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思想分析

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思想分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37 更新时间:2023/12/24 11:03:41

张载的思想

《张载的思想》这本书是在2010年出版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葛艾儒。这本书是西方人研究张载思想的第一部专著,他们的目的就是重新构建张载的哲学体系。书中深入地分析了张载的一些思想,关于人,关于宇宙,圣人的理想和如何成为圣人等。

《张载的思想》封面图

这位美国作者,从精读张氏著作入手,将张载的哲学概念提取出来,然后再用文字将这些概念串起来。书中除了研究张载的一些思想之外,还涉及到了十一世纪的学术思潮。在正文的第一章,就主要介绍了十一世纪的学术坏境。提出了当时知识分子达成共识的一些假设和关注的问题。

从新儒学运动,张载的对手如何胜出,到后来十三世纪时新儒学怎么成为正统思想,像这样的问题,在《张载的思想》中全部都有介绍。张载是中国在十一世纪时期的三大哲学家之一,在儒学萧条的那个年代,张载和他的同道们努力地再次兴起圣学。难得的是他们所创造的哲学,为一直到十九世纪都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新儒学打下了基础。

《张载的思想》一共有五章,分别是十一世纪的学术坏境、天地、人、圣人。第一章我们大致已经了解过了,在第二章天地篇中,主要就是气、阴阳、天、神这四个的方面的研究。第三章人这一篇幅中,主要就是天性、“気”质之性、解决之道等内容,张载的大部分思想都是这一个部分的。第四章就是讲圣人是什么,圣人又是做什么的。第五章就是结论。

张载横渠易说

张载是北宋时期我国儒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的“新儒学”即理学的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和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兄弟被后世称为“北宋五子”。张载的思想和学说对于后世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张载一生留下了很多的著作,主要有《正蒙》、、《经学理窟》、《宠文集》、《横渠易说》等,其中的《崇文集》一书已经失传了。在这些著作中,除了体现他思想精华的《正蒙》之外,张载《横渠易说》也是一部研究他的思想非常重要的著作。

张载祠堂雕像

《横渠易说》这本著作是他早年所编写的著作。要论这本著作和他的《正蒙》之间的关系的话,那应该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了。张载在这本著作中主要体现的是他的三个哲学观念。先来看第一个——太极观。张载的太极观念和另一个概念“太虚”。在他看来,“太虚”是无形无象的,凭人的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一种事物来间接认识“太虚”,这就是太极。他把太虚之气称为了太极,因为这样做能够更清楚明白地说明太虚是何物。

张载之这本书中体现的第二个观念是“神”的由来。这里的神指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所了解神仙鬼怪,也不是说人类的精神意识,而是指自然界中的微妙变化,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的内在动力。

至于第三种哲学观念,则是指“时中”。在张载看来,“时中”指的是君子的言行要随着时间和场所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永远都是一副言行,不然就无法行“中庸之道”了。

张载《横渠易说》是了解他的易学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财富。

张载天人合一

张载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提出“天人合一”的第一人,这一命题是他在批判佛教时明确提出来的。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在他的各个著作中都有体现,比如在《正蒙》中,就有“爱必兼爱。”之后又提到:“物无孤立之理。”这些就是指事事物物都互相联系。

更多文章

  • 儒学代表人物孟子被称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儒学,代表,人物,孟子,为什么,孟子,为什么,战国,时期,大

    孟子被称为什么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山东省邹国人。他自小家境贫寒,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也就是说,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成就仅次于“圣人”孔子,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而他们的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雕像孟子曾和孔子一样,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简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一直以来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历史学家一个难解的话题,现在很多人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了质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也成为后来人热议的话题,其实历史学家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很复杂,其中包括来自汉武帝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当时汉代刚刚建国,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客观

  • 钱塘才女梁孟昭简介 梁孟昭的作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钱塘,才女,梁孟昭,简介,作品,介绍,梁孟昭,简介,由于,史

    梁孟昭简介??由于史料的缺失,因此对梁孟昭简介不能很好地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只知道她的一些传世作品和姓名。梁孟昭的画像梁孟昭,是明朝末年的才女,善于画山水、花鸟图,工词翰。大约生活在明朝嘉靖到崇祯年间。钱塘人,字夷素。同时也有人认为,夷素是梁孟昭的名字,孟昭是她的字。清代著名的诗人陈文述在作品《闺咏》

  • 同光中兴的经济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同光,中兴,经济,怎么样,同光,中兴,经济,同治,指的,跨越

    同光中兴的经济同治中兴指的是跨越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两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获得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发展,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已经被西方列强的大炮打开了,中国被迫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的对外开放,下面具体说一下同光中兴的经济。同治皇帝画像同光中兴一般是指1864年到18

  • 李三才为什么要辞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三才,三才,为什么,辞呈,李三才,三才,辞呈,李三,才是

    李三才辞呈李三才是明朝一位为人高调的官员,也是一位仗义执言,敢于犯颜逆鳞的官员,李三才虽然是为官多年,但是始终没有被官场之上的尔虞我诈磨掉自己的棱角,始终是一位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凭着自己的肝胆做事的人。正是因此,所以李三才的为官之路坎坷异常,李三才更是多次提出辞呈,下面就说一下李三才提出辞呈的事。

  • 历史上对同光中兴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同光,中兴,评价,同光,中兴,评价,清朝,末年,同治

    同光中兴的评价同光中兴是清朝末年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统治期间出现的一段社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时期。同光中兴是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式的存在着很多隐患的“繁荣”,同光中兴是无法称之为“盛世”或者是“治世”的,下面做一下同光中兴的评价。同治皇帝画像同光中兴的评价一:同光中兴是我国的

  • 李三才王锡爵的异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三才,三才,王锡爵,同点,李三才,三才,王锡爵,都是,明朝

    李三才王锡爵李三才和王锡爵都是明朝著名的官员,李三才生于哪一年不是很清楚,卒于1623年,1674年中进士之后入仕。王锡爵生于1534年,卒于1611年,1562年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二入仕。从生卒年月和入仕时间上来看两个人是同一时期的人。两个人存在着某些相同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下面就比较

  • 刺史制度是在什么时候设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刺史,制度,是在,什么时候,设立,刺史,制度,什么时候,设立

    刺史制度什么时候设立的关于刺史制度什么时候设立的这个问题,其实刺史制度是在西汉时期就设立了,但在西汉之前也已经有这种模式的工作机构了,只是叫法不同,在西汉时期正式命名为叫做刺史制度。实行刺史制度的汉武帝图片之所以在西汉时期设立刺史制度是有一定的原因,首先在西汉之前的朝代就有刺史制度的模型了,当时的皇

  • 刺史制度的意义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刺史,制度,意义,分析,刺史,制度,意义,西汉,汉武帝,时期

    刺史制度的意义刺史制度是西汉汉武帝时期正式设立的一项制度,那么刺史制度的意义有哪些呢?刺史制度图片刺史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刺史制度的意义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刺史制度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设立,是因为在刺史制度确立前,国家曾设有监御史,这个机构没有像皇帝所希望的那样的,反而是利用权

  • 李三才请停矿税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三才,三才,请停,矿税,怎么回事,李三才,三才,请停,矿税

    李三才请停矿税李三才是明神宗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官员,李三才出身于官宦世家,后来中了进士,从此入仕,曾经在京师为官,但是后来因为替自己的朋友仗义执言而被明神宗贬谪去了山东东昌,在东昌期间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后来官职屡有升降,1599年,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巡抚凤阳诸府,从此开始了李三才请停矿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