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俯瞰千里姬塬大地,井站间忙碌的红衣石油人与田野里劳作的乡亲交相辉映,乡亲们收获着白生生的土豆、黑黝黝的荞麦、金灿灿的玉米……石油人收获着汩汩流动的黑石油、无色透明的轻烃、看不见摸不着的清洁绿电等“能源粮”,一幅丰收的喜人画卷扑面而来。
“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采油五厂站在长庆油田海拔最高处,聚焦主责主业,精耕细作,从传统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到变废为宝的伴生气回收生产,再到开启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探索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用心用情打好“能源粮”,10年来,累计生产原油超过3200万吨,生产轻烃10.6万吨,探索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模式,清洁电力累计发电超过400万度。
聚焦主责主业 持续稳打石油“主粮”
采油五厂主导开发属于典型的超低渗透、特低渗透的姬塬油田。
10年来,在8年建成300万吨大型采油厂的“姬塬速度”之上,在“立体开发、市场运作、技术集成、系统共用”为主要内容的“姬塬模式”指引下,采油五厂奋力打好勘探开发、夺油上产进攻仗,持续与“油藏油层薄、砂体小、分布零散、天然能量弱”这块磨刀石中的“极品”积极斗争,探索形成一系列具有姬塬油田特色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周期注水、体积压裂、剩余油挖潜、提高采收率试验等一批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助推姬塬油田连续10年300万吨以上的高位稳产。
特别是近几年来,面对开发面积调整变小,主力开发区块开发程度高的现实,采油五厂大胆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最大限度挖掘油藏潜力,在技术上,积极挑战特低渗透-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禁区,突出以增储上产为目标的勘探开发技术创新,注重以效益开发为目标的技术攻关和试验,提升以“四条注水”为目标的注水系统保障能力,完善以提高水驱效率为目标的注、驱、采技术系列,加大以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的各类现场试验,抓好以科技兴油为目标的人才队伍建设;在管理上,创新推行“大前指”运行模式,构建生产保障、产量监控、智能调度、应急管理等四项保障体系,让一项项工作从部门的“独角戏”变成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组合拳”,油田自然递减率、含水上升率、新井贡献率等重点技术指标持续变好,各类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最值得一提的是,采油五厂8年如一日,持续探索实践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为一体的技术模式,2021年建成当时国内规模最大、集成度最高的CCUS试验基地,截至当前,试验累计注入液态CO217.8万吨,累产油7.05万吨,累增油2.3万吨,取得了较好的驱油与埋存效果,在长庆油田建成“西部大庆”和攀上6200万吨新高峰中彰显了五厂担当,贡献了五厂力量。
瞄准效益靶心 发力用好伴生气“废弃粮”
10多年前,夜晚的姬塬油田依稀可见熊熊燃烧的“火炬”,石油生产过程中的伴生气为了安全只能放空燃烧。如今,收集伴生气的集气管道串连起沟壑间的数千井站,长庆油田最大的伴生气处理站——姬塬首站伴生气处理站在姬塬大地巍然耸立,伴生气日处理能力4万方,生产轻烃95吨。
面对受技术、地面系统配套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难以收集利用的伴生气作为废气点燃排放到空中,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空气的情况。采油五厂锁定“气体零排放、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积极探索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特别是2018年以来,在油田公司的专项支持下,加大科研攻关,加快推进落实,逐步形成适合超低渗透油田的分级分类伴生气回收工艺,构建“单井集气、密闭输送、站间串接、覆盖全厂”的大气网格局,建成伴生气“集气-输送-处理-综合利用”的完整体系,实现伴生气的应收尽收。同时,大力实施油改气、煤改气、轻烃提产等伴生气综合利用工程,实现了“零燃油、零燃煤、零火炬”,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下降。
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充满汗水的奋斗、是不为人知的艰辛。多生产1吨轻烃就相当于多产1吨多原油。为了实现昔日白白浪费掉的伴生气的有效回收利用,全厂上下齐心协力,对全厂气源的分布和使用情况进行一一摸排核实,并积极采取安装定压阀、建设站间集气管线、配套CQH套气回收装置、进行集输流程密闭改造等一系列措施,让伴生气回收率从0.1个百分一点点往上攀升。特别是2021年利用废旧油管铺设的258条221km井组集气管线,全部是由各个作业区干部员工一根根的扛、一米米的埋而建成的,而现在生产秩序井然的姬二联伴生气处理站、姬塬外输总站伴生气处理站等重点站库,建设过程和投运之初,真可谓是困难重重、问题多多,在无数姬塬人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艰难困苦之下,高质量、高标准建成并顺利投运,确保了伴生气的“点滴进炉”,让伴生气实现了变废为宝质的“升华”。
长庆姬塬油田回收利用伴生气不仅被中国石油纳入绿色低碳发展典型示范项目,更重要的是为中国能源饭碗还贡献了变废为宝的“能源粮”——轻烃。2021年生产轻烃超过2.6万吨;2022年,截至目前,已生产轻烃超过3.8万吨。
着眼绿色低碳 探索打下新能源“新品粮”
石油天然气是能源,风电、光电、地热等新能源也是能源。
2021年,采油五厂聚焦中国石油“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和长庆油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定位,清醒认识多打新能源粮食,是油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招数,勇挑重担、 敢为人先 ,牢牢把握长庆油田将绿色低碳先导示范区落户姬塬油田的契机,将姬塬油田海拔高、风沙大、光照强的自然环境劣势当做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推进以CCUS项目为核心的姬塬油田绿色低碳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布局探索风、光、地热等新能源建设,自2021年8月20日建成投运长庆油田第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井场以来,分布式光伏已完成装机容量达8.1MW,日发电峰值超5.5万度,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1200万度,替代标煤3660吨,减排二氧化碳9530吨。
同时,本着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积极探索油区内长停井与地热资源的开发融合,建成中石油、陕西省首口长停井地热井,取热能力4.3gj(功率50千瓦),为350m3/d原油外输和35人生活区供热,减少伴生气消耗950m3/d,盘活长停井资产,收获绿色效益。
产“新粮”,更要总结新经验。该厂还积极探索建设长庆油田首个“绿色零碳”生产示范单元——沙4增,分地热利用、光伏发电、节能降耗、管理提升四大功能模块,力争实现全流程、全过程减碳增效,目前,生产单元实现用热全部由地热井提供,用电量全部由光伏发电提供,初步探索形成的“井、站、线”绿色低碳场站建设模式,为油田公司新能源业务提供思路和方向。
回眸过往,长庆油田采油五厂站在长庆油田海拔之巅,切实肩负起“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展望未来,采油五厂将坚守忠诚担当的政治本色,永葆创新奉献的时代力量,传承攻坚啃硬的革命意志,保持拼搏进取的奋斗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书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无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