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藏族的历史由来 藏族的起源是什么

藏族的历史由来 藏族的起源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91 更新时间:2024/2/21 22:34:32

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古老成员之一,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有其悠久的历史和化。藏区已发现和发掘出新旧石器时期和铜石井用时期等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址多处。1979年,考古发掘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是距今四五千年的历史遗址、在聂拉木、定日、申扎、林芝、墨脱等地区也发现和发掘了不少古文化遗址。

藏族的历史由来

说明西藏地区在七千年至两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青海、甘肃等地区发现的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新石器及彩陶文化遗存物。阿坝州境内已发现的古人类生活居住过的聚落文化遗址就有19处,其中有的属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文化遗址,有的愿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存;古墓葬类,则有石棺葬、砖室墓、石室墓、屋基、大石墓、灵塔等多种形式文化遗存。

古籍史料中所载的“累石为室,高至十丈”的“碉楼”建筑,至今可见

嘉绒在州内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区、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藏语方言嘉绒话,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为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嘉绒”一名因嘉莫墨尔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

据汉文史料记载,古代生息、活动于今州境地区东南部河谷一带,称之为“嘉良夷(嘉梁)”、“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部落,为这一地区的土著先民。唐时与吐蕃移民及驻军融合后,成为藏族。嘉绒地区解放前的地方土官常说自己的祖先来自西藏,汶川县境内的瓦寺土司、金川县境的绰斯甲土司、雅安地区宝兴县境的穆坪土司等都有渊源于西藏的族谱记载。杂谷土司、梭摩土司祖先是唐代吐蕃大将悉坦谋。

《安多政教史》载:“多麦南北的人种大部分是吐蕃法(按:指松赞干布)安置在唐蕃边境驻军的传人,……”。在公元56世纪时,嘉绒地区人户很少,为措巴首领割据称雄时期。7世纪初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嘉绒地区也统一于吐蕃之中,由赞普的将领充任嘉绒各地首领。嘉绒地区在《安多政教史》一书和讲藏语安多方言的藏民中称‘查柯“。

其因是:”历史上吐蕃赞普曾派遣大臣柯潘前来嘉练地区担任首领和武将,他的官邸在松岗以北,吐蕃王室在圣谕和公文中称他为嘉木查瓦绒柯潘‘或查瓦绒柯潘‘,简称查柯“‘。柯潘是从西藏四大家族之一的扎族中招募来大批士兵的指挥官,主管唐时吐蕃的”西山八国“。

古代称之为”嘉良夷“、”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的”羌、氏、夷“部落,实为”皆散居山川“的土著居民。在吐蕃第九代赞普布德贡甲时期,即大约东汉顺帝时期(126年),吐蕃地区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就由吐蕃传入了州境,并逐渐兴宏起来,吐蕃文化的传入和对嘉绒藏族古代先民的影响始自东汉。

佛教则晚于8世纪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才在州内发展起来、由于宗教文化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长期影响,佛教(早期是本波教)逐渐成为上述部落全民的信仰,加上吐蕃大量移民和军事占领与统治,经过一千多年的融合、同化,与吐蕃长期的相互交往,从而形成今日统一的嘉绒藏族。

藏族的起源

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里记载一段有趣的传说:

那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给一只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命它从南海到雪域高原修行。这只猕猴来到雅砻河谷的洞中,潜修慈悲菩提心。正在猴子在认真修行的时候,山中来了一个女魔,施尽淫欲之计,并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我们两个结合吧!“起初,那猕猴答道:”我乃观世音菩萨的徒弟,受命来此修行,如果与你结合,岂不破了我的戒行!

“那女魔便娇滴滴地又说道:”你如果不和我结合,那我只好自尽了。我乃前生注定,降为妖魔;因和你有缘,今日专门找你作为恩爱的人。如果我们成不了亲,那日后我必定成为妖魔的老婆,将要杀害千万生灵,并生下无数魔子魔孙。那时雪域高原,都是魔鬼的世界,更要残害许多生灵。所以希望你答应我的要求。“那猕猴因为是菩萨降世,听了解这番话,心中自念道:”我若与她结成夫妻,就得破戒;我若不与她结合,又会造成大的罪恶。

