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蒋士铨

蒋士铨的生平简介

蒋士铨

蒋士铨的资料

本名:蒋士铨

字号:字心余、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

所处时代:清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西铅山

出生时间:725年12月1日

去世时间:1785年4月3日

主要作品:《忠雅堂集》《红雪楼九种曲》《铜弦词》

主要成就:与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

祖籍:湖州长兴

蒋士铨的介绍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戏曲亦为清代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有关“蒋士铨”的历史故事

  • (乾嘉易学三大家)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是什么

    甘家主要说的是乾隆、嘉庆两个朝代的统称,这期间涌现了很多文人。那么你知道那三个人是谁吗?干隆三指的是谁?今天,边肖将带你了解。甘家三人是谁?你也可以被称为“甘龙三杰”,即袁枚、蒋世铨和赵翼。这三个人的诗歌风格还是很像的,三个人主要是袁枚。袁枚也是性灵诗派的开创者。三人都是江南人,其中,袁枚是浙江人,

  • (乾嘉考据学三大家及其作品)乾嘉三大家是哪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袁枚为主

    甘家主要说的是乾隆、嘉庆两个朝代的统称,这期间涌现了很多文人。那么你知道那三个人是谁吗?干隆三指的是谁?今天,边肖将带你了解。甘家三人是谁?你也可以被称为“甘龙三杰”,即袁枚、蒋世铨和赵翼。这三个人的诗歌风格还是很像的,三个人主要是袁枚。袁枚也是性灵诗派的开创者。三人都是江南人,其中,袁枚是浙江人,

  • 蒋士铨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5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江西铅(yán)山人,祖籍浙江长兴。清代戏曲家、文学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

  • 袁枚介绍,袁枚和蒋士铨什么关系?两人怎么认识的?

    袁枚是清代较有影响的大诗人,因他居于小仓山的随园,又被人称为随园先生。他为人放诞风流,与旧礼教很不相容,故而在当时,并不是很受世俗的欢迎。而袁妆对鄙俗之辈也是深恶痛绝的。三十四岁的时候,他即乞病辞官,隐居随园,希望能同污秽的官场一刀两断。其后,虽然曾返回官场,但终因与官场中人气味不相投合而彻底地辞官

  • 袁枚和蒋士铨,一首诗连接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大诗人,因为对官场失望,从而辞官回乡。一天,袁枚偶然听到了宏济寺的钟声,便来到了这里,在这里他遇到了和自己惺惺相惜的诗人蒋士铨。“谁有兴致在这里题诗”袁枚心中想着,便看了下去。只见诗是这样写的:随着钟声入梵宫,凭谁一喝耳双聋。梁椤不解无言旨,辜负拈花一笑中。下面还有四句:山水争留文字

  • 赵翼、蒋士铨介绍,两人在诗词上有什么风格?

    赵翼是和袁枚齐名的诗人。赵翼(1727一1814),字云松,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他的政治社会思想很反动,在晚年退职回家时,经常写诗歌颂清朝统治者镇压少数民族和农民暴动的“胜利”,他在一首咏天气严寒的诗中居然希望由于严寒,可以使农民军饿死、冻死,免得再由官兵去镇压。在一首题为《春雨》的诗中,说因为“

  • 蒋士铨的个人成就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5年4月3日),字心馀、苕死,蕖死,号躲园,又号浑容居士,早号定甫。江西铅(yán)隐士,本籍浙江少兴。浑代戏直家、文教家。坤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民翰林院编建。坤隆二十九年(1764年)去官后掌管蕺山、崇文、太平三学堂讲席。粗通戏直,工诗古文,少取汪轫、

  • 名士蒋士铨的故事

    士铨对句安鬼魂 相传永平城北风波岭来了三个秀才,他们在坡路边风波亭高谈阔论,吟诗作对。这时一位打鱼草的农人恰巧经过,以为他们在讲故事,便好奇地放下鱼草担子,走进亭子去听。秀才们都觉得农人搅了他们的雅兴,要赶农人离开。 农人自知走错地,但看不惯秀才们的傲气,便说:“原来你们在吟诗作对,正好

  • 蒋士铨这首写母爱的诗,堪比孟郊的《游子吟》,使人潸然泪下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那就是母爱了。自古以来,写母爱的诗歌很多,最早的当属《国风》中的《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诗中歌颂了母亲的勤劳、善良、明理

  • 蒋士铨《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开篇即定下悲剧性的基调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

  • 蒋士铨《岁暮到家》:这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

  • 清朝诗人蒋士铨一首诗,写出了过年回家父母的反应

    我们过年为什么要回家?很多时候并非是因为我们有多么想家,而是因为家中有一个等待我们的人。他们时刻都欢迎着、等待着我们回去。尤其在岁末年初的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中全家团圆的情结,在年纪越来越大的人心中,长得越来越茂盛。还记得过年刚回家时候父母的反应吗?这首古诗当中的十个字太形象了。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