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光武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东汉光武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430 更新时间:2024/1/27 3:02:07

光武中兴简介

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

经济上解放生产力,曾颁布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组织军队屯垦。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

文化上还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超语)的时代。

由于以上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刘秀谥号为光武,所以称此时期为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的背景

绿林、赤眉大起义推翻新莽政权后,很快又陷入了混战状态。更始帝刘玄进入长安大封功臣,并醉心于皇帝的生活,整日饮酒作乐。此时,赤眉军另立刘盆子为帝,并整顿军队,加紧向长安进军。

当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大军各立天子、相互混战之际,刘秀乘机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统一了中国,重建了汉室天下。25年六月,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年号建武,称光武帝。

刘秀称帝后,基本控制了中原要地(今河北、河南大部和山西南部),但各地仍然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光武帝根据形势,决定先集中力量消灭对中原威胁最大的关东武装势力,再挥师向西各个击破。不久,攻克洛阳,并迁都洛阳,用了四年时间,就将关东地区各个割据势力全部铲除。

在平定关东割据势力的同时,在关中开始平定赤眉农民起义军。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推翻了更始政权。

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派邓禹在关中与赤眉军交战多次,大大削弱了赤眉军的力量,但汉军方面也损失很大。于是光武帝又派善于治军、作战稳健的冯异率军前往支援。

公元27年2月,冯异在崤底做好埋伏,引诱赤眉军深入,然后发动突然袭击。赤眉军阵脚大乱,80000多人被迫投降。接着,光武帝亲率大军,在宜阳(今宜阳西)拦截折向东南的赤眉军,将其全部歼灭,赤眉军首领樊崇等10余万人投降。

至此,光武帝终于将持续战斗了10年多的赤眉农民起义军镇压,取得了关中地区,于是开始了下一步的战略:西图陇、蜀,统一全国。

光武帝根据形势,制定了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到公元36年底,光武帝彻底平定巴蜀,取得了统一战争的最后胜利。

光武中兴的措施

一、政治

光武帝完成了统一大业,恢复了汉室的统治。由于连年征战,使光武帝对战争产生了厌恶之心,而且他也深知天下百姓久遭战祸,财物耗尽,天下太平是众心所向。

因此,在陇中蜀地(今甘肃陇西及四川部分地区)平定之后,光武帝决定致力于发展社会经济,安抚周边少数民族。

1、加强皇权

光武帝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光武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

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

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2、仁心待人

新莽末年,群雄并起,光武帝能使天下归心,他的人为贵思想起了不小作用。他不妄杀生灵,不计私怨,崇尚“人道”。

3、简化机构

建武六年(30年)光武帝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

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

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标签: 光武中兴

更多文章

  • 王莽篡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莽

    王莽篡汉简介王莽篡汉指的是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的历史事件。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了四个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后来他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

  • 东周时期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历史演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五霸

    春秋战国代表了整个东周时期,我们用春秋和战国把东周分成了上半场和下半场,那这两个时期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春秋年间,周天子权势每况愈下,其他强大的诸侯国渐渐占据上风,已不把曾经的王放在眼里,所以才会诞生春秋五霸。晋国分裂后,春秋步入战国,战国七雄开始长达百年的角逐。那下面就和大家讲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 曹操重用曹姓和夏侯姓的本家亲戚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

    曹操一直宣称自己用人不论门第与血统,更是在建安十五年(210年)颁布了“唯才是举”的《求贤令》。然而在曹魏、季汉、东吴中,曹魏本家亲戚重臣的数量是最多的,权力也是最大的,比如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洪、曹休、曹真等等。正因如此,陈寿编撰的《三国志·魏书》专门为曹

  • 称帝后的唐玄宗为何通过“先天政变”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

    在古代的皇宫之中,发动政变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而大部分的政变基本都是为了皇位,对皇子们来说,只有成为皇帝的时候,才算是自己人生中一件很圆满的事情,因此即便是政变再残酷,也还是不能避免。不过对于当上了皇帝的人来说,政变可能就不一定和自己的预想完全一样了。但是唐玄宗已经通过一场政变得到了皇帝之位,为何

  • 唐朝之后为什么没有朝代定都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安

    说起我国古代史中的都城,西安绝对算得上一号。西安是一座文化底蕴极其丰厚的城市,在古代被称之为长安,而如今我们说的长安仅仅只是西安的一个行政区。西安有着“13朝古都”的美誉。这“十三朝”中的秦、(西)汉、隋、唐都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可以说从公元

  • 色目人是什么人 色目人现在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色目人

    如今在我们对元朝人的认识当中,蒙古人的“四等人制”长期被聊起,被视为蒙古民族歧视统治的重要理由。作为蒙古人的爪牙“色目人”,长期在蒙元帝国扮演者特殊者,而对他们的身份,我们也经常模糊地认为,这是蒙古征服之后来到中国的西域人的统称。那么,回到历史当中,&

  • 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董卓入京掌握大权,地方的实力派们不服气,便组织了联军讨伐董卓。这些人一共十八人,所以叫“十八路诸侯伐董”。当然历史上的伐董并没有那么多人,这里以《三国演义》为准,望周知。这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

  • 秦昭襄王做了41年王才开始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昭襄王

    据史料记载,秦昭襄王早年的时候,被迫前往燕国去做人质,在燕国,他受尽了屈辱,到处忍让,对人十分热情,生怕得罪别人。正是因为长时间这样,最终使得秦昭襄王养成了隐忍和谨慎的性格,其实这也为以后夺权,埋下了伏笔。大家都知道,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不幸被砸死,此时秦国王位空出来了,秦惠文王的王后希望立公子壮

  • 宋武帝刘裕称帝后为何屠杀司马氏皇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武帝

    公元419年,刘裕派自己的心腹王韶之杀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随后就把司马德宗的弟弟司马德文扶上皇位,为自己称帝铺平道路。早在公元418年,刘裕被封为宋公晋九锡。九锡是古代皇帝赏赐大臣的最高礼遇,当年的曹操也有这般待遇。从这时开始,晋九锡就是皇帝上位的前奏。公元420年6月,刘裕来到了建康。傅亮奉命来找

  • 明熹宗朱由校为何兄终弟及传位弟弟朱由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熹宗

    时间回顾到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23岁的明熹宗朱由校因游玩时不慎落入湖中而患病,最终在乾清宫驾崩,朱由校这么年轻就早早病逝。明熹宗朱由校早逝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朱由校的突然驾崩势必会造成一些朝廷动荡,因国不可一日无君,容易出现“有心人”来破坏,此时就需要立新的皇帝来稳定