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全部经过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全部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570 更新时间:2024/1/19 7:28:02

说起匈奴这个民族,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古代属于亚洲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长期以来是一个非常好斗的民族。这民族长期处在一种掠夺的状态中,在古代匈奴王阿提拉对欧洲的入侵可以说是非常血腥残暴的,后来败在了罗马人的手上。而同一时期,匈奴也曾侵略过中国,那个时候中国是汉朝时期,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汉武帝当时i是如何反击匈奴的吧。

河南之战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派遣年青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为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

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袭,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南地设置朔方、五原两郡,并筑朔方城,移内地民众十多万在朔方屯田戍边。汉军收复河南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对长安的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的基地。匈奴贵族不甘心失去河南这一战略要地,数次出兵袭扰朔方,企图夺回河南地区。

漠南之战

汉武帝于是决定反击,发起了漠南之战,时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当时卫青任车骑将军,率军出朔方,进入漠南,反击匈奴右贤王;李息等人出兵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牵制单于、左贤王,策应卫青主力军的行动。卫青出塞二三百公里,长途奔袭,突袭右贤王的王廷,打得其措手不及,狼狈北逃。汉军俘敌1万多人,凯旋归师。

这一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朔方要地,彻底消除了匈奴对京师长安的直接威胁,并将匈奴左右两部切断,以便分而制之。次年二月和四月,新任大将军的卫青两度率骑兵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扩大了对匈奴作战的战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远离汉境。这就为汉武帝下一步实施河西之役并取胜提供了必要条件。

河西之战

河西之战。河西即现在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称河西走廊。它为内地至西域的通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时它仍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对汉朝的侧翼构成威胁。汉廷为了打通通西域的道路和巩固西部地区,遂决定展开河西之役,为此,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委派青年将领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军。

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骑万人出陇西,越乌鞘岭,进击河西走廊的匈奴。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长驱直入,在短短的6天内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千余里,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皆捷,歼敌近9000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

同年夏天,汉武帝为了彻底聚歼河西匈奴军,再次命令霍去病统军出击。为了防止东北方向的匈奴左贤王部乘机进攻,他又让张骞李广等人率偏师出右北平,攻打左贤王,以策应霍去病主力的行动。

这一次,霍去病率精骑数万出北地郡,绕道河西走廊之北,迂回纵深达1000多公里,远出敌后,由西北向东南出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大破匈奴各部,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取得决定性胜利。霍去病共俘获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国、将军等百余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地区。汉廷在那里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实边戍守生产。

河西之战的伟大意义

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

漠北之战的雏形

经过漠南、河西两大战役的打击,匈奴势力遭到了重创,汉军已完全占有了这场旷日持久反击战争的主动权。然而匈奴不甘心失败,仍继续从事南下袭扰的活动。匈奴单于采纳汉降将赵信的建议,准备引诱汉军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区,寻机加以歼灭。

漠北之战的作战方针

汉武帝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边患问题,针对匈奴认为汉军不能度幕(沙漠)轻留(轻入久留)的心理,将计就计,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决定对匈奴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且因势利导,乘敌不备,确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的具体作战方针。

武帝集中了精锐骑兵10万人,组成两个大的战略集团,分别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另以步兵几十万,马匹十余万配合骑兵主力的行动。卫青、霍去病受命后,各率精骑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沿东西两路北进,决心在漠北与匈奴进行会战。

漠北之战

匈奴单于闻报汉兵将至,采纳赵信建议,将部众、牲畜、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幕北”。卫青出塞后,得知匈奴单于的战略意图,即率主力直扑单于所在,横渡大沙漠,北进几百公里,寻歼单于本部。同时命令李广、赵食其率所部从东面迂回策应。

不久,卫青部主力与匈奴单于相遭遇。卫青下令用武刚车环绕为营,以防匈奴军的袭击,接着便指挥5000精骑向单于军发起猛攻,单于即遣一万骑应战。双方鏖战至黄昏,大风骤起,飞沙扑面,两军难辨彼此。卫青乘势分轻骑从左右迂回包抄。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自度无法取胜,遂带数百精骑突围,向西北逃遁。卫青发现单于潜逃,即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随后跟进。是役虽然未能擒服单于,但一举歼俘匈奴军19000人,挺进到寘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端)的赵信城,尽烧其城和匈奴积粟而还。

