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黄马褂代表什么 黄马褂的作用

清朝黄马褂代表什么 黄马褂的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09 更新时间:2024/4/9 0:19:38

说到黄马褂,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吧?这个其实是清代的一个官服,但是这个黄马褂所代表的意义可是不一样的,毕竟穿的服装就和其他的官服不一样,而是非常显眼的黄色。那么这个黄马褂在当时代表的是什么呢?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清朝黄马褂代表什么

马褂是中国清朝时一种官方服饰。马褂是满清官员制服的一种,设计上方便骑马时穿著。马褂的颜色和用料皆与穿著者的阶级有关,当中黄色是皇帝的专用产色,只有皇帝近身的侍卫,或者获皇帝特别赏赐者才可以穿著。在清朝,能获得赐穿黄马褂有代表著得到皇帝的宠信,是一种个人的荣耀。清朝官员的制服分为“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几种。当中行服是出外时所穿,而马褂(亦称为“行褂”)即行服的一种。马褂的设计是为方便骑马射箭,因此衣长只及股,袖长至肘。在马褂之内还要再穿上大袍。根据清官规定,有三类人可以穿著淡黄色的黄马褂:第一类是皇帝出行时,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随从,必须穿著黄色的马褂以壮行色。这种黄马褂称之为“行职褂子”,没有花纹及图案。因为是因职而穿著,离开工作岗位,或者非与皇帝同行时便不能穿。第二类黄马褂是皇帝狩猎校射时所赏赐的。清代的各皇帝至咸丰为止俱有每年狩猎的习惯。在皇帝围猎、校射时表现出息,或者皇帝献猎物者,都可能得到皇帝赏赐黄马褂。这种黄马褂称之为“行围褂子”,按规定只有在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著。平时无故穿上属于犯禁,是可以被治罪的。最后一种黄马褂是因特殊功勋而得到奖赏。这种赏赐又称“武功褂子”,得赏者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穿著;意义上才属于一般人平时所说的“赐穿黄马褂”。据考据,这种赏赐方式在清初并不盛行,一路至嘉庆年间都未见于史书;相信是在道光或咸丰以后才开始出现。到了太平天国起后更多见赏赐于对太平军作战有功者。而获得赏赐者不单是有军功的战将,有时为皇帝(或太后)办事得其欢心亦可能获得赏赐。清未时慈禧太后便曾赏赐为其开火车的司机黄马褂一件。

2、黄马褂的作用是什么

马褂是满族人为了方便骑马而发明的“鄂多赫”,它本非中原装束。人们把骑马时穿的褂子,称作“马褂”。皇帝外出打猎穿着马褂,后来逐渐成为八旗士兵们常见的装束。他们穿着马褂、铠甲四处征战,扩张领土。

清兵入关,满人的风俗习惯传到了中原大地,马褂也跟着进来。

马褂方便骑射,成为士兵的标配之后,渐渐流入了贵族阶层,它的样式也不断改进。为了显示身份,贵族们甚至将貂、狐等动物的皮加到马褂上,并将其露在外面。

然而,再奢华的马褂都比不上黄马褂。

武德年间,唐高祖李渊下令臣民不能穿用黄色衣服,黄袍成为皇室专用,后代依照这个规矩。到了赵匡胤时代,“黄袍加身”之后,黄色更皇权的象征。皇帝所穿的龙袍由特殊材料制作而成,经纬金线,图案华丽,雍容华贵。再看看明清紫禁城的金碧辉煌,就更容易理解了。

皇帝穿着黄袍,皇帝身边的近卫也有了身穿黄衣的资格。黄马褂虽不能保全性命,却成为皇帝、后宫、贵族的标配,更多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拥有黄马褂,说明受到皇帝的宠信。

标签: 黄马褂

更多文章

  • 唐朝均田制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均田制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各路反王争夺地盘和政权,导致了隋朝末年的土地被反王占领,普通人根本就得不到土地,无粮可用,造成流离失所的现象。在唐朝初期的时候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唐朝实行了军农合一的均田制。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

  • 长城真的能抵御外族入侵吗?修建长城的真实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城

    长城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说明修建长城并不是用来看的,而是出于军事考量。秦始皇完成全国统一后,便开始计划修建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秦始皇只是统一了中原,所以在草原上生存的民族时不时回来到中原边境搞破坏。但长城似乎也没能有效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那就修建长城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长城是一项浩瀚

  • 唐朝女性的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而关于唐朝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唐朝的经济了。确实,唐朝的经济是非常的发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的唐朝经济很明朗,而且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也是说唐朝的人们非常的会享受生活。那么,说到唐朝就要说到唐朝的开国皇帝了。当时唐朝的开国

  • 唐朝时期的东突厥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突厥

    公元629年11月,在李靖的率领下,大唐十万军队对东突厥发起了全线进攻。下一年2月,连战连败的颉利可汗假意投降,却被李靖一眼识破;随后,在夜色与大雾的掩护下,1万唐军精锐骑兵奔袭突厥可汗牙帐,俘杀匈奴十多万人,走投无路的颉利可汗不久后被活捉。一战灭北狄,唐军创造了中原王朝对抗游牧民族的奇迹,李世民由

  • 春秋时期曲沃代翼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曲沃代翼

    公元前771年,因荒淫无度的周幽王废掉了王后和太子宜臼,改立宠妃褒姒为后,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引起了太子宜臼的外祖父申侯不满,申侯联合犬戎大举进攻西周。西周武备松弛,疏于戒备,联军很快便攻下了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太子伯服被杀,褒姒被掳,随后,在申侯等人的见证下,废太子宜臼正式即位,是为周平王。与此

  •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都有哪些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侯国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分裂时期,史学家们把这段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乱”。为什么会乱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国的护卫下把国都从镐京迁到了洛邑,东迁之后的周王室衰弱到了极点,统辖的范

  • 诸葛亮北伐一共打了多少次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从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连年发动对曹魏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在艺术作品里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并不符合历史,实际上诸葛亮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而出兵祁山只有两次。那么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蜀国国力弱三国时期,天下分为十三州,而魏国最强,占据九州,

  • 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为何都在正月初四这天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

    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老黄历中占羊,所以这一天有“三羊(阳)开泰”的吉祥象征,而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都是在这一天建立,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初四这一天有什么习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迎神接神:大年初四这一天是诸

  • 宋仁宗颁布《建学诏》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认为,建立学校、发展教育是一个发现人才的有效的途径,通过学校不仅可以起到培养、招揽有用之才为朝廷所用,而且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宋仁宗特别颁布了一道《建学诏》,全文如下:夫儒者通夫天地人之理,而兼明古今治乱之源,可谓博矣。然学者不得骋其说,有司务先声病、章句以拘之,则吾

  • 八王之乱爆发的过程介绍 司马越为何会成为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八王之乱

    简单的来说一下“八王之乱”:是指发生在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之间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从开始到结束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但在这十六年中并不是每年都处于动乱之中。第一阶段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历时七年。动乱参加虽然不止八个王,但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有八位王,分别是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