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家将归宋前因
公元979年5月,北宋太宗赵光义攻陷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彼时的杨家将主将杨业,从951年就跟着刘继元的父亲,当时他扶保北汉已经28年,老将军选择誓死不降。当时他的儿子六郎杨延景,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投宋,一个是投辽,辽国有他的爱人,当时的萧皇后。然而杨家将此时,走到了一个历史的拐点上,这涉及到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身份认同,以后的金国和蒙古攻陷中原时,北地燕云十六州汉家儿郎的自我身份认同,出了严重的认知偏差,蒙古灭金时,在中原大地,参与作战的多数都是汉人,一部分是拥护金国正统的汉人,一部分是投降了蒙古的汉人,事隔800年后,我们惊讶的发现,当时在金国参与抵抗的汉人,他们不在乎国家是金还是宋,他们在乎的是自我身份认同,说简单点,他们觉得即使他们在金国,他们也是华夏正统汉家儿郎。
而当初射了成吉思汗一箭的人,正是金国的汉家儿郎,他的一箭让成吉思汗,从此再也没有踏入中原半步。
这里涉及到的就是北汉破灭时,杨家将的家族目标,是为了自己小家的发展壮大,还是重回前线,成为抵御异族的第一道钢铁长城。
杨业和杨家将,其实有自己的商议,归宋其实还是保家卫国,但是这里的为国,对于年近50的老将军来说,他要维系的是汉家百姓的安全。所以他选择了带着杨家将投降大宋。
杨家将是我们华夏民族,妥妥的盖世英雄,这点是不容置疑的。但也是正是因为他们的节操和志向太伟大了,所以由不得宋朝朝廷,开始对他们进行防备和调离。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就是因为杨家将的投降,所产生的一段痛苦的恋情。
二、宋太宗认为,杨家将不是真心投城大宋,他们全家都是心在曹营心在汉
柴郡主,原名柴美容,出生于公元959年,后过继给宋太祖赵匡胤,到了她20岁时,宋太宗天天为她的事操心。概因她是被哥哥养大的闺女,比亲的还亲,所以很任性。从她满16岁以后,朝中大臣为她介绍对象的,平均一天俩。
宋太宗赵光义当政时,有两件事最让他糟心,一是燕云十六州总是拿不下来。第二个就是号称宋朝第一美女的侄女儿,柴郡主的婚事,眼看着宋太宗都登基三年半了,柴郡主的丈夫,还在娘胎里呢。
天下百姓都在看,由不得赵光义不谨慎,所有人都知道宋朝赵家的皇位,是由人家柴郡主他亲爹那里抢来的,如今周世宗的女儿已经成年,如果赵家皇帝,要是对柴郡主不好,或者很冷漠,无人关心,那会寒了天下百姓的心。毕竟宋朝以仁义治国。这才是让赵光义挠头的地方。
只是突然有一天,平常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侄女儿,直接就蹦到了宋太宗面前,当时宋太宗正在政事殿为杨家将归宋的事挠头,哪有什么人凛报,从小就跟着他晃荡的柴郡主,就扑进他怀里:“叔叔,叔叔我有中意的人了,我要叔叔给我指婚。”
40岁的宋太宗一下蹦起来,得这真是一家子:“妮儿,你相中哪家的公子了,有官职没?”书中暗表,从976年赵匡胤去世,到984年,赵光义并没有皇后,本来他有一个一生所爱的符皇后,可惜符皇后命薄,在975年元月去世。从此之后九年,宋太宗赵光义从未立皇后。
所以此刻这一对叔侄就抱着在大殿里蹦呀蹦,直到宋太宗听到那个男人名字,他愣了。“妮儿,你再说一遍,你喜欢谁?”
柴郡主丝毫没有注意到叔叔神情中的异样,她一直沉醉在喜悦和兴奋里,她大声的给叔叔重复着:“叔叔,我要他。那个大我一岁的,北汉少年战神杨六郎杨延景。”
直到此时她才现叔叔的脸色像苦瓜。
赵光义沉吟一会儿,拉住侄女的手:“妮儿,这个好像真不中,要不你换一个吧,叔叔发誓,随便你选中其他人,哪怕是宰相的公子,叔叔也给你把他抓过来,唯独这个杨六郎不中。”
他的侄女他知道,现在宫中又没有皇后,平时郡主在后宫就跟南霸天一样,是宫里最大的刺头,听了叔叔的劝解,当下少女就要在地上,表演沾衣十八跌,说人话就是碰瓷。
殿里的宫人,早就溜完了。郡主发飙,而且有可能对陛下出手,这是天家的家务事,大家躲得远远的最好。
赵光义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谁活着没个牵挂,有人说天家无父子,的确这话没毛病。但是天家也要有亲情吧,何况他又没有皇后,所以平素宠爱柴郡主,宠的她无法无天。
柴郡主看出事态的严重性,就乖乖的给叔叔沏了茶。叔叔悠悠的说道:“这个杨六郎有问题,现在朝内关于对杨家将的定性,朝堂之上大家争的热火朝天。”
“孩子,朝中大臣多数人认为,杨家将并不是真心投降大宋,说白了大家认为,以老令公的影响力,他和他的孩子们,是妄图在河东打造自己的势力,成为新一代的拥有实权的节度使。你可不要小看杨家将,他们呢一直驻守在北汉边关,他们同大宋,同大辽都数次交手。所以虽然他们现在看起来投降了,但是朝中大臣认为,人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汉具体是哪里,我们不得而知。
