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析马士英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浅析马士英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99 更新时间:2024/2/24 12:52:23

马士英是好人还是坏人

马士英是好人还是坏人,一直是研究明末清初历史的学者争论的问题。判定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首先最主要的,当然是要看他干的事情都是些好事还是坏事。

戏剧《桃花扇》中的马士英和阮大铖

首先来看一段发生在多铎和黄端伯之间的对话。清兵南下,南京的一些重要官员,如钱谦益、赵之龙等人都打开城门投降。唯有黄端伯不投降。多铎问黄端伯说,你以为弘光帝是个什么人,你想为他殉节?黄端伯说,皇帝圣明。多铎又问,那你认为马士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黄端伯说,是忠臣啊。多铎说,像他那样的人也可以被称为忠臣?黄端伯说,马士英直到现在也没有投降,当然是忠臣。他指着那些已经投降清军的南明官员说,他们才是不忠不孝的人!

虽然以上这段话,有黄端伯和多铎作对的意思。但是从中可以发现一个事实,在黄端伯的眼里,马士英比钱谦益、赵之龙那些投降派的人士实在强太多了。

马士英曾经为张溥丧事奔波一个多月。而马士英和张溥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少关系。曾经张溥和阮大铖一起,是拥护周延儒入阁的重要人物。后来周延儒入阁,要对阮大铖报答,但由于复社成员的反对,因此阮大铖让马士英代替了自己的位置。因此马士英和张溥之间的关系,是隔了阮大铖一层。但在张溥死后,马士英能够为他的丧事奔波一个多月,足见其江湖豪气,是个重义气,重情义的人。

在回到之前清军南下的时候,钱谦益投降了,阮大铖投降了,唯独马士英没有投降。马士英干什么去了呢?他在浙江一带,组织抗清实力,和清军进行斗争,直到最后,马士英壮烈殉国。

一个在别人眼中忠孝两全的,重情义的人,就可以看出马士英是好人还是坏人了。但是在当时的南明朝中,马士英过分揽权,而且才能平庸,是弘光朝覆灭的原因之一,也是马士英饱为后人诟病的原因。但弘光朝覆灭,是很多原因形成的,马士英并非罪魁祸首。

马士英阮大铖

马士英阮大铖都是明末人士,这两人在明末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士英官位最高到内阁首辅,阮大铖最高的官位做到兵部尚书。马士英阮大铖这样两个手握重权的人,在明朝末年,前者为国出力直至战死,后者却剃发易服,降了满清。

阮大铖剧照

马士英阮大铖两人同年参加会试,不久之后,二人双双考取功名。不过阮大铖后来和阉党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所以导致被罢官。马士英遇到此时的阮大铖,两个人无话不谈,建立了非好的友谊。阮大铖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擅戏曲,有着安徽戏曲第一人的美称,而马士英也十分喜好戏曲,两人可谓是一见如故。仕途不顺的阮大铖十分渴望马士英的提拔,马士英当然没有拒绝。

当时的马士英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个提拔阮大铖让自己背上了千古骂名。阮大铖虽然满腹经纶,诗词双绝,可是人品却非常一般。在明末国破家亡之际,他没有想着拯救万民与水火,而是痴心于政治斗争。马士英则不同,虽然背着提拔恶人的骂名,却一直和清军做着斗争。

崇祯吊死,北方失守后,马士英没有跪地投降,而是率领部下继续活跃在江浙一带,一边与清军交战一边招兵买马。可惜明朝已经完全丧失了民众基础,这样的抵抗并不能挽救败势。兵败后的马士英遁入空门,后来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阮大铖则投靠清军,一路上为清军摇旗呐喊,后来病死在征途中。

标签: 浅析马士英竟是好人还是坏人马士英好人还是

更多文章

  • 七月密谋简介 刺杀希特勒的政治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七月,密谋,简介,刺杀,希特勒,政治事件,七月,密谋,简介

    七月密谋简介七月密谋又被称为“7·20密谋”,是一场爆发在纳粹德国内部的政变,矛头指向当时德国最高领导人希特勒。现在我们来通过对七月密谋简介,来了解一下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事件。刺杀行动爆炸后的现场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由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埃尔温·冯·维茨莱本元帅等德国高层领导人。他们制定了一系

  • 七月密谋主要人物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月,密谋,主要,人物,都有,七月,密谋,主要,人物,纳粹

