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靠郭子兴起家,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怎么样了?

朱元璋靠郭子兴起家,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2975 更新时间:2024/2/9 8:18:44

郭子兴是元末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更是朱元璋生命中的一个贵人,虽然他对朱元璋的猜忌心一直都有,但却是为朱元璋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我们都知道,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算是郭子兴的女婿,而郭子兴去世之后,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大部分的势力,并最终笑到了最后,成为明朝的建立者。

那么,为什么郭子兴去世之后,会是朱元璋继承了他大部分的势力呢?难道郭子兴没有儿子吗?并不是,根据正史的记载,郭子仪至少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马皇后这个养女。

郭子兴和第一个妻子生了三个儿子,次妻生了一个女儿,即后来的郭惠妃。在郭子兴的三个儿子中,长子去世的比较早,郭子兴在濠州起兵之后,长子跟随在军中,很快就战死了,按照时间线来看,郭子兴长子战死的时候应该在三十岁左右。长子的去世,对于郭子兴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当然他并没有多少时间用来悲伤,毕竟他不仅到带兵打仗还要处理内部矛盾,并不轻松。

郭子仪在1352年与几个同伴一起聚众起兵,并很快占领了濠州,而郭子仪成为军中的首领,但军中并不太平,他本来的那几个同伴联合起来对抗郭子仪,让郭子兴很受掣肘,后来徐州彭大和赵均用的到来,让他们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郭子兴一度差点被杀,还是朱元璋将郭子兴给救了回来。

虽然说后来是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的势力,但其实朱元璋对郭子兴的助力也很大,如果不是朱元璋,郭子兴可能也达不到什么高度。

朱元璋在1352年从皇觉寺离开投奔孤身投奔郭子兴,被郭子兴留为亲兵,后期因为朱元璋在军中的表现确实是非常的英勇善战,可以说是每战必胜,郭子兴逐渐起了爱才之心,将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马氏后来成为朱元璋和郭子兴之间的缓冲剂,朱元璋的受宠,让郭子兴的几个儿子很不是滋味,因此没少给郭子兴上眼药,郭子兴这个人本就是猜忌心很重的人,哪经得起儿子的撺掇,好在有马氏在,郭子兴和朱元璋不至于决裂。

虽然两人之间有些矛盾,但毕竟也是一家人,因此郭子兴和另一派的斗争中,朱元璋没少出力,要不然,郭子兴很难全身而退,但也正是这内部矛盾的存在,让他们一直待在濠州没有出去的打算,朱元璋待不住,就将兵交了出去,带着汤和徐达等心腹离开濠州,准备南略定远。

虽然朱元璋并没有带多少人,但是无论是在招兵买马还是治军打仗上,朱元璋都是一把好手,等到朱元璋攻下滁州的时候,身边已经聚集了三万精兵,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郭子兴在濠州遭到很大的排挤,已经待不下去了,于是带着自己的队伍到了滁州。

一支队伍中只能有一个首领,朱元璋心甘情愿将位置让给了郭子兴,这是需要相当大的魄力才能做到的,而朱元璋做到了,之后朱元璋成为总兵官,镇守和州,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1355年,郭子仪去世了,他一去世,就出现了继承人的问题。

就贡献来说,无疑朱元璋是最大的,但是郭子兴毕竟还有两个儿子,所以当时的小明王让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做了都元帅,郭子兴的小舅子张天佑做了右副元帅,而朱元璋做了左副元帅。

朱元璋屈居郭天叙和张天佑之下,这样的情况,无论是谁站在朱元璋的位置,都会心有不甘的,当初将位置让给郭子兴,朱元璋并没有什么怨言,郭子兴既是他的老领导,也是他的岳父。但郭子兴死后,郭天叙和张天佑在朱元璋之上,这就让他很不舒服了。

好在朱元璋在军中的威信很高,实际上算是军中的真正领袖,后来朱元璋又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其心腹势力已经在郭天叙和张天佑之上。1355年九月,郭天叙和张天佑领兵攻打集庆路,民兵元帅陈埜先降而复叛,给了郭天叙和张天佑一个措手不及,两人均战死。

郭天叙死后,郭子兴的幼子郭天爵被小明王任命为中书右丞,许是他年龄小或者并没有什么功劳的缘故,并没有直接继承郭子兴的势力,甚至还要听从朱元璋的指挥,这让他心中不忿,遂密谋从朱元璋手中夺回他觉得属于他的东西,只不过郭天爵的能力实在不够看,很快就被朱元璋处死了。从此,朱元璋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

从这里来说,郭子兴的这几个儿子还真是命不怎么好,长子早早战死,而后面两个儿子在他去世后都没坚持多久,要么战死,要么被朱元璋处死。这个时候,郭子兴唯一还活着的就是女儿郭氏

郭氏后来在朱元璋称帝之后成为他的妃子,即郭惠妃,郭惠妃应该还是比较受宠的,因为她先后为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更多文章

  • 郭子兴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可朱元璋却恩将仇报,绝了郭子兴的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徐达,孙德崖

