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表面对郭子兴那是言听计从,无论郭子兴如何对待朱元璋,他都不记恨郭子兴,做人做到他这种地步只能说郭子兴遇到了个好女婿,但事实结果却不是这样!
朱元璋是如何在郭子兴面前表现的?
刚到郭子兴面前的时候,朱元璋表现出了一副极度自信的表情,再加上朱元璋眼里的那份坚毅,让郭子兴瞬间觉得这样的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牢牢地抓住了郭子兴的心。
到后来,郭子兴为了拉拢朱元璋,就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正是应了那句,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吧。为了拉拢朱元璋,郭子兴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随着朱元璋能力与实力逐渐增长,郭子兴内心是无比的高兴与激动。当自己的左膀右臂夯实之后,他就可以吞并义军里的其他元帅,独霸一方。但结果似乎没有朝着他想的方向在走。
虽然表面上朱元璋对于郭子兴表现的恭恭敬敬,言听计从。但是朱元璋也在私底下经营着自己的圈子,像每次打仗回来得到的战利品,他都会毫无保留的分给自己的这些兄弟们。久而久之,士兵们对朱元璋敬重有加,对郭子兴相对就有些冷淡了。
这些郭子兴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婿,已经出类拔萃的要盖过自己的名头了。
为了挣回自己的面子,郭子兴剥夺了朱元璋的军权,让他带领18骑出去闯荡江湖了。说白了,就是让朱元璋出去自生自灭,面对郭子兴的刁难,朱元璋并没有表现出来为难的神色,欣然答应了这个提议。
本来以为自己已经除掉了这个心中大患,但谁知朱元璋的生存能力不是一般的大。出去短短数月就拉拢了一支几万人的队伍,看到朱元璋如此能干,郭子兴更加的嫉妒贤能。决定把朱元璋带领起来的这几万人马全部给收编了。谁知道朱元璋二话没说,拱手相让,这样真的让郭子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甚至一度后悔对朱元璋做出了如此举动。
朱元璋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朱元璋有什么人脉吗?朱元璋有什么背景?这些朱元璋都没有,朱元璋唯一的背景就是郭子兴,唯一的人脉就是跟随自己打仗的这些兄弟们。如果朱元璋对于郭子兴是那种不忠不义的行为,那么跟随他的兄弟们,是不是也会效仿的?当时所谓的义军,最注重的也就是一个大义,朱元璋深知这其中的道理。在没有背景,没有人脉的情况下,忠义成为了他战胜一切的法宝。因此郭子兴无论要什么,他都只能服从,这是他维持自己形象的关键。
忠于郭子兴的朱元璋,终于在郭子兴逝世后,露出了他可怕的獠牙。
在朱元璋跟随郭子兴以后,其威望与实力逐年增长。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对于朱元璋的崛起,深感不安。
总是趁朱元璋不注意的时候,想要陷害他,但是每次都能被朱元璋察觉,尽管朱元璋发现了,但是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大,也就不了了之,但这并不代表朱元璋没有放在心上,他只想秋后算账。
问题就出在郭子兴逝世以后,根据威望与实力,朱元璋取得了郭子兴军队的统领权。但是郭子兴的儿子却不这样认为,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忠义之名,他就主动让出了统军权,让郭子兴的儿子统领,自己屈居统帅副位!
朱元璋真的会屈居于副职统帅吗?其实此时朱元璋已经谋定了一条除掉郭天叙的计谋,就等着郭天叙自投罗网。
在这个计谋里,有一个叫陈野先的关键人物,他们是元军的将领,后来被朱元璋擒住之后,直接收编为自己的手下了。而且陈野先多次想要假意投降,重新再回归元军。这些事情都被朱元璋探知了,但是朱元璋一直不以为意,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郭天叙。
其实朱元璋就是想用陈野先归元这件事给郭天叙下套。陈野先如果想要重新回归元军那么他一定要有一个契机,什么契机呢?那就是拿下义军的一支军队,才有借口回归,元军才能相信陈野先是真心回来!
机会终于来了,郭天叙兄弟俩率领义军大军攻打集庆,被陈野先和福寿联合起来解决了。也就是从此时,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也彻底留在了战场上,彻底没有了后人。从此时开始,朱元璋也彻底成为了义军的最高首领,再也没有人敢于和他争抢了。
为了显示自己的忠义,“受郭氏深恩”的朱元璋在称帝后,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由于其无后,只能让郭子兴邻居宥氏世代为其守墓。
后记
朱元璋能够凭借一个破碗十几年之内建立大明王朝,足见其能力不俗。在朱元璋成长过程中,如果郭子兴一直信任,郭天叙没有找他的麻烦,滁阳王这个爵位又岂会后继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