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钓鱼岛的历史 钓鱼岛中日争端始末

钓鱼岛的历史 钓鱼岛中日争端始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65 更新时间:2024/1/22 23:54:47

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钓鱼山。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

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在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

1372年(明洪武五年),明太祖遣使前往琉球,琉球国向明朝朝贡。至1866年(清同治五年)近500年间,明清两代朝廷先后24次派遣使臣前往琉球王国册封,钓鱼岛是册封使前往琉球的途经之地,有关钓鱼岛的记载大量出现在中国使臣撰写的报告中。

嘉靖十一年(1532年),明陈侃《使琉球录》中称钓鱼岛为钓鱼屿,已在我国海域之内。

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明朝驻防东南沿海的最高将领胡宗宪主持、郑若曾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明确将钓鱼岛等岛屿编入“沿海山沙图”,纳入明朝的海防范围内。

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徐必达等人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及1621年(明天元年)茅元仪绘制的中国海防图《武备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图》,也将钓鱼岛等岛屿划入中国海疆之内。

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继续将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内,明确将其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清代《台湾府志》及黄叔璥编写的《台海使槎录》等官方文献详细记载了对钓鱼岛的管辖情况。

1708年琉球学者程顺则在《指南广义》一书中便清楚地记载了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并称姑米山(久米岛)为“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册封使徐葆光在《中山传信录》中指出其海上航路是:由闽安镇出五虎门,取鸡笼头,经花瓶屿、彭家山、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取姑米山、马齿岛,入琉球那霸港。

1762年,葡萄牙人的《航海针路图》中,明确地标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属于台湾。

1786年,日本仙台藩人林子平制作的《三国通览图说》之《琉球国全图》列出钓鱼岛群岛,并注明是中国往琉球的航道。

1809年法国地理学家皮耶·拉比等绘《东中国海沿岸各国图》,将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绘成与台湾岛相同的颜色。

1816年,伦敦出版的《东印度、中国、澳洲等地航海指南》,对台湾附属岛屿作了明确记载,并标明了各岛的经纬度,其中包括了钓鱼岛。

1871年(清同治十年),刊印的陈寿祺等编纂的《重纂福建通志》卷八十六将钓鱼岛列入海防冲要,隶属台湾府噶玛兰厅(今台湾省宜兰县)管辖。

1872年,周懋琦编纂的《全台图说》中对钓鱼岛进行了描述。

1884年,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声称“发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向日本内务省申请划入日本国界日本内务卿山县有朋就此事致函外务卿井上馨。井上馨于1885年覆函说:“此岛屿近清国之境,较之前番勘察已毕之大东岛方圆甚小,且清国已命其岛名。”山县有朋因应井上馨建议,覆函冲绳,拒绝马上在钓鱼岛订立国标,并在信件强调事件“勿让传媒得悉”。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趁战争之机将钓鱼岛和黄尾屿“编入”冲绳县。

1895年1月14日,日本内阁秘密通过决议,将钓鱼岛“编入”冲绳县管辖。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钓鱼岛等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一并被割让给日本。

1895年6月10日,古贺辰四郎向日本内务省提出《官有地拜借御愿》,即“租借申请”。

1896年9月,日本政府同意将所谓“鱼钓岛”和“久场岛”(即,钓鱼岛和黄尾屿)无偿租借给古贺辰四郎使用30年。

1900年,任冲绳师范学校教谕的黑岩恒受到英国人将该岛屿称为“尖头诸岛”(Pinnaclelslands)的启发,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改称为“尖阁列岛”。

1941年,日伪统治下的“台北州”与冲绳县因钓鱼岛渔场发生诉讼纠纷,日本法院判决这些岛屿归“台北州”管辖。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开罗宣言》,坚持日本无条件投降,剥夺日本自1914年“一战”后在太平洋所占领之一切岛屿;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对日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举行,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降书上签名盖章。被日本侵占半个世纪的台湾及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回归中国。

1951年9月8日,美国等国家与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美军接管琉球群岛时擅自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入琉球群岛美国民政府管辖的范围内,日本据此强行宣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琉球群岛范围,是日本所谓的“有效控制”领土。

1953年12月25日,琉球群岛美国民政府民政副长官、美国陆军少将David.A.D.Ogden发布“第27号令”,即关于“琉球群岛的地理界线”布告。用六个经纬点的地域界限,将钓鱼岛划归琉球诸岛。该文件擅自扩大美国托管范围,将钓鱼岛列屿非法划入美国琉球托管区域。