    郭子兴的一生总共有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在他发展的过程中战死,只剩下两个儿子,分别是二儿子郭天叙、三儿子郭天爵。郭子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仅有的那两个儿子都一一死在了朱元璋的手中。贵人朱元璋能够快速在红巾军中崛起,其中主要靠的就是郭子兴的力量。当时郭子兴所在的濠州城内总共有五股势力,郭子兴只是其中的一股

  • 郭子兴为何愿意重用刚来投靠的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郭子兴,朱元璋,红巾军,元朝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从最底层崛起的封建帝王,做过乞丐、当过和尚,祖辈父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什么背景和势力可言,为什么在投靠郭子兴之后,可以得到郭子兴的重用,而且还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他,今天来简单探究一下这背后的原因!简略郭子兴的一生据说郭子兴的父亲是一位占卜的行家,后来因为一个富商把自己失明的女儿

  • 朱元璋从一手烂牌到翻身逆袭,正是从闯进濠州郭子兴的大营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二小姐标签:朱元璋,郭子兴,濠州,大营,小和尚,明朝,小说家

    至正十二年,濠州郭子兴的大营闯进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光头和尚。守门的用大刀拦住了他,和尚脸上却毫无惧色,只大声囔着:我要见主帅!这是哪来的和尚,这么虎?原来,这和尚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八年前,朱元璋的父母兄弟相继去世,朱元璋心情沮丧,又想到皇觉寺的长老待自己不错,或许做个小和尚能少受些生活的苦,于

  • 命其邻居为郭子兴守墓,朱元璋这道诏令说明一件事,面子工程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元军,军权,明王朝

    朱元璋表面对郭子兴那是言听计从,无论郭子兴如何对待朱元璋,他都不记恨郭子兴,做人做到他这种地步只能说郭子兴遇到了个好女婿,但事实结果却不是这样!朱元璋是如何在郭子兴面前表现的?刚到郭子兴面前的时候,朱元璋表现出了一副极度自信的表情,再加上朱元璋眼里的那份坚毅,让郭子兴瞬间觉得这样的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 娶了郭子兴的女儿,却杀了他俩儿子,朱元璋当真忘恩负义?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刘邦,宋太祖,皇帝,明朝,元朝,金庸笔下角色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在封建时期都说伴君如伴虎,这话不假,多少曾经在战场上为其英勇杀敌的臣子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未得势时你是世间少有的伯乐、知己,江山已定时便要防着你再拥别人起势。历史上著名的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便是如此,这还算

  • 笑谈大明(六章)江淮义军内斗,郭子兴突然死亡,朱元璋嫌疑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孙德崖,马皇后,红巾军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本是因元末旱灾中的灾民,为乞食不得已流浪四方。他甚至于在皇觉寺出家为僧,就为了获得一口饭吃。改变朱元璋命运的是淮西义军首领郭子兴,他收留了流浪中的朱元璋,将其任命为军队的百夫长,从此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后来朱元璋在淮西义军中屡立战功,成为郭子兴手下有数的大将。在江淮义军内斗和争

  • 朱元璋准备就寝,郭子兴的两个儿子站在门外,朱元璋有不祥的预感

    历史解密编辑:浣熊研习室标签:朱元璋,郭子兴,不祥的预感,马皇后

    一天,朱元璋准备就寝时,突然房门敲响。只见郭子兴的两个儿子,拎着酒站在门外,眼神却有点躲闪,朱元璋有不祥的预感。此时郭氏兄弟开口了:“朱哥,我们兄弟俩特来请你喝酒,找个地方喝点去!”朱元璋没有磨叽,爽快的答应了。这俩兄弟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难不成又有什么坏心思?没错!自从朱元璋参加义军以来,屡立战

  • 同为郭子兴旧部, 洪武三年, 为何邓愈封公, 汤和只能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小罗讲述体育标签:汤和,邓愈,徐达,洪武,元朝,郭子兴,朱元璋,张士诚

    洪武三年,也即公元1370年,这一年对大明开国功臣来说是喜庆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朱元璋大赏功臣,功臣们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终于在这一年得到了回报。朱元璋一下子封了6公28侯,但令人诧异的是朱元璋集团资历最老的汤和,却不在名单当中。反观朱元璋册封的开国六公名单前五位是苗正根红的朱元璋嫡系,第六位是郭子

  • 作为朱元璋的领路人,郭子兴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为何重用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记实标签:朱元璋,郭子兴,红巾军,徐达,孙德崖

    大明王朝三百年,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算得上是一位奇人,从一个乞丐成长为一代帝王,因此有着“乞丐皇帝”之称。然而朱元璋能够成功不仅仅是靠自己的能力和运气,最重要的是他有贵人相助,同时这也是明朝的一大特点。那么这个贵人是谁呢?读过明史的或许都知道,朱元璋创业史的第一步就是加入了红巾军,而这位贵

  • 53岁郭子兴困居和州后随即暴亡,朱元璋:杀掉他的儿子,娶他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徐达,孙德崖,小说家,明朝,元朝

    晚唐诗人秦韬玉曾作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意寓忙来忙去,自己没捞到好处,反而促成了他人的好事。在元末乱世,率众起义的郭子兴亲手扶持朱元璋上位,可他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1370年,徐达北伐归来,朱元璋颁下赐封功臣的旨意。在李善长、徐达之前,朱元璋特意将已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