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山上的阴谋:晁盖旧部阮氏三雄对宋江的复仇之路

梁山上的阴谋:晁盖旧部阮氏三雄对宋江的复仇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4516 更新时间:2023/12/31 9:06:20

梁山当中有一个隐藏而又明显的矛盾,那就是宋江与晁盖的矛盾。虽然他们一开始就是很熟悉的江湖兄弟,但是暗中却有许多斗争。从某种角度讲,宋江被“逼上梁山”和晁盖有意或者无意的陷害也有很大的关系,晁盖之死也差不多是宋江一手促成的。很多人认为,晁盖死后,108将就都归心于宋江了,其实不然,晁盖的旧部一直在对宋江进行反抗。

“本身姓阮,弟兄三人,一个唤做立地太岁阮小二,一个唤做短命二郎阮小五,一个唤做活阎罗阮小七。这三个是亲弟兄。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因此和他来往,今已好两年不曾相见。若,得此三人,大事必成。”

不过吴用终究是书生意气,跟这样的江湖好汉关系再好也好不到阮氏三雄给他卖命的地步,他们只把吴用当作一个值得尊敬有学问的人,但是并不把吴用当作首领。阮氏三雄本领高强,却生活困顿,又好赌钱,常常缺钱,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特别想有钱,然后过上“风光”的日子。阮小五就曾经羡慕的说当时王伦一伙人:

“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

但是阮氏三雄自己也心里有谱,他们虽然个人战斗力很强,但是一没势力,二没钱财。以他们的状态,很难自己建立起一番“事业”。他们想着的是投奔一个可靠的“大哥”,然后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甚至他们还做了个假设:要是王伦像吴用一般爱惜他们,他们也要去梁山入伙。阮小五就说:

“那王伦若得似教授这般情分时,我们也去了多时,不到今日!我弟兄三个,便替他死也甘心!”

从这句话我们更是可以看出,阮氏三雄是那种典型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物,他们甚至认为要是王伦能够对他们有情分,“便替他死也甘心!”。这说明阮氏兄弟不怕死,只怕遇不着珍惜他们才干的“大哥”。吴用虽然爱惜他们,但是本身也是个教书先生,不能够供应他们大把的花费,能做朋友,却做不得大哥。

但是这个时候,吴用就把晁盖托出来了——这一来吴用下套的本事确实很强,二来阮氏兄弟又在最近因为梁山被王伦等霸占不得捕鱼穷得发慌,乃至于“输得赤条条地”,甚至把他们老娘身上的嫁妆都拿出去赌了。这时候突然吴用告诉他们有这样一个仗义疏财的好汉,他们岂不是一万个愿意?他们甚至当场发下毒誓:

“若还有这事,我三个若舍不得性命相帮他时,残酒为誓:教我们都遭横事,恶病临身,死于非命!”

阮小五和阮小七更是拍着脖子道:“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当即就与晁盖相见,晁盖当时也是急缺人才,看到这3个如狼似虎的好汉,如何不喜?几个人当即发誓共谋富贵,绝不背叛,这下晁盖的形象在阮氏兄弟心中更高大了。不过他们却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行动,所以阮氏兄弟要先回石碣村去。这时,爱财的晁盖一个举动更是让阮氏兄弟彻底归心,从此认他为自己一辈子的大哥:

次日五更起来,安排早饭吃了,晁盖取出三十两花银,送与阮家三兄弟道:“权表薄意,切勿推却。”三阮肯受。吴用道:“朋友之意,不可相阻。”三阮方才了银两。

当时1两银子等于1000文铜钱。那时候1000文钱大约能买1000多斤大米,我们假设按现在一斤大米5元的话,晁盖给他们的三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15万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晁盖就跟阮氏兄弟3个农民谈了一晚上,第二天就送他们15万元人民币,放今天估计农民也得替晁盖卖命了——别人这么看得起自己,自己怎好不回报别人呢?

但是在第60回的时候,晁盖却因为自己冒进被人射了暗箭,重伤之下留了遗言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从这里大家也能看出来,晁盖已经对宋江非常不满了——甚至他意识到了是宋江害死了自己!否则他完全没必要说这么一句话,直接把位置传给宋江不就好了吗?

不知道阮氏三雄知不知道晁盖殒身的真相,但是他们肯定是把晁盖的遗言奉为圭臬的——谁能替晁天王报仇,谁就是他兄弟几人的大哥,谁就是梁山未来的主人。但是最终卢俊义捉住了晁盖的仇人史文恭,宋江却做了梁山的头领。不管其他人怎么看宋江,阮氏兄弟对于宋江这个人是非常不爽的——你怎么能够不守承诺呢?

