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考试制度历史介绍 秦朝“吏师”制度

秦朝考试制度历史介绍 秦朝“吏师”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19 更新时间:2024/1/19 3:38:21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秦代做了很多巩固统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事情,如确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行同伦等等,还实行“吏师”制度。所谓“吏师”制度,如《韩非子·五蠹〔du杜〕》所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意思是说,英明君主的国家,没有写在书上的文字,而以法令作教材;没有先王传下来的一套言论,而以官吏当老师。

据《史记》卷八十七载,在秦中央朝廷,设有一种宫邸学校,如“赵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习数年。”这大概可以说开皇族子女教育之风气。重点也是“以法为教”。

又据前些年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载,秦普设于郡县的官学叫“学室”。“学室”的学生称“弟子”。“弟子”必须是“史”的儿子。“史”相当于政府各级机构里的书记、档案员等低级文吏。“学室弟子”皆立有名籍,政府官员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可以役使他们、鞭笞他们,但他们可以免除兵役和徭役,这是很大的优待。

“学室”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习法令,法令教育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秦人之悖于古者,禁《诗》、《书》而仅以法律为师耳。”(章学诚《文史通义·史释》)二是学写字,书写姓名,识名物。《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是当时“学室”教学的三本教材。“学室弟子”经考试合格之后,便可以毕业做官。不过,弟子在任官之前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与实习。弟子为吏,开始只能做“史”,以后可视工作效绩而迁升。许慎在《说文·序》中曾说:“尉律:学童十七已上始试,讽籀〔zhou咒〕书九千字,乃得为史。”《汉书·艺文志》引用萧何律也说:“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可以推想,这些规定因袭了秦代的制度。《睡虎地秦墓竹简》也证明了这一史实,据秦简《编年纪》载,一个叫“喜”的人,年19岁,经过考核后被任用为史,这与“学童十七已上始试”相合。从秦简看,秦代还试行过在“学室”毕业后,到社会上工作一年,然后视其能力授予官职的办法。试用一年,实际上也是一种考核办法,用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总之,秦代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吏师”制度的目的,在于造就一批刀笔小吏。因此秦代重视考试,考法令,考诵书,考写字、习文,还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考核合格才委以小吏。秦代虽短,史料又不足,但是秦代的“吏师”制度重视考试却是毫无疑问的。

标签: 秦朝

更多文章

  • 清朝西山健锐营的主要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山健锐营

    健锐营,也称“健锐云梯营”。《前记》中称“健锐营”,而《得句》中称“寺左近健锐云梯营实居之”,《后记》中“命之曰健锐云梯营”。健锐营是满清军制中的一支特战部队,另外也是清廷在北京西山东麓驻兵建立的一支独特

  • 春秋时期诸侯国:许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许国

    分封是统治术的一种,是古代统治者一个屡试不爽的妙招。分封一可以奖赏为自己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有功之臣,笼络人心;二能够赏赐自己的直系亲属,肥水不流外人田,让他们更加团结在自己周围。分封最大好处,就是形成一个利益集团,替统治者镇守四方,对周围敌对势力形成威慑,不仅可以有效巩固自己的统治,更能抵御外来

  • 十常侍之乱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十常侍之乱

    十常侍之乱是对一段历史的描述,包括这些太监狐假虎威,祸乱朝纲的整个过程。他们安插亲朋好友在全国各地为官,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势力与地位,但是他们本身缺陷,缺乏治理国家的实力与能力。这些人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激起民愤,这是就人民而言的十常侍之乱背景。在朝廷之中,太监们利用自己的地位与工作优势,在皇上与皇

  • 晋朝中央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

    尚书省晋朝官制源自三国官制和东汉官制,但尚书省的组织比东汉更为严密。有以太傅“录尚书事”大权独揽,称为“录公”。另设“尚书令”,为尚书省的首官,秩千石。《晋书·职官志》云:“始贾充为尚书令,以目疾表置省

  • 中国古代開元之治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開元之治

    開元之治是唐玄宗開元(713一741年)年間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的局面的艷稱。這是唐朝極盛的時期。唐朝自武則天退位到玄宗即位以前的中宗、睿宗統治期間(705712年)政局極不穩定。武氏諸王、中宗的韋皇后及其女兒安樂公主、武後女兒太平公主都參預政權,朝廷大臣也分為幾派,相互排擠,因此

  • 中国古代藩鎮割據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藩鎮割據

    藩鎮割據是唐朝中葉以後,一部分地方軍政長官據地自雄、不服從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衛,鎮指軍鎮。封建朝廷設置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但發展結果往往形成對抗中央的割據勢力,這是封建統治者爭權奪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唐玄宗在位(712756年)時期,為了防止周邊各族的進犯,大力擴充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

  •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安禄山

    可以说内乱让叛军的战斗力不断下降,最后败给了大唐,但即便最终史朝义兵败自杀,这场叛乱也没有真正落下帷幕,而仅仅是不再起兵反唐了。但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下来。当时投降的将领全部被大唐许以原职,这既是仆固怀恩为大唐挖的陷阱,也是大唐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安史之乱的破坏实在是太大了,大唐帝国的盛世繁华轰然倒塌

  • 汉朝时期南越国的外交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越国

    南越国的对外交往是什么样的呢?汉朝在南越国的历史中,它与汉朝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期:一、南越首次对汉臣服:汉高祖十一年到汉高后五年。汉高祖十一年,陆贾使越,赵佗受封,建立了对汉的臣属关系。汉高后五年,吕后禁南越关市、别异蛮夷,于是赵佗反汉,汉越关系中断。二、南越称帝、抗衡汉廷时期:汉高后五年到

  • 南越国的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越国

    南越国中有复杂的民族构成,是多民族聚居的一个政权,那么南越国的风俗习惯是什么样的呢?生活习俗迷信鸡卜“鸡卜”是南越国越族流行的一种迷信活动,即用鸡骨占卜吉凶。此外,南越国也存在龟甲占卜。剪发文身南越国越族民众的发式有断发,及剪断头发,还有椎髻与披发两种发式。越族还喜欢在身上刻

  • 汉朝时期南越国境内有哪些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越国

    南越国是由百越建立的一个政权,百越并不是指一个民族,而是南方部族的统称,那么南越国的民族构成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民族政策呢?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汉高祖三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汉高祖十一年,南越国成为汉朝的藩属国。元鼎四年,南越丞相吕嘉发动叛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