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马士英是谁 揭秘马士英之死

明朝马士英是谁 揭秘马士英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86 更新时间:2024/1/8 20:15:58

马士英是谁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中国时局动荡,一位以诗词歌赋著称的人物,差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个人就是马士英。马士英是谁,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能力,左右明清之际的时局呢?

马士英的画像

马士英是贵州贵阳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591年。在他25岁的时候,和阮大铖一起通过了科举的会试。三年之后,被授予南京户部主事,开始进入仕途。直到崇祯年间,被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但不久之后,他被人告发贪腐,罢了官。

马士英在罢官之后,又遇到了和他同榜进士阮大铖,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其后阮大铖由于支持东林党人周延儒入阁有功,被重新举为仕人。但是由于东林党内部的反对,阮大铖只好推荐马士英取代自己的位置。

不久之后,李自成大军攻克北京,又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清军入关。由于战火还没有蔓延到南方,南方因此亟需再立新君,以图光复。因此在马士英等人的支持下,小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称为弘光帝。马士英由于拥立有功,被进为内阁首辅。

马士英为了报答当年阮大铖的举荐之恩,因此在弘光帝面前保举了阮大铖,两个人一起把持朝政。至于马士英在南明任职期间的功过是非,历史上的说法很不一致,有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奸臣,也有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忠臣。但无论如何,在后来清军南下的过程中,马士英并没有像阮大铖一样卖国求荣,因此无关是忠奸,顶多也只能算是一个权臣。

弘光元年,清军南下,攻克扬州,尽屠八十万之众。南方闻风丧胆,开城投降,弘光帝出逃至芜湖,被清军捕杀。阮大铖贪生怕死,投降了清军。那么马士英去了哪里呢?马士英是谁,当然不会随便投降,他率领残余势力南下,盘踞在江浙一带,多次和清军交战,最后牺牲。

马士英之死

在中国晚明的历史中,对于马士英之死有着不同的说法。根据正史记载,马士英是被清军俘虏后英勇就义的,而根据野史记载,马士英并未死去,一直隐居在山中,直到寿终正寝。

电影《董小宛》中的马士英和阮大铖

由于马士英和阮大铖在南明弘光朝时期的擅权,招致了东林党复社成员的不满。而且在马士英的好友阮大铖于南京城破后,乞降于清军,顺带着让马士英的形象也在无意之中抹上了一层黑。

在弘光帝覆亡之后,南方相继又建立了隆武帝朱聿键政权和鲁王朱以海政权,抵抗清军的入侵。马士英本属于弘光朝的宠臣,而且东林党对其多有不满,因此当他去投奔隆武帝和鲁王的时候,都遭到了拒绝。但是马士英并没有因此转投清军,而是自己组织力量,抗击清军。

根据史料记载,马士英在此期间,参加了南明抗清势力攻打余杭、富阳和杭州等地的战役。后来南明势力最大的队伍吴日生败亡,马士英见大势已去,遁入四明山,削发为僧。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使得马士英被清军逮捕。但是这个时候,马士英也没有投降清军,最后英勇就义。

在野史中,有学者考证出马士英并没有被清军俘虏,而是一直隐居在山中。而且还有人找到了马士英在弘光年间直到清康熙年间的活动痕迹。而且在他晚年,还和八大山人一起创建了江西青云圃道院。

但是无论对马士英之死持有何种看法,都可以证明他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并没有像明末的其他士大夫一样卖国求荣,而是选择了殉国的结局。如果熟读南明史,可以发现他的就义和宁波人张煌言十分相似,而后者被人称为了民族英雄。因此,那些污蔑马士英的学说,都将不攻自破。

更多文章

  • 啤酒馆暴动背景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酒馆,暴动,背景,究竟,是什么,酒馆,暴动,背景,一战,后的

    啤酒馆暴动背景啤酒馆暴动背景是一战之后的德国国内、国际形势有关。它也分不开因民族情绪引发的纳粹党的崛起。啤酒馆暴动的领导人希特勒在许多文章都声称,纳粹党是利用当时一战之后德国衰败的国内经济和国际政治情况的下繁衍滋生出来的一个党派。而实则上,这是一个极端爱国主义的党派。纳粹党接近于极端民族主义和沙文主

  • 武则天称帝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经过,怎样,武则天,经过,身为,女性,向来,男尊女卑

