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传|宋江怒杀阎婆惜,是对还是错?

水浒传|宋江怒杀阎婆惜,是对还是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陈想书语 访问量:2579 更新时间:2024/5/3 22:18:15

‍‍‍‍‍‍

《水浒传》里的女性,除了那几位列入108将的女中豪杰,形象算正面的不多,下场好的更少,死于梁山好汉刀下成为典型结果。

不过呢,其中也是有争议的,我就看到有观点表示,那些女子并非都该有这么悲惨的下场,实在是作者施耐庵对女性有偏见。对此,倒也不妨适时说一说。

今天我们来聊聊宋江杀阎婆惜这件事。那阎婆惜该不该杀呢?以我的看法,她还谈不到该杀,但是杀了,却也是自招其祸,引不起大家的同情。

下面我就用8个“不”来回顾一下宋江杀惜的来龙去脉,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不之祸

为什么说是“不虞之祸”?因为宋江的祸事,竟然是做好事做出来的;谁会想到,做好事还能做出祸水来呢?

他做了两件好事。

第一件好事,是宋江向前阵子在黄泥冈上劫了生辰纲的晁盖等人通风报信,使他们及时投奔水泊梁山,逃脱了官府追捕,救了他们的性命。

第二件好事,是宋江救济了从东京到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郓城的阎氏母女。这个稍微展开说一下。

当时阎氏一家三口投奔官人不着,那女儿阎婆惜“唱诸般耍令,年方一十八岁,颇有些颜色”,本来可以凭此谋生,不料郓城人“不喜风流宴乐,因此不能过活,在这县后一个僻净巷内权住”。不多时阎公又害时疫死了,留下母女两个,连料理后事的钱也没有,于是找了一个王婆(不错,撮合潘金莲和西门庆的那位也姓王),请她做媒找人家救急。

这就找到了宋江。王婆原没想把阎婆惜做媒给他,只是让他帮忙出个棺材钱,也或者宋江都没让她表达出这层意思来。反正宋江为人豪爽大方,不仅送了她们棺材,还资助白银十两;关键是:别无所求。

事情本也就过去了,不料那阎婆来谢宋江时看他寓所里没有妻子,就找王婆要把女儿阎婆惜嫁给他。宋江起初是不肯的,但媒人嘴巴何等厉害,就依允了。

“就在县西巷内,讨了一所楼房,置办些家火什物,安顿了阎婆惜娘儿两个在那里居住”,对她也着实不错,“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金玉”,过得“丰衣足食”。

这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鲁智深救过的金翠莲?确实有点像,不过这阎婆惜比之金翠莲可差远了。据那阎婆说的,她女儿是从小在“行院人家串”的,行院是什么所在?妓院啊!我看这次来投奔一个官人,应该就是在行院里认识的。

就是说,阎婆惜是有风尘色彩的。

且说宋江反正是妻子不是妻子,外宅不像外宅地包养下来了。但过不多时,事情又起变化了。

因那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而那婆惜却是“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恰好一天宋江带了他手下的后司贴书张文远到阎婆惜那里吃酒,那张文远外号“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平昔只爱去三瓦两舍,飘蓬浮荡,学得一身风流俊俏,更兼品竹弹丝,无有不会”,与本就是“风尘娼妓”性格的婆惜一见面,不就是碰到行院亲眷了吗?

宋江外号“及时雨”,江湖上名气很大,但形象却是又黑又矮,在阎婆惜眼里还兼老,跟张三如何比?一来二去,两个就“搭识上了,打得火块一般热”,“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自然就把宋江抛在脑后了。

宋江呢,听到了一些风声,也是“半信不信”,关键则是他本不以女色为念,不仅不像那个赵员外听说金翠莲在楼上接待鲁智深那样打将入来,反而索性不上门了,“阎婆累使人来请,宋江只推事故,不上门去”。

回到开头,宋江做这两件好事,又怎么连在一起了呢?

原来晁盖等人感念宋江的大恩,派“赤发鬼”刘唐送来一封感谢信,还送上黄金一百两,感谢他和朱仝雷横两位都头。

当时宋江看了书信后,不肯多要金子,为了不使刘唐不好交差,只取了其中一条算是意思了一下,用那书信包了,放进了自己的招文袋(一种挂在腰带上装文件或财物的小袋子)里,招文袋又系在鸾带(一种两端有排须的宽腰带)上。

然后宋江带着那招文袋到了阎婆惜那儿,却又意外地被那阎婆惜给看到了,成了要挟之证据。

第二:不想上门

宋江是没想过要去看阎婆惜的,是那阎婆主动到县衙来找他,非要拉他去。

那阎婆对宋江这么好吗?

