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根据什么排位的?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根据什么排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85 更新时间:2024/2/22 3:25:11

秦琼能够排进入二十四功臣的行列,即便是排在最后,已经算是唐太宗仁厚了!

唐太宗时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类似由国家授予的荣誉称号。能够进入这个名单,把画像挂在凌烟阁上,不仅仅是莫大的荣耀,更是一种“保证”。

只要不谋反、不犯十恶不赦的大罪,这个家族的数十代富贵是完全有保证的。秦琼在二十四功臣里排到最后,许多人为他鸣不平。那么,唐太宗在确定名单时,到底考虑了哪些因素呢?

这些功臣背后所代表的势力是排在第一位的

李世民是一个相当高明的政治家,他建这个凌烟阁的目的,是有着深远的考虑的,要平衡各方面的势力,要分个亲疏远近,要有个轻重大小。

但无论如何,能够入选的人里面,任何一个人背后都有着一个利益集团,他们与大唐联为一体、根深蒂固,李世民不可能不把这个放在首位。

这二十四人中,长孙无忌、柴绍长孙顺德、高士廉、刘弘基等,要么是李世民家的亲戚,要么是关陇集团的老牌贵族,很早就追随李渊,秦琼的资历是没法比的。

第二类是军方的代表。李靖、徐世绩、侯君集段志玄殷开山屈突通等,在军中威望极高,立下了汗马功劳,军功和在部队中的影响力,秦琼也没法跟人家比。

第三类就是出谋划策、名望极高的,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他们来自不同的利益集团,但他们极高的名望,在朝野间影响极大。

秦琼在这三方面,都居于劣势,排名最后没啥奇怪的。

是否参与过“玄武门之变“是个重要参考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能够登基为帝的最关键的一战,此战,他猝然发动,一举击杀了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又逼着李渊退位,这才有了贞观之治,才有了凌烟阁。

立下再大的功劳,也不如跟着一把手“做干事”爬得快。能够豁出身家性命跟着李世民造反,就是把宝全押在了上面,根本没有回头的可能,这才是李世民能够完全依赖的铁杆心腹啊!

例如尉迟敬德,李世民一下令,他什么都敢干!一箭射死了李元吉!他这辈子,就算完全卖给李世民了。再比如长孙无忌等,成天怂恿李世民“痛下决心”!李世民登基后,当然会有回报了。

秦琼在干什么?秦琼在保持中立。秦琼既感念李渊的知遇之恩,又怀有自己的心思,虽然后来倒向了李世民,但是人家心里的地位哪能跟赤膊上阵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众人相比?

长孙无忌为何排名第一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排名第一是众望所归,朝野众人都十分认同,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从功劳上来讲,他是李世民登基最大的功臣,一直在幕后策划,李世民登基之后,唐朝内忧外患,民生凋零、国力弱小,长孙无忌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李世民最为倚重在大臣。

从资历上来讲,长孙无忌很早就与李世民相识,从此便一直追随他,无论环境多么困苦、情势多么危急,始终不离不弃,既是患难之交、又是生死之交,还是布衣之交。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顺序,还与这二十四人的官职、爵位、品级有关。长孙无忌是赵国公,授司徒,满朝之中无人可比。更何况,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感情非常好,当然不能亏待长孙无忌了。

长孙无忌排名第一,理所当然。

之所以有人对秦琼排名最后提出异议,更多的是受演义小说的影响,因为在评书中,秦琼秦叔宝实在是太出名了!

但是要论实际的功绩,秦琼在将帅如云、猛人辈出的初唐,并不是太冒尖,尤其是他后期因为伤病的原因早早退出“现役”养病,更是拉了后腿。就好比《亮剑》中李云龙因为负伤,在野战医院养伤,再也没有参加过大的战役,影响了授衔。

凌烟阁的排名很重要,但更让人动容的,是李世民的容人之量。历代君主,在登基之后,兔死狗烹,对开国功臣大肆杀害,基本上成了封建王朝的魔咒!只有唐宋东汉,对功臣优容有加。

苟富贵,勿相忘。说来容易,做来难啊!

