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女子的穿着样式盘点

唐朝女子的穿着样式盘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43 更新时间:2024/1/22 13:15:29

说唐朝女人喜欢袒胸露乳,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首先确认一点:我们为什么会形成这一印象?大概有两个来源:

其一,唐诗中描绘的相关场景,比如方干的《赠美人》:“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或者群玉笔下的“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诗人们可谓妙笔生花,短短几个字,就让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派春色满堂的景象。

其二,一些唐代绘画、壁画、陶俑展现的形象

但是,如果以此就认为唐代女子性格豪放,那就有以偏概全之嫌了。

无论是方干的《赠美人》,还是李群玉的《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杜丞相悰筵中赠美人》,描绘的对象都是风月场所的歌妓。这一群体本就是依靠声、色为顾客服务的,穿得清凉些并没什么大惊小怪。大部分封建朝都存在这种场所,所不同的是,唐朝诗人多、敢写,而其他时代相对含蓄些而已。

其次,我们所见到的唐朝壁画、陶俑,基本上都是那时上层人士私人空间的装饰物,反映的都是富贵圈子里的情况。比如那些陶俑,大多是一些侍女的形象;而这种穿着也只限于一定的场合、范围,不会堂而皇之地抛头露面。

真实的唐代女子装束是什么样的呢?虽然承接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大融合,唐代女装确实更加丰富多样,但还是以汉代以来的“上衣下裳”这一传统华夏女装风格为主。

根据那时的制度,女装分为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面三类,适用于在朝廷有身份的女子,她们参加朝会、公务活动、祭祀典礼时要身着不同的服装,如同现在西方上流社会的各式礼服;而常服则是各阶层寻常所穿的衣物。

就常规情况而言,上身一般是衫,也就是单衣;或者襦,即夹杂着絮类物体的短衣。这两种上衣都是华夏风格的右衽,当然也有一些对襟系结的样式。下身高腰束胸长裙,带有长长的裙带,下摆宽大飘逸,整体曲线柔美、风格大气,尽显大唐盛世之风。

当然了,在一定的私密性场合,确实有半露胸的裙装,但是穿着这种衣服的话,会要求不能露出肩膀或者后背。

大致来说,一个大唐女子是否能穿半露胸装,首先要看身份。

第一种是那种身份高贵的公主,她们不事生产,经常出席贵族圈的聚会,越是花枝招展越、吸人眼球,越能体现自己的上流身份;

第二类是那些服务权贵、人的歌姬、侍女,由于职业需要时常袒胸露臂。

而寻常老百姓家的女子则不会穿这种衣服,她们上身一般是小袖短襦,下身紧身长裙,而且群腰系得很高,用丝带牢牢扎在腰部以上、腋部以下。这种装束整体给人一种干练、灵巧的印象。

同时,贵族女子虽然可以穿得略微暴露,但这也要看场合而定。在那些私密的小圈子里也许有所宽松,但在公共场合绝不可能袒胸露乳。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839年,唐朝廷在咸泰殿举办庙会。为了体现对这次盛会的重视,唐文宗李昂的妹妹延安公主刻意找人设计、制作了一身漂亮的行头。但问题在于这身衣服过于暴露(具体怎么夸张咱们无从得知)。唐文宗见后暴怒,勒令妹妹回家待着,不准在灯会上丢人现眼;此外,连延安公主的丈夫驸马窦浣也被扣掉了两个月的俸禄以示惩戒(谁让他管不好自己的老婆)。

比如下面这幅著名的《虢国夫人春游图》,以风流出名的虢国夫人(杨贵妃的姐姐,画的正中央),在外出游玩时的衣着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豪放。

不过整体而言,由于唐代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强势,对外极为开放包容,大量外族的文明元素得以涌入、融合,盛唐时期人们的眼界、气度、心胸在数千年的封建史上独占鳌头,与其他时代相比,唐代女性的服装确实更为开放包容。

但即使如此,那些袒胸露乳的服装,只会出现在权贵阶层的小圈子里,而不可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市井街头。诗人笔下的歌姬、侍女,以及各类优美的壁画、陶俑,描绘的其实都是特权阶层的生活,跟占社会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其实并没多大关系。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西汉七国之乱祸首吴王刘濞为何打不赢朝廷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濞

    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发生在汉景帝二年。汉景帝刘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藩王势力,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于是景帝致力推行《削藩策》,从而引发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参与这次叛乱的七个诸

  • 唐朝黄巢起义历史事件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820年~884年),字号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

  • 南朝刘裕灭南燕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燕

    公元404年,刘裕拥立晋安帝复位,把控东晋政权。南燕皇帝慕容超想趁乱攻打东晋,此后刘裕开始制定灭南燕的计划,当时朝中不少大臣上书劝阻,但刘裕依然决心出击。南燕之战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刘裕便灭掉了南燕,再次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这场战役中,刘裕善于料敌,最后稳扎稳打,逐渐掌控战事主动权,完成了一场大胜。

  • 永嘉之乱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永嘉之乱

    据《世说新语·轻诋》描述,桓温进入北地,远眺中原大地,曾说“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即神州陆沉,永嘉之乱,王衍等臣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永嘉之乱有何影响呢?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胡族活动的大舞台。自匈奴刘氏兴起,五胡便展开连

  • 永嘉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永嘉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发生了什么呢?刘汉立国晋惠帝永兴元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率部众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定都离石。后进据河东,攻占蒲阪,入蒲子,并将它作为都城。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晋怀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

  • 中国上古时期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得生活资料,在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繁衍生息,发展着社会经济,推动着人类自身的进步。新石器时代经济状况如何呢?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使世界许多地区的氏族部落逐渐学会了使某些经常食用的植物果实和籽粒通过种植的方法,获得有效的食物来源,这就是原始农业产生的萌芽。一些

  • 钓鱼岛的历史 钓鱼岛中日争端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钓鱼岛

    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钓鱼山。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台湾及

  • 钓鱼岛在中国哪个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钓鱼岛

    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位于北纬25°44.6′,东经123°28.4′,距浙江温州市约358千米、福建福州市约385千米、台湾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公里。钓

  • 元朝中后期皇位继承权争端问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以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大元为开始历时98年。为什么元朝只传五世,却有十一个皇帝呢?元朝传5世共11帝,在大一统王朝中这个数量并不多,像明朝是12世16帝,清朝则是11世12帝,但说起这个继承顺序,元朝可以说是大一统王朝中最乱的一个。元朝开

  • 北洋军阀之奉系军阀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奉系军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秩序最混乱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混战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这样一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奉系统治的东北地区,却相对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是奉系军阀能够发展成为大的军阀集团的根本原因。奉系军阀在东北统治的12年间,首先保证了区域内部的统一。在1916年,除东北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