如果对宋江好,她会放任女儿和张三干见不得人的勾当吗?

我想,她主要是不能断了宋江这个“金主”;她对宋江说的“我娘儿两个下半世过活都靠着押司”是句真话。

你想啊,那“小张三”尽管与阎婆惜挺般配,也打得火热,但是他会娶阎婆惜吗?不要说她形式上是宋江的女人,哪怕宋江立时与她断绝了关系,她也成不了张文远的妻子。

所以要找依靠,还得是宋江。那就不能依着女儿和宋江现有的趋势继续下滑,而要加以干预,把宋江牢牢抓在手里。

当然了,阎婆基本良心也还是有的,毕竟当时可是宋江慷慨解囊帮她们母女解决了燃眉之急,就算只看这一点,也不能不管啊!

不过,宋江是真的不想去,推托“端的忙些个,明日准来”;那阎婆却也吃准了他,咬定“今晚要和你去”,还把他的衣袖给扯住了,实在缠不过,只好上门去。

第三:不想进门

走到了门口,宋江又“立住了脚”,不愿进门。

实际上,都到门口了,又怎么不进门呢?这说明宋江实在是太有抵触心理了,本能地就不想进这屋。

于是阎婆把宋江拦进了屋,让宋江到里面凳子上坐了,那阎婆还怕他走了“帮在身边坐了”,等于是贴身防守,倒像是看押犯人似的。

然后她叫女儿,“你心爱的三郎在这里”。

她说的“三郎”,指的是“黑三郎”宋江,是故意哄宋江高兴的;而阎婆惜听来,却以为是“小张三”张文远,激动万分,本来是“倒在床上,对着盏孤灯,正在没可寻思处,只等这小张三来”,一听之下,“飞也似跑下楼来”,但就槅子眼一看却是宋江,就“复翻身再上楼去了,依前倒在床上”。

阎婆问她为何不来迎接,这婆娘还回应“他又不瞎,如何自不上来,直等我来迎接他”。

这对比,可太鲜明了。

宋江岂会不明白?尽管脸黑看不出来,心里却自有了“五分不自在”,他在后悔跟着阎婆进了这个门。

第四:不想上楼

宋江在后悔一时缠不过阎婆进了这个门,却受这等“隔空”羞辱,哪里还想上楼去受当面受辱?自然是想一走了之了,但是要记得,那阎婆坐在他身边守着他呢,哪里肯放啊!她要求陪宋江一同上楼去。

宋江的衣袖还被阎婆扯着呢,也只好勉强上楼去。

真是不上楼便罢,一上楼,一场祸事在所难免了。

由于篇幅关系,后面4个“不”咱们留到明天再聊。对以上说法,朋友们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诚荐一个触角细腻的读书号:

更多文章

  • 作为宋江的外室,阎婆惜却跟张文远,她是如何作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阎婆惜,张文远,宋江,水浒传,晁盖

    阎婆惜这个女人,可以说又幸运又作死。她本来和父母去山东投奔亲人,结果人没投着,一家人还遭遇了不幸。起初是阎婆惜没法卖唱了,因为当地人不喜欢;租房子住下不久,阎婆惜她爹又死了,连个下葬的费用都没有。若不是遇着宋江,恐怕阎婆惜和她妈妈真的要哭晕了。阎婆很精明,她得宋江的帮助后,就有个想法。她先是通过王婆

  • 宋江杀掉阎婆惜后,为什么不杀张文远?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阎婆惜,张文远,宋江,水浒传,水浒

    宋江杀掉阎婆惜后,之所以不杀张文远,是因为宋江并不是因为阎婆惜跟张文远的奸情才杀掉阎婆惜,甚至宋江还有点想成全阎婆惜跟张文远的意思,宋江之所以要杀掉阎婆惜是因为阎婆惜拿到了宋江通匪的证据,这个证据会使得宋江丢官沦为罪犯,这是宋江不能容忍的。宋江作为梁山的头把交椅,梁山的大头领,本身却是最不想落草为寇

