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顶流词人柳永:士大夫眼中的“俗人”,歌妓心中的“男神”

北宋顶流词人柳永:士大夫眼中的“俗人”,歌妓心中的“男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乙木 访问量:4482 更新时间:2024/1/27 9:01:11

公元1053年,柳永客死湖北一青楼,死后却没钱下葬。一时间,大江南北的当红歌妓马不停蹄地聚集至此,纷纷自掏腰包替他送葬,甚至争相在他坟前痛哭不止。

这也成就了"群妓合葬柳七"的佳话,每年清明节妓女们也会相约去他的坟地扫墓,又称"吊柳七"或"吊柳会"。这一风俗一直持续到了百年后的宋金战乱,朝廷南渡。

青楼歌伎充实了柳永的精神生活,也让柳永找到了自我价值,而柳永也因同情歌伎而获得了歌伎的回报。

谁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难道歌伎重情筹资置棺椁安葬柳永的善举,以及代代相传的凭吊活动不让那些生前还仰慕其才学标榜仁义礼智的士子们汗颜?

柳永出生于官宦世家,家学渊源深厚。只是他的父亲柳宜作为降臣并不得朝廷重用,这样的出身也影响了柳永日后的仕途。

自幼发奋读书,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的柳永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不幸落第,后来接连参加了两次也名落孙山。一次失利或许是他才学不济,但屡屡失败就只能说是命运多舛了。

虽然后来也有人向宋仁宗推荐柳永,宋仁宗只回复了句:"且去填词"。

而柳永索性直接公开与皇帝叫板,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堂而皇之地走近秦楼楚馆、烟柳花巷,为歌伎填词,安身立命,倒也乐得自在逍遥,他的千种风情,便只向歌伎诉说。

对于柳永来说,歌伎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又是他最为忠实的粉丝,也是柳永词的演唱者和主要吟咏对象,而柳永词当中涉及歌伎情感的就高达150多首。

从此,那些从青楼传出来的歌声,便像春雷一般传播着柳永的声名。

这些个红粉佳人纷纷亲近柳永,就是为了求得柳永一首好词佳作。在那个信息和传媒并不怎么发达的北宋,歌伎们争先抢后地慕名来重金求词,足以说明柳永可不是浪得虚名。

柳永此举,既能解决温饱之忧,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还能找到红颜知己来吟唱自己的作品,还能和红粉佳人一起研究诗词韵律,岂不是美事一桩?

柳永的词作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柳永既然是为歌伎填词,必然是要写出一些为歌伎所喜闻乐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还要适合在酒肆歌楼传唱。所以一定要平民化、大众化,也就是亲民、俗气,才能走向市井。

而柳永的爱情词作,虽然无法得到士大夫阶层的青睐与赏识,但正是其俗气和情意,却是真正触动大众的关键原因。

那首著名的《雨霖铃》,正是写给与他交好的青楼女子,其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标新立异,传唱至今,圈粉无数。

柳永一生都痴迷于流连烟花柳巷,与歌伎缠绵悱恻,感受歌伎的多情,这也为他的创作注入了生活气息,使得他真正找到了自由生活、精神的寄托。

或许,这也是柳永的歌词能达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流行程度的关键所在。按照现在的流行说法,柳永的词非常接地气。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的确是最耀眼的明星,没有之一。只因与他同时代的几位巨星,不管是欧阳修晏殊,还是张先生,只要一遇到柳永,都会黯然失色许多。

当然,随着柳永的知名度和人气的飙升,柳词也传入了等级森严的皇家宫墙之内。

只不过,他一贯沉迷于秦楼楚馆的私生活和他那放荡不羁的浪漫诗词,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即不得皇帝重用。

不过,一个词人,拥有了无数称霸歌坛的好歌,还赢得了无数粉丝歌迷的崇拜,柳永的成名史最好的诠释了一个人的价值并非只有博取世俗的功名,只要实现自我绽放光彩夺目的魅力即可。

就连另一位大咖苏东坡也曾大肆夸赞柳永,可见柳永的实力并不是盖的。

柳永长期霸占大宋流行乐坛头版头条,自然不是浪得虚名,其创作的慢词融入了丰富的生活内容,极易引起情感共鸣,形成了独具风味的柳词。

就连当时的众多大V如周邦彦、黄庭坚、秦观都成为了柳永的忠实粉丝。如果没有柳永,我们或许看不到宋词婉约派与豪放派相互角逐的局面了。

的确,柳永确实是发展和创新了宋词,虽没在官场得意,但他那数百首好词,却为他赢得了实实在在的名气和人气,也算是和皇帝成功叫板的典型范例了。

当然,柳永虽流连烟柳花巷,但并非是迷恋风尘,只因他和普天下的士大夫一般,都对考取功名一直都有一种执念,心怀入仕为官的梦。

只可惜,即使是最终及第,但也就只是当了个屯田员外郎,着实是讽刺啊!

据《柳永词传》记载,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的时候亦是一贫如洗,还是那些感念他的才学与痴情的青楼歌伎们为柳永举办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演唱会,而这场演唱会足足延续了百年。

作为一个读书人,柳永虽未能封官拜爵,但却有海量作品在秦楼楚馆的众歌伎中传唱,家喻户晓,经久不衰。

即使晚年穷困潦倒,但柳永至少生前有几个红颜知己,死后还能将其安葬,并将凭吊他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沿袭百年,一代词人柳永足矣!