从此阮氏三雄对宋江有了很大的反感,并且在几次重要的场合对宋江进行反抗,甚至一度差点儿掀翻宋江对108将的统治。那么他们是怎样反抗宋江的呢?他们又找了谁为盟友呢?请听下回分解。

标签: 吴用阮小五阮小七王伦晁盖宋江

更多文章

  • 张顺为救宋江险些丧命,为何反被嘲弄?晁盖:宋江有百日血光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鱼宝麻麻吖标签:张顺,晁盖,宋江,吴用,卢俊义,安道全

    一、晁盖死于梁山好汉的冷漠其实,晁盖与其说是死于谋害或意外,不如说他死于,几乎所有梁山好汉的冷漠。当然对于个别好汉来言,就是期待。这可不是笔者胡言,而是有证据的。第一个证据便是,在晁盖听闻时迁偷鸡后,大怒要斩杀杨雄和石秀时,便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其中戴宗最激动,表示:“宁可斩了小弟,不可绝了贤路

  • 晁盖怎么做才能力压宋江,坐稳梁山头把交椅,是除掉还是架空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晁盖,宋江,李密,吴用,宋朝,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梁山三代首领王伦,晁盖和宋江,最合格,最优秀的就是宋江,没有宋江就聚不齐这么些人,没有宋江梁山也发展到这么强大的地步,晁盖没有这个能力,驾驭不了这么大的“盘子”。说白了就是能力不行。晁盖的能力不如宋江,这是毋庸置疑的,晁盖要想压住宋江,也不可能,倒不如放权,任由宋江折腾去呗。还有千万别忘了,当初火并

  • 晁盖让位的背后,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汇标签:晁盖,宋江,花荣,薛永,好汉,中国古文献

    宋江在浔阳楼上题了反诗,被黄文炳告发后,入狱问斩。晁盖得知消息后,带领众好汉亲自下山,不远千里来到江州救出宋江,上梁山后还主动让位宋江。宋江再三推却,最后这才坐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初中时候,看到电视剧里的这一幕,总为他们的兄弟情深和高风亮节而点赞。长大后仔细推敲后,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晁盖带领众好汉救

  • 水浒传中,晁盖为何临死都不愿将首领位置传给宋江?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晁盖,宋江,水浒传,阎婆惜

    梁山二代扛把子宋江,对水浒传的结局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当初要不是他极力要接受朝廷招安,故此108条好汉也能活久一点。不过据说,梁山第一代掌门人晁盖是连死不答应宋江坐大佬位置的,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晁盖为什么害怕宋江继承自己的宝座?难道他早就看穿宋江为人,将来会把众弟兄走进坑里吗?这点需要从两人相处的事

  • 吴用公孙胜不跟晁盖远征曾头市:晁盖获胜,梁山二次火并谁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吴用,公孙胜,曾头市,花荣

    宋江能坐上梁山头把交椅并非偶然,这个郓城县大秘(首席押司)的权谋之术,比村长(保正)晁盖阴险多了。如果晁盖没有在曾头市之战中重伤不治,最后也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主动让位,自己乖乖地给比自己小十岁的宋江当小弟,这是瓦岗军翟让走过的死路;第二,带着阮氏三雄远走高飞,像混江龙李俊那样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王国

  • 林冲明白晁盖没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广西笑客侠标签:晁盖,林冲,宋江,王伦,生辰纲,水浒传,中国古文献

    晁盖的死因,也一直都是被人们频频提及的话题之一。那么晁盖的死究竟是否存在疑点呢?其实林冲在当时就已经开始怀疑了。晁盖被“逼”上末路的晁盖如果说水浒传众好汉上梁山的引子,那一定是因为黄泥岗上的那一场有预谋的抢劫案。正是因为晁盖为首的那一群人劫了生辰纲,宋江原本的安稳生活才被打破,以王伦为首的梁山旧势力

  • 晁盖为何成了反面教材?做人最不能暴露的三大死穴,他都没藏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吴用,史文恭,晁盖,宋江,好汉

    《水浒传》这部书之所以成为众多农民起义中被广泛歌颂的一部经典著作,更是被奉为我国流传已久的四大名著之一,其内涵价值自然是有其特定意义的。作为梁山中最为重要的108位好汉,他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格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施耐庵更是通过一个个故事和情节为读者详细刻画。不过在这108位英雄背后,还有一个英雄好

  • 吴用自杀前一刻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也不是晁盖

    历史解密编辑:甬说标签:吴用,王伦,宋江,晁盖,宋朝,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水浒传》是中国人民闻名遐迩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一百单八将让许多人心生向往,颇为喜爱。有忠肝义胆的林冲,鲁莽冲动的李逵,胆大心细的鲁智深,还有那个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吴用。吴用在里面刻画出来的形象是非常聪明的,地位不亚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在梁山中发挥出来的作用不比任何人差。看似平时只是出出主意

  • 水浒原著中的宋江和晁盖存在明争暗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呼延犇标签:花荣,雷横,史文恭,宋江,晁盖,林冲,水浒,水浒(电视剧),宋朝,小说剧,梁山好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江和晁盖作为梁山的一、二把手,存在很多明争暗斗,一个想诏安,一个不想,宋江功高震主,想架空晁盖,晁盖不甘心当个傀儡,带兵去打曾头市就是想扳回一局。甚至还有人说,宋江让花荣用刻着史文恭名字的箭射死晁盖,晁盖临死前不想让宋江当寨主,就说谁抓住射死我的,可以当梁山寨主。其实,以上情况在

  • 晁盖为什么不听众人劝,执意要亲自带兵攻打曾头市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曾头市,戴宗,石秀,晁盖,宋江,祝家庄

    自宋江上梁山后,晁盖这个老大俨然成为摆设。如果宋江在上山伊始就接受了晁盖的禅让,也许晁盖还能自在些。可是,明明让他当老大,却又被架空,放在任何一个不呆不傻的人那里自然都会心不甘情不愿。晁盖也在寻找机会,渴求自己“一战成名”,于是有了攻打曾头市这一出,因此怎么“拦”也拦不住。立功树权威宋江在梁山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