  • 乱弹水浒(十一)看不起女人的宋江差点让阎婆惜母女坑出了翔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朱仝,刘唐,高俅,宋江,宋朝,阎婆惜,乱弹水浒,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宋江正是因为他在社会下层和绿林中有着很高的人望,所以绿林中很多事情都找他帮忙,使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发强大。在小说中第一次出场给晁盖通风报信的时候,宋江已经是郓城地面上黑白两道通吃的大人物了。然而与晁盖不求回报结交英雄好汉不同的是,宋江却有着他很明显的目的。实际上在怒杀阎婆惜之前,宋江的影响力已经使

  • 阎婆惜要背着宋江找张三,还谋害宋江,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阎婆惜,雷横,朱仝,张文远

    在《水浒传》中,宋江和张文远其实有不共戴天之仇。常言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那张三张文远本是宋江的小徒弟,后来做了宋江身边的跟班。也是县里的押司。都知道宋江包养的女人阎婆惜很漂亮,书上有一段描写:花容袅娜,玉质娉婷。髻横一片乌云,眉扫半弯新月。金莲窄窄,湘裙微露不胜情;玉笋纤纤,翠袖半笼无限意。星眼

  • 阎婆惜为何感拿捏宋江?宋江为何要下狠手?

    历史解密编辑:雨雨聊聊标签:阎婆惜,宋江,柴进,李逵,燕青,武松

    文/宇宇宋江是个文人,却能在一堆豪强中脱颖而出,成为梁山人人佩服的宋大哥,这是有原因的。当然,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宋江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文化、有手段的“四有青年才俊”。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手段,把兄弟搞得多多的,把对手搞得死死地,把李俊、吴用、卢俊义、李逵等人管理得服服帖帖,就连在梁山招安大业上

  • 《水浒传》:阎婆惜的“情变”折射出的古代社会女子婚姻像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阎婆惜,宋江,水浒传,潘金莲,情变,婚姻

    在《水浒传》众多女性形象中,阎婆惜是极具典型的。站在当时社会现状的角度,出现在以男人为主的小说架构里的阎婆惜,她败坏门风,影响社会风气,无疑会和潘金莲一样成为千古淫妇的代名词。而站在现代爱情的角度,阎婆惜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并没有错,可是,社会现状并没有给她机会,而是跟古代其她女子一样,经历着超乎常人

  • 宋江为何被称作宋三郎?阎婆惜骂他的四句话,就是一个不好的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阎婆惜,宋三郎,施彦端,鲁智深

    宋江在家里排行老大,但在江湖上却有一个戏谑的称呼叫“宋三郎”,这个称呼,一般的江湖好汉还真不敢叫,也就是鲁智深敢一口一个宋三郎叫着:“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聋了。”宋三郎不是绰号而是诨名,熟悉唐明皇李隆基掌故,并看过《朱子语

  • 从新婚夜看,阎婆惜私通张三,并非宋江无能,只怪他有三特殊举动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李逵,宋江,晁盖,宋朝,阎婆惜,李师师,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几百年间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涉及到里面的女子,至今还有很多人为她们的悲惨命运叫屈。比如林娘子,林冲的夫人,不仅被高衙内调戏,还被丈夫林冲休了,最终不堪忍受骚扰,悬梁自尽;比如金翠莲,被郑屠霸占,白玩不算还倒欠三千贯钱,虽然被鲁智深救了,但最终也沦为了赵员外见不得人的

  • 水浒传|宋江怒杀阎婆惜,2个字害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宋江,晁盖,宋朝,阎婆惜,犯罪片,水浒传(1972年电影)

    ‍‍‍‍本文继续昨天的话题,来聊后面4个“不”。第五:不想多待一上楼,阎婆就把他拖入了婆惜房中。但一坐下来,宋江就想走。因为正如他所料,婆惜根本不希望他出现。在这过程中,宋江没说一句话,而母女对话中,婆惜说的句句都是呛人的话。那阎婆表示要弄些酒菜来调和氛围,宋江就寻思要趁阎婆下楼去弄酒菜之时“随后也

  • 从小说看宋朝的奴婢制度:按照法律规定,主人宋江有权杀死阎婆惜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宋江,皇帝,宋朝,阎婆惜,金圣叹,水浒传,奴婢制度,中国古文献

    看《水浒传》中“宋江坐楼杀惜”一段,摆明了是蓄意谋杀而非失手误杀,从宋江得知自己私通梁山晁盖的把柄攥在阎婆惜手里那一刻起,事情的结局就已注定:阎婆惜必死无疑。但是按照宋朝法律规定,宋江杀惜,根本就不是什么大罪,更不用逃跑,因为在那个时代,阎婆惜并不算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按照宋朝法律规定,宋江有权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