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己亥建储的阴谋是什么

己亥建储的阴谋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64 更新时间:2023/12/17 16:49:13

己亥建储的阴谋

同治之后,光绪接任皇位,其实很大原因是慈禧太后的坚持。因为按照常例,载字辈的同治之后应该从下一辈也就是溥字辈中挑选继承人立嗣。考虑到以皇太后的名义继续垂帘听政以及血缘亲疏,慈禧选择了载字辈的光绪继位,任谁也料不到后面的己亥建储。

己亥建储配图

宫廷内云谲波诡,对于己亥建储的阴谋,其实各怀鬼胎。继承皇位时,年纪尚幼的光绪在成长中饱受慈禧太后高压严苛的教育,即使亲政后也仍被过多干涉,可以说他几乎是作为慈禧的傀儡而存在。甲午战败后,光绪在接见康有为后愤行变法,颁布诏书正式开始戊戌变法除旧布新。对此极为不满的慈禧联同荣禄等守旧派大臣准备发动政变,期间宫廷内外开始出现了废帝的传言。废立之说兴起后,野心勃勃的端王载漪便费尽心机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企图把儿子溥儁推上皇位,其中包括了以刚毅、徐桐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官僚和以载漪弟兄为首的满族亲贵。因此在维新变法威胁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慈禧又因为围园杀后的密谋事件和光绪之间的嫌隙扩大,他们自然而然借机拥护废帝,促成己亥建储的阴谋。

不料时事动荡,义和团进京,紧接着八国联军入侵,慈禧狼狈西逃。而她在回銮至汴梁之日就颁布了懿旨撤去建储的决定,把载漪溥儁父子发配新疆,己亥建储的阴谋才没有被得逞。

什么是己亥建储

什么是己亥建储?己亥年是光绪帝二十五岁的时候,但是光绪帝还没有去世,并且也没有子嗣,怎么可以建储?对于清朝这个严格遵守祖制的朝代来说,己亥建储是相当的不合理法,那怎么会发生呢?

光绪画像

什么是己亥建储?简单来说,这就是慈禧太后在当时为了稳固自己位置的又一次行动,但是最后是以失败告终。在当时戊戌政变结束之后,入侵的洋人将船只停在了中国的码头,表明他们对光绪帝的废和立也相当的关注。当时虽然外敌当前,但是慈禧依然只想着稳固自己的政权。所以慈禧想着要废除光绪帝,重新立一个皇帝。慈禧在众亲王中选中了端王的儿子溥儁。之后按照荣禄的建议,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诏书,称自己身体太虚弱没有办法主诞育子嗣,所以将位置传给端王之子溥儁。当时,慈禧已经将溥儁接入宫中,按照皇帝的方式培养,而端王为了把握住这次机会,迅速的在朝廷中建立自己关系网。一时之间,朝中出现了极其拥护太子溥儁的一群人。

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是慈禧的决定,所以诏书一经颁布,天下哗然。各方面的实力表示拒绝接受。上海电报局为首的发布电报劝阻光绪帝不要存有退位的想法。接着,业界内有些影响力的人联名上书,并号召各省联合起来反对光绪帝退位。而工商界的人罢市集议,各国公使也拒绝入贺。之后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入京,击碎慈禧的计划,并将端王父子发配新疆。

所以什么是己亥建储?其实就是慈禧一次失败的祖制变革。

己亥建储始末

著名的戊戌变法不到百日,便遭受到慈禧的扼杀。政治局面还没平静,慈禧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诏书册立大阿哥,这正是让晚清全国一片哗然的己亥建储事件。己亥建储始末究竟是怎么回事,会不会和戊戌变法有某种联系?

己亥建储配图

答案是肯定的,己亥建储始末由戊戌变法说起。在甲午战败和公车上书的背景下,光绪皇帝在接见康有为后深知不能坐等亡国,颁布诏书,正式开始戊戌变法除旧布新。对此极为不满的慈禧联同利益受损的徐桐等守旧派大臣准备发动政变。期间宫廷内外开始出现了废帝的传言,不久光绪皇帝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接着慈禧就发布训政诏书,戊戌变法不到百日便因此宣告失败。因为光绪联同谭嗣同等人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对他大为失望,欲废光绪另立新帝。迫于舆论的压力以及“皇权神圣”的当下,慈禧才把废帝的决定改成了“建储”计划,于己亥年的1月24日颁布诏书以光绪帝身体虚弱为理由,册立端郡王的儿子溥儁为大阿哥,并准备在农历庚子年的新年举行让位典礼,这令当时“皇权神圣”思想下的地方官和民众均大为诧异,反对声不断。

标签: 己亥建储阴谋是什么己亥建储阴谋同治之后光绪

更多文章

  • 揭秘什么是己亥建储 己亥建储始末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揭秘,什么,己亥,建储,始末,介绍,什么,己亥,建储,己亥年

    什么是己亥建储什么是己亥建储?己亥年是光绪帝二十五岁的时候,但是光绪帝还没有去世,并且也没有子嗣,怎么可以建储?对于清朝这个严格遵守祖制的朝代来说,己亥建储是相当的不合理法,那怎么会发生呢?光绪画像什么是己亥建储?简单来说,这就是慈禧太后在当时为了稳固自己位置的又一次行动,但是最后是以失败告终。在当