标签: 凌烟阁

更多文章

  • 为何唐朝自唐宪宗后藩镇割据局面就失控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宪宗

    唐宪宗死后不久,藩镇就开始失控了,这种失控是从幽州开始的。唐穆宗派文职官员张弘靖进入幽州担任节度使。但是张弘靖一进入幽州,就受到了当地将士的排斥。为什么会这样呢?据正式记载,这是因为张弘靖表现出的一副文人作派,让崇尚武力的幽州军人看不惯。先是,河北节度使皆亲冒寒暑,与士卒均劳逸。及弘靖至,雍容骄贵,

  • 唐朝300年五次政变历史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政变

    唐朝是个政变频繁的朝代,皇位更替,历史变迁,都不离不开政变。唐朝有五大政变,对历史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一、玄武门之变这是发生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这是一场决定唐朝血脉根枝的政变。唐朝的江山多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对于巨大功劳的李世民,李渊无官可封,就想出来

  • 朱元璋称帝后是怎么对待自己兄弟姐妹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有个很有趣的原名,叫做朱重八,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他叫朱重八啊?其实在元朝只有当官的或者文人,才配有名字,穷苦人家只能按照家族姓氏和一些出生年月或者家族排行来起名,好比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就是因为他是初一这天出生的,朱元璋的朱重八就是因为他在家族兄弟中排名第八,前面都叫朱重一、朱重二....

  • 春秋时期晋文公创建“三军六卿”制度的目的与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一个大胆的军事革新设想在晋文公的脑海中形成。根据晋文公的设想,新的晋军将被划分为上、中、下三军。每军各设将、佐一名,即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他们既是文官,也是武将。三军中,以中军将最尊,以此类推,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逐级递降。这就是往后影响

  • 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选择攻打东吴而不是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

    夷陵之战前夕,孙权害怕两线作战,便向曹魏俯首称臣。自愿成为曹魏的属国。并且将于禁等一些魏国的败将给送了回去。作为刚登基的曹丕来说,这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因为孙权的这一行为,充分地表明了吴国害怕魏国的铁甲。但是这个时候,刘晔曾上书曹丕,希望曹丕能够趁现在东吴空虚,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出兵征讨。可是曹丕却拒绝

  • 刘备全盛时期的蜀汉地盘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说起整个汉朝,按照历史的记载应该分为伯汉、仲汉和季汉,也就人们口中所讲的西汉、东汉和蜀汉,“汉朝有三祖”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世祖刘秀和汉烈祖刘备,从这可以看出,能称之为“祖”,足以证明刘备也是通过自己努力,打下属于自己的地盘。要说刘备全盛时期的地盘有多

  • 吐谷浑政权历史介绍 吐谷浑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吐谷浑

    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始终的念想就是光复灭亡数百年的大燕国,慕容氏建立的燕国前前后后有四个政权,即前燕、后燕、南燕和北燕,随着南燕的灭亡,慕容氏在中原的势力彻底消失,可是在西北地区却还存在一支慕容家族建立的政权,名叫吐谷浑,那这个国家是怎样建立的呢?它又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

  • 清朝军队有几种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

    说起清朝军队,首先就得提到八旗军。八旗军是清朝最早的军队编制,士兵全部由旗人组成。需要指出的是,许多人把旗人跟满人混为一谈,这是一种误解。旗人包括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也就是说既有满人,也有蒙古人、汉人。八旗军是清朝能够定鼎中原的核心力量,也是清朝中前期的国家精锐部队。八旗军分两类,一是驻京

  • 清朝黄马褂代表什么 黄马褂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马褂

    说到黄马褂,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吧?这个其实是清代的一个官服,但是这个黄马褂所代表的意义可是不一样的,毕竟穿的服装就和其他的官服不一样,而是非常显眼的黄色。那么这个黄马褂在当时代表的是什么呢?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清朝黄马褂代表什么马褂是中国清朝时一种官方服饰。马褂是满清官员

  • 唐朝均田制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均田制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各路反王争夺地盘和政权,导致了隋朝末年的土地被反王占领,普通人根本就得不到土地,无粮可用,造成流离失所的现象。在唐朝初期的时候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唐朝实行了军农合一的均田制。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