1969年5月,日本冲绳县八重山岛公所派出水警和工程队,登上钓鱼岛并设立了水泥标柱式“国标”,在岛上清除了中国人留下的痕迹。

1970年8月31日,日本有关机构通过法律,确认所谓“尖阁群岛”属于日本。

1970年9月10日,美国依照“冲绳民政第27号文告”所划定的琉球群岛范围,将钓鱼岛划入日本自卫队的“防空识别圈”内。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署了《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定》,将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同年11月,美国参议院批准相关协定。

1971年12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

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挂起来,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双方达成了协议。

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邓小平副总理表示,钓鱼岛问题可留日后慢慢解决。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

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直升飞机场,海峡两岸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议。

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灯塔,引发保钓风潮。

1992年,中国通过《领海及毗连区法》,写明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后,日本提出了“抗议”,中国外交部重申:钓鱼岛属于中国。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新设置了灯塔。引发海峡两岸强烈抗议,中国外交部表示对这一事件“严重关切”。

2017年8月,研究韩日历史的日本史学家久保井规夫公开的日本古代地图证实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他还表示,日本外务省官网上的古地图是伪造的。

标签: 钓鱼岛

更多文章

  • 钓鱼岛在中国哪个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钓鱼岛

    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位于北纬25°44.6′,东经123°28.4′,距浙江温州市约358千米、福建福州市约385千米、台湾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公里。钓

  • 元朝中后期皇位继承权争端问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以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大元为开始历时98年。为什么元朝只传五世,却有十一个皇帝呢?元朝传5世共11帝,在大一统王朝中这个数量并不多,像明朝是12世16帝,清朝则是11世12帝,但说起这个继承顺序,元朝可以说是大一统王朝中最乱的一个。元朝开

  • 北洋军阀之奉系军阀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奉系军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秩序最混乱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混战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这样一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奉系统治的东北地区,却相对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是奉系军阀能够发展成为大的军阀集团的根本原因。奉系军阀在东北统治的12年间,首先保证了区域内部的统一。在1916年,除东北外,全

  •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时间次数党的一大

  • 二七惨案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二七惨案

    “二七”大罢工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中国工人运动从要求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向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全国来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到1923年2月“二七”大罢工,出现了历时13个月的全国罢工高潮,有

  • 明朝为什么不占领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国祚长达276年。在这276年里,明朝先后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嘉靖中兴、万历改革等上升时期。在最强大的时候,明朝版图东起太平洋,西越青藏高原,北跨外兴安岭,南临南海,综合国力不可谓不雄厚。放眼于当时的世界,除了帖

  • 明朝为什么不能彻底解决蒙古部落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

    蒙古人在草原崛起之后急速扩张,到了忽必烈时代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疆域广袤的庞大帝国。然而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其实际控制区域也只有蒙古祖庭和宋金故地。元朝自忽必烈后,政局动荡,到了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就在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中被推翻。元顺帝从元大都仓皇北窜,回到了蒙古人的龙兴之地。继续

  • 秦朝灭亡秦人为何不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

    历史上很多朝代灭亡之后,都会出现一些“复国“的势力,推翻新的朝代,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例如,西汉末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唐朝灭亡后,后唐、南唐这样的残余势力在光复唐朝。还有最为有名的“反清复明”,经常出现在很多清朝題材的电视剧当中。不过,历史上第一

  • 刘娥是如何把持朝政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娥

    刘娥成为皇后之后,逐渐参与政事,被宋真宗倚重。在天禧党争之后,打击异己,继而把持朝政。宋真宗天禧三年,太白昼现,经过占卜说:“女主昌”。恰逢此时真宗皇帝多病,皇后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宋真宗心中不安,怕刘娥危及赵氏江山。《东轩笔录》中说:天禧末,真宗寝疾,章献明肃太后渐预朝政,

  • 历史上唯一在福州定都的国家是哪个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福州

    作为东南沿海重要都市,福州市因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文化昌盛,早在秦汉年间便已经建城,并在东晋发展成为大都市,此后更是长期作为福建省的省会而存在。不过,福州的地位虽然很重要,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当中,唯有王审知创建的闽王国在此建都,并由其子王鏻改建为帝国。那么,王审知究竟是何许人也?闽帝国的结局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