    七月密谋主要人物七月密谋主要人物是纳粹德国的军官克劳斯·菲利普·玛丽亚·查士丁尼·申克·冯·施陶芬柏格,刺杀行动时任陆军上校。影视剧中的施陶芬柏格施陶芬柏格出生于1907年11月15日,早年加入德国军队,在第十七骑士团,德累斯顿步兵学院等服役。1943年4月,施陶芬柏格在北非的一场战役中受到了重伤,

  • 关于明朝于谦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于,明朝,于谦,故事,介绍,明朝,于谦,故事,又被,后人

    明朝于谦的故事于谦又被后人称为“救时宰相”,关于明朝于谦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两袖清风”讲述的就是明朝于谦的故事。话说,于谦担任兵部侍郎期间,有一次在河南一带巡查。于谦雕像当时,朝廷的政权被宦官王振所把持,各地官员为了拉拢王振,纷纷用重金和稀有宝物去贿赂王振。即使在外地出差的官员,等到回京时,

  • 王莽改制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莽,改制,评价,怎样,王莽,改制,评价,西汉,时期,新朝

    王莽改制的评价王莽是西汉时期的新朝的皇帝,他通过符命禅让的方式坐上了皇帝,并且在掌握政权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是王莽改制的结果并不如人意。那么世人对于王莽改制的评价是什么样的吗?王莽画像图在评价王莽改制的时候,有的学者说到王莽的改制最终导致了整个王朝的没落。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评价王莽改

  • 武则天称帝跟佛教是否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帝跟,佛教,是否,有关,武则天,帝跟,佛教,有关,唐

    武则天称帝跟佛教有关在唐太宗驾崩之后,身为太宗妃嫔的武则天和其他的妃子一样去了感业寺吃斋念佛,也因此有了“武则天称帝跟佛教有关”的说法。那么武则天与佛教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是不是真的就如这个说法一样她的称帝跟佛教有关呢?范冰冰版武则天剧照武则天的父亲名叫武士彟,因为在唐朝建国的时候有功便被封为了

  • 啤酒馆暴动影响着纳粹的掌权路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酒馆,暴动,响着,纳粹,掌权,路程,酒馆,暴动,影响,直接

    啤酒馆暴动影响啤酒馆暴动影响最直接的是造成了16名参加暴动的纳粹党人和3名警察在冲突中死去,而作为这次政变的主要人物希特勒也在两天后被警察逮捕。啤酒馆暴动的主要人物希特勒被捕后,德国当局立即将他投入了监狱。但是到了审判环节的时候,由于在政治意见上首席法官和希特勒的看法一致,因此法官法外容情,仅判处他

  • 明朝马士英是谁 揭秘马士英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马士英,揭秘,之死,马士英,明末清初,时候,中国,时局

    马士英是谁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中国时局动荡,一位以诗词歌赋著称的人物,差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个人就是马士英。马士英是谁,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能力,左右明清之际的时局呢?马士英的画像马士英是贵州贵阳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591年。在他25岁的时候,和阮大铖一起通过了科举的会试。三年

  • 啤酒馆暴动背景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酒馆,暴动,背景,究竟,是什么,酒馆,暴动,背景,一战,后的

    啤酒馆暴动背景啤酒馆暴动背景是一战之后的德国国内、国际形势有关。它也分不开因民族情绪引发的纳粹党的崛起。啤酒馆暴动的领导人希特勒在许多文章都声称,纳粹党是利用当时一战之后德国衰败的国内经济和国际政治情况的下繁衍滋生出来的一个党派。而实则上,这是一个极端爱国主义的党派。纳粹党接近于极端民族主义和沙文主

  • 武则天称帝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经过,怎样,武则天,经过,身为,女性,向来,男尊女卑

    武则天称帝经过身为女性,在向来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站在最高点,注定是充满了艰辛的。那么武则天称帝经过是怎么样的呢?武则天图片武则天称帝经过可以分成稳坐后位、打击劲敌、独霸朝纲、六亲不认、大权在握、登基称帝这六个阶段。在武则天成为李治的皇后之后,便将已废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处置掉。在原太子李忠提出让位之后,她

  • 王莽改制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莽,改制,结果,如何,王莽,改制,结果,西汉,时期,新朝

    王莽改制的结果王莽是西汉时期的新朝的皇帝,他通过符命禅让的方式坐上了皇帝,并且在掌握政权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是王莽改制的结果却不如人意。王莽原打算借古周王朝之势改革以巩固自身的地位,解决社会问题,缓和阶级矛盾,但是结果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具体的王莽改制的结果是怎样的呢?王莽图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