  • 永贞革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永贞,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永贞,新的,主要,特点,改革

    永贞革新的主要特点永贞改革的主要特点有很多,这场发生于唐朝统治中期唐顺宗永贞年间的改革是唐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永贞改革呈现出了很多和别的改革不一样的特点,永贞改革的主要特点包括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等等。唐顺宗剧照其实永贞改革的主要特点还应该包括改革整个持续时间不是很长,改革

  • 西楚霸王项羽的父亲是何许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楚,霸王,项羽,父亲,何许,项羽,父亲,楚国,贵族,出身

    项羽的父亲项羽是楚国的贵族出身,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楚国灭亡后,他起兵反秦。而跟随在项羽身边指导他的一直是叔父项梁。那么项羽的父亲呢?《鸿门宴》项羽剧照历史上关于项羽的父亲没有任何记载,其祖父项燕虽然有三个儿子,但是历史只记载了项梁和项伯二人。而根据历史记载,项伯也是项羽的小叔父,所以说,项羽得父

  • 杜文秀起义是什么 具体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文秀,文秀,起义,是什么,具体,内容,杜文秀,文秀,起义

    杜文秀起义杜文秀起义一般是指云南回民起义。杜文秀起义是1856年6月至1873年5月的云南回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中规模最大的起义。杜文秀故居太平天国起义后,东南各省政府惶恐不已,断绝了对云南的粮草供应,于是云南地方政府进一步横征暴敛,巧立名目加大赋税,以致各族人民的生活更加疾苦,反清的呼声日

  • 郑板桥六分半书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郑板桥,六分,半书,是什么,意思,郑板桥,六分,半书,开宗明

    郑板桥六分半书开宗明义,首先来说一下六分半书的意思。其实“六分半书”指的就是郑板桥所创的书法字体,被世人称为“板桥体”。郑板桥将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创作出这种介于楷隶之间,但是隶又多于楷的字体。由于隶书又被为“八分”,所以郑板桥又戏称自己所创的这种不是隶又不是楷体的字体为“六分半书”。板桥的画作其

  • 真实的噶尔丹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实,噶尔,怎么,死的,噶尔,怎么,死的,十七世纪,蒙古族

    噶尔丹怎么死的噶尔丹是十七世纪蒙古族伟大的首领,他统帅着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一生多次征战,历史书上对噶尔丹怎么死的存疑颇多,那么究竟噶尔丹怎么死的呢?三征噶尔丹图片噶尔丹出生在1644年,小时候就被五世达赖喇嘛钦点为活佛转世,康熙九年噶尔丹的兄长在部落内讧中被杀害之后,噶尔丹从西藏修学归来夺

  • 十四阿哥胤禵生平简介 胤禵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十四,阿哥,胤禵,生平,简介,怎么,十四,阿哥,胤禵,中国

    十四阿哥胤禵十四阿哥胤禵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夺嫡之战中的牺牲品,康熙大帝英明一世,但是晚年还是因为继承人问题而焦躁不安,后来废除太子,直接成为诸多皇子争夺皇位的催化剂;八阿哥、四阿哥以及十四阿哥都是太子的最佳人选,但是最后康熙皇帝还是选择了稳重的四阿哥,也就是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十四阿哥则是成为这场夺嫡之

  • 现如今晚清将领僧格林沁墓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现如今,晚清,将领,格林,沁墓,在何处,格林,沁墓,同治,四

    僧格林沁墓同治四年僧格林沁被捻军设计在高楼寨被诛杀,终年55岁。清政府为僧格林沁以亲王宏大规格举行了葬礼,赐谥号“忠”,并绘像紫光阁。僧格林沁墓公元1865年7月,一队扶柩北归的清军从北京城出发,最终目的地是科尔沁左翼世袭旗陵,殓载的就是晚清名将军功卓著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墓选在一个山水环绕的吉祥地

  • 娜木钟儿子是谁 他是皇太极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娜木钟,儿子,他是,太极,娜木钟,儿子,作为,林丹,可汗,福

    娜木钟儿子娜木钟作为林丹可汗福晋的时候,生育了一个女儿,之后改嫁给清帝皇太极,为皇太极生下了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和皇十一固伦公主。博穆博果尔就是娜木钟儿子。博穆博果尔剧照娜木钟是带着林丹可汗的部落和财宝嫁给皇太极的,因此得到皇太极的宠爱和重视。在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娜木钟地位仅次于皇太极的皇后和另一个

  • 娜木钟的孩子是谁的 是皇太极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娜木钟,孩子,谁的,太极,娜木钟,孩子,谁的,史料,记载,一

    娜木钟的孩子是谁的史料记载,娜木钟一共生育了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并且最后还收养了一个蒙古义女。由于娜木钟两次改嫁,这四个孩子也分别属于不同可汗。后人对于娜木钟的孩子多有疑惑,这里简单的阐述下娜木钟生子的具体时间和娜木钟的孩子是谁的。娜木钟儿子剧照娜木钟是蒙古族郡王的女儿,嫁给了林丹可汗后,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