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身世介绍 孔子家训是什么

孔子身世介绍 孔子家训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75 更新时间:2023/12/9 9:12:38

孔子身世

孔子做为我国的伟大圣人,不仅仅只是教育的代表,也更是影响力最大最广的思想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化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扎根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内心。也就是这么一个人,然我们对于他的身世之谜很是不解。

孔子像

关于历史上有众多说法:有说他是生于屠夫家的,也有人说他是的父亲是鲁国的一个小官吏;更有些说他是没有父亲的,是他母亲在经过巨人的脚时,感应而孕才生出了他。之后有大数人的猜测再加以神化,使他的身份变得高贵神秘了起来。

在大多数观点中较为统一的是孔子是“野合而生”。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就有说道:“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从这里面我们就能得出孔子的父母是: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徵在。这样的话就完全符合了“野合而生”的说法,至于是否是“野合”就不得而知了。关于他的父亲,据《史记》上了解到,在孔子出生没多久的时间,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埋葬在鲁国东部的一个地方。让人不解的是孔子居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埋在了哪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原因让一位母亲连自己孩子的父亲埋葬在哪里都不愿意告诉?也许是他的母亲根本不愿提起他的父亲,或者也有可能是他的母亲被逐出家门后,不愿意承认孔子是他父亲叔梁纥的骨肉。

总之不管怎样,不管孔子的身世怎样曲折迷离,但至少然我们有一点是明白的,孔子是一个被家族遗弃的孤儿。他是由颜氏含辛茹苦一手带大的,他的成长与孔氏了无瓜葛。

孔子家训

家训,对于如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代时期,却是家喻户晓的,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少年时的孔子

家训是用来指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用来指导后代为人处事方面的活动及行为。关于家训的内容,在古时后也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是一样的,他们根据自身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家规,家法,便于后代的成长。

关于家训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孔子家训”。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孔子以及他的儿子孔鲤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说是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而他的儿子“趋而过庭”,也就是他的儿子见父亲站在庭院中,于是低着头小步快走。这是孔子瞧见了他被,便叫住了他说:“学诗了吗?”他的儿子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夫子似乎有些不悦:“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于是孔鲤应了一声“是”就退了下去学诗。

又一次,孔子再一次站在了庭院当中,碰巧的是,孔鲤又是低头而过。于是孔子叫住了他:“站住,你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孔子说道。于是孔鲤再一次退了下去,学习“礼”。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叫做“过庭语”。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这个故事一直被流传下来,直至今日还有重要的示和指导作用。

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个知名度极高的历史人物,他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因此不论是他的思想,他的言行还是他的生平事迹都被世人流传了下来。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很多,例如孔子由近知远的故事、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相师的故事等等。

孔子人像

孔子由近知远的故事主要源于孔子从他的两个弟子在救人后的不同行为中看到不同的结果。孔子的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了一个落水的人后,收下了那个被救的人为表示感谢而赠送的一头牛。孔子对于子路接受被救之人的答谢礼物的行为非常赞同,并且还说这样能够使鲁国形成乐于救人的风气。孔子从子路救人并接受答谢这件小事就看到了这样的行为有利于培养人们积德善的品德。而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用自己的钱赎了一个鲁国人,事后没有接受官府作为表彰奖赏的钱。孔子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会使鲁国不再出现用钱赎人的事。从子贡赎人后拒绝奖赏的举动中,孔子看到了这样的举动会不利于引导人们做善行的结果。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孔子能够从小知大,由近知远,这也就是孔子能被世人称为圣人的原因了。

标签: 孔子身世介绍家训是什么孔子身世做为我国伟大

更多文章

  • 揭秘护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揭秘,护国运动,意义,是什么,护国运动,意义,作为,中国,近

    护国运动的意义护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除辛亥革命之外,由中国资产阶级独立领导的又一次革命运动,最初是从云南开始的,这个革命粉碎了袁世凯作为民国大总统,利用职权之便,在中国延续封建帝制的阴谋,从而使得民主共和制得以再次实施。但是就其最终结果来看,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武力统治。那么护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呢?护