“想到这里,猴子一个跟头,便到普陀山找那观世音菩萨,请示自己该怎么办。那观世音想了想,开口说道:这是上天之意,是个吉祥之兆。你能与她结合,在此雪域繁衍人类,是莫大的善事。作为一个菩萨,理当见善而勇为;速去与魔女结成夫妻。这样,猕猴便与魔女结成伴侣,后来,这对夫妻生下六只小猴,这六只小猴性情与爱好各不相同。那菩萨化身的猕猴,将这六只小猴送到果树林中,让他们各自寻食生活。

三年以后,那猴父前去探视子女,发觉他们已生殖到五百只了。这个时候,树林的果子也愈来愈少,即将枯竭。众小猴见老猴来了,便纷纷嚷道:”我们将来吃什么呢!“他位个个摊着双手,模样十分凄惨。那猕猴见此情景,自言自语道:我生下这么多后裔是遵照观世音菩萨的旨意,今日之事,使我伤透了脑盘,我不如再去请示观世音去,想到这里,他旋即来到普陀山请示圣者。

菩萨道:”你的后代,我有够抚养他们。“于是,猕猴便遵命于须弥山中,取了天生五谷种子。撒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盆地,父猴才别了众小猴回洞里去。众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变短了,也开始说话,逐渐变成了人,这就雪域上的先民。

猕猴变人的故事,在藏族民间广为传播,并记录在古老的经书之中,还搬上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的壁画之上。那猕猴住过的洞穴,民间传说就是泽当附近的贡布山上,而”泽当“也因是”猴子玩耍之地“而得名。

标签: 藏族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荆州为何如此重要?荆州必争的因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荆州

    三国时期荆州为何如此重要?荆州必争的因素有哪些?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翻开《三国志》、《三国演义》,荆州这个地名可谓高频出现,与荆州有关的事件也比比皆是,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鲁肃曾对孙权形容荆州:“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矣”。足见荆

  • “五胡十六国”分别是哪十六个国家?最后被哪个政权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分别是哪十六个国家?是谁统一了他们?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五胡十六国是中国一段分裂时期,当时正是西晋以后,中国北方出现许多政权互相混战,而这些政权大多是由匈奴、鲜卑、羌、汉、巴氐族和氐族建立的。东汉以后,中国北方边境诸多民族开始迁入内地生活。西晋八王

  •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是什么造就了“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国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是什么造就了“虎狼之师”?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战国,我们一般想到是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一直对外实行兼并战争。而且这七个国家之间也相互有战争。可以说真的是挣得你死我活。不

  • 宋朝频发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农民起义

    富庶的宋朝频发农名起义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说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时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它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是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由于宋朝是历代鲜有不曾抑制商人的朝代,及至

  • 西夏是谁建立的?西夏国持续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

  • 周朝为何长达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朝

    中国古代有二十五个朝代,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长达800年,短的十几年,大多数都是。长达800年的朝代就是我们说的周朝。为什么周朝的寿命这么长?有什么原因?第一,西周采取分封制和宗法制。因为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国领土被分封制联系在一起,诸侯国家与周天子有着一系列复杂的义务-权力关系。因为分封

  •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有什么关系?哪个家族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原

    王可是一个大姓,可以这样说,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非常多的王姓人。而王姓在古代,也是一个世家大族。不过,历史上很有名的王姓,有两个家族,一个是太原王氏,另一个就是琅琊王氏。既然同样都是姓王,那么这两个家族之间,会不会是有什么关联的呢?而他们之间,哪个家族又要更加显赫一些呢?作为全世

  • 杨广的四部曲到底是什么 为何隋朝会因此而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广

    还不知道:大隋王朝是怎么灭亡的读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广这个皇帝很有意思,虽然在兄弟排行中是第二,在没做皇帝之前,也极其低调,凡事都隐藏起来做,比如府里的琴,都故意蒙上灰尘,府里的丫鬟们穿着朴素的衣服,目的当然是有的,是为了让爸爸杨坚和妈妈独孤看的。不过等这小子做了皇

  • 唐太宗生平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的为政举措与历史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

    李世民(公元599年-公元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其在位32年,李世民在位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为政举措政治1.吸取隋亡教训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

  • 明太祖朱元璋生平介绍 明太祖的为政举措与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太祖

    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公元1328年公元1398年),濠州钟离人士(现安徽凤阳人),明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其聪明而有远见,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