标签: 柳永歌妓青楼宋词周邦彦

更多文章

  • 柳永科考名落孙山后,写下一首《鹤冲天》,依旧恃才傲物狂放不羁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柳永,鹤冲天,宋仁宗,赵恒,进士,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代大词人柳永,本名柳三变,是在民间非常受欢迎的一位词作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博学多才之士,在士林间素有清名。柳永父亲柳宜,曾任宋代的国子博士,主管国家教育,官至工部侍郎。柳永的两个兄弟,三复、三接也都中过进士。不过大才子柳永却只考了三次科考,直到47岁高龄才金榜题名。柳永词在民间影响力极大,野史

  • 宋朝有位词人,才华横溢,与柳永齐名,却因苏轼的流氓诗闻名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苏轼,柳永,张先,绝句,宋朝,香草,诗人,大文豪,散文家,千古名句

    大文豪苏轼曾经作了这么一首七言绝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首七言绝句是苏轼用来调侃他的好友张先,八十岁高龄时纳了位芳龄十八的小妾所作的诗。那这至老仍风流的张先又是何许人?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宋朝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但与他同时期的词人张先知名度

  • 千古宋词,7首最经典《蝶恋花》,苏轼VS柳永,你最喜欢哪一首?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苏轼,蝶恋花,柳永,李清照,王维,词作

    编辑 | 柳色黄插画师 | 故风凉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和“凤栖梧”等。这一词牌以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为主,自宋以来诞生不少优美的名作,像苏轼、柳永和晏殊等人的作品,都是经久不衰的经典。今日便分享其中7首最经典的作品,低吟浅唱,多情愁思,柳永、

  • 满口荤段子,一生逛窑子——柳永,被烟花女子追捧的大宋第一网红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柳永,晏殊,鹤冲天,辛弃疾,苏轼,荤段子,宋朝,声乐,古典乐,艺术家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终其一生,浮沉于士林与市井之间,政治社会地位卑微。谈到两宋的词人,人们很容易想到苏东坡、辛弃疾,而对生活于北宋早期,作为苏、

  • 为何总说柳永轻薄,看他写下的这首新婚词,让道学家咒骂无礼

    历史解密编辑:青瓷清茶倾城标签:柳永,新婚,道学家,苏轼,宋词

    诗歌文化在唐朝达到巅峰,以至于后来的文人再也无法复制那样的辉煌。幸好,宋代文人就找到另外一种文学体裁,并且让其大放光彩,成为了足以与唐诗媲美的宋词。在宋词的发展中,柳永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后来者几乎都受惠于他开创的风格。然而他的词作,题材比较狭小,更是融合了不少市井风情,这遭到了所谓的道学家们猛烈批

  • 李清照几乎怼遍北宋词坛!她说苏东坡不懂音律!说柳永的词太俗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馆5标签:李清照,苏轼,柳永,王安石

    01李清照几乎怼遍北宋词坛!她说苏东坡不懂音律,柳永的词太俗套王安石的懒得读,秦观的词透着股穷酸味。02李清照酷爱饮酒,酒龄长达50年,十七岁写《如梦令》:“沉醉不知归路”喝得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03李清照的朋友圈十分强大,父亲李格非是大诗人苏轼的学生,秦桧是她的表妹夫,与王安石还是远亲。04李清照

  • 柳永最经典的一首“艳词”,却被晏殊嫌弃为“淫词艳曲”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柳永,晏殊,定风波,闺怨,艳词,相思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词为艳科”是北宋文人对待词体的共识。所谓的“词为艳科”便是词是专门用来写风花雪月艳思恋情的。北宋大多文人也确实把词作为抒发风花雪月的艳情文体。即便是作为宰相晏殊的名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也是离愁思怀之作;即便是正经文人欧阳修也多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 柳永最“尴尬”的一首词,本来很美,却被周星驰给“毁”了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周星驰,如花,柳永,笙歌,御街行

    自古人们都喜欢将美人比喻为花,以花的娇艳来形容美人的美丽动人。“人面桃花相映红”、“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等等都是经典的美人如花的名句。“如花面”,在古代可算是一个对女子高度称赞的词语。不过到了现代,这个美好的词语却被周星驰给“毁了”

  • 对话柳永超:奇瑞要打造文理双全的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车市纵览标签:柳永超,奇瑞汽车,瑞虎,艾瑞泽

    《车市纵览》是车市物语旗下自媒体,始终关注海内外所有汽车企业。 2022年12月30日,广州车展正式开幕,这是2022年汽车行业最后一场大型展会。收官之时,汽车之家独家对话车企高层,回顾2022年起伏得失,展望2023年前瞻趋势。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柳永超与汽车之家展开了深入交流。柳永超强调,除

  • 柳永与宋元时期士人群体的分化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柳永,宋元,晏殊,士人,宋朝,诗人,柳三变,古典乐,千古名句

    对稍有古代文学常识的人来说,柳永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做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创作了最多的词牌词调,对宋词的发展与革新可以说贡献颇多。南宋叶梦得曾评价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由此也可见其影响力。与此同时,宋代士人对柳永的态度又是十分矛盾的,既认可他的才华,又对他词作的“俚俗”不以为然。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