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众人只知柳永满口荤段子,喜爱逛窑子,却不知色情是他,纯情亦是他

众人只知柳永满口荤段子,喜爱逛窑子,却不知色情是他,纯情亦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1944 更新时间:2024/1/24 10:53:17

别人把青楼当钟点房,只有他把青楼当成家。

说起柳永,都知道他是宋词开创性的代表人物,留下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千古名句。

甚至有人说“没有柳永,就没有后来的苏轼”。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词大家,在正史上却没有他的传。

关于他的生平,能查到的资料也只是在一些地方志、野史和戏文中。

柳永为什么这么不受史官的待见呢?

细细想来,也许和他的“艳词“有很大的关系。

01

柳永的词,到底有多“艳”?

先来看看他的《凤栖梧》:

这首词就说了一件事:他半夜睡不着,出去寻花。

其精彩之处是最后一句,“酒力渐浓春思荡”意思他喝了点酒,雄性荷尔蒙爆发了,“鸳鸯绣被翻红浪”就是盖着“鸳鸯绣被”做运动。

点睛之笔是他把做运动说成“翻红浪”,说得这么有画面感,也是没谁了。

“翻红浪“这三个字也被很多后世小说戏文引用。

再看看他这首《菊花新》:

词的上阕,说的是女子让少年先睡,去把床暖了。

词的下阕,十分露骨:只见那女子去掉衣裳,跳起了舞,更刺激是“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换成大白话就是“关了灯都一样”的做法是不行的,得开着灯来,这样才能看得清楚。

这尺度,我作为一个21世纪的现代人,直呼不敢直视。

果然是大宋第一车手,车速惊人。

柳永一生写了大约有212首词作,其中关于相思离别、男女之事的约有140首。

由于写歌姬的词太艳、太多,清代词人沈雄评价“此词丽以淫,为妓作也”,同为婉约派代表的李清照也斥责“辞语尘下”。

02

柳词之所以如此“艳”名在外,和歌姬的传播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的宋词更像现在的流行歌曲,歌姬唱的调是固定的,而宋词就是往里面填词。

不少文人才子都填过词,唯独柳永填的词,去掉了唐诗的高高在上,添了许多接地气的通俗表达,深得歌姬和市民阶层喜欢,在坊间传唱度极广。

那时候,只要有青楼新作了曲子,就会去求柳永变帮忙填词,各青楼争的是面红耳赤、拳脚相向。

那场面,一点不输现在的流量明星,要是放在今天,分分钟出现踩踏事件。

而新歌一上市,便横扫各大青楼歌榜,成为KTV里点唱率最高的歌曲。

只要歌姬唱的是柳永填词的歌曲,那些官人就会打赏十倍的钱。

柳词,就是这么受欢迎。

民间有这样一句传言“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不止在民间,皇宫里也在传唱柳词。

在皇宫里,柳永的粉丝,除了宫女太监,还有皇帝宋仁宗,

每次仁宗饮酒作乐,一定要让宫女唱柳词来助兴。

仁宗还直接给偶像取了个“奉旨填词”的名号。

“大宋第一流行歌手”这个称号,柳永实至名归。

柳永的艳词,还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柳永历经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此时政局稳定,社会昌盛,

朝廷取消了宵禁,到了晚上,北宋的娱乐场所就光彩照人,

《东京梦华录序》记录了当时盛景“举目则青楼画阁”,一抬眼就能看到洗脚城,

在那个时代,谁不逛青楼啊?苏轼、秦观晏殊欧阳修……当然,还是有柳永。

其他人把青楼当钟点房,去青楼只求买醉一场,和歌姬逢场作戏罢了。

只有柳永把青楼当成家,他不似别的男子,垂涎歌姬的美色,视歌姬为玩物。

正所谓公子有才,而小女子有礼,于是就有了柳永和歌姬的传奇故事:汴京两大名姬陈诗诗和赵香香争相养柳官人,江州名姬谢玉英是他的头号粉丝……

▲柳永与歌姬

03

少年才子,惊叹世人。

柳永,原名柳三变,是父亲给他取得名,

源自《论语》中的君子有三变:远望庄重,近观温和,言辞凛然。

父亲期望他成为经国治世的君子,最初他的确不负父望,只是后来成了反面教材。

年仅10岁就写下了流传极广的《劝学文》“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勤奋读书,老百姓也可成为王侯将相。不读书,王公贵族最终也会沦落为平民百姓。

