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频发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宋朝频发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02 更新时间:2024/2/21 23:19:55

富庶的宋朝频发农名起义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说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时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它上承五代十国下元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是商品经济、化教育、科技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由于宋朝是历代鲜有不曾抑制商人的朝代,及至公元1000年时,宋朝的GDP总量据传为265.5亿美元,约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虽然宋朝社会的富庶和经济繁荣远超盛唐,后世依旧认为它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宋朝虽然整体经济繁荣,其主要富裕的却是士大夫阶层和官商集团,民间百姓虽然没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制约,但却面临繁重税赋,百姓依旧疾苦。

宋朝重商政策的成因

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府兵制度难以持续,最终朝廷改革推行募兵制。不同于武器马匹自备的府兵制,募兵制度是一种职业军人的模式,武器铠甲均有地方将领提供。这种模式下的士兵保持了对直属将军的忠诚,反而淡化了府兵制时期对朝廷中央的效忠。正因如此,晚唐时期藩镇割据严重,唐朝灭亡之后各地军阀争斗不休、五代更迭。

北宋开朝皇帝赵匡胤,在赵普等人的扶持下发动陈桥兵变,得以篡夺后周政权,最终皇袍加身。正因自己也是从统兵将领中登顶高位的,宋太祖对地方实权将领心存忌惮。为此通过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改制,解除了麾下将领的长期统兵权(战时依旧会调配部分将领率军出征)。只是经历了五代的乱世征伐,将领们都将自己的麾下军队视为政治资本,为了作为补偿以安定人心,赵匡胤赏赐了他们一大笔钱财田宅,并从政策层面允许官僚们经商盈利。

通过财政的手段,宋朝消弭了晚唐以来长期存在的军事动荡。正因为宋朝官僚被朝廷刻意鼓励经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得以出台。比如宋朝取消了“坊”这种桎梏百姓流动的制度,并且不再对百姓迁徙和职业进行管控。因此,宋朝的商人社会地位,要比其他朝代高很多。当工商业迎来一定的发展之后,工商税和关税日益成为中央朝廷的重要财源。

官商阶层把持经济命脉

宋朝绝非积贫的朝代,然而却也并不是一个富庶的社会。正是由于宋朝孤立经商政策源于对朝中官僚的安抚,故而宋朝的经济生活中始终存在一个庞大的官商集团。在宋朝,几乎所有赚钱的行业都由国家专营,除了传统的盐铁、茶叶、丝绸、酒等等之外,即便是明矾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做生意的巨商大多是官员本身,事实上垄断和排挤了民间百姓商人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两宋时期竟无一例明清时期的民间富商。

正是因为宋朝对官员经商的推崇,造成两宋的军事人才始终难以出人头地,进而引发宋军战斗能力低下,在对外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北宋对辽、南宋对金,一直无法拿出汉击匈奴、唐灭突厥的气魄,每年需要缴纳巨额岁币。沉重的财政负担被朝廷以商税形式转嫁给了工商业从业者,而这最终还是被分摊到了百姓头上。

宋朝农民起义的特点

不同于其他朝代,两宋时期的农民起义鲜有跨越两州的。这是因为不压制商业发展的宋朝给予了百姓农耕之外的其他生活途径,并不会因为旱涝饥荒灾害引发大规模民变。与此同时,官僚乡绅阶层都在宋朝的商业政策下赚得盆满钵满,这些读书文人也不会选择投奔起义军队,为他们出谋划策。

然而虽然宋朝的起义规模不大、闹事范围较小,起义数量却十分频繁。这是因为虽然不会因为天灾人祸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大范围民变,宋朝寻常百姓的生活却也绝非富裕。在那个官僚和乡绅文人占据了宋朝绝大部分财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之时,民间依旧遭受赋税压榨,十分贫苦。所以即便知道自身力量渺小,两宋三百年依旧发生了四百多次农民起义,其数目之多是空前绝后的。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唐朝中后期以来藩镇割据、政权军事更迭频繁等问题,宋朝从一开始就鼓励官僚经商,通过财政手段解决军事问题。然而官商集团的形成一方面造成了宋朝军队的羸弱,增加了岁币、冗兵等负担,并最终分摊到了百姓身上;另一方面在官商垄断宋朝经济的大背景下,百姓并未从繁荣的商业活动中获得巨额利益,依旧过着十分疾苦的生活。所以后世评价宋朝时,称其为“积贫积弱”是十分贴切的。

标签: 农民起义

更多文章

  • 西夏是谁建立的?西夏国持续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

  • 周朝为何长达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朝

    中国古代有二十五个朝代,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长达800年,短的十几年,大多数都是。长达800年的朝代就是我们说的周朝。为什么周朝的寿命这么长?有什么原因?第一,西周采取分封制和宗法制。因为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国领土被分封制联系在一起,诸侯国家与周天子有着一系列复杂的义务-权力关系。因为分封

  •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有什么关系?哪个家族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原

    王可是一个大姓,可以这样说,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非常多的王姓人。而王姓在古代,也是一个世家大族。不过,历史上很有名的王姓,有两个家族,一个是太原王氏,另一个就是琅琊王氏。既然同样都是姓王,那么这两个家族之间,会不会是有什么关联的呢?而他们之间,哪个家族又要更加显赫一些呢?作为全世

  • 杨广的四部曲到底是什么 为何隋朝会因此而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广

    还不知道:大隋王朝是怎么灭亡的读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广这个皇帝很有意思,虽然在兄弟排行中是第二,在没做皇帝之前,也极其低调,凡事都隐藏起来做,比如府里的琴,都故意蒙上灰尘,府里的丫鬟们穿着朴素的衣服,目的当然是有的,是为了让爸爸杨坚和妈妈独孤看的。不过等这小子做了皇

  • 唐太宗生平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的为政举措与历史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

    李世民(公元599年-公元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其在位32年,李世民在位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为政举措政治1.吸取隋亡教训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

  • 明太祖朱元璋生平介绍 明太祖的为政举措与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太祖

    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公元1328年公元1398年),濠州钟离人士(现安徽凤阳人),明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其聪明而有远见,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

  •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为什么要灭掉中山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为什么要灭掉中山国?赵国是这么成功的?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界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即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中原大地割据势力纷纷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和战国七雄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历史上由于晋国爆发震烁古今的

  • 明朝辽东都司军屯有什么作用?明朝军事屯田为什么迅速发展了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军屯

    明朝辽东都司军屯有什么作用?明朝军事屯田为什么迅速发展了起来?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在辽东都司辖境内开始实行军屯。朱元璋对此极为重视,经常告诫臣下必须做好辽东等地的军屯工作。即使在晚年,他还敕令肃王、晋王等辽东藩王,及时督率兵士屯种,并令一年当中要三次向他汇

  • 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海禁

    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一样吗?“海禁”是怎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谈论起中国在近代史上落后于西方的现状时,几乎都是众口一词,追责于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就连明朝的「海禁」,也不能落得一个清白之

  • 汉族是如何发展壮大的?汉族三大特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族

    汉族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历史上汉族人曾经历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期,这才使得人口有了持续增长,其中人口扩张是主要原因。当然,严格来说经过千年的时间,汉族也包含了其他同化的民族,但民族同化并不是让汉族人变多的主因。北宋年间,汉族人口便已破亿,清朝道光年间达到四亿以上,那汉族究竟是如何发展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