  • 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书同文,意义,是什么,秦始皇,书同文,意义,公元前

    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了最后一个齐国,统一了六国,随后在各地推行“书同文”。历史上对“书同文”的评价各有不同,书同文的过程中还有“焚书坑儒”等,也许秦始皇书同文的本意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抹杀其他思想文字,但是书同文在促进民族统一的进程上有重要的作用,那么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有哪

  • 护国运动经过详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护国运动,经过,详情,介绍,护国运动,经过,一场,轰轰烈烈

    护国运动经过护国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内战,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而逼迫袁世凯取消了帝制,恢复了共和体制,下面来介绍一下护国运动经过。护国运动的首领之一唐继尧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布恢复封建帝制,将第二年改元“洪宪”。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震惊和各

  • 孔子治学态度如何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治学,态度,如何,喜欢,弟子,孔子,治学,说起,古圣先

    孔子治学一说起古圣先贤,在人们心中一闪而过的就是孔子。孔子弟子三千,其中约有72位贤人。时至今日,世界各地没有不知道伟人孔子的。在西方各国很多地方都树立孔子的圣像,可见人们如何仰慕这位伟人的高风。孔子治学关于这位伟人的的学说博大精深,若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发掘孔子的治学思想,从中受益,肯定能带给我们不

  • 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参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巨鹿,之战,项羽,多少,参战,巨鹿,之战,项羽,多少,秦二世

    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秦二世元年,项羽和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抗秦起义。此时,项羽才二十四岁,自从以后项羽开始带领吴中男儿起义反秦,开始登上追逐权利的舞台,在此过程中,许多战役都展示了他无双的武艺。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战役之一,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呢?项羽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

  • 揭秘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秘,吴起,变法,败的,原因,吴起,变法,败的,原因,作为

    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吴起变法,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一场变法运动,但它的持续时间却短的还来不及追忆便结束,那么吴起变法为何时间会这么短,吴起变法为何最终以失败告终,吴起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呢?吴起图像谈到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吴起这个人了。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吴起,出生于前440年,诞生的国

  • 孔子适郑是什么典故 孔子九思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适郑,是什么,典故,九思,说明了,什么,孔子,适郑,生

    孔子适郑生活中有一句“丧家之犬”的成语,它意在比喻那些无家可归的狗,但实质上是比喻那些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来自于《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适郑”的典故。孔子周游列国图故事内容大概是:有一天,孔子来到了郑国不巧和他的弟子走散了,孔子很是焦虑,在城墙东门旁很是着急,这

  • 孔子故居介绍 孔子坟墓位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故居,介绍,坟墓,位于,何处,孔子,故居,众所周知,我

    孔子故居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为我国文化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的故居也成为山东一大著名景点,令不少游客争相前往,只为欣赏和感受故居中依旧存留的文化气息。孔子故居孔子故居位于山东曲阜市,孔子故居分为孔庙、孔府、孔林,无一不是令人称赞的建筑

  • 揭秘扶苏和项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揭秘,扶苏,项羽,是什么,关系,扶苏,项羽,关系,秦朝,末年

    扶苏和项羽的关系秦朝末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许多耳熟能详的的英雄都在这个时代出现过,扶苏、项羽、刘邦都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许多人都很想知道扶苏和项羽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一段故事呢。公子扶苏扶苏,嬴姓,赵氏,所以应该叫做赵扶苏,世人都称公子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大儿子。扶苏在秦朝统治时期具有儒家思想的

  •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分别是什么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书同文,车同轨,行同,分别,是什么,政策,书同文,车同轨,行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政令。政令内容包括统一文字和语言,统一车轨的轨距,统一道德与规范,还有统一度量衡等相关举措。秦统一文字表关于这个大型改革运动,在两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是首例,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先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