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板桥六分半书是什么意思

郑板桥六分半书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6 更新时间:2023/12/18 3:00:13

郑板桥六分半书

开宗明义,首先来说一下六分半书的意思。其实“六分半书”指的就是郑板桥所创的书法字体,被世人称为“板桥体”。郑板桥将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创作出这种介于楷隶之间,但是隶又多于楷的字体。由于隶书又被为“八分”,所以郑板桥又戏称自己所创的这种不是隶又不是楷体的字体为“六分半书”。

板桥的画作

其实在郑板桥的书法创作中,大部分是以题画诗的形式而被广泛熟知且流传于后世的。而郑板桥的这种作品以诗、书、画合璧的形式出现,将书法的技艺与诗与画融合在一起,又显示出独特的美。郑板桥的作品,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其才华,其风采,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板桥六分半书有着它自己的特征。板桥的字不止是将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而且又以行草的笔法在书写。不仅如此,在他的字中,还掺入了画兰画竹子的笔法。有一首诗曾夸赞板桥写字如兰,作兰如字,下笔自成一家。可见当时郑板桥的字画在文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就连现代著名的画家傅抱石也这样说郑燮的字——是结合了真、草、隶、篆四种书体,但是又是以真、隶为主的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式书体,并且在这种字体中,又是用作画的方法去写字。

从郑板桥六分半书就可以看出来,板桥是一个敢于突破传统,拥有大胆进行自我创新的意识的人。他的作品就像板桥的为人,不拘泥一格,自由而随性。

郑板桥书法

郑板桥不仅兰花、竹子画的好,他的书法也令后人啧啧称叹。郑板桥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的大胆创新,他的书法风韵奇特,后人称之为“板桥体”,又称为“六分半书”,其主要特点以楷、隶为主,融合草、篆等多种字体的一种艺术风格。

郑板桥书法作品图片

郑板桥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字体的独特,他的书法能将长短、方圆、大小、肥瘦、疏密进行错落的穿插,他的作品以“乱石铺街”著称,在肆意挥洒中包含着规矩,看起来潇洒自如,整体上看给人灵动雀跃的快感。郑板桥的晚年之作《行书论书》,当时已经七十岁高龄,被称为佳作。整幅作品的字体大大小小,笔划上粗细相间,字的态势上歪歪斜斜,在一种潇洒的节律中显露着骨力和神采。

郑板桥书法的特点之二就是书画同源,从他的一部部作品当中,可以感受到。他用行草笔法写出的六分半书,其中就展现了他画兰竹的笔法。清人蒋士铨曾经评价他的书法:“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资致。”可见郑板桥的书画作品是紧密相连的,许多的书画作品当中,他的笔法多种多样,字体的线条和他所画的竹子非常的相似,有异曲同工之效;在字的结构体上,随性肆意,让长窄的字更加长窄,宽的更宽,斜的更斜;在整篇写作的布局上非常喜欢别出心裁,整篇的作品字体大小错落,极其富有节奏感,有一种“乱石铺街”的艺术效果,充满了新意。

郑板桥字画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康熙年间为秀才,雍正年间为举人,乾隆年间为进士。郑板桥的字画非常出名,主要以兰、竹、石为主,所画之物寓意深刻,被世人称之为“三绝”。

郑板桥作品图片

郑板桥字画的代表作品有《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郑板桥的书法称为“六分半书”,人们称之为“板桥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面旗帜,著名的书法作品有23岁写的《小楷欧阳修》、《秋声赋》和30岁写的《小楷范质诗》。他写的字工整有力,字里行间带着秀美,采用独创的笔法写作,他的笔体大多是隶书,还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六分半书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行书曹操诗》。此作品当中的笔体隶意颇浓,兼有篆和楷,字的形体大都是扁长相间,与曹操的阔达诗风极其相似。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噶尔丹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实,噶尔,怎么,死的,噶尔,怎么,死的,十七世纪,蒙古族

    噶尔丹怎么死的噶尔丹是十七世纪蒙古族伟大的首领,他统帅着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一生多次征战,历史书上对噶尔丹怎么死的存疑颇多,那么究竟噶尔丹怎么死的呢?三征噶尔丹图片噶尔丹出生在1644年,小时候就被五世达赖喇嘛钦点为活佛转世,康熙九年噶尔丹的兄长在部落内讧中被杀害之后,噶尔丹从西藏修学归来夺

  • 十四阿哥胤禵生平简介 胤禵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十四,阿哥,胤禵,生平,简介,怎么,十四,阿哥,胤禵,中国

    十四阿哥胤禵十四阿哥胤禵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夺嫡之战中的牺牲品,康熙大帝英明一世,但是晚年还是因为继承人问题而焦躁不安,后来废除太子,直接成为诸多皇子争夺皇位的催化剂;八阿哥、四阿哥以及十四阿哥都是太子的最佳人选,但是最后康熙皇帝还是选择了稳重的四阿哥,也就是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十四阿哥则是成为这场夺嫡之

