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轻易得罪人,尤其是对自己前程有决定有权利的人,结果往往是自己穿了小鞋。北宋才子词人柳永年轻时的经历就是如此。
北宋初期,科举考试的时间不固定。柳永以文会友,错过了景得二年的春闱。景德四年春天,柳永得知这一年有秋闱的消息,对这次考试信心满满。
除了自身才华满腹之外,这时的柳永早在汴京城享有盛名。所写的词经由歌女演唱,柳永的名气红遍汴京城的大街小巷。
年轻气盛的柳永认为,考取进士不过就像囊中取物如此简单。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宋景德四年(1007年)的秋闱考试中,柳永名落孙山。
这是柳永无法接受的。在失望中带着几分怨气,写下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这首词展示出词作者狂妄的性格。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变,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柳永认为这不过是他一时失误,他坚信自己是状元之才。
接着说:“明代暂遗贤”,既把落榜视为偶然,又说自己“暂遗贤”,这就不仅自负,还颇有讽刺意味——即使是号称清明盛世的宋真宗一朝也做不到“野无遗贤”。
“未遂风云变,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如果所追求的得不到顺遂,为什么不去寻欢作乐肆意享受青春呢?功名不足以让人患得患失。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布衣平民但是有才华,可以自封白衣卿相。
在士大夫不齿的流连坊间的放荡生活里,柳永暂时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他把这种生活与正统读书人的生活对立起来,想必让很多士大夫都不适。
在“烟花陌巷”,丹青画屏障的女性房间里,柳永找到了知己。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青春是很短暂的,与其追求浮名,不如与意中人相依相伴。
这首词里还有那句大家都熟悉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似乎对功名不以为然,不如做个才子词人。毕竟“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偎红倚翠”“浅斟低唱”这些叛逆色彩的词,无疑是柳永求得心理平衡的一种宣泄,但是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却是非常冒犯的,把“浮名”视为不如“浅斟低唱”更是大不韪。
这首词刚写成就广为传唱,选拔性考试,自然是失意者更多,众多落第文人更是拍手叫好。以这首词在当时汴京的火爆程度,宋真宗赵恒自然也有所耳闻。
柳永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就像在朋友圈里内涵皇帝不识人才,实际上赵恒在位期间颇有政绩,也深得人心。宋真宗被阴阳怪气了以后,心里很不痛快,导致的后果就是:在宋真宗一朝,柳永三次落榜。
既然你看不上这“浮名”,就“浅斟低唱”自己玩去。
一个得罪过皇帝的人,其他人也不敢伸出友好的小手予以扶持,所以柳永前半生的仕途之路走得极为艰难。
所以,有时候千万不要因为逞一时之快得罪了手握我们重大事情决定权的人。
不过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也正是因为做官无望,柳永有时间有精力主攻填词,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对此,柳永曾自嘲是“奉旨填词柳三变。”
【完】
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