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宗登基后怎么稳定唐朝政局的?

唐代宗登基后怎么稳定唐朝政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53 更新时间:2023/12/14 13:23:08

这个权力格局的主要特色,就是宦官系统占据了帝国的主导地位。宦官系统不但拥有决策权、地方监察权、经济权力、更拥有了禁军指挥权。

当时的禁军渐渐成为帝国编制最大的、装备最精良的军队。虽然说这枝禁军的编制,与传说中的八十万禁军相比,自然有很大差的差距,但是这枝禁军的编制,在唐德宗时代就有15万了,这个数字显然超过任何一个军区的编制。

八月,初置左、右神策统军。时禁军戍边,禀赐优厚,诸将多请遥隶神策军,称行营,皆统于中尉,其军遂至十五万人。

而且帝国各大军区的将帅,大多出自这个宦官控制的禁军系统;而且大多是通过宦官关系出任的。

自大历以来,节度使多出禁军,其禁军大将资高者,皆以倍称之息贷钱于富室,以赂中尉,动逾亿万,然后得之。

从这层意义上讲,如果说两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巩卫皇权的主要力量是皇族、外戚,那么晚唐时期,巩卫皇权的主要力量就是宦官集团。

虽说东汉的宦官系统也拥有巨大权力,但当时巩卫皇权的力量还有外戚,而且外戚影响力远远超过宦官。最简单而言,外戚强大的时候可以废立皇帝,而宦官从来没有强大到这种地步。

虽说明代的宦官系统也拥有巨大的权力,但明代的宦官系统显然完全依附于皇权之上,至少没有一个宦官曾奢谈过废立皇帝。

中晚唐时代的宦官,那势力可不是一般大的。

最简单而言,唐宪宗死于宦官之手,关键是,唐宪宗死后,涉嫌谋杀唐宪宗的宦官,都啥事也没有。直到15年后,主要凶手才受到惩罚。

而从此以后,哪个皇族成员能当皇帝,通常都是宦官说了算。所以,宪宗之后的八个皇帝,有七个是宦官拥立的。

唐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官所立者七君。

总的来说,中晚唐时代的宦官政治比较稳定,所以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多。

简单的看,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皇帝似乎都有些愚蠢,因为他们都毫无例外的信任重用宦官,如果有差别,仅仅五十步与百步之别,因为这段历史标志性特点,就是宦官专权。

从文官集团写的内容去看,宪宗之后的大唐皇帝都实在太无能了,因为他们都毫无例外的受到宦官威胁。因为宪宗是被宦官杀死的,敬宗也是被宦官杀死的;关键是,谁能当皇帝通常就是宦官说了算。

中晚唐的宦官专权,就如同东汉时代的外戚专权;他们虽然拥有废杀皇帝的权力,但是皇帝在大权在握的时候,也没有真正要打压他们的意思,于是皇帝永远在他们的阴影下存在。

简单的看,这种事几乎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只要透过当时的历史,我们自然会知道,历史留给皇帝的选择,常常是只能在两个烂苹果里,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苹果。如果我们看到皇帝选择的那个苹果又烂又小,就觉得皇帝太傻了,因为换成自己,肯定会选择一个又好又大的苹果。问题是,当时就没有那样的苹果。

皇帝高高在上,但是四面八方全是威胁他的力量。他信任谁呢?他重用谁呢?他信任重用宦官系统,自然会受到宦官系统的威胁,但是如果不重用宦官系统,他更危险。

中晚唐皇帝重用宦官的结果,就是大唐帝国在摇摇晃晃中又维持了一百五十年,可如果他们不重用宦官呢?

