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宋朝娱乐圈的顶流爱豆,被男人争相鄙视,却被名妓抢着包养,常年落榜失业,于国于家无益,后世却对他评价颇高。
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后世被称为宋词开创性代表人物的柳永。
要说柳永,那可是当年开封娱乐圈里头一名响当当的人物,说他是顶流爱豆毫不为过。
那时候只要是数得上名号的青楼,但凡作了新曲,是一定要去请柳永来填词的,如果哪天推出的新曲不是柳永作词,那就是跌了身价,这曲子都不必弹唱,就要被大家鄙视的。
可是柳永只有一个,开封的青楼楚馆得有多少?所以很多青楼名妓为了请柳永帮忙填词,不惜明争暗斗,甚至是当面对决、拳脚相加。
柳永当时的影响力,可一点也不输现在的流量明星,每次新歌一上市,当天就得刷爆各大青楼点歌榜。不但青楼买账,逛青楼的客人也买账,只要歌姬唱了柳永的词,连打赏都得是翻倍的。
所以就流传出了这么一句话: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不过,顶流爱豆也有混不进去的圈子,任凭你才华再怎么横溢,也不好使。
哪个圈子这么不好混呢?官场。
柳永家里是很有些背景的,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进士,甚至儿子、侄儿也都高中,唯有柳永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在考场上却屡战屡败。
宋代崇尚文风,尤重科举,出身本就不俗的柳永自然也是想考取功名报效国家的,但用现代的话来说,柳永的词中全是自己风流浪荡的生活,既没有诗和远方,也没有星辰大海,他这样的考卷交上去,自然不会受主考官青睐。
据说有一次,柳永参加科举考试,本来他的整篇文章极受宋仁宗喜爱,可他偏偏在结尾处写了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看到这句,宋仁宗原本舒展的眉毛一下就拧成了一股绳。
放榜时,宋仁宗直接批以:“且去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柳永的进士梦就这样被一句词毁掉了,此后一直考到五十岁,才算是榜上有名,名次却还吊在榜尾。
或许他的风格确实偏离了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因此也为当时的文人所不容。
相传柳永曾因屡次落榜,跑去求宰相晏殊多多关照“关照”,他本想着,都是词人,两人之间或许会有些惺惺相惜之意,没想到晏殊却说自己虽然也写词,但从不写那些莺莺燕燕的句子。
被晏殊这么一羞辱,柳永掉头就走,他自负才华,可没想到在当时的文人眼中,自己竟是这么难登大雅之堂,自此更加沉迷酒色。
由此也能看出,柳永与那些清流士大夫不同,他最擅长的是写儿女情长,他的词清新婉约,笔触柔软,艳而不俗,读来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也是因此,柳永的词格外受那些青楼女子的赏识,他本人也被那些青楼女子们视为平生知己。据说柳永逛青楼,从来都是不用花钱的,只要递上名帖,楼里的姑娘们不但抢着来伺候,而且是分文不取,走时还有礼物相赠。
官场失意的他,索性从此流连于烟花巷弄之间,醉心于诗词歌赋之中。他一生作词无数,有明确记载的213首词中,诉说男女之情、相思离别的就有140首,甚至还有一些描写十分露骨,想来就是写给那些青楼女子的吧。
柳永一生仕途极其坎坷,或许也正因如此才造就了他的才情,他一生放荡不羁,可是骨子里又不甘心就这样放浪形骸,还是想要考取功名,这两种矛盾冲撞在一起,一个多情又多才的词人便闻名于世了。
除了写情爱之外,柳永的词描绘景色也是一绝,据说金国皇帝完颜亮,就是为了他的一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送了命。
传闻完颜亮读完《望海潮·东南形胜》后,对其中所描写的杭州美景倾心不已,可杭州位于南宋的地界里呀,于是为了一睹美景,完颜亮不惜兴兵60万南下攻打大宋,结果却逼反了部将,反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柳永词的美妙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在用词立意上,柳永也是独具一格,他彻底放弃了晚唐此人的雕琢之气,更加大胆地选用俚俗语言,将词从书院带到了民间,他浅显清新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词在民间有了极大的传唱度。
据不完全统计,柳永现存词213首,光词调就有133种之多,北宋第一女词人李清照曾评价说:柳永“变旧声作新声,大得声称于世。”
柳永一生,为词而生,为词而死,若单论才华,当时没有几个人可以比得过他,只是若论报国之志,柳永到底是少了几分,但名伶艺妓、市井小民皆是宋朝百姓,烟花巷弄、小桥流水均为宋朝国土。
或许,柳永只是生错了时代,如果生在现代,你愿意去买他的演唱会门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