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唐历史介绍

南唐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77 更新时间:2024/1/20 6:29:27

升元七年(943年),烈祖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有保大、中兴、交泰三个年号。这段时期南唐与吴越间战火频发,而吴越国的军事行动往往与中原政权互相呼应。此时南唐的邻国闽也正在内战。

保大二年(944年)二月,闽将连重遇、朱文进弑杀其君王延羲,朱文进自立为帝。李璟乘乱派查文徽及待诏臧循发兵攻打闽的建州。在建州称帝的王延政听说南唐要入侵,派人欺骗福州守将说:“南唐军帮助我征讨逆贼。”

福州百姓和守将们相信了他的话,于保大三年(945年)杀死朱文进等人向王延政归降,王延政恢复原先的国号闽,派侄子王继昌镇守福州。查文徽屯兵建阳,福州守将李仁达杀王继昌自称留后,泉州守将留从效也杀刺史黄绍颇,并送钱物给查文徽。

同年八月,查文徽乘胜攻克建、汀、泉、漳四州,王延政战败投降,闽国灭亡。李璟从闽的土地中分出延平、剑浦、富沙三县设置剑州,迁王延政全家到金陵。以王延政为饶州节度使、李仁达为福州节度使、留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

南唐虽然灭了闽,但并未完全统治闽地,残余势力仍在。李仁达以福州附吴越。原闽将留从效驱逐南唐在泉、漳二州之驻军,占据该地,但仍向南唐称臣。留从效及其后继者占有泉、漳二州直至北宋建国之后。同年,契丹攻陷后晋京师,中原无主,而李璟正因陈觉等疲兵东南,无暇北顾。

保大九年(951年),楚国内乱,楚王马希广被其兄马希萼杀死,马希萼称臣于南唐,不久马希萼又被其弟马希崇推翻废黜。这时中原处于后汉、后周朝代交替的混乱之季,李璟见有机可趁,派皇甫晖出海、泗诸州招纳正相互混战的各路豪强武装和因战乱四散的流民从军。

十月,南唐发兵灭楚,除南部数州为南汉乘机占有外,楚地全归南唐,这时南唐的幅员达到巅峰,据有今江西全省,以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大部或部分地区。但南唐军还未站稳脚跟就在次年十月被楚将刘言起兵击败,后刘言被其部下周行逢和王进逵杀死,周行逢[8]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楚地得而复失。

保大十三年(955年)至交泰元年(958年),北方后周政权三度攻打南唐,南唐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的不利局面。寿州一战,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周军势如破竹,遂攻占泗、濠、楚等州,唐军一溃千里,淮河水军全军覆没。

李璟上表柴荣自请传位于太子弘冀,请划江为界,南唐尽献江北之地,包括淮南十四州及鄂州在江北的两县。同时,南唐奉周正朔,用其纪年,去除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南唐自此一蹶不振,为避后周锋芒,李璟迁都洪州,称南昌府。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驾崩,因其长子李弘冀已亡,其六子李煜(初名从嘉,937-978)继位,复都金陵。此时的南唐国内政治、社会矛盾积重难返。经济上,自淮南战败后,南唐每年要向中原缴纳高额贡奉。

南唐原先地跨长江南北,江南北之间的经济有互补性,如江南乏盐,而江北产盐。而失去淮南后,南唐失去了重要的盐产地,自此要花巨资向中原政权买盐。财政因之日益窘迫,使南唐政权不得不加重赋税,以至怨声载道。南唐辖境之的人民对李后主时期繁重的赋税记忆深刻,直到北宋统一之后许多年,还在提起当年的南唐连鹅生双子、柳树结絮都要课税。南唐后期的政治也日益混乱。

随着新主登基,朝廷内部新一轮的党争开始了。当宋军从周围步步紧逼时,南唐仍陷于周而复始的内争中,人心涣散。李煜善文词,工书画,知音律,但不通晓政治,便把国政托付给做太子时的幕僚张洎。

标签: 南唐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大体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变化很多,官职时常废置不常,其制度比较混乱。朝廷设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财政的三司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由于五代十国战乱不断,枢密院的权力往往比三省来得大,所以时常以宰相兼领枢密使。五代十国以“使”名官者很多,据《五代会要》记载有

  • 岳飞岳家军12支大军详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岳家军

    岳家军的十多万大军又由12支大军组成:1、背嵬军:背嵬军是岳家军主力中的主力。在南宋初年的各路驻屯大军中,唯有岳家军和韩家军有背嵬军的编制。“背嵬军”这个名称最先被韩家军使用。韩世忠在绍兴二年(1132)设立背嵬军作为自己的亲军。岳家军背嵬军的编制是仿照韩家军编制而来。&ld

  • 郡县制起源于什么时候?郡县制有哪些特点和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郡县制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郡县制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郡县制是中国历史上运行时间最久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两千余年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的基础。这是一种以郡统县的两级管理体制,对加强基层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维持全国的网状政治结构,完成国家大一统的格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

  • 唐朝在碛西专门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西都护府

    还不知道:安西都护府是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时期,期间疆域十分广阔,最大管辖范围曾经一度完全包括了天山南北,并至葱岭,西方可达到波斯。为了能够维护边疆地区的安稳,唐朝政府便在碛西专门设了了“安西都护府”来统辖

  • 辽朝疆域面积介绍 辽朝行政区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辽朝

    辽朝(916~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契丹族建立的政权,辽朝原名契丹,后改称“辽”。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8年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36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后改国号

  • 辽朝为何频繁把国号改成契丹及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辽朝

    国号即国名,它是一个国家的标识,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必须保持稳定性。在中国历史上,-般只有改朝换代的时候才能改变国号,以表明一个新的朝代取代了另一个朝代。国号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特点,因而采用什么国号,必须深思熟虑,慎重对待。辽朝曾多次改复国号辽朝在它存在的209年中(196~1125年),曾多次改复

  • 明朝锦衣卫的本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锦衣卫

    锦衣卫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为了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太祖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明洪武二年(1369)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

  • 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内阁

    明朝内阁制度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大明正统朝末年的反复,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战,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大明嘉靖、隆庆

  •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明律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发展,为中国近现代的法制建设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借鉴。《大明律》共

  • 秦国崛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

    秦人是汉族西迁的一支。秦孝公时期下令求贤,向全天下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人商鞅从魏国跑到秦都栎阳,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革新,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在孝公宠臣景监的举荐下,商鞅献上了一套“循名责实,信赏必罚&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