一个少年就把读书人的出路说得如此透彻,哪怕是现在的成年人,穷其一生,也未见能明白这个道理。

柳家是儒宦世家,祖父以儒家名扬天下,生下六个儿子,全都入朝为官,柳三变是名副其实的“官三代”。

柳家家风极严,柳三变和两个哥哥,从小就饱读圣贤书,满腹经纶,在老家被誉为”柳氏三杰“。

少时学习诗文,柳三变怀着是功名用世之志,

谁曾想到长大后,却得了“艳词一哥”的名号。

柳三变的艳词,和醉云楼的花魁虫虫有很大的关系。

虫虫原名云容,和柳三变一样都是官家之后,从小在崇安一起长大。

他教她读书识字,两人相知相伴,他长成了翩翩少年,她也成了亭亭玉女。

虽然那时不懂爱情是什么,但对方都是心中最在意的那个人。

后来柳父调任扬州,柳三变跟随父亲去了扬州,分别了云容。

这一别,就再无消息。

生活有时就是这般阴差阳错。十年之后,两人在醉云楼相遇了。

她在台上唱着他的《望海潮》,歌声婉转柔美,带着丝丝的情愫,他听得入迷,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她。

原来虫虫就是自己寻找多年的云容,他听她倾诉过去:

父亲遭奸人陷害下了监狱,她与母亲赶往上京,刚到杭州传来父亲被处决了,母亲悲伤不已,随父亲去了,留她一人孤苦伶仃,卖身换了银两安葬母亲,以至沦落于此。

柳三变听后唏嘘不已,他看着这张脸,脑海里都是儿时的画面,那时他叫她“容妹”,她喊他“七哥”……

《望海潮》在士大夫圈子里名噪一时,杭州知府更是把他尊为为客上座,此时是柳三变入仕为官的最好时机。

可眼前这个命运坎坷的云容,让他心疼,这些年他一直在打听云容的消息,一想到这些年她发生了这些事情,就只想好好守护她。

柳三变选择爱情,暂别了仕途。

而云容也选择了爱情,离开了柳三变。

云容懂柳三变的志向是入仕为官,自己的身份只会影响他的仕途,所以,只能快刀斩乱麻,用多年积蓄给自己赎了身,选择离开。

醉云楼花魁出去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等到柳三变赶到时,早已人去阁空,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回忆。

这一别,他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多年之后,仕途失意的柳三变出走京都,那天大雨飘飘,渡河岸上,只有云容来给他送别,柳三变感慨万千,写下千古名作《雨霖铃》:

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青梅竹马最后也只能含恨而终。

也许是因为云容,柳三变更能理解那些不幸沦为青楼女子的心酸和苦楚,

他同情她们的悲惨遭遇,他眼里流露的是平等、尊重和理解。

因此深得歌姬喜欢,他的词经歌姬传唱而名扬天下。

苏轼非常倾慕柳永的词,说“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04

柳三变从不隐讳和歌姬的关系,用词记录了封建社会低层妇女的悲惨遭遇,赢得了歌姬们“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的真实声音,

只是这声音,士大夫们听不进也听不得,嘴上诋毁柳词,身体却很实诚,私下常常吟唱柳词。

正因艳名在外,柳三变连续考了十五年科考都以失败告终。

终于在40岁时考上,眼看就要成功上岸,偏偏仁宗过名册时,就轻轻划掉了他的名字。

柳三变执着于功名,但屡次落榜,直到50天命之年,这才终于尝到了中榜滋味。

只是这滋味并不好受,因为中榜之人并不是“柳三变”,而是“柳永”。

那年,太后薨逝,仁宗摆脱了垂帘听政,为笼络天下人才,特开恩科。

柳三变又一次加入到了考公的队列,并化名柳永。

果然,圣上对柳三变这个名字深恶痛绝,考了几十年,都失败了,现在换个名字,却轻松上岸,还考进三甲。

他终于明白:皇上宁愿要一个没有名声的柳永,也不要一个艳声在外的柳三变。

也罢,此后就做一个寂寂无名的柳永,也未尝不可。

世人皆知柳三变是浪子词人,却不知他也是勤政为民的名宦。

就算柳永中了进士,但在士大夫眼里,他依然是不入流的俗人,把他派到外地做地方官。

即使年事已高,柳永依然事事亲为,勤劳勤勉,关心民生。

出任盐场官时,他看到盐民日复一日的劳苦工作,依然活得艰辛,

有感而发写下《鬻海歌》,揭露了当地官商结合,压榨盐民的丑恶行为。

宋元方志把他列入名宦一类,想来原因也正是这个。

但在权贵眼里,哪怕柳永政绩再好,只能算个流量明星、戏子而已。

不会对他委以重用,更不会让他进入正史,宋史没有他的传也就不足为奇了。

柳三变一生多才多情,玩世不恭,可也是一位至真至纯之人。

世人都认为柳三变写的是男欢女爱之词,可男情女爱,除了肉身爱,还有超越外表、感官和成见的灵魂爱,可惜大部分人只看到肉身爱。

读柳词,看似写的是灯红酒绿、醉生梦死,

其实在繁华背后,是社会最阴暗的角落。

他的词,蕴藏了人性的良知。

只是那个时代容不得一个真性情的柳三变,只容得下一个不起眼的柳永。

05

关于柳永的死,正史上没有记载,能查到的都是一些地方志和野史,

因此传出了不同的版本,可我更愿意相信这个版本:

柳永去世后,一贫如洗,全汴京的歌姬纷纷自发为其凭吊,凑了钱财, 为偶像柳官人举行了隆重的出殡仪式,出殡那天哭声震天, 一个个歌姬排成长队,泣不成声。此后每年都会去凭吊,谓之“吊柳七”。

从来没有一个人,能为社会最低层的女性发声,

也从来没有一个人,死后让天下歌姬声泪俱下。

除了柳三变,只是世人只知道他的风流,却不知道他的真性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柳永笔下最沧桑的一首词,满是寂寥与悲凉,读懂已是过来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柳永,仁宗,大宋,科举,宋朝,诗人,柳三变,少年游,古典乐

    天圣二年,也就是公元1024年,15岁的仁宗举办了一次科举。这一年柳永41岁。不对,当时他还是叫柳三变,世上并柳永这个名字。柳三变在真宗朝接连以“属辞浮靡”为由而三次落榜,虽说牢骚满腹,但还是为了青云路,重振旗鼓开始了人生的第四次科举,这一次他终于中第。可就在“临轩放榜”前,年轻的仁宗皇帝一时兴起,

  • 宗庆后弟弟宗泽后被限制消费

    历史解密编辑:界面新闻标签:宗泽,股权,宗庆后,娃哈哈集团,区人民法院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3月14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向宗泽后下发限制消费令。该法院于2023年3月8日立案执行申请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凯瓴嘉银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申请执行宗泽后股权转让纠纷一案,因宗泽后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该法院依照规定,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

  • 宗庆后弟弟宗泽后再成老赖 此前被强执482万

    历史解密编辑:西安商网标签:宗泽,老赖,宋朝,宗庆后,区人民法院

    导读: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宗泽后被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关联案件为浙江中大元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宗泽后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宗泽后被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关联案件

  • 宗泽单骑闯敌营,岳飞等人报答宗泽的知遇之恩,大破贼兵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岳飞,宗泽,张显,李纲,说岳全传

    本文是“品读《说岳全传》”系列的第二十二篇。岳飞枪挑小梁王,闯下大祸,和众弟兄逃离京城。宗泽连夜追赶岳飞,赶上后勉励安慰岳飞一番,告诫他们莫堕青云之志,勿忘报国之心。不久,太行山大寨主王善兴兵围困京城,皇帝无计可施,满朝文武束手无策。谏议大夫李纲趁机保举已经丢官罢职的宗泽,说只有老元帅才能击退贼人。

  • 宗庆后弟弟宗泽后被限制消费 此前被强执6317万

    历史解密编辑:DoNews标签:宗泽,股权,宗庆后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未按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宗庆后弟弟宗泽后新增一则限制消费令,申请人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凯瓴嘉银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关联案件为股权转让纠纷。不久前,宗泽后因该案被强制执行6317万余元。风险信息显示,目前,宗泽后已关联5条限制消费令,关联案件涉及股权转让纠

  • 宗庆后弟弟宗泽后新增限制消费令 此前被强执6317万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网财经标签:宗泽,股权,宗庆后,娃哈哈集团,限制消费令

    中国网财经3月19日讯(记者 李晚)近日,因未按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宗庆后弟弟宗泽后新增一则限制消费令,申请人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凯瓴嘉银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关联案件为股权转让纠纷。据天眼查App显示,2022年11月,因股权转让纠纷,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凯瓴嘉银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 娃茅酒实控人、宗庆后弟弟宗泽后被强制执行6317万

    历史解密编辑:商业汇评标签:宗泽,股权,宗庆后,娃茅酒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宗庆后弟弟宗泽后被强制执行6317万,关联案件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凯瓴嘉银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宗泽后相关股权转让纠纷,执行法院为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企查查信息显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凯瓴嘉银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4.74%股份,后者法

  • 临终之时,宗泽大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原因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宗泽,岳飞,赵构,李纲,金人,康王,宋朝,宋钦宗

    1126年冬,24岁的岳飞率领百余名骑兵迎敌,和金兵在滑州南遭遇。远远地,刚看到敌人的身影,岳飞就对部下说道:“他们虽然人多,但是现在他们还不知道我们的虚实,我们应该趁这个机会痛击他们!”话音未落,岳飞就一马当先,迎着敌人冲上前去。金军中正有一位十分骁勇的将领挥舞着大刀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看上去凶恶无

  • 宗庆后弟弟宗泽后再被限制消费

    历史解密编辑:DoNews标签:宗泽,宋朝,宗庆后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因未按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宗泽后(宗庆后弟弟)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申请人为樊某,关联案件为合同纠纷。此前3月,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因该案被强制执行6万余元。目前,该公司及宗泽后已关联多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及失信被执行人

  • 宗庆后弟弟宗泽后因合同纠纷被限制消费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宗泽,宗庆后,合同纠纷,十大律师事务所

    新京报讯 据天眼查消息,近日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宗泽后,因未按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申请人为樊某,关联案件为合同纠纷。今年3月,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因该案被强制执行62480元。目前,该公司及宗泽后已关联多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及失信被执行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