德宗皇帝试图打压宦官集团,结果很快就让人打得逃出了长安城,与死神一再擦肩而过后,德宗皇帝终于发现,宦官政治虽然弊端重重,但如果不这样玩,好像同样弊端重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这就好像,我在两晋南北朝时说过,分封诸的弊端自然非常明显,问题是拒绝这样做的弊端,其实更严重。

总的来说,经过代宗皇帝十多年的精心设计。大唐皇帝拥有了强大的私人力量(宦官集团控制的行政、经济、监察、军事力量),足以驾驭整个帝国。

但是,因为军人力量失控制,而且河北、山东、河南三个省地缘比较特殊,所以皇帝对这些军区依然缺乏有效的控制力。

安史之乱结束后,一直困扰大唐帝国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控制河北、山东、河南这三个省的军队?

对此,大唐帝国有上中下三策。

下策,就是接受这种事实。总的来说,大唐帝国现在控制着绝对优势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承认这三个省的自治,也没有多大问题。更何况,这三个省林立着十多个军区,只要能阻止他们兼并战开始,他们就缺乏真正威胁大唐帝国的能力。

中策,就是先易后难,先不惹河北、河南、山东的那些大老虎;集中精力控制其它地方的的大狼狗、小豺狼。在此基础上,再慢慢集中力量解决河北、山东的藩镇问题。

上策,就是寻找机会解决河北、河南、山东这种大老虎。总而言之,打死大老虎,剩下的大狼狗、小豺狼,自然一风就可以吹光他们。

下策显然是中央政府不愿意接受的;至少不经过反复的博弈,是绝不会甘心接受的。当然了,经过五十多年的反复博弈,中央政府终于发现,这也许是一个无可改变的事实。

而上策呢,以当时的交通媒介能力,在失去诸王、外戚这种力量的背景下,尤其是河北必须驻扎大量常备军防范契丹奚人的背景下,似乎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唐代宗一直稳扎稳打的按中策行事。那就是先易后难,集中精力控制各种大狼狗(对自己依附较强的军事力量)、小豺狼(地缘较差的军事力量)。

总的来说,代宗皇帝在位的17年,一直是韬光养晦、巩固内政。而这些努力,为中央政府后期削藩,积累了足够的资本。

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德宗(代宗之子)上位后,才会咄咄逼人大举削藩,因为他感觉自己手上的筹码,足以支持他大刀阔斧的削藩了。但是很不幸,德宗皇帝上位后不久,就让军人集团折腾的逃离了长安城;关东五大强藩(河朔三镇、淄清、淮西)都卷入叛乱;西北的泾源、朔方军区也卷入叛乱;皇帝被叛军堵在一座小城里,打得都看不到了希望了。

经过这种挫折,德宗皇帝开始反思自己从前的失误,而他认为自己此前最大的失误,就是削减了宦官系统的权力,于是他杀回长安城后,又开始变本加厉的信任重用宦官,这更让宦官政治变得无可动摇了。

初,鱼朝恩既诛,代宗不复使宦官典兵。还长安,颇忌宿将握兵多者,稍稍罢之。戊辰,以文场监神策军左厢兵马使,王希迁监右厢兵马使,始令宦官分典禁旅。

德宗的失败,从某种意义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种失败,就如一个巨大的破坏性试验,让人们清晰的发现,唐代宗布的局,竟然是如此稳定。

关东大五大强藩联手叛乱、关中泾原、朔方两大军参与叛乱;皇帝被打得逃出长安城,一度逃到汉中。但是结果呢?大唐皇帝依然还能翻盘成功。

面对的这种事实,显然会让后来试图叛乱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绝望,因为折腾出这样大的动静,都无法打败大唐皇帝,你确定自己能折腾出更大的动静吗?

