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和吐蕃为什么都要抢占吐谷浑?

唐朝和吐蕃为什么都要抢占吐谷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79 更新时间:2024/2/9 7:46:04

吐谷浑当时所处的位置,差不多就是今天的甘肃南部青海北部地区,要就是祁连山南边的一些地区。这个地区是青藏高原北部的缓坡地带,对来说,到青藏高原的交通要比四川、云南方更方便一些。

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要比青藏高原更一些,自然环境不像青藏高原那么极端,既可以充当游牧民族的天然草场,农耕民族也可以在这里种植农作物。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都可以占领的地区。而对中原地区的政权来说,这个地区还可以充当场,为内地的军队提供优质的军用马匹。

所以,吐谷浑所处的地区就像汉中一样。三国蜀汉和曹魏对峙时期,蜀汉占领汉中,就可以以汉中为北伐的基地,保持对曹魏的主动进攻能力,如果曹魏占领汉中,蜀汉就很难突破曹魏的防线,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状态。

如果当时已经强大的吐蕃占领吐谷浑,那么就可以以此为基地,穿越祁连山,直威胁唐朝当时已经占领的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对当时的唐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链接内地和安西、北庭的主要通道,属于陇右节度使的辖区,是驻扎比较强大的军队的。

如果唐朝能够先于吐蕃占领吐谷浑地区,那么唐朝就可以以这里为进攻吐蕃占据的青藏高原的前进基地,即便是唐朝无意于进入青藏高原,完全消灭吐蕃,只要能占据这个地区,就可以将吐蕃封锁在青藏高原,让吐蕃没有向北扩的能力。

吐谷浑从两晋之际就开始迁徙到这里,占领这个地区,在吐蕃崛起之前,一直占据着这里。到隋朝统一全国之后,就开始对吐谷浑用兵,并设立了四个,但并未彻底征服这个地区。隋末天下大乱,吐谷浑趁机收复故地。唐朝初期,一直保持着对唐朝的进攻态势。

一直到贞观九年,唐朝才击败吐谷浑,迫使吐谷浑分为东西两部,到唐高宗时期,东部吐谷浑在唐朝的军事压力之下,不得不向唐朝投降。也是在这个时期,唐朝开始和吐蕃势力接触,并发生了多次战争。之后,唐朝和吐蕃一直在这个地区拉锯。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大批抽调陇右、河西两个地区的兵力回援内地,这里兵力空虚,吐蕃趁机北,先占领了吐谷浑地区,之后又穿越祁连山,占领了河西走廊,切断了安西和北庭与内地的联系,使西域地区成为地。

之后,吐蕃不断发动战争,逐步占领了南疆地区,甚至一度越过天山,占领北疆一些地区,只是在回纥的打击之下,才又退回到了南疆。而且,也正是因为唐朝失去了对吐谷浑和河西走廊地区的控制,使吐蕃的势力逐渐向东扩张,占领了陇右,直至进入关中地区,直接威胁唐朝都城安。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和深层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 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 靖难之役结束后建文帝为何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被人们称为靖难之变,这场战役发生在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是属于明朝政治统治阶级内部一场关于争夺地位的战争当时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又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所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不久,就实施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

  •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发生在1851年至1864年之间的一场农民起义战争,在这场农民起义战争中清政府受到沉重的打击,加速了清政府腐败统治的灭亡,同时帝国主义的势力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结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一共有三。太平天国运动的

  • “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之乱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之乱有何区别?为何晋朝的八王之乱会导致国家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封邦建国,是古代天子、皇帝将将土地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以保卫天子。商周时期,也有分封上古帝王后裔为诸侯,被分封的地方让他们建立国家,成为一方

  • 五代十国方镇割据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方镇势力有哪些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方镇割据

    五代十国方镇割据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方镇势力有哪些危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五代十国是唐方镇割据局面的继续。朱温、王建、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孟知祥、刘崇都是由节度使而帝;钱缪、杨行密、王审知、刘隐、马殷、高季兴都是由节度使而王(或国王)。在这些人为帝为王之后,他们的统治区内

  • 畲族起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畲族

    畲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据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显示,畲族人口大约为七十万人,他们大多分布在我国中部、东南部(闽、浙、赣、粤、黔、皖、湘)山区,其中福建、浙江两省的山区占90%以上,而在浙江的景宁县则是我国首个畲族自治县,有“中国畲乡”之称。说起畲族,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

  • 与苗族有关的历史常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苗族

    一直以来,很多学者对于“苗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同观点,在“苗例”的法律适用的范围上,有的学者认为“苗例”广泛适用于西南地区,而有的学者认为“苗例”仅适用于贵州的苗族聚居区。在关于“苗疆&rdq

  • 渤海国历史介绍 渤海国是怎么灭亡的 渤海国历代君主世袭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渤海国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丽余种”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后来,高丽国的“逋残”,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都归顺渤海,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凝聚成

  • 柔然民族历史介绍 柔然是怎么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柔然

    柔然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中游牧于蒙古高原。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以刻木记事。最盛时期,势力北到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达大兴安岭,与地豆于族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达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服属于山南路南北两道诸国。柔然系

  • 西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夏

    西夏中国封建王朝中最神秘古老的古度,西夏是一个游牧民族统治的文明,但西夏皇族潜心学习汉族文明,并习得精髓,由此创造了灿烂的西夏文明。只可惜因为历史的总总原因,曾经耀眼辉煌的西夏,早已逝去在人们的记忆中。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打开尘封的记忆,穿越千年,一起去探秘西夏王朝。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党项人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