在另一个方向,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北进1000余公里,渡过大漠,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尽歼其精锐,俘获屯头王、韩王以下70400余人。左贤王及其将领弃军逃逸,霍去病乘胜追杀,直抵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然后凯旋班师。漠北之役是汉匈间规模最大,战场距中原最远,也是最艰巨的一次战役。是役,汉军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共歼匈奴9万余人,严重地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得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至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标签: 汉武帝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时期最难打的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统一,这个过程说起来是相当长的,至少也得从秦孝公开始。不过,前面其实都是秦国的崛起、发展,到后来有了实力,才开始对六国进行征讨。六国中间有的实力强大,有的弱小,那么在这其中,究竟哪个国家是秦国最大的敌人,是最难啃的骨头?战国七雄中间,哪一个国家是最难打的,最顽强抵抗,灭国花费了最大的兵力的国

  • 宋教仁死后对当时的社会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教仁

    宋教仁是我国近代历史民国时期的革命者,一生都在位革命而奋斗这,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后来宋教仁在火车站被人暗杀后,对当时的社会也是有着非常浓烈的影响的。那么宋教仁死后有着什么影响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在宋教仁死后,陈其美称搜出了国务总理赵秉钧的通讯,证据指出凶犯和赵秉钧,内

  • 商朝迁都过几次 商朝频繁迁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朝

    商朝时期,是我历史上一个很奇特的时期。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旦国都定下来了,就基本上是固定在这了,除非发生很大的政治事变,不得不迁都。不过历史上却有一个奇怪的朝代,商朝,整个商朝一直都在迁都,前后一共进行了十三次之多。那究竟是为何,为什么商朝会进行如此多次的迁都?商朝的迁都究竟是为了什么?1.商朝的都

  • 楚国和晋国谁更强?晋国占据优势却率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国

    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都是当下最厉害的诸侯国之一,那两国究竟谁的国力更加强盛一些呢?实际上楚晋争霸,双方一共有过11次大规模的交战记录,其中楚国只赢了两次。乍一看楚国等于是完败,但楚国怎么说也当过多年的霸主,为何对晋国胜率会这么低呢?主要也是因为晋国有几个天然优势,让楚国只有羡慕的份。不过晋国虽强,但

  • 英法联军入侵为什么火烧圆明园 签订了哪些条约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为什么会火烧圆明园?当时签订了哪些条约?英法联军的入侵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一起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情况吧!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入侵我国始于1857年(咸丰七年)。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借口广东官吏到英国商船上捉拿罪犯和一个法国传教士在广西被杀

  • 清末为什么撤销广东巡抚而保留两广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两广总督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下指农历),已存在249年的广东巡抚正式撤销。经过几复几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一月,由两广总督兼管广东巡抚事。最早提出要废除广东巡抚的,是时任广东巡抚的郭嵩焘。郭嵩焘的理由是: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同驻广州城,权力界限太混乱,影响办事效率。全国共有四例总督与巡

  • 皖南事变历史简介 皖南事变真相和历史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皖南事变

    历史上的皖南事变怎么回事?皖南事变是怎么发生的?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皖南事变最后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我们来看下文。皖南事变简介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

  • 独孤皇后中的独孤家族在真正的历史上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独孤皇后

    近期上映的围绕我国古代独孤世家的电视剧《独孤皇后》已经是在网上开始热播了,也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与关注。那么在看电视剧的同时,大家有没有想过咱们历史上真正的独孤家族是怎样的呢?最后又是因为什么而销声匿迹了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独孤姓氏来源于刘姓氏,源自北魏,由汉光的武帝的后人演变为独

  • 北宋真的有80万禁军吗 禁军战斗力为何薄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禁军

    《水浒传》中每位人物都有自己的出身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其中林冲可谓是有过辉煌的工作履历,那就是林冲曾经做过北宋八十万禁军总教头。然而,当年北宋威震华夏的八十万禁军,为何没有抵挡住金人南下呢?难道是《水浒传》中的禁军人数有误?一、禁军人数《水浒传》虽然是小说,但并没有记错北宋的禁军人数。《宋史兵志》记载

  • 文学革命简介 文学革命的过程 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简介:文学革命的过程是怎样的?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文学革命简介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