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佗如何治理南越国

赵佗如何治理南越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78 更新时间:2024/1/18 9:14:35

赵佗建立了南越国,南越国是中原人与百越人混居的一个国家,面对复杂的民族构成,他作为一个中原人是如何治理南越的呢?

政治

在政治上,赵佗在岭南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

赵佗建立南越政权时,起初是以“中国人相辅”,“以其党为假守”,是用中原人来对岭南进行统治。但长此下去,会与当地的越人首领发生利害冲突,这对南越政权无疑地是一种威胁。

赵佗看到这种局势,注意到吸收当地有威望的越人首领到南越国的中央来参加政权管理。

南越室还吸收了许多其他越人在军队和政权中担任官职。如归义侯郑严和田甲,驰义侯何遣,赵郎都稽,湘长侯桂林监居翁,瓯骆佐将黄同,嘹侯毕取,揭阳县令史定等,这些人都是见于《史记》或《汉书》中的身任南越国官职的越人。

除此之外,在越人部落强盛的地方,赵佗还采取分封越人首领为王的做法,让“诸雒将主民如故”,例如在交趾地区分封的西于王,就是如此。

军事

在军事上,赵佗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对号称“带甲百万有余”的军队实行有效指挥和控制。

经济

赵佗是中原先进耕作技术、打井灌溉技术和冶金、纺织技术的传播者、推广者。他和首批南迁的中原官民把中原耕牛犁田和使用铁制农具的技术传播到岭南,极大的促进了岭南农耕业的发展。

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他还出动官兵助民凿井,修渠灌田,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据考古发现,广东英德发现了1.4万年的稻作物,证实农耕文明起源于岭南。

文化

赵佗在开发边疆、传播文明方面,是引导岭南百越部落从原始社会迅速走向文明时代的文化先驱和伟大政治家。南越国建立伊始,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使岭南地区从落后的刀耕火种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航海技术等带进岭南,开了岭南文明。

在文化上,首先是中原汉文字的使用,《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出土文物发现不少汉字。百越是一个能歌善舞的部落,有越舞和汉式舞。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

赵佗治理南越,非常重视“以诗书而化国俗”,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教育他们赡养老弱、废除群婚。还利用行政手段推广中原汉字,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仪”,从而使“蛮夷渐见礼化“。迅速推动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

赵佗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提倡中原人与岭南人通婚,尊重岭南人的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

通婚是和睦中原人与岭南人关系、增进中原人与岭南人间友好感情的重要渠道。赵氏政权对此颇为重视。

南越王室从自身做起,带头与岭南越人通婚。例如南越明王赵婴齐就娶越女为妻,生子建德,封为高昌侯。因此,中原人与岭南人的民间通婚就更加普遍了。这个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外来的中原人与当地的岭南人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

岭南百越部落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与中原华夏部落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中原人歧视越人的不同习俗,就容易挫伤岭南人民的感情。于是赵佗带头尊重和顺从岭南风俗习惯,例如他公开宣称自己是“蛮夷大氏老”,还脱掉中原的官服,采用越人的服饰。

标签: 赵佗

更多文章

  • 北宋厢军的主要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厢军

    “厢军”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厢军”是一种能征惯战的“藩镇之兵”。北宋建立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用了”杯酒释兵权“的手段防止再次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当中

  • 后赵是怎么灭亡的 羯族还有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赵

    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后,紧接着便发生了五胡乱华。当时很多北方游牧民族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其中后赵便是由羯族建立。就整个历史来看,羯族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他们原本是匈奴的奴隶军队,后来匈奴被灭,羯族逐渐强大。后赵先后经历七个皇帝,但整个政权只有短短33年,那后赵是如何被灭的呢?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简单介绍下

  • 骆越名称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骆越

    骆越古国,是先秦壮侗语系民族祖先在岭南建立,骆越人是今天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仡佬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为什么要叫骆越呢?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学术界公认,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骆越文化的源

  • 邗越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邗越

    邗越,是远古时代生活在中国南方的一个部落名,为百越众支系下其中一支部落。最早定居在江淮之间,今合肥市、滁州市、扬州市一带,是百越的一支。商朝末年已广泛分布在江淮各地,亦有迁移至今安徽省南部、江西省北部等地。邗越有三支,一支位于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一带,今属江淮方言区;一支位于江西省鄱阳湖一带,今属赣

  • 扬越具体在哪个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扬越

    扬越,汉族先民之一,是百越众支系下的一支部落,即居于九州扬州地域的越人部落。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江淮之间、岭南地区,包含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越南北部。扬越包括句吴与邗越两个分支。《史记》记载:"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之后为赵佗南越国领地,可见岭南地区

  • 百越人为什么要断发文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百越

    百越人有断发文身的传统,当时的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对于越人的断发文身很不赞同。越人断发文身是怎么回事?《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岂礼也哉。”《礼记·王制》

  • 南北宋朝地图 南北宋朝疆域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

    南北宋疆域图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时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先于1127年使徽、钦二宗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

  • 南汉的疆域有多大 南汉疆域地图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汉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之一。位于现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历四帝,国祚五十五年。追溯至唐天祐二年刘隐正式担任清海节度使算起,刘氏政权历五主,存在长达67年。是岭南历史上继南越国后建立的第二个地方割据政权。领土范围在高祖刘当政的二十五年时间里,南汉疆界的变化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南汉

  • 南汉历史介绍 南汉建立过程 南汉怎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汉

    南汉的实际开创者是刘隐。乾宁元年(894年),他的父亲刘谦去世,广州官员上表朝廷委任刘隐代替刘谦担任封州(今广东封开县)刺史。乾宁三年(896年),清海节度使刘崇龟去世,嗣薛王李知柔前往广州,赴任清海节度使。李知柔行至湖南时,广州牙将卢琚、谭弘玘(一作覃玘)作乱,据守广州抗拒李知柔入境,由谭弘玘固守

  • 南汉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汉

    历史上有两个王国曾在广州定都,一个是秦末汉初的南越,一个是五代十国的南汉。南汉是十国中较为强大的,最强盛时控制两广地区,自称“小南强”。不过,南汉从弱小发展到极盛时的时间,较为漫长。南汉的创业之祖名叫刘谦,因为攻打黄巢有功,唐中和三年(883年)出任封州刺史。封州,在如今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