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年冬,24岁的岳飞率领百余名骑兵迎敌,和金兵在滑州南遭遇。
远远地,刚看到敌人的身影,岳飞就对部下说道:“他们虽然人多,但是现在他们还不知道我们的虚实,我们应该趁这个机会痛击他们!”
话音未落,岳飞就一马当先,迎着敌人冲上前去。
金军中正有一位十分骁勇的将领挥舞着大刀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看上去凶恶无比。岳飞毫不畏惧,冲上去将其斩于马下。
主将倒下,金兵顿时四散溃逃,大败而归。
因为战功,岳飞被提升为秉义郎,他的作战勇猛也在军营之中传为佳话,军中将士都对岳飞称赞不已。
然而,在这一片称赞声中,却有一位老将军看出了其中的不妥,他把岳飞叫到跟前,对他说道:“你智勇双全,恐怕古代的良将也不过如此,但是你只是这样随意作战,恐怕不是最好的办法,来,我教你如何使用阵法!”然后,他就把自己所知道的阵法都教给了岳飞。
《宋史·岳飞列传》的原文是:
“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
这位悉心教导岳飞的老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宋朝名将宗泽。
此时的宗泽已经是67岁高龄,他被宋钦宗指派为河北兵马副元帅,担任兵马大元帅的正是康王赵构。
金兵南下入侵中原之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主张议和。1126年初,在御史大夫陈过庭的推荐下,宗泽被任命为和议使。
宗泽从始至终一直是坚定的主战派,当他接受和议使的任命准备出发的时候,就对别人说道:“我这一去就不能活着回来了!”
人们连忙惊问为什么,宗泽义正词严地回答道:“假如敌人能够悔过、及时撤兵,那和谈还能继续;假如他们不这样做,我又怎么能向他们屈服,有辱使命呢?”
人们听了宗泽这些话,都担心他如此刚正不屈,恐怕会对和谈无益,于是连忙上报宋钦宗。宋钦宗于是收回任命,改派宗泽去担任磁州知州。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当时朝廷上下愿意屈膝求和的人不在少数,宗泽这样的根本不是主流。
当时,太原已经落入金人之手,被派到两河区域的官员都不敢去当地赴任,宗泽收到任命的当天却丝毫没有犹豫,只带了十几个老弱士兵就上路了。
勇敢赴任之时,宗泽还说了一句话:“食禄而避难,不可也!”
如果我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担心个人安危只顾避难,这是不行的!
这位刚正的老人到了磁州之后,看到经过劫掠的城池一片荒凉,于是马上下令开始修缮城墙、疏浚湟池,整治器械,招募兵勇,准备固守磁州城。
固守磁州的同时,宗泽向宋钦宗上书一封,请求在邢、洺、磁、赵、相五州各屯精兵两万,这样一旦敌人攻打其中一个城池,则另外四个城池都可以派人前来救援。
宋钦宗十分欣赏宗泽的意见,册封他为河北义兵都总管。
金兵很快就来攻打磁州,他们派出了数千人马前来。宗泽听到敌兵来袭的消息后,马上率先顶盔贯甲登上城头,他先命令壮士们张弓射箭,等敌人稍有退却之后马上下令打开城门,率领将士们出城一阵击杀。
在老将军宗泽的带领下,磁州城取得了宋军对敌金兵的首场胜利。
1126年十一月,金兵再次侵扰宋都,宋钦宗任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任命宗泽、相州知州汪伯彦为副元帅,让他们率领河北兵马火速到都城勤王。
宗泽认为事不宜迟,现在都城被困日久,应该迅速前去救援。
康王赵构对宗泽的话根本听不进去,因为汪伯彦之前曾经在黄河岸边迎接过他,所以康王赵构将汪伯彦当作自己的心腹,和宗泽相比,赵构更信任汪伯彦。汪伯彦认为此时宋金正在和谈,所以兵马不宜轻举妄动。
听信汪伯彦意见的同时,康王显然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都城的宋钦宗虽然被围,身处危险之中,但是自己也是皇室子孙,保全自己又有什么不可以?取而代之也不是完全不行。
主、副帅双方产生严重分歧,康王赵构显然并不大重视统一思想这件事,他看宗泽始终坚持前去救援,于是就听从汪伯彦的意见,索性派宗泽单独带兵赶去都城,自己则统领人马向山东方向退去。
宗泽率兵向开德而去,正是在这一时期,岳飞被调遣到宗泽帐下听命。
宗泽知道岳飞英勇善战,但是觉得他的战术不是十分完善,于是授予他阵图,教他以阵法破敌。