标签: 唐代宗

更多文章

  • 清朝共出现过几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

    皇帝和皇后都只能有一位,虽然皇帝后宫妃子很多,但能坐上皇后之位的屈指可数,而且相当皇后还有着非常苛刻的条件。如果是平民出身的妃子,最后当了皇后,那是运气最好的一种,通常情况下只有这四类人能登上皇后之位。有时候就连皇帝都没得选,所以并不是皇帝喜欢谁就能封她为皇后,这个也要看情况。有些皇帝同皇后就像仇人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根据什么排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凌烟阁

    秦琼能够排进入二十四功臣的行列,即便是排在最后,已经算是唐太宗仁厚了!唐太宗时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类似由国家授予的荣誉称号。能够进入这个名单,把画像挂在凌烟阁上,不仅仅是莫大的荣耀,更是一种“保证”。只要不谋反、不犯十恶不赦的大罪,这个家族的数十代富贵是完全有保证的。秦琼在二

  • 为何唐朝自唐宪宗后藩镇割据局面就失控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宪宗

    唐宪宗死后不久,藩镇就开始失控了,这种失控是从幽州开始的。唐穆宗派文职官员张弘靖进入幽州担任节度使。但是张弘靖一进入幽州,就受到了当地将士的排斥。为什么会这样呢?据正式记载,这是因为张弘靖表现出的一副文人作派,让崇尚武力的幽州军人看不惯。先是,河北节度使皆亲冒寒暑,与士卒均劳逸。及弘靖至,雍容骄贵,

  • 唐朝300年五次政变历史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政变

    唐朝是个政变频繁的朝代,皇位更替,历史变迁,都不离不开政变。唐朝有五大政变,对历史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一、玄武门之变这是发生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这是一场决定唐朝血脉根枝的政变。唐朝的江山多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对于巨大功劳的李世民,李渊无官可封,就想出来

  • 朱元璋称帝后是怎么对待自己兄弟姐妹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有个很有趣的原名,叫做朱重八,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他叫朱重八啊?其实在元朝只有当官的或者文人,才配有名字,穷苦人家只能按照家族姓氏和一些出生年月或者家族排行来起名,好比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就是因为他是初一这天出生的,朱元璋的朱重八就是因为他在家族兄弟中排名第八,前面都叫朱重一、朱重二....

  • 春秋时期晋文公创建“三军六卿”制度的目的与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一个大胆的军事革新设想在晋文公的脑海中形成。根据晋文公的设想,新的晋军将被划分为上、中、下三军。每军各设将、佐一名,即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他们既是文官,也是武将。三军中,以中军将最尊,以此类推,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逐级递降。这就是往后影响

  • 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选择攻打东吴而不是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

    夷陵之战前夕,孙权害怕两线作战,便向曹魏俯首称臣。自愿成为曹魏的属国。并且将于禁等一些魏国的败将给送了回去。作为刚登基的曹丕来说,这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因为孙权的这一行为,充分地表明了吴国害怕魏国的铁甲。但是这个时候,刘晔曾上书曹丕,希望曹丕能够趁现在东吴空虚,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出兵征讨。可是曹丕却拒绝

  • 刘备全盛时期的蜀汉地盘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说起整个汉朝,按照历史的记载应该分为伯汉、仲汉和季汉,也就人们口中所讲的西汉、东汉和蜀汉,“汉朝有三祖”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世祖刘秀和汉烈祖刘备,从这可以看出,能称之为“祖”,足以证明刘备也是通过自己努力,打下属于自己的地盘。要说刘备全盛时期的地盘有多

  • 吐谷浑政权历史介绍 吐谷浑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吐谷浑

    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始终的念想就是光复灭亡数百年的大燕国,慕容氏建立的燕国前前后后有四个政权,即前燕、后燕、南燕和北燕,随着南燕的灭亡,慕容氏在中原的势力彻底消失,可是在西北地区却还存在一支慕容家族建立的政权,名叫吐谷浑,那这个国家是怎样建立的呢?它又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

  • 清朝军队有几种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

    说起清朝军队,首先就得提到八旗军。八旗军是清朝最早的军队编制,士兵全部由旗人组成。需要指出的是,许多人把旗人跟满人混为一谈,这是一种误解。旗人包括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也就是说既有满人,也有蒙古人、汉人。八旗军是清朝能够定鼎中原的核心力量,也是清朝中前期的国家精锐部队。八旗军分两类,一是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