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实施的经济政策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实施的经济政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73 更新时间:2024/1/24 10:12:07

太平天国经济政策指中国在1851~1864年期间建立的太平天国所实行的经济政策。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如评价太平天国实施的经济政策,一起来看看吧。

对太平天国实施的经济政策的评价

土地政策,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亩征粮,农民直接征收钱粮,在事实上承认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甚至所有权。第二阶段,照旧征粮纳税。向地主征收钱粮,允许地主收租,但要受到太平天国地方政府的监督和限制。这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推行的最主要的土地田赋政策。第三阶段,设租息局、总仓厅,帮助地主收租。

工商业方面,由官营形式转变为“士农工商各力其业”的政策。1855年后,天京恢复了家庭制度,“圣库制度”逐渐废弛,太平天国政府对独立的手工业者采取了听任自由经营的方针,允许私人自由贸易,并给予一定的救济扶持。太平天国经济政策的设置是基于上帝教的信仰,而其变迁是迫于国家赋税的要求,或是战争的需要。太平天国初期的经济政策,不合现实需要,违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造成群众的不满和经济的萧条。为解决物资供应困难,稳定人心,太平天国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缓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尖锐矛盾。简要说明太平天国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洪秀全的《天父诗》、《幼学诗》和《太平礼记》中都充满了封建的伦理道德。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在措施方面实际上并没有超出封建主义的范畴。农民小生产者的分散性、狭隘性和自私性的局限,使其具有无法克服的落后性,所以无法摆脱农民政权的封建化。在组织上,永安建制时就分封爵,并且规定爵位世袭,定都天京以后,更是将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到极致,不自觉地又回到封建制度的老路。洪秀全任人唯亲,大肆加官晋爵,领导集团奢侈腐化,朝纲混乱,农民政权蜕化变质,日益脱离群众,丧失了人心,最终断送了农民起义。简述太平天国的“照旧交粮纳税”政策。

照旧交粮纳税政策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推行的最主要的土地田赋政策。1854年,杨秀清等奏请洪秀全在安徽江西照旧征粮纳税。即在承认旧有的地主土地占有制的前提下,肯定旧有租佃关系和制度,承认地主向佃户收租的合法性,地主按照清王朝的田赋定额,向太平天国缴纳土地税。这一政策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仍是沉重的,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农民与土地分离的过程,缓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尖锐矛盾,使太平军受到群众拥护,取得节节胜利。

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

革命性表现在作为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它宣布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平均主义的公有制社会。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表现在作为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以平均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个体生产为基础的,要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使社会生产力停留在分散的小农经济水平上,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比较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不同之处:(1)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王于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全面而系统。《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这实质上是一种空想,违背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分为“用人察失”、“风风类”“法法类”和“刑刑类”四个部分。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用资本主义代替平均主义,比起《天朝田亩制度》是巨大的进步。即前者主张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发展私有制。

(3)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总结规范化,反映了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玗根据自己在香港、上海等处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写成的,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得到农民的响应。

(4)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致使《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行。

(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但其极大的空想性,使其根本无法实施,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试联系“中国危亡”的原因和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分析评论赵尔巽这一论断。赵尔巽把“中国危亡”的原因归咎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错误的。中国危亡的原因:中国危亡的历史根源是清朝落后的封建统治导致中国远远地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内因是清政府的腐朽和对外妥协,外因即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动摇了清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反映了时代的特点。

赵尔巽的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它否认了太平天国的伟大贡献,否认了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标签: 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关于黄花岗起义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故称为“黄花岗起义”。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黄花岗起义的历史评价。关于黄花岗起义的评价在孙

  • AD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的主要内容及签订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是俄罗斯帝国总督和清朝于1858年5月28日在瑷珲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1主要内容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

  • 商鞅变法有哪些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弊端是:1、以农耕为主、压制工商业发展的变法举措导致整个民族的民主意识弱化;2、“编民为什伍”和“连坐”法,使人民互相监视、互相告发,从而使全体人民时刻处在互相猜疑的恐怖之中。1弊端重农抑商政策。商鞅奖励耕织的政策固然没错,但他又规定凡从事末

  • 美国《独立宣言》的内容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美国

    《独立宣言》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阐述政治体制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第四部分,也就是在宣言的最后一部分,美利坚庄严宣告独立。1内容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SecondContinentalCongress)于费城批准,这一天

  • 秦国一共存在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国

    秦国一共存在了563年,秦朝一共存在了十四年。秦国(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国秦国(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

  • 西周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分封制对于西周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本篇将对其进行总结。作用1.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

  •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分工明确,效率高;2、相互监督,相互牵制;3、分散相权,集中皇权。1特点1、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职责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2、相互监督,相互牵制:中书省颁布的皇帝的诏令和政令,如果门下

  •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于什么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五年计划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基本信息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

  • 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井冈山

    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容有: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1主要内容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 河阴之变是谁策划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发生在建义元年,这场兵变是由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和实施的,主要是为了针对北魏皇族和百官公卿进行的一场政治事变,因为这场政治事变发生在河南的和何阴县,才因此得名的。北魏末年,党争不止,内乱频繁。北魏孝明帝元诩即位之初,胡太后(谥号"灵",又称灵太后)临朝称制,重用其姻亲元叉,推翻了权倾一时的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