岳飞自幼就喜欢读《孙吴兵法》,对兵法颇有独到见解。听宗泽讲解过阵法之后,岳飞略加思忖,说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宗泽身经百战,听到岳飞有这样的认识,十分认可,一老一少谈得十分投机。
有岳飞这样的猛将,再加上宗泽指挥得当,带兵有方,一路之上每当和金兵交战,宋军必定会夺得胜利。仅在开德就有十三场战斗,阵阵均告捷。
恰在此时,传来了金兵掳走徽钦二帝的消息,宗泽连忙率兵追赶,准备渡过黄河,截断金人归路夺回二帝。可惜,纵然宗泽一路心急如焚,其他勤王之兵却无一到达。偏偏此时又有张邦昌僭位的消息传来,宗泽又想去讨伐张邦昌。
左右为难之际,康王赵构的书信到来,他下令让宗泽在京城附近按兵不动,以观察形势的发展变化。
金兵劫掠了徽钦二帝、皇亲贵戚、后宫妃嫔及大臣三千余人,车辆马匹浩浩荡荡,一路向北而去,从此再无归期。
1127年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即位,是为宋高宗。
宗泽听到消息后,连忙赶到南京入朝觐见。君臣二人,四目相对,宗泽忍不住泪流满面。
看到新君登基,宗泽认为收复失地有望,于是他再次十分详细地向宋高宗陈述自己的收复计划。
恰好此时丞相李纲也在场,李纲和宗泽都坚决反对与金议和,两个人在宋高宗面前一问一答,两个人谈得十分投机。
和李纲、宗泽对收复一事的热忱相比,宋高宗反倒显得十分淡定。
与李、宗形成鲜明对比,在宋高宗身边围绕更多的,则是汪伯彦、黄潜善这样的主降派,宋高宗更愿意听从他们的意见。
在汪伯彦和黄潜善的唆使下,李纲在丞相之位上只主政了75天,就被匆匆罢免。
宋高宗想把宗泽留在自己身边,也被黄潜善等人阻挠,最后,宗泽被派往开封府,负责旧都城的安定和恢复工作。
宗泽到达开封的时候,金兵在附近仍然留有屯兵,每天都可以听到金兵擂鼓练兵的声音。
相比之下,开封城内墙倒屋塌,盗贼横行,士兵和老百姓混同居住,毫无斗志。
宗泽到达之后,马上着手平定贼寇,他首先将当地最有影响的巨寇王善收服,王善的几十万人都前来归顺。很快,陕西、京东、京西等地的人马都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宗泽的指挥。
一时,供宗泽调动的队伍足有百万之众,粮草充足,军心齐整。
之前因为上书被宋高宗免职的岳飞也辗转回到宗泽营中,宗泽十分爱惜岳飞的才能,就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听用。
凭借军功,岳飞先被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
看到开封城逐渐恢复往日的繁荣与安定,宗泽于是向宋高宗上书,请求宋高宗回到旧都城,以此安定民心,重整祖宗基业。
如泥牛沉河,杳无消息。
宗泽再次上书,受到的却是黄潜善、汪伯彦等人的冷嘲热讽。
有宗泽驻守开封,金兵多次来犯,都被宗泽派兵击退。
在战斗中,宗泽曾经俘虏了一名金将王策,王策本是辽将,辽被金征服后他就跟随金兵四处征战。
宗泽了解了王策的情况后,连忙解开他的绑绳,请他就座,然后对他说道:“契丹本是大宋的兄弟之国,现在金人侵犯我主,又灭了你的国家,你应该考虑一雪前耻,怎么反倒助纣为虐呢?”
宗泽一番话说中了王策的痛处,王策顿时痛哭流涕,他表示愿意为宗泽效力。
宗泽向王策询问金国的虚实、营中兵力布置等情况,都一一探听清楚后,他开始细密筹划,准备大举进攻。
宗泽一面筹划着进攻,一面敦促宋高宗早回开封。
宋高宗不加理会,只是任命宗泽为资政殿学士。
宗泽先后上了二十多道奏章,力陈手下数十万将士愿意守护京城、渡河收复失地的决心,坚决地请求宋高宗回开封主持大局。
可是,和宗泽的忠正之言相比,黄潜善等人的谗言似乎更对宋高宗的心思。
宗泽为此忧愤成疾,他后背上生出了毒疮,痛苦难当。每当将士们前来探望、关心他的病情时,宗泽谈论的仍然是徽钦二帝蒙尘,自己内心的愤恨与遗憾。
看到老将军病体沉重仍然心系国事,将士们常常被感动得涕泪横流,个个都表示要奋战到底。
深受疾病折磨的宗泽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他说的话仍然没有一句提及家事,心心念念始终不忘北伐大计。
1128年七月十二日,宗泽大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而后溘然长逝。
听到老将军去世的消息,开封城中的将士、百姓无不痛哭失声,都为他没能如愿渡河讨贼而深感遗恨。
本文参考《宋史·岳飞列传》、《宋史·宗泽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