗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图腾,同时也代表了这个国家曾经站在世界之巅的地位!很显然,对于蒙古来说,重机枪发明之前的历史值得永远回味!

  • 成吉思汗的百年铁律, 为保护家族荣誉而定下的恶毒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绘东谈生活标签:统治者,小说家,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家族荣誉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成吉思汗是一位备受尊重的强大领袖。然而,这位顶级征服者的生活并不少遭困扰。在他婚姻生活中,他的妻子曾受到欺凌和羞辱,这促使他定下了一条被后人称为“百年铁律”的规定。虽然该规定的实施是被认为是高尚的,但它对欧洲带来了可怕的后果。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是众人皆知的。他被认为是一位天才统帅

  • 成吉思汗今天有多少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苍狗说历史标签:大汗,蒙古人,小说家,成吉思汗,蒙古帝国,蒙古骑兵

    成吉思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征服者之一。他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物,因成功地将蒙古部落统一为一个独立的政体并建立了传奇的蒙古帝国而闻名,该帝国成为有史以来由一个人统治的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帝国。美国人类遗传学会在 21 世纪之后发表的一项开创性研究表明,在全世界每 200 名男性中就有 1 人发现了这位著

  • 成吉思汗子女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拖雷,术赤,合台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曾有这么一句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在位二十几年间,几乎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都被成吉思汗收入了囊中。成吉思汗从小就是一个丧父的孤儿但他不仅打下了无数江山,更留下了数不尽的子孙后代。这里我们就说一下他的子女们最终的结局。蒙古族有一个习惯,不管你有多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