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郡国并行制介绍 郡国并行制的后果是什么

西汉郡国并行制介绍 郡国并行制的后果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355 更新时间:2024/3/30 3:09:17

西汉郡国并行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

刘邦画像

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以及避免再次造成七国叛乱,诸侯王国的权力逐渐被削,特权逐渐被夺回,地位下降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文景两代相继实施以亲制疏和重建诸侯这一策略,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则册封同性子弟为王。

简单来说西汉郡国并行制就是一部分国土由皇帝直接管辖;而另一些地方则分给同姓皇族,这些地方分别实行分封制以及郡县制。这使王国越来越多,诸侯管辖的领域越来越小。而西汉时期王国最多的时期达到了王国二十五个,汉郡为四十三个,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基本解决了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弊端。真正使诸王领域愈来愈小的并不是西汉郡国并行制,而是汉武帝的推恩令。郡国并行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不同的是后面朝代的分封只有其名没有其权。历代统治者都在不懈的加强自身的统治,这使得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郡国并行制的后果

郡国并行制是汉朝时期特有的地方政治管理制度,所谓郡国并行制,就是刘姓嫡系封国与外姓列侯并存的地方管理政策,在汉朝的发展过程中郡国并行制发挥了诸多作用。但史学家对郡国并行制及郡国并行制的后果有不同层面的见解。在对郡国并行制的后果的研究中,史学家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

汉武帝画像

一方面,史学家认为由于汉朝建立后疆域扩大,汉政权推行郡国并存制,扩大了地方封国的自治权利,虽是无为而治的表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封国的经济发展。郡国并行制使各封国维持其地理环境的界限,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经济,并且各封国王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权,使得群国并行制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同时也推动了汉王朝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一部分史学家对郡国并行制的后果持批判态度。郡国并行制给各郡国一定的兵权和财权,同时又疏于对地方的管理,使一部分郡国拥兵自重,造成割据势力出现,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不利于中央集权,为汉朝灭亡埋下伏笔。

随着汉朝的发展和郡国并行制的全面实行,全境郡国数量也不断的增加,文景时期,实行“以亲治疏”、“众建诸国”的政策以达到削番弱国的目的,缓解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武帝之后诸侯国的地位几乎都在郡国之下,郡国并行制也逐渐演变成了单一的郡县制。对郡国并行制后果的评价可谓仁者见仁,但不可否认的是郡国并行制无论好坏,都是中华文明史上特有的地方政治制度,为中华文明谱写了独特的一页。

更多文章

  • 揭秘陈永华陈近南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陈永华,南之,间的,关系,陈永华,历史上,一位,十分

    陈永华陈近南陈永华是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将领,他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带领将士从事抗击清兵的活动,在跟随郑成功作战的时候受到了他的欣赏和器重,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也一直对陈永华十分有好感,可以说陈永华一直是郑家出众的谋士。当时还有一个人有着十分响亮的名声,同样是从事反对清朝的行动,那么陈永华陈近南之间有什

  • 金石学家端方与毛公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金石,学家,端方,毛公鼎,故事,端方,毛公鼎,西周,晚期,毛

    端方与毛公鼎毛公鼎,是西周晚期毛公所铸的青铜器,鼎高1345px,口径1197.5px。呈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鼎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总体造型端庄稳重。清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毛公鼎出土于陕西岐山,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瑞芳是当时的两江总督,曾经跟毛公鼎有着联系。那么瑞芳跟毛公

  • 朱之瑜的中日文化交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之瑜,中日,文化交流,是什么,朱之瑜,中日,交流,一位,明

    朱之瑜中日交流朱之瑜是一位在明清初期非常著名的学者,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教育家,因为看到国家混乱不堪而对官场失去了兴趣,并且在一年之内放弃了三次皇帝给予的做官的机会。朱之瑜图片这也让当时的奸臣产生了嫉妒愤恨的心理,于是便诬陷于他,导致他不得不流离失所的到处逃避,最终辗转到了日本,并且开始了长期的生活。

  • 朱舜水的主要学说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舜水,主要,学说,什么,朱舜水,主要,学说,一个,非常,大

    朱舜水的主要学说朱舜水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学者,他的一生都在潜心研究学问,曾经受到皇帝三次的召见,可是却全部被他拒绝了,在他看来自己只适合做学问。尽管曾经为了复兴明朝而四处奔走过,但是他的学问却并没有因此而被耽误,而朱舜水的主要学说也在日本地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那么朱舜水的主要学说包括哪些方面呢?朱舜水

  • 朱舜水三次征辟不就的始末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舜水,三次,征辟,始末,介绍,朱舜水,三次,征辟,始末,一

    朱舜水三次征辟不就始末朱舜水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他曾经因为逃避清朝的统治而到日本地区生活,并且将自己所知道的学问以及知识教给了日本人,在建筑、医学以及教育等方面带给了日本很大的启迪。这也说明朱舜水果真是真材实料懂得许多的学问。可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朱舜水三次征辟不就始末这句话,而且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

  • 解析明清教育家朱舜水与拉面有何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解析,明清,教育家,朱舜水,拉面,有何,关联,朱舜水,拉面

    朱舜水拉面朱舜水是一位十分著名的学者,在明清交替的时期为中日两国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传到了日本地区,为日本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而拉面则是中国的一道食物或者小吃,据说朱舜水拉面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那么朱舜水拉面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朱舜水图片说起朱舜水和拉面之间的关

  • 西汉农业官员赵过有什么重要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汉,农业,官员,赵过,什么,重要,成就,赵过,成就,西汉

    赵过的成就赵过,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农业学家,任搜粟都尉之职,赵过发明创新的代田法,对中国后世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过的成就,就是独创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性的代田法,赵过代田法能显著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有效的缓解了当时汉武帝连年征战所造成的温饱问题。赵过代田法示意图现代农业的垄沟就是从赵过代田法变

  • 历史上的朱舜水是明宗室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朱舜水,宗室,朱舜水,宗室,朱舜,水生,活在,明清

    朱舜水是明宗室吗朱舜水生活在明清两朝交替的时候,尽管他曾经几次拒绝做官,可是对于明朝的覆灭他是十分遗憾的,并且为了复兴明朝开始了长达几年的奔走,但是最终却还是失败了。朱舜水雕像面对清政府的威胁和统治朱舜水宁愿死也不愿意剃头归顺清朝,甚至在此之后一直在日本生活。鉴于他这种激烈的举动有些人会十分的疑惑朱

  • 农学家赵过简介 赵过代田法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农学家,赵过,简介,赵过代,田法,怎么样,赵过,简介,汉武帝

    赵过简介赵过,汉武帝时期的农业官员,籍贯、生卒年不详,是中国古代历史著名的农业学家,赵过推行的代田法,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做了巨大贡献,他所创造的农具,耕地方法非常巨有实用性,即使到现在,在中国云南偏远农村,还有农民使用赵过发明的三脚耧车。赵过画像赵过简介不详,根据仅有史书考证,《汉书·食货志》中说

  • 南宋画家马远的成就介绍 马远的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画家,马远的,远的,成就,介绍,作品赏析,马远的,远的

    马远的成就马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山水画上。他经常用水墨画画,笔法雄浑。作画特点极为简妙,线条苍劲,善于用“斧劈”,水墨很是苍劲,意境也很深邃,蕴含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马远的作品在构图上,马远改变了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以小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此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