更可怕的是,这个21岁的青年将领,在河东威望颇高,我们不单单是说他在北汉部队里威望超人,而是说他的名声在河东一向不错。于是问题就出来了,这么一个年轻有为的军事将领,在沙场上,堪称悍将,然而他却不曾结婚。不仅如此,他没有任何妻妾,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任何绯闻。
我们说,一个成年男人,既不好色,也不贪恋军权,他不打仗时,常去爬山,但是却不喜欢打猎,他一直喜欢往北看,曾经有士卒偶尔提过,杨六郎有恋人,身份非常高贵,关键他的爱人是北地辽国的贵女。现在军中当年那批老兵,基本都死在十年前太祖亲征北汉的战事里,所以没有人知道,他的恋人是谁?这个年轻人,不是我们能拉拢的,更何况你是叔叔最宝贝的孩子,你让我把你嫁给一个来历不明的降将。我做不到,要么你把叔叔敲晕,要么你离家出走,和他双宿双飞,永远不要回到叔叔身边。”
北宋柴郡主
三、“叔叔,我还是想去试试。”赵光义看着窗外,良久后对柴郡主说:“去吧,叔叔就是不让你去,你也会偷偷去,只是受伤了,不要哭着回来。最近我派他,去桑干河下游驻守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赵光义的底线,就是侄女儿碰瓷可以,碰壁么,碰了就赶紧回来,关键是他舍不得让孩子心痛。只是这明知山有虎的叔侄儿,注定孤独一辈子。
桑干河下游位于永定河上游,在如今的山西出境后进入河北。杨六郎的部队就在那里驻扎。
时间已经进入深秋,桑干河上早上会有一层厚厚的白雾,杨六郎平时都会在河边,看着那白雾发呆。如今他领着的都是宋兵,几乎他是没有熟人。远处跑来他的亲卫,“将军,东京汴梁城给我们部队发送的给养已经到了,他们的军需官要求你本人去领回这批补给。”
杨六郎归宋已经四个多月了,这还是头一次听说对方军需官,提出如此要求的。算了还是去一趟吧,左右无事。
对方来交接的军需官是一员女将军,杨六郎跟人家客气一下,就要趴到桌子上签字,这时那位姓柴的女军需官,好奇的打问:“难道六郎将军不亲自查看一下这批补给有什么吗?”
青年杨六郎礼貌的对女将笑笑:“柴军需是吧,其实这里有专门负责接收补给的军官,我们作为上官,还是让专业人士干专业事物比较好。”
就当他要挑开帐篷走出去时,女将突然说:六郎将军请留步,我还是实话实说吧,我叔叔是当今官家宋太宗,他看你年纪大了,却尚未婚配,所以想把我指给你结婚。我自己没见过六郎将军,就偷偷的央告他人,带我来见一见你。”
杨六郎突然反应过来,人家女将姓柴,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侄女,那她应该是宋朝第一美女柴郡主了,这下他可不想让人家抓小辫子。于是他忙给郡主行礼道:“刚才真是怠慢柴郡主了,实在是六郎不善交际,郡主大人有大量,还请原谅六郎,千万不要给您叔叔,打小报告。”
柴郡主笑的好看极了,就像一朵盛及而开的玫瑰花,然而杨六郎却一直半低着头,未曾有半分逾越御制。
柴郡主娇笑道:“六郎将军不敢看本宫,可否是因为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不一会儿,两人相谈还算和睦,柴郡主突然说道:“六郎将军,小妹今年年方20,听说哥哥已经22岁,那我可否称呼六郎将军为延景哥哥。或者干脆叫你景哥哥就好。”
调皮的郡主猛然注意到,当她偶然提到〔景哥哥〕仨字时,杨六郎几乎下意识的就回答了一声:“咋了绰儿……”然后他突然闭口不语。
柴郡主心就像被一根细针,狠狠的扎了一下,六郎哥哥果然有自己的爱人,刚才明明是自己在同他说话,他表面上也偶尔回复三句两句,没想到,他的心早就飘走了。
“绰儿是谁?”
宋朝的情报系统迅速行动起来,北宋皇帝的近卫皇城司大头领,亲自化妆去北国,探查辽国哪一位贵戚,叫绰儿。
负责和大宋皇城司大头领接洽的,是辽国朝中的一位大官,他们排查了所有跟杨六郎年龄相仿的贵族小姐,突然这位大官合上了花名册。他苦笑道:“大头领,回去吧,凛报陛下,杨六郎将军的爱人,你们都惹不起,我们陛下也惹不起。她的闺名叫萧绰儿,她是现在辽国最高权利巅峰的执掌人,当今辽国皇帝的正宫皇后。”
杨六郎
四、听到这个消息,宋太宗和柴郡主惊呆了,谁?你特么的说的是谁?投降大宋的杨家将少年战神,他的恋人竟然是辽国实权皇后,萧绰儿。
宋太宗赵光义的胳膊无力垂下来,挥手让皇城司大头领出去。傻侄女已经连夜出宫去了。她不服,她要去景哥哥。她之前已经守着景哥哥,几乎都是朝夕相处了三个多月,因为这快要过年节了,她不得已才回来东京汴梁。
桑干河上已经结冰了,杨六郎的军营还驻扎在原地。只是六郎哥哥不在。他的桌子上,只有一封写给柴郡主的书信。
辽国萧太后
就当我俩没有明天,
就当我俩只剩眼前。
就当我从来都不曾离开,
还扔占据你心怀。
你的眼神充满期待,
我的心中却尽是未来。
空气之中弥漫着恋和爱。
但是我的爱却已不在。
因为我心里早就住着一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