  • 现如今晚清将领僧格林沁墓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现如今,晚清,将领,格林,沁墓,在何处,格林,沁墓,同治,四

    僧格林沁墓同治四年僧格林沁被捻军设计在高楼寨被诛杀,终年55岁。清政府为僧格林沁以亲王宏大规格举行了葬礼,赐谥号“忠”,并绘像紫光阁。僧格林沁墓公元1865年7月,一队扶柩北归的清军从北京城出发,最终目的地是科尔沁左翼世袭旗陵,殓载的就是晚清名将军功卓著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墓选在一个山水环绕的吉祥地

  • 娜木钟儿子是谁 他是皇太极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娜木钟,儿子,他是,太极,娜木钟,儿子,作为,林丹,可汗,福

    娜木钟儿子娜木钟作为林丹可汗福晋的时候,生育了一个女儿,之后改嫁给清帝皇太极,为皇太极生下了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和皇十一固伦公主。博穆博果尔就是娜木钟儿子。博穆博果尔剧照娜木钟是带着林丹可汗的部落和财宝嫁给皇太极的,因此得到皇太极的宠爱和重视。在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娜木钟地位仅次于皇太极的皇后和另一个

  • 娜木钟的孩子是谁的 是皇太极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娜木钟,孩子,谁的,太极,娜木钟,孩子,谁的,史料,记载,一

    娜木钟的孩子是谁的史料记载,娜木钟一共生育了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并且最后还收养了一个蒙古义女。由于娜木钟两次改嫁,这四个孩子也分别属于不同可汗。后人对于娜木钟的孩子多有疑惑,这里简单的阐述下娜木钟生子的具体时间和娜木钟的孩子是谁的。娜木钟儿子剧照娜木钟是蒙古族郡王的女儿,嫁给了林丹可汗后,给

  • 朱棣和朱元璋之间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朱元璋,之间,谁更,厉害,朱棣,朱元璋,厉害,明太祖

    朱棣和朱元璋谁厉害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一个开国皇帝,一个永乐大帝,父亲与儿子,朱元璋与朱棣到底谁厉害?朱元璋画像对于朱元璋,不能否认他的一生极具传奇性,祖上几代人皆为农民,从小没怎么读过书,一度还曾剃度为僧,之后因寺庙缺粮,只能以乞讨为生,而却在此经历中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掌握了行军之道,

  • 黄遵宪故居在哪里 黄遵宪纪念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黄遵宪,故居,在哪里,纪念馆,介绍,黄遵宪,故居,虽然,已经

    黄遵宪故居虽然黄遵宪已经离世上百年时间了,但是这样一个在历史舞台上表现出不凡人格魅力的外交家还是很引人关注的,每一年都有很多人都游览黄遵宪故居。大家之所以会去黄遵宪曾经居住的地方游览,主要还是想要知道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究竟在思考什么,想要知道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曾经居住在怎样的环境中。黄遵宪的故居的

  • 清代画家郑板桥喝茶有什么趣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代,画家,郑板桥,喝茶,什么,趣事,郑板桥,喝茶,间有,一

    郑板桥喝茶在民间有一则关于郑板桥喝茶的趣事,充分反映了郑板桥的性格特点。传闻,有一天,清代著名的画家郑板桥来到集市上的一家茶馆准备喝茶。郑板桥像老板一瞥,看见来客是个普通的小老头,就随随便便地说了一声"坐"算是招呼吧,然后转头又对伙计叫了声"茶"就算让伙计上茶了事。这郑板桥也只是自己在那坐着饮茶欣赏

  • 僧格林沁的八里桥之战战况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格林,八里,之战,战况,详解,格林,八里,之战,发生于,18

    僧格林沁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八里桥之战发生于1860年,天津大沽口沦陷后,咸丰帝欲和英法联军谈判乞和,谈判破裂后联军决定进攻北京。1860年9月18日英法联军向僧格林沁守军发动激烈炮火攻击,蒙古骑兵马匹被英法火箭惊吓回奔导致阵势混乱,僧格林沁见机退回八里桥。僧格林沁旧照9月21日英法联军分为东西南三个

  • 朱元璋对孟子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孟子,做了,什么,事情,朱元璋,孟子,不是,一个,时

    朱元璋孟子朱元璋和孟子不是一个时期的,不可能有什么关系,但是朱元璋孟子讲的却是一个朱元璋对孟子所做事情的故事。朱元璋图片明朝初建第五年,朱元璋就要求全国的文庙都将孟子从孔庙中搬出来,这使得百姓以及大臣文人都不得理解,怎么好端端的,皇帝就要将拔除孟子呢?这对孔孟的崇拜者该是有多大的一个打击呢?就像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