    武则天称帝经过身为女性,在向来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站在最高点,注定是充满了艰辛的。那么武则天称帝经过是怎么样的呢?武则天图片武则天称帝经过可以分成稳坐后位、打击劲敌、独霸朝纲、六亲不认、大权在握、登基称帝这六个阶段。在武则天成为李治的皇后之后,便将已废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处置掉。在原太子李忠提出让位之后,她

  • 王莽改制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莽,改制,结果,如何,王莽,改制,结果,西汉,时期,新朝

    王莽改制的结果王莽是西汉时期的新朝的皇帝,他通过符命禅让的方式坐上了皇帝,并且在掌握政权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是王莽改制的结果却不如人意。王莽原打算借古周王朝之势改革以巩固自身的地位,解决社会问题,缓和阶级矛盾,但是结果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具体的王莽改制的结果是怎样的呢?王莽图片王

  • 揭秘天历之变就是两都之争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揭秘,天历,之变,就是,之争,天历,之变,就是,之争,事变

    天历之变就是两都之争吗天历事变和两都之争发生在同一时期,甚至他们的主要参与者也很相似,那么天历之变就是两都之争吗?天历之变中的元成宗天历之变就是两都之争吗?答案是否定的。两都之争可以说是天历之变的背景,元文宗图铁木尔在1328年在握有重兵的大臣燕铁木儿的拥护下在大都即位改年号元天历,与此同时丞相倒剌

  • 啤酒馆暴动简介 纳粹发起企图夺取政权的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酒馆,暴动,简介,纳粹,发起,企图,夺取,政权,政变,酒馆

    啤酒馆暴动简介啤酒馆暴动是一场由纳粹发起的,企图夺取政权的一次政变。下面我们对这次啤酒馆暴动简介一下。啤酒馆暴动的领导人希特勒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利用一战后人民的爱国情绪,迅速扩大其势力。到1923年,纳粹党人已经发展到了三万余人。啤酒馆暴动正是发生在这一年的11月8日。当时巴伐利亚的军政头目,都

  • 什么是元朝天历之变 天历之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什么,朝天,历之,天历,变的,结果,如何,什么,天历,之变

    什么是天历之变天历之变的天历是古代帝王的年号,天历元年是指公元1328年。那么什么是天历之变呢?天历之变中的元成宗天历之变是指中国古代元朝时期经历的一次惨烈的政治变动,和世剌和图铁木尔同为元武宗的儿子,周王和世剌原本流亡在外却迎来意外之喜,被弟弟图铁木尔的诚意感动,从察合台汗国回到大都于1329年即

  • 明代于谦是谁 明朝于谦的后代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代,于谦,明朝,后代,资料,明代,于谦,明史,曾评价,评价

    明代于谦是谁《明史》曾评价于谦说:“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那么,明代于谦是谁。要想全面地了解明代于谦是谁这一问题,需要从于谦简介开始说起。于谦生于公元1398年,卒于1457年,享年59岁。于谦的祖籍虽然在河南商丘,但是于谦自幼在浙江杭州一带长大。于谦少年时期非常仰慕文天祥,他认

  • 西汉刺史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汉,刺史,制度,怎样,西汉,刺史,制度,是由,汉武帝,行的

    西汉刺史制度西汉刺史制度是由汉武帝实行的一种管理国家的政策,西汉时期的一些皇帝在治理国家的政策方面,大多都是沿用秦国的治国政策。只是在汉朝刚统一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取消了监御史制度。而在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则是沿用秦国的监御史制度而实施的,并在监御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且加以完善。

  • 西汉的刺史制度的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汉,刺史,制度,内容,介绍,西汉,刺史,制度,内容,时期

    西汉的刺史制度的内容在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将皇权集中起来,而且能够更好的管理地方行政区域,所以沿用并且完善了秦国的监御史制度,并改名为刺史制度。那么,西汉的刺史制度的内容具体有哪些呢?西汉刺史制度示意图首先,汉武帝将三辅,三河之中包括的地区还有弘农这些地区除外之后,将剩余的那些地区,根据地理位置关系

  • 揭秘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揭秘,最早,实行,刺史,制度,最早,实行,刺史,制度,中国

    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是谁刺史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产物,这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是谁呢?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汉武帝提到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是谁这个问题,其实汉武帝就是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皇帝。汉武帝是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时期不仅实